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農《賽金花本事》:「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賽金花(1872年10月9日-1936年12月3日)原籍安徽徽州,父親趙阿松,因戰亂流轉到蘇州城蕭家巷定居,母親潘氏蘇州本地人,相貌標緻,賢惠耐勞,三十歲左右產女趙彩雲(賽金花原名)。彩雲長相隨母親,十餘歲時便明豔動人。
彩雲自幼聰敏機靈,記性好,模仿力強,愛熱鬧。十三歲時被誘畫舫,從懵懂少女到「清倌」(賣藝不賣身),最後淪落到賣性為生。當時為顧全本家面子,也希望借個好彩頭富起來,易姓「富」。外人不知,寫「富」為「傅」,人稱傅彩雲。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總得有排名分勝負。彩雲憑藉自身資質,在蘇州城內奪得「花榜狀元」的雅號。「花榜狀元」的稱號驚動了真正的狀元郎洪鈞,洪鈞為母守孝期間,曾邀「花榜狀元」到狀元府上陪二三好友玩牌。洪鈞被彩雲的美貌所吸引,朋友見狀便遊說洪鈞花三千金為其贖身,買得專利。
1887年正月,洪鈞脫下孝服換喜袍,將彩雲迎娶過門。48歲的洪鈞有妻妾兩名,15歲的彩雲成了狀元府裡的三房姨太太。婚後,老夫給少婦更名為「洪夢鸞」。
同年四月,洪鈞舉家遷京。慈谿太后授命洪鈞為出使「俄、德、奧、荷」四國欽差大臣,即駐外公使。按照當時國際慣例,公使出國必須攜夫人同行。原配不願遠行,在徵得慈谿太后同意便把「浩命夫人」的華服給了夢鸞,讓她充名頂替。
本來娼妓能成狀元妾已是沒想過的事,如今以公使夫人的身份駐派國外,從低賤貧困到上流名人,一手爛牌打成「王炸」,怎叫人不欣喜。
臨行前在上海習外交禮儀,期間夢鸞曾向兩位隨行翻譯學習英、德會話,上船後與德國駐上海商務會館打字員夏瑪麗小姐一見如故,遂拜師學德語。在航程中,夢鸞掌握了英、德兩種日常生活及官場社交用語。
在歐四年,公使夫人常與德國首腦人物見面,與威廉二世握過手,與時任德軍總參謀長瓦德西跳過舞,「鐵血宰相」俾斯麥曾稱讚她美麗。
在歐的生活是夢鸞從未體驗過的,新奇、有趣、奢華、體面。
在德國期間,夢鸞的身份不僅是公使夫人,還是一位母親。她在德國駐華大使館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德官。這是夢鸞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一個孩子。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光緒十六年(即1890年),公使任期已滿,夢鸞隨丈夫回京述職,夢鸞的不幸也從此開始。他們不曾想在聖披德堡高價買來的中俄邊境圖居然是偽品,整個帕米爾都畫到大清版圖界外。公元1892年帝俄公使根據這據說是中國承認的地圖向清政府索要領土。這事驚動滿朝,御史彈劾洪鈞「識淺昏庸,裡通外國」,幸得李鴻章疏解,慈禧太后並未降罪。
雖未降罪,但驚恐憂慮,終日惶恐的洪鈞在不久後便撒手人寰。夢鸞遭人算計淨身出戶,女兒德官被迫留在洪家,不過德官19歲時病逝,夢鸞已無後人。報復與生計問題成了夢鸞的當下考慮的頭等大事,為了維持往日的舒適生活,想要來錢快又不辛苦,還能報復洪家,她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操舊業。
1893年,她改名為曹夢蘭,暫居上海保康裡。
1894年二月,曹夢蘭在上海二馬路鼎豐裡旁邊的彥豐裡租了一所「五樓一底」的豪華寓所,包了素娟、月娟兩個姑娘接客,過起了半居家半營生的生活。
擁有「花榜狀元」的歷史和「狀元小妾」及「公使夫人」的頭銜的她成了上海豪紳權貴趨之若鶩的對象。於是她重新掛牌,規定周末兩天出來見客。每到這兩天,寓所門庭若市,好生熱鬧。
也許是名聲太大,洪鈞的親家陸澗癢為維護已故洪狀元及家人的面子,串通上海知府強迫曹夢蘭離開上海,並下令江、浙、皖三省不得居住。沒想到這成就了日後的賽金花。
1898年,曹夢蘭與母親潘氏遷居天津,在江貧胡同開業並改名「賽金花」。中日戰爭中國戰敗,雖國恥猶新,但清政府從上到下又恢復了昔日紙醉金迷的生活,娼館戲院格外紅火,賽金花的班子更是生意興隆。
做生意與權貴處好關係是很有必要的,賽金花廣交名流,還與北京名儒兼巨商盧玉舫結拜兄弟,人稱「賽二爺」。
1899年,賽金花從天津趕到北京給戶部尚書楊立山的母親祝壽,昔日名流好友齊聚並建議她遷班京城。
初到京城的「金花班」以嶄新的面目令京中騷客耳目一新,賽金花穩坐八大胡同第一把交椅,風頭一時無兩。
清朝沒落,義和團殺死德國公使,侵華戰爭隨之而起,北京已被八國聯軍控制。洋兵在南城胡作非為,殘害中國人,慈谿太后為保性命倉皇出逃。
一天夜晚,幾個德國小軍官闖進賽金花居住的胡同。眼前的煙花女子用流利的德語與之對話已然驚奇,等她拿出了當年與他們德國帝後的合影和問及過去的德軍總參謀長如今的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時剩下的全是肅然起敬。
第二天,德軍士兵開車接賽金花到瓦德西現居地——故宮見面。故人見面分外熱情,幾分交談令總司令瓦德西不免為燕落平康的變故而感慨。隨後兩人天天見面,一個貪圖美色,一個尋求保護,各取所需。
此時的賽金花沒有助紂為虐,反而利用身邊風的優勢儘量為國為民做些好事。除了和瓦德西提出「勿枉殺平民」、「勿毀滅文物」外,她還積極在清政府和八國聯軍之間斡旋,避免了一場屠城之劫。
1901年7月合約正式籤訂,10月慈谿太后帶著光緒帝回京了。大清王朝淪落到妓女救國,這個妓女還被稱作「九天護國娘娘」,這讓慈谿太后情何以堪。
1903年,賽金花為擴大營業,招了6個蘇州姑娘來京,又在北京買了兩個,其中一個叫風鈴(原名蝶芬)。風鈴不肯獻身侍枕,遂自殺,巡城御史將賽金花逮捕入獄。
出獄後,原來的班子已物是人非,金花班被強制驅散,賽金花也被逐出京城,真是一朝富貴在天,一夕卑賤如土。
一貧如洗的她攜母重返上海,再度淪落風塵。1910年,她總算遇到一個真心男子了,他就是鐵路稽查曹瑞忠。曹瑞忠不嫌棄她的過去,真心待她,與她結為夫婦。但好景不長,曹瑞忠於1912年去世。
1913年,賽金花與革命黨人維斯炅相識。1918年6月20日,魏斯炅身穿大禮服,賽金花身披新式長紗在上海舉行結婚典禮,結婚照片成了賽金花永遠保存留念的珍品。
雖然魏斯炅早就已經在老家有了一妻一妾,但對外總是稱賽金花是自己的夫人,還給她取名叫魏趙靈飛。1921年,賽金花母親去世,6個月後,她第三次幸福的婚姻生活以魏斯炅病逝告終。
後來與魏氏家屬分割財產時,賽金花敗北。隨後賽金花與保姆蔣氏遷居至居仁裡的一所平房隱居起來,門外掛著「江西魏寓」的牌子,為魏先生守節。
1933年,囊中羞澀的她連每月八角的房租也交不起。有好心人為她寫紙呈文給北京公安局,請求豁免房租。這被好事記者登文見報,賽金花再次成為焦點人物,賽因此得到好心人的救濟幫助。
1936年12月3日,64歲的賽金花擁著一床破棉被與世長眠。在前北京商會會長孫晉卿、沈鈞和教授肖一山等人的倡導下發起了義葬賽金花的活動。最後她下葬在陶然亭「香冢」旁,張大千為她描摹肖像圖,齊白石為她題寫墓碑銘文。
一介女流拯亂世,一代名花終落幕。
文中圖片均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