導 語:調整血脂水平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通常所指的高脂血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兩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也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表現之一。
因此,調整血脂水平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是血漿中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和類脂的總稱。膽固醇、甘油三酯、膽固醇酯和磷脂均不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成水溶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和運行。與脂質結合的蛋白質稱為載脂蛋白(Apo)。脂蛋白主要有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高脂血症常常是高脂蛋白血症的反映。
「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這些我們經常說到的俗語也驗證了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吃的健康才會給我們血液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從而促進各個器官的正常工作運轉。但是也有一些菜是升血脂「大戶」,常吃會使血管「垃圾」堆積,堵塞血管,引發高血脂,並有進一步引起腦梗心梗、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所以日常一定要少吃。
世衛組織曝光:這3種菜會誘發腦梗,告訴父母,別再出現在餐桌上
動物性脂肪。比如動物肥肉、肝臟等,其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吃多了就會造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這種肥胖大多又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病發病的原因之一。其次,動物脂肪所含的脂肪酸多數是飽和脂肪酸,植物性脂肪所含的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不宜過多食用動物性脂肪,應以植物性脂肪為主。
鹹菜。鹹菜裡面通常含有很高的鹽分,吃鹽過多一方面會引發高血壓,而「三高」又會互相轉換從而引起高血脂;另一方面鹽分過多會導致血液裡殘存更多的鈉離子,鈉離子有吸收血液內水分的特性,所以很容易使血液變得更加濃稠,同樣的甘油三酯、膽固醇脂、磷脂會增多,進而堵塞血管,引發高血脂。
蛋類。蛋類裡面膽固醇含量非常多,一般成年人體內每天合成膽固醇約為1000毫克,而從食物直接攝入的膽固醇為300 ~ 500毫克。而對於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來說,膳食膽固醇應當限制在200毫克以下。而一個雞蛋膽固醇就高達200毫克,所以高血脂患者一周吃蛋類最好不要超過2個,另外,蛋黃最好不要吃。
堅持1件事,或可降低患高血脂機率
血脂高的人喝水一定要注意,多喝些溫水,不要太燙、太涼,自己感覺適中就行。
喝水時能加入滋養血管的小植物——牛蒡就更好了。
牛蒡富含更多的有機物和微量元素,並富含纖維素和胺基酸都是護血管必需的成分。日本人認為根圓正直、條形光滑、長度大、皮色好、香味濃。特別好,甚至給它取個名字,叫做「東洋參」。
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揮髮油、牛蒡酸、多種多酚物質及醛類,並富含纖維素和胺基酸。都是人體必需的各種胺基酸,且含量較高,尤其是胺基酸含量高,如有健腦作用的天門冬氨酸佔總胺基酸的25%-28%,精氨酸佔18%-20%,且含有Ca、Mg、Fe、 Mn、 Zn等人體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為了讓牛蒡充分發揮營養價值,我們優選7種優質食材,輔助血管。
牛蒡根、枸杞子、決明子、桑葚、菊花、甘草、桂花配製出的【菊花決明子牛蒡茶】。
7種食材各有益處,或許會更好。幫助你輔助血管,給血管來一個「大掃除」!
決明子:
決明子是豆科草本植物的成熟種子,味苦、甘而性涼 。現代研究認為,決明子富含大黃酚、大黃素、決明素等成分。
決明子又稱「還瞳子」,決明子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胺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本草求真》:「決明子,除風散熱。
凡人目淚不收,眼痛不止,多屬風熱內淫,以致血不上行,治當即為驅逐;按此苦能洩熱,鹹能軟堅,甘能補血,力薄氣浮,又能升散風邪,故為治目收淚止痛。
因為血管尤為重要,所以決明子其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且決明子富含維生素A及鋅,可以及避免小兒缺鋅。
長期以來,中醫在運用牛蒡、葛根、決明子時發現,單獨使用牛蒡、決明子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斷改良。這7幾味食材各有益處,按照配方組合在一起使用。
最終研製出了以牛蒡根、枸杞子、決明子、桑葚、菊花、甘草7種食材熬製出的【菊花決明子牛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