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金花:煙花女子到護國娘娘,劉半農為她立傳,齊白石為她寫碑文

2020-12-26 寧靜之悅

文/寧靜致遠

1933年的一天,北大教授劉半農來到北京天橋居仁裡胡同,在一間又小又髒的屋子裡拜訪了一位老太太。

之後,劉教授為她立書作傳。胡適先生笑言:北大教授為妓女寫傳,真還史無前例。

沒錯,這位老人就是14歲落入風塵,16歲嫁狀元郎出使歐洲,21歲重操舊業創立金花班,京城人稱「賽二爺「的賽金花。

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燦若煙花,曾與八國聯軍周旋,救慈禧一命,使北京城免遭血洗屠城,百姓稱她為「九天護國娘娘」。

2004年,她被評為中國百年十大女傑,位列中國百年時尚女性榜首。

01

賽金花原名鄭彩雲,1872年,生於安徽黟縣上軸村,父親在蘇州經商。

彩雲6歲喪母,8歲來到蘇州與父母繼母同住。12歲時,父親病故,家道從此衰落。

彩雲從小愛打扮、愛交際。十三四歲時,就已經出落得相當俊俏。

為了生計,繼母有意安排一個遠房親戚把彩雲帶到畫舫上玩,陪人喝酒還有錢拿,年幼的彩雲只覺得好玩,並不知道這就是到花船上出條子。

祖母知道後非常生氣,不許彩雲再出去。

繼母勸祖母說:「咱們家這幾年確實太困難了,彩雲出去賺點錢還能補貼家用,再說只是做清倌,還算清白。」

無奈之下,祖母只好聽之任之。

於是,彩雲繼續到畫舫陪酒,為了不給祖上丟臉,改姓傅,並很快紅遍了蘇州。

劉曉慶飾演賽金花

1887年,15歲的傅彩雲遇到了一位貴人,改變了她的人生。

這個人就是同治年間的狀元郎,二品官員洪鈞。

年界五十的洪鈞祖籍蘇州,在江西為官,回蘇州老家為母親奔喪時,偶遇傅彩雲,一見傾心。

後來,洪鈞被任命為外交大臣,出使德國、奧地利、俄國、荷蘭四國。

根據外交禮節,公使需攜夫人同行。然而,洪鈞的正室何夫人是出生南京的大家閨秀,受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家教。

洪鈞便買了彩雲去作妾,改名為夢鸞,充當公使夫人。並請老師教以英、德、法諸國語言文字,隨洪鈞遠洋出訪。

從風塵女子一躍而為狀元夫人,落入風塵的彩云何其有幸。

出使德國期間,賽金花以其天生麗質,超群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受到德國飛麗特皇后的青睞,被德國皇家授予「東方美人「稱號。

出訪四年,是彩雲一生中最風光、最快樂的四年。

02

然而,世事無常。

1892年,洪鈞任期結束,應召回國,第二年便因病去世。接著,彩雲被剝奪了丈夫留給她的遺產,趕出了洪家。

無家可歸的彩雲無以為生計,在一個朋友的點撥下,買了兩個姑娘重操舊業。之後,又轉戰到天津,在天津一座已經倒閉的舊宅妓院裡,掛牌開張。

據說這個妓院原先叫金花班,彩雲希望自己的生意要賽過從前的金花班,因此更名為賽金花,掛牌「賽金花書寓」。

劉雪華飾演賽金花

庚子年間,天津鬧義和團,賽金花被戶部尚書楊立山帶到了北京,賽金花靠她的交際與朝廷許多官員打得火熱,時常男裝打扮出入官員府邸,「賽二爺「之名響徹京城。

當時的北京城有一種說法:早上,王公大臣匍匐在慈禧腳下,晚上,則拜倒在賽金花的石榴裙下,可見當時的賽金花有多風光。

這樣花團錦簇的日子並沒有過多久。1900年7月,八國聯軍殺進北京城,燒殺搶掠,慈禧光緒出逃。

一天夜晚,德國兵闖進了賽金花的住所,她一開口就把德國兵震住了。

賽金花拿起蠟燭,照了照牆上她與德國皇后的合照,用德語告訴他們:我去過你們美麗的德國。

第二天清晨,德軍開車把賽金花接到司令部,賽金花見到了德國老友,現在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

瓦德西見到曾經仰慕的中國公使夫人,激動不已。賽金花趁機對他說:「將軍,德國是文明之幫,歷來視名譽為第二生命,尤其不應該示人以野蠻瘋狂。!」

陳玉蓮飾演賽金花

在賽金花的勸告下,瓦德西下令士兵不可再濫殺無辜。不僅如此,她還促成了李鴻章與瓦德西的談判,使北京城免遭血洗屠城。

對此,蘇曼殊在《焚劍記》中曾記述:

「庚子之役,與聯軍元帥瓦德西辦外交,琉璃廠之國粹賴以保存,賽金花的挺身而出,使不可終日之居民頓解倒懸,至今猶有稱道之者。」

03

當年,克林德公使在北京被義和團殺害,克林德夫人誓要慈禧太后抵命,也是賽金花出面周旋,利用中西文化差異,勸公使夫人按中國習俗給克林德公使立個牌坊,把他一生的功績和遇難情形都刻在上面。

「在中國,這是活著的人給死者最大的榮耀。這樣一來,克林德公使也算是流芳百世了。」

賽金花提議的克林德碑,現為保衛和平坊

簡單幾句話,就保住了慈禧的命。

賽金花的兩次義舉,轟動京城,百姓稱讚她為「九天護國娘娘」。

後來,八國聯軍撤離中國,瓦德西曾問賽金花:「願意和我去德國嗎?在那裡,你永遠會是德國最尊貴的客人。」

賽金花拒絕了:「我不能去,中國才是我的家。」

慈禧回到北京後,民間「妓女救駕」的輿論令她大為光火,在她看來賽金花的身份讓朝廷蒙羞,賽金花的護國壯舉並沒有得到嘉獎,反而遭到陷害。

有一回,賽金花手下一姑娘吞食鴉片自殺,罪名被蓄意強加在賽金花身上,她被發配到上海,又放逐到蘇州老家。

折騰了幾年後,想過安定日子的賽金花先後兩次嫁作人婦,但兩任丈夫都因病去世,她被扣上「克夫」的帽子。

之後,賽金花的母親、女兒也相繼去世,留下她一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04

1936年12月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賽金花在北京天橋居仁裡胡同的小屋裡悽然離世,終年64歲。

次日,京城所有的報紙都登了她的死訊,幾千市民自發而來,為她料理後事,前來弔唁的各界名流,數不勝數。

徐悲鴻、李苦禪等著名畫家在北京中山公園義賣畫展籌款,安葬在陶然亭香塜之畔,張大千為她描摹最後的肖像圖,齊白石題寫墓碑銘文。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寫了一副輓聯:

想當年狀元夫婿,出入皇宮,出盡分頭,到如今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

是被敬仰的護國英雄,還是被唾罵的煙花名妓。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論,對於賽金花而言,雖立身為妓,然護國本分,此生無憾。

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寧靜致遠,情感原創作者,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點擊關注,一起聊人間百態,敲心靈之窗。

相關焦點

  • 三度為娼,三度作婦,與老佛爺齊名的「九天護國娘娘」
    十三歲時被誘畫舫,從懵懂少女到「清倌」(賣藝不賣身),最後淪落到賣性為生。當時為顧全本家面子,也希望借個好彩頭富起來,易姓「富」。外人不知,寫「富」為「傅」,人稱傅彩雲。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總得有排名分勝負。彩雲憑藉自身資質,在蘇州城內奪得「花榜狀元」的雅號。
  • 清末名妓賽金花的傳奇人生,為何她的經歷讓無數男人都佩服
    「女漢子」這個網絡詞現在特別的流行,意思是女人做事有男人的行事作風,果斷而且也敢於擔當,比男人還男人,所以我們管這樣的女人叫女漢子,然而在我國民國年間有一位奇女子可以用「女漢子」這個詞來形容,這位女子的姓名叫做賽金花,人稱賽二爺,還有老百姓甚至把她稱為九天護國娘娘,這賽金花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有這麼傳奇的綽號,其實賽金花是一位妓女,那麼妓女出生的人,是怎麼樣能夠闖下這麼大的名頭呢
  • 賽金花與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之間的流言,是真的嗎?
    據《梵天廬叢談》、《後彩雲曲》記載,當八國聯軍在北京城中肆意殺人之時,精通德語的賽金花向瓦德西進言,這才保全了北京城的無辜百姓。因為此事,坊間流言四起,瓦德西成了賽金花的裙下之臣,那麼,賽金花與洋人瓦德西之間的流言是真的麼?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其實賽金花與瓦德西之間的流言,為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詩朗誦】教我如何不想她 || 作者:劉半農 朗誦:陳旭
    劉半農在"她"字從文字學角度正式提出之前,已經在《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詩中大膽地使用這個字了。這首詩是詩人1920年留學期間在倫敦寫的。詩中的"她"是首次使用,而關於"她"字的文字學訴求則是1923年才正式提出來的。詩中的"她"有人說是指一位女性,有人說是指祖國(英語中的"祖國"motherland一詞是陰性)。
  • 《民國女子》:落入凡塵的天使們,謀生亦謀愛
    這本《民國女子》描述了24位民國女子,她們如煙花般絢爛的一生全都躍然於作者的筆下。讀完這本書,回看那段百年時光,有一點點的惆悵,有一絲絲的感傷,卻也對那個年代心之神往。作者桑妮是女性傳記文學領域知名作者。她以水瓶座女子的獨特敏感,用清麗優雅的文字追尋著民國那些芳華傲骨的女子。
  • 餘秋雨為景區寫篇碑文,卻被不少網友批得一文不值,他寫了什麼?
    2009年12月,南京鐘山風景區中山陵梅花谷揭幕了一塊石碑,此碑長12米,主體部分刻的是餘秋雨寫的碑文。雖然餘秋雨題寫過不少碑文,但這一次的字數相對比其它,是較多的,一共寫了幾百個字。但此碑一出,立即被不少網友批得一文不值,甚至有人稱此碑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嘔的一景」。
  • 劉半農因「回歸熱」去世,其弟音樂家劉天華因猩紅熱去世
    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等文章,同年夏,劉半農被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破格聘為北大預科國文教授,劉半農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鋒。1925年,劉半農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8月,在回國的海輪上,劉半農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他在這首詩中首次使用「她」字。1935年2月19日是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的七十大壽。
  • 女子帶齊白石真跡去鑑寶,專家說是假的,女子大笑:你可知我是誰
    提到中國的繪畫創作藝術,齊白石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齊白石的一生中,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畫作,時至今日,齊白石大師的作品也成為了許多人追捧的對象。曾經,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帶著齊白石的畫來到了鑑寶節目中,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專家都認為她帶來的畫作是一件贗品,然而,當女子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後,在場的專家卻都感到十分驚訝。那麼,這位女子究竟何許人也?她帶來的齊白石畫作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 作家邱華棟獨特視角為北京立傳
    他表示,這部《北京傳》還將繼續寫下去。  ■寫北京,厚今薄古  「對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我以這本小書獻上我自己的一個誠摯的愛意,它就像是一朵小花。」邱華棟說,《北京傳》厚今薄古,1/3篇幅寫金代以前,1/3篇幅寫金代到民國時期,1/3篇幅寫的是1949年之後。  《北京傳》以中國尊作為開篇,以智慧北京作為終章。
  • 民間所傳三霄娘娘是「送子奶奶」其實在正統道教裡面是另一位大神
    從前信士求兒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現也有人稱三霄娘娘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但其實三霄娘娘在正統道教神仙系統裡面是不存在的,而且以民間普遍信仰來看,還是以碧霞元君為主。碧霞元君是以中國大陸華北地區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
  • 日本煙花女子站街60年,74歲還在接客,只為等一個不會歸來的客人
    橫濱街頭有個痴情人日本的橫濱街頭,曾經有一個化著濃妝的煙花女子。然而在她濃妝豔抹之下依然掩飾不了她那已經蒼老的面容,這個人叫瑪麗,那時的她已經74歲了。她曾經是一個有著驚世容顏的女子,不知從何時起,她便開始站在了這個街頭,日復一日的等待著一個曾經給過她承諾的客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承諾能讓她如此執著地等待著呢?她的原名叫做西岡雪子,當時很多人看見她用白粉塗抹在臉上,並且畫著極其誇張的眼影。
  • 《清平樂》趙禎視丹姝為最好的「娘娘」,卻為何不願給她一個孩子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任敏、邊程等聯袂主演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該劇自一播出便好評如潮,騰訊評分高達9.3分,雖然有人吐槽後邊的劇情有些拖沓,但畢竟它要講述的是宋仁宗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諸多事,所以真的算是一部良心劇了。
  • 齊白石繪寫和平鴿
    1949年後,為謳歌幸福美好的和平生活,齊白石開始創作祝福祖國、歌頌盛世、象徵和平的鴿子。 然而,齊白石卻遲遲沒有動筆,他對學生婁師白說:「我以往只畫過斑鳩,沒畫過鴿子,也沒有養過鴿子,不好下筆啊!」齊白石作畫一向嚴謹。上世紀20年代中期,他在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時,就曾對學生說:「凡大家作畫,要胸中有所見之物,然後才能下筆有神。我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可我卻不能畫龍,為什麼呢?因為我沒見過龍,不敢大膽亂畫。」
  • 日本煙花女子:塗著廉價口紅站街60年,餘生只為等一個不歸人!
    就在日本的燈紅酒綠之地,曾有一位煙花女子,直到老去,身子已經佝僂,她仍舊濃妝打扮,穿上自己的高跟鞋,整齊地盤起自己的頭髮,撲上一層層的白粉,塗上顏色豔麗的口紅。傳說她是皇室貴族,住在某某豪宅,是美國慰安婦。但無論究竟是何身世,她是"橫濱瑪麗",亦是"皇后陛下",更是幾十年苦苦等待一個不歸客人的普通女子"西岡雪子"。
  • 他發明了1個漢字,被女子先是痛罵後有迷戀,原因為何?
    不過,大家是否了解過,我們今天區分開來的「他」和「她」,同樣是在新文化運動中改造而來。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所謂的女權,在古代女子看來無疑是驚世駭俗的思想。出嫁前隨父,出嫁後隨夫,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國這片土壤上興盛了足足幾千年。女子地位這般低,所以理所當然的,用來代指旁人的他字,僅存在一個單指男性的他。
  • 她為特工情人殉情的背後,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愛國情
    可是,當她進入房間後,就再也沒有出來。當人們打開反鎖的大門後,發現她已經香消玉殞。而在她身邊卻發現一封遺書,上面寫著「陸先生:我因為……不能不來個總休息,我存在您處的兩萬元,作為我的醫藥葬費,我想可能夠了。英茵1月19日。」 人們根據遺體的相貌以及所留的遺書判斷,這位逝去的女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影星英茵。
  • 1900年,賽金花真的通過瓦德西拯救了京城嗎?一位名人目睹過真相
    賽金花本姓趙,賽金花是她的藝名,此女原是蘇州娼家的一名「清倌人」,也就是雛妓,當時的藝名叫傅彩雲。十六七歲時,傅彩雲被同治朝的狀元洪鈞看中,納為小妾。後來洪鈞被任命為清廷駐俄、德、奧、荷四國公使,由於洪夫人不樂意遠行,於是狀元公洪鈞便帶著她出國上任,駐節德國首都柏林。
  • 新文化運動先驅,劉半農貢獻卓越,他這八句詩文,簡直太美了
    你可能同樣不知道,第一個把高爾基、狄更斯、託爾斯泰、安徒生作品翻譯成中文,引進到中國的人是誰?答案是劉半農,這位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的美句。劉半農出生在晚清,去世於民國,年僅44歲就離開人世。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留下了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