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也被稱之為腦梗塞,多發於45-70歲中老年人身上,隨著社會逐漸老年化,腦梗已經成為危及老年人健康的首屈一指的疾病。
就像四川劉阿姨一樣,劉阿姨今年62歲,因為腳背異常水腫,前去體檢,萬萬沒想到的是體檢結果,竟然被確診腦梗。
這就讓劉阿姨很疑惑,自己身體自己清楚,並沒有感覺哪裡不適,血壓、血脂雖然有一點偏高,但在同齡人中, 也算是身體比較健康的,自己怎麼會確診腦梗呢?
隨後醫生便詢問劉阿姨日常起居與飲食,原來,劉阿姨從來都不忌口,自以為自己身體很好,吃一點也沒事。
隨後醫生便說道:"原因找到了,就是不忌口所導致的,你的血壓、血脂常年偏高,雖然不致命,但卻是慢性疾病腦梗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常年日積月累所導致"。
醫生:餐桌上這3種食物,趕緊撤
1、 加工肉類
加工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香腸、臘肉、培根、火腿、肉罐頭等食物,這些食物經過醃製、風乾、燻烤、發酵等處理,含有大量的"鈉",鈉是鹽的主要成分。
長期食用,就會增加隱形鹽的攝入量,從而導致血壓波動,常年偏高,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此類食物要儘快撤下餐桌。
2、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無論是素食還是葷食,在餐桌上隨處可見,食物在經過高溫油炸後,結構分子就會產生變化,脂肪酸就會轉變為反式脂肪酸,
並且這些食物還含有大量的油脂,過多食用就會導致甘油三酯升高,導致血液粘稠,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3、 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對年輕人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年輕人代謝快,而老年人食用高糖食物,不僅不利於控制血糖,還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為高糖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研究發現,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就會導致甘油三酯升高,因此,上了年紀要杜絕吃高糖的食物。
腦梗來臨前,身體會出現6種異常,要小心
1、腳面水腫
2、舌根發硬
3、視力模糊
4、頭暈、頭痛
5、肢體無力
6、哈欠連天
年齡45歲後,不想出現"梗",做好"三控、二補"
"三控"
1、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跟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壓得不到控制,就會長期增加血管的壓力,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損傷血管內皮。
因此,一定要按時吃降壓藥,秋冬季注意保暖,定期測量血壓,蹲起或排便時一定要慢。
2、 控制血脂
控制血脂非常重要,如果血脂常年居高,血液就會殘留脂質,從而堵塞血管,一旦這些脂質脫落,就會留著血液流動,流到腦部就會形成腦梗,流到心部就會形成心梗。
控制好血脂,就不必害怕血栓的形成,可降低心梗、腦梗的風險。
3、控制飲食
上了年紀,控制飲食尤為重要,高糖、高鹽、高脂、高油食物要儘量少吃,不給三高"找麻煩",飲食要清淡,多以粗糧、蔬菜、水果為主。
"二補"
1、 補充水分
經常喝水能及時補充體內缺水,可以稀釋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管阻塞,若在水中加入一些養護血管的植物——懷靈菊,效果更佳。
懷靈菊產自安徽黃山(古黟山),屬於懷菊亞種,因含有類黃酮、硒元素、膽鹼等物質,都有一定的血管養護效果,因此懷靈菊被稱為"菊中王"。
黃酮類:防止血管老化,可降低體內自由基含量,降低血管壓力;
硒素:能修復受損血管壁,降低血液中脂質含量,預防血管堵塞;
膽鹼:穩定血壓,增強血管管壁彈性,預防血管粥樣硬化,有一定預防作用。
沸水衝泡,每天一杯,將血管疾病擋在門外。
2、補充運動
運動不僅僅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還有助於促進血液流動,避免長期久坐,導致血液沉澱,下肢形成血栓,建議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微微出汗後及時補水。
健康小知識
心情與血壓有著直接的關聯,情緒暴躁、易怒、生悶氣,都會導致血壓上升,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腦血管破裂,誘發腦溢血。
因此,心情要儘量平和,不給血管、血壓添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