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把握全球商採「萬億藍海」機遇正當時

2021-01-10 享娛嫂子

今年,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導致全球進出口貿易整體低迷,但是中國出口卻呈現「逆勢而上」的態勢。據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與我國貨物貿易出口11.05萬億元,增長0.8%,同時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在這其中,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特別在疫情發生以來,在傳統外貿方式有所萎縮的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

B2B跨境電商,外貿出口增長背後的動力

在出口貿易數據增長的背後,B2B跨境電商新模式也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年以來,海關頻繁出臺新的貿易監管方式更印證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大勢。7月,海關新增9710監管代碼,給B2B跨境電商發展帶來重要的政策支持,代碼「9710」簡稱「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境內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與境外企業達成交易後,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直接出口至境外企業。

同時,在9月,繼7月1日北京、南京等10個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跨境電商」監管試點後,海關總署再次發布公告擴大試點範圍,增加上海、福州、青島、濟南、武漢、長沙、拱北、湛江、南寧、重慶、成都、西安等12個直屬海關實行試點。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過去兩個多月以來,在北京、南京、天津、杭州、寧波、廈門、深圳等在內的首批監管新模式試點海關,對B2B跨境電商出口均呈現了十分顯著的作用。同時,在新增12個試點海關也頻傳捷訊。

不僅是政策的支持,從市場方面來看,全球商業採購市場所呈現明顯的線上化、電商化趨勢演變中,一個值得被中國企業關注的「萬億藍海」新機遇,正在顯現。據預測,2021年全球線上商業採購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美元,到2027年這一規模更將增至21萬億美元。從需求來看,線上商採更加透明、便捷,也更為高效,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買家的加入。

中小企業也能把握的「萬億藍海」機遇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凡是能走出國門的,都應該是被大多數消費者熟知大公司、大品牌。但是,在全球商業採購趨勢裡,不少「默默無聞」的企業很好的抓住了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在面對海外企業與機構買家 B端市場中,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專注於個人防護設備細分領域的上海蘭浪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事實上,蘭浪是安防勞保行業的龍頭企業,主營安防手套。蘭浪的CEO俞捷2016年在美國就學時,看到自己工廠生產的手套品質深受消費者肯定,卻不是自己的品牌,於是決心回國打造PPE(個人防護設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中國製造的全球品牌。2019年,蘭浪正式入駐亞馬遜,並通過亞馬遜企業購,面對個人消費者和優質企業買家開啟銷售,收到了來自全球500強商業公司、教育行業等企業客戶的批量交易訂單。

近期,在「2020亞馬遜企業購中國賣家線上峰會」中間,蘭浪COO王淳慶提到,今天的蘭浪已經在安防市場形成了品牌意識,安防市場是一個「信任」的行業,消費者、終端採購者相信蘭浪可以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這就說明我們在產品、技術和品牌打造上是成功的。

談及面對B端市場的「心法」,王淳慶指出toC和toB市場是存在關鍵性的差異的。他用安防手套產品舉例,C端消費者在下單時更關心圖案、效果、顏色、價格等因素,但對B端商業採購在價格以外,也更關心硬性要求的東西,如一些B端客戶對產品的特殊要求。他認為,很多時候B端客戶購買的不只是產品,更是一個「解決方案」,需要更多的專業態度。

中國擁有規模龐大的製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對全球商採「萬億藍海」機遇,相信不少企業都希望能夠像蘭浪一樣,在所在垂直領域,打開屬於自己的天地。但是,如何布局?如何找到B端機遇?又該如何把握這些機遇?對傳統企業來說卻是難題。

值得收藏的B端市場「暢銷清單」

在近期舉辦的2020亞馬遜企業購中國賣家線上峰會上,亞馬遜企業購團隊則對海外企業、教育、醫療、政府等B端賣家的近期需求動向進行了解析,指出:商業企業、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政府機構四大垂直領域企業客戶採購需求均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商業企業客戶是IT用品、工業品等品類的主要採購者。教育機構在學校用品、商用家具採購需求保持增長。同時受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使各類IT用品需求快速增加。全球醫療領域投入不斷加大,醫療機構對醫療用品、工業用品需求逐年上漲。此外,政府機構無紙化、智能化辦公持續推進,IT用品支出上升明顯。同時,疫情期間,政府統一採購醫療用品、學校用品開支增長迅速,基於儲備性需求的相關品類將持續增長。

此外,更值得致力於拓展B2B跨境電商、或需求新增長點的企業關注的,就是在本次峰會上,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了2021亞馬遜企業購五大戰略品類。可以說,這份「官方預測」就是為製造商、品牌商、外貿商列出了明年的暢銷清單。這五大品類包括:工業品、醫療用品、學校用品、商用家具和IT用品。

來自亞馬遜企業購北美、歐洲、日本海外站點商採業務負責人連線分享各站點線上商採前沿趨勢:

美國的企業和機構買家對於支持在家辦公、遠程學習、保護員工與客戶健康安全相關產品的需求量巨大,例如:個人防護用品、清潔用品、溫度計等,以及遠程辦公與教學所需的網絡攝像頭、耳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站立式辦公桌等。同時,疫情新常態下,美國的商業採購加速轉向線上,產品質量、供應能力與物流保障成為影響企業與機構客戶採購決策的關鍵因素。

在歐洲,疫情使居家辦公和學習成為許多人的新常態,為了保證持續教育,網絡攝像頭、藝術工具和室內體育設施成為迫切需要的產品。歐洲站點企業與機構買家需求旺盛的重點品類產品包括,辦公電子產品,家具、家裝等工作環境相關產品,以及工業品(MRO)維護、維修和運營相關產品,如燈泡、工具、清潔用品等。

日本企業與教育機構正在迅速適應居家辦公及遠程教育等新的工作方式,如線材、顯示器、可攜式充電器、辦公家具、空調和電動工具等傳統商採暢銷品類依舊暢銷。與此同時,日本站點企業買家對支持遠程工作的產品和防止感染相關產品的新需求不斷湧現,例如,在線會議及支持遠程教學需求相關的音頻揚聲器、耳機和網絡攝像頭等產品,以及口罩、空間隔牆,面罩和洗手液等產品。

有人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對於中國製造企業現在開始轉型做跨境電商,來不來得及的問題。蘭浪COO王淳慶說,「對國內的製造業來說,時間永遠不嫌晚。」

相關焦點

  • 把握新機遇新藍海 美阿密邀您共享財富盛宴
    把握新機遇新藍海 美阿密邀您共享財富盛宴 2016-04-13 13:41
  • 逐鹿萬億元藍海市場 物管行業「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物業行業的「中場戰事」:增值服務、多元化之路2020年,物業行業上市腳步持續提速,越來越多的物企正邁進資本市場。在行業服務和商業模式同質化的情況下,增值服務將重塑物業的價值。當前行業內企業不斷拓寬業務邊界,開展新的增值服務,試圖創造更多元化價值,實現多元化的收入格局,這成為當前物業企業的「中場戰事」。
  • 萬億定製商品消費風口已至 好好採CEO吳澎伯:從大企業下沉服務中小...
    智研諮詢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預計2021年中國企業採購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約達14431億元。然而,定製商品在產業層面還未出現現象級爆發。而在2020疫情「黑天鵝」的特殊背景下,定製化市場的供需端都爆發出更大機遇和空間,行業整體反而呈上升趨勢。嗅覺靈敏的巨頭、資本和創業公司都開始聞風而動。
  • 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
    ,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據統計,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6.2%,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都位居世界前列。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衝擊,也愈發凸顯了網際網路的重要價值。從遠程辦公到在線教育,從健康碼到電子政務,應對疫情的需要為數位技術深度應用按下「加速鍵」,數字經濟也成為對衝疫情影響、恢復經濟動能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 萬億物管「藍海」大浪淘沙,融創服務順風行船
    大手筆,快人一步,脫胎於融創中國的融創服務甫一亮相,就以外界熟悉的風格,展示了龍頭之姿,宣告萬億物管「藍海」迎來了新的領航者。01 底盤與引擎2019年是中國物管企業上市的井噴之年。據多家機構分析,當前中國物管行業年整體營收超過8000億元,5年之內規模可超過1.5萬億元,10年之內或可高至3萬億。一片不折不扣的萬億「藍海」。一時間,船進藍海者甚眾。若回溯自2014年彩生活在港掛牌,至今已經有31家內地物業管理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儘管船行藍海,可並非每一家都能乘風破浪。
  • 2020中國(臨沂)百貨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把握「雙循環」時代新機遇
    11月18日上午,2020中國(臨沂)百貨行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第八屆第二次理事會在臨沂商城藍海大酒店藍海廳舉辦,本次論壇以「新百貨、新連鎖、新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百貨行業領軍人物、業界專家群賢畢至,共商合作交流大計
  • 亞米創始人鬱瑞芬:為中國市場直採優質物品
    「在談及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亞米(Youngme)展臺的特色時,鬱瑞芬表示,今年亞米的主題是「帶你吃遍全球好味」,展臺採用亞米品牌紅色搭配白色,並添加了航空器、地球儀、世界知名地標等設計元素,彰顯了亞米「全球直採 精選美味」 的初心。同時,開放式設計和年輕化的表達,也向消費者傳遞了「全球直採,速遞世界美味」的品牌理念。
  • 第八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順利召開
    論壇其他20位演講嘉賓也就大會主題,深度探討了商學院在動蕩和持續變化的環境下如何引領企業和商業教育的未來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教授、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教授、黨委書記楊頡教授等出席了論壇的相關活動。
  •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  觀察自行車行業運行情況,要看兩個數據:一是產量,二是出口。  從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獲悉,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3220.2萬輛,同比增長14.2%,自6月份轉正後繼續大幅增長;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2285.3萬輛,同比增長30.3%,較上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透露,今年自行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3600億元,同比增長10%。  再看出口。1月份至9月份,出口全面由負轉正。
  • 積極應對「後脫歐時代」-- 把握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業務的新機遇
    如何在動態變化的國際環境中穩固歐洲業務,更好地主動出擊提前感知風險,並將被動局面轉危為機,荷蘭外商投資局(NFIA)即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5日下午4點舉辦《積極應對「後脫歐時代」-- 把握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業務的新機遇
  • 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適老性」改造大有可為
    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發展需立足於「適老性」 人口老齡化是國內社會沒有逃開的局面,老年人口數量「強壯」增長,尤其是最近幾年。到2025年,我國的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三億,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也有望超過二十萬億元。老年人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面對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企業也十分關注中老年市場。
  • 洛克菲勒:「壓倒一切的是機遇」,而要把握機遇,這2點至關重要
    是機遇?美國億萬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將這能力和機遇視為一體,認為機遇是最重要,而要把握機遇則需要能力。在談到自己的創業史時,洛克菲勒只說了一句話:「壓倒一切的是機遇。」那麼,該如何把握機遇呢?研究和分析洛克菲勒的商業史,不難發現,他之所以能得到機遇之神的垂青,有兩點至關重要:眼光,即對未來的預見能力思考能力我們都知道洛克菲勒是靠石油工業發家的,他在1870年創立了標準化石油公司,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
  • 把握新機遇 構建新格局 ——「綠色出行 智慧交通」2020中國自行車...
    [摘要]11月19日至22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自行車協會主辦的「綠色出行智慧交通」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下簡稱為產業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今年產業大會以「把握新機遇構建新格局」為主題,中國自行車協會藉助這一思想平臺,匯聚集體之智,深度解析當前形勢,探索產業發展新思路、轉型升級新路徑。
  •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觀察自行車行業運行情況,要看兩個數據:一是產量,二是出口。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獲悉,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3220.2萬輛,同比增長14.2%,自6月份轉正後繼續大幅增長;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2285.3萬輛,同比增長30.3%,較上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透露,今年自行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3600億元,同比增長10%。再看出口。
  • 萬億半導體藍海之下,晶門科技邁入成長新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晶門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注重研發及營銷兩手抓的企業。研發方面,截至2016年至2019年底,晶門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2,108.9萬美元、3,453萬美元、3,148.2萬美元、2,472.8萬美元,分別約營業收入的30.8%、41.8%、32.1%及22.9%。
  • 面對藍海,健身器材行業期待乘風破浪
    對於國內健身器材行業來說,舒華體育的上市將成為行業的一個轉折點,為原本就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添上一把火——面對藍海,健身器材行業期待乘風破浪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2020年12月15日,A股迎來第8家體育用品企業——
  • 乳企面臨巨大挑戰 如何把握機遇突破挑戰成關鍵
    新格局下機遇與挑戰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奶粉行業面臨的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是嬰配粉市場規模擴容難度增大。近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在下降,消費者對產品認知逐漸提升,加上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市場變得更加透明,奶粉行業的競爭也更加充分,同時,配方註冊制也進一步推動整個奶粉市場的集中度明顯提升。
  • 遠東控股:加速轉型,把握新機遇
    面對階段性險境之後接踵而至的機遇,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蔣錫培指出:「企業要善於把握疫情後的五大紅利」,進而轉危為機。對此,遠東控股集團及旗下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把握新機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帶來新機遇 立足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點,「十四五」對各領域提出明確的發展建議。
  • 2060碳中和,這些中國企業正加速履行「碳」責任
    02 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表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催生全球以萬億元計的清潔能源產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中國打造了全球領先的風電、光伏製造業,不斷降低全球風、光發電成本,助力全球能源清潔化轉型。
  • 善於從危機中把握機遇
    中信重工研發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可360度無死角實施清洗消毒;洛陽愛森生物研發新一代自動化核酸提取儀,能全自動批量完成樣本的提取檢測;中航光電緊跟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的興起,開闢了新的市場空間……面對疫情,一些洛陽企業在發揮優勢中實現科技助力戰「疫」,也在化危為機中創造著自身發展「新的更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