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將至,天氣越來越熱了,正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如何飲食能夠清熱消暑,幫助我們安然度夏自然也就成了大眾非常關注的話題。民間一直有「夏吃苦,勝進補」的說法。意思是說炎炎夏日,適當地吃一些苦味食物對健康十分有益,勝過各種進補食物。
苦味食物有很多種,最為典型的要數苦瓜了,此外還有萵筍、芹菜、菊苣、蒲公英、苦菜、苦丁茶、苦蕎茶、蓮子、芥藍、馬蘭頭、橄欖等,黑巧克力、啤酒、可可也是苦味食品。那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哪些好處?夏季食苦需要注意什麼呢?
夏季適當吃「苦」好處多多
1、增加食慾
炎熱的夏季,人們很容易出現食欲不振、吃啥都不香的「疰夏」症狀。由於人舌面的味蕾對苦味非常敏感,吃點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興奮味覺神經,使消化液分泌量增加,能夠增強脾胃的消化能力,從而起到促進食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
所以,當你在夏季發生味覺減退、消化不良、食慾不佳等情況時,適當吃點苦味食物就可以得到緩解。
2、清熱瀉火
夏日裡,炎熱的天氣常常使人感到煩躁,還容易出現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小便赤短、眼睛赤紅等症狀。傳統醫學認為,苦味屬陰,大多數都是寒涼性質的食物,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對由於內熱過剩引發的煩躁不安、咽幹口燥等症能起到較好的緩解效果。
3、提神除煩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帶苦味的食物中均含有生物鹼、苦味素,食用後可使頭腦清醒,讓人從煩熱的心理狀態中鬆弛下來,有輕鬆舒適的感覺。
此外,夏季心火當令,心火熾盛常表現為心煩、口渴、失眠等。據《黃帝內經》記載,「苦入心」(苦味歸入於心)、「心惡熱」。苦味可降瀉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所以,夏季養生不少觀點都提到要「吃苦」降「心火」以「養心」,祖國傳統醫學也一直有「吃苦度夏」之說。
夏季吃苦味食物雖然對人體有益,但也要注意點到為止,一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
1、不可過食
苦味食物大多是寒涼之品,具有清瀉作用,雖能讓你遠離上火,但如果吃太多或者長期食用,容易使脾胃受損,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
2、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吃「苦」
對於大便溏洩、容易拉肚子的脾胃虛寒者及怕冷、易手腳冰涼的人群而言,一味強調吃「苦」可能會加重症狀,導致胃脘冷痛、腹瀉等情況。
3、體虛的人慎吃「苦」
老人、兒童及體質虛弱的人群脾胃功能較弱,大量吃「苦」反而會影響食慾,還可能引起胃痛、噁心。
孕婦吃「苦」更需要謹慎,苦味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過量攝入會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風險。
4、經期女性別吃「苦」
苦味食物多為寒性或涼性食物,女性經期如果過度食用,容易導致經血凝滯、行經不暢,造成經血量改變,引起或加劇痛經,甚至可能出現閉經。
小貼士: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為其含有某些帶苦味的化學成分。有些苦味素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有的苦味化學成分含有毒素,不能食用,比如發苦的絲瓜、瓠子、葫蘆等。苦絲瓜、苦瓠子及苦葫蘆中都含有毒物質葫蘆素(鹼糖甙毒素),這種毒素即使經過加熱處理,也很難被破壞。不小心誤食便會發生中毒,輕則頭暈、腹瀉、噁心等,重則腹痛、休克、五臟受損,嚴重的則會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