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萬億元藍海市場 物管行業「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張敏

12月25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資本峰會——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2020年,疫情突襲,物業服務企業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在保障社區安全的基礎上,成為連接政府管理和社區需求的重要紐帶,其社會價值得以體現,在發揮管理職能的同時,物業企業也越發重視開展增值服務。2020年,物業服務企業乘著資本市場的東風,前赴後繼推進上市融資進程。

睿信諮詢總裁、睿觀研究院院長郝炬在論壇現場表示,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內,物業服務行業一定會成為擁有百家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超萬億元的大行業。

那麼,物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從單一的綠化、保潔到業務邊界不斷拓展,物業服務企業還能帶來哪些創新和發展?如何讓增值服務實現突破?哪些企業有望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物業行業的「中場戰事」:

增值服務、多元化之路

2020年,物業行業上市腳步持續提速,越來越多的物企正邁進資本市場。在行業服務和商業模式同質化的情況下,增值服務將重塑物業的價值。當前行業內企業不斷拓寬業務邊界,開展新的增值服務,試圖創造更多元化價值,實現多元化的收入格局,這成為當前物業企業的「中場戰事」。

「疫情只不過讓大家一下子把社區增值這部分業務更加聚焦放大了,其實物業公司整體的商業模式沒變。」睿信諮詢總裁、睿觀研究院院長郝炬認為,這個行業一直在向前走,2018年、2019年的主題是業態升級,在2019年到2020年開始切入城市功能。2020年,又開始進行社區增值業務創新。

在奧園健康生活集團常務副總裁雷易群看來,疫情下物業管理起到了為政府解決最後1.5公裡管理的功能。未來,物業公司可以在社區街道管理服務上做出嘗試,還可以在業態類別和服務類別上進行升級。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服務包括住宅物業、商業物業、寫字樓、公共物業、產業園、學校、醫院及其他物業。隨著城鎮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物業管理已成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業企業加大增值服務背後,比拼的是綜合實力和資源整合。

在萬物梁行北京區域總經理趙振興看來,企業做到收入多元化,最主要的還是要歸因於客戶的需求。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給物業公司收入的多元化提供了機會。「物業公司發掘了客戶需求,但不能匹配怎麼辦?對於我們來講,就是資源的整合。比如萬物梁行,本身有萬物雲、住宅、城市物業服務,還包括戴德梁行的母公司,有租賃、代運營、管理等等。匹配母公司的資源給到客戶,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價值。我相信,這個模式帶來的收入將實現多元化,而且量級不小」。

未來十年

行業總規模將超2.5萬億元

東方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到2030年,基礎物管物業市場規模達1.7萬億元,行業總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增值服務將成為企業估值的重要錨點。

在郝炬看來,物業企業開展新的增值業務會遇到多重挑戰:在管規模相對比較分散時,對於中型甚至大型物業公司來講,如果沒有做到聚焦,實際上是一個流量陷阱。真正開展專業服務,即所謂社區增值服務時,會面臨所在行業原有競爭企業。此外,物業公司還面臨專業人才稀缺等問題。

如何在這一場行業長跑中保持領跑不掉隊?藍海行業但競爭加劇的背景之下,企業「行穩致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鴻坤物業總經理吳國卿認為,每個企業不一樣,企業文化、人才都是企業發展的核心。

郝炬認為,最核心的一點是服務的品質,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是社區文化。此外,物業公司屬於人力密集型的服務企業。行業同質化越來越強,因此加強人員的培養,保持良好的競爭力,是公司發展的關鍵之一。未來不管是增值創新、服務提效,還是業務體驗的提升,還是要落實到科技上,真正用科技來改造服務的流程、過程和品質監控,還有服務的交互。

鴻坤物業總經理吳國卿表示,未來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每一個企業做好既有業務的同時也要參與到更多城市運營當中,國家也需要企業參與來,體現行業的價值。

萬物梁行北京區域總經理趙振興則認為,現在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所以公司要服務更多的客戶,服務客戶更多的需求。

相關焦點

  • 萬億物管「藍海」大浪淘沙,融創服務順風行船
    截至收盤,融創服務市值424.20億港元,在物業板塊中位居前三,凸顯行業龍頭本色。大手筆,快人一步,脫胎於融創中國的融創服務甫一亮相,就以外界熟悉的風格,展示了龍頭之姿,宣告萬億物管「藍海」迎來了新的領航者。
  • 「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來源:證券日報近幾年,物業服務企業正在逐步從房地產開發產業鏈末端環節中獨立出來,轉變為有著豐富商業內涵的市場主力。眾多物業服務企業在2020年社區抗「疫」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物管企業紛紛乘風破浪奔赴資本市場。
  • 圓桌論壇一:「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圓桌論壇一主持人:第一場圓桌的主題是「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主持人:叫萬能帶貨的時代,只要你這個行業找到一個帶貨的點就行。郝炬:但是這裡面有幾個定義,第一從資本市場或者業務發展角度看數據,其實如果按單方業主增值收入來講,比如做得比較好的綠城。這幾家做得比較好一些,資本市場認可率挺高。開展新的增值業務的時候,物業公司開展很多挑戰,有三個方面。
  • 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適老性」改造大有可為
    ,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發展需立足於「適老性」 人口老齡化是國內社會沒有逃開的局面,老年人口數量「強壯」增長,尤其是最近幾年。到2025年,我國的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三億,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也有望超過二十萬億元。老年人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面對萬億級藍海市場,智能家居企業也十分關注中老年市場。
  • 新市場 新藍海 共享按摩枕市場初探
    2018年,共享行業問題集中爆發,引起民眾和監管的極大重視,共享行業進入發展「陣痛期」,各項細分領域監管政策不斷施行,共享行業強監管時代來臨。但是,政策不是打壓企業發展的工具,而是指引企業健康發展的寶典。
  • 田丁:物管行業發展黃金期 中小物業如何順利突圍
    近年來,物管行業的管理規模和增速屢創新高,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行業整體格局正在發生改變。良好的發展勢頭讓物業行業頗受關注,尤其今年兩會期間,也有代表提出:將物業服務企業納入社區治理體系。業內分析認為,物業管理行業的大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改變,政策由規範型逐步向鼓勵型轉變,物業服務市場也將加速擴充,在消費升級、存量物業面積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物業管理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的黃金髮展期。政策對物業的引導與支持越來越明顯首先,在保障城鎮化建設和穩定社區生活的功能上,物管的重要性已經顯現。
  • 大健康下的萬億市場:智康智能睡眠儀時代
    因此,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因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23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行業總規模超8萬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16萬億元。這個「萬億」市場如能把控,何嘗不是又一次實現財富自由的機會呢?
  • 萬億藍海市場有待挖掘 ,小花錢包搶先布局
    隨著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的發展,數據與場景的強強聯合,正在促進消費金融市場飛速發展。根據行業報告顯示,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已由 2010 年 1 月的 6798 億元,攀升至 2018 年 10 月的 84537 億元,佔境內貸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業內專家預測,消費金融公司將迎來萬億藍海市場。自成立起,小花錢包就定位於針對年輕優質客群的純線上消費金融,深耕 5 年多,對消費金融客群理解深刻,實戰經驗豐富,擁有金融科技服務核心競爭力。
  • 面對藍海,健身器材行業期待乘風破浪
    對於國內健身器材行業來說,舒華體育的上市將成為行業的一個轉折點,為原本就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添上一把火——面對藍海,健身器材行業期待乘風破浪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2020年12月15日,A股迎來第8家體育用品企業——
  • 頭部物管搶灘城市服務,萬科物業拓至10城待尋利潤空間
    有業內人士表示,物管企業開闢城市服務的巨大潛在市場,既符合企業擴張的需求,亦適應了當前城市發展的導向,在物業傳統業務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將是一個雙贏選擇。然而,對於熟悉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物管企業來說,城市服務更大的空間以及更繁複的內容,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考驗,而如何將規模真正轉化為利潤,則是擺在企業加碼城市服務後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頭部企業加快布局城市服務藍海近兩年在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物管企業,如今亦有了成長的煩惱。
  • 物業行業迎來大分化時代 碧桂園服務獲資本市場青睞
    「如果把物業行業和地產行業相比,目前大概處在相當於地產行業2009年2010年的時間段,而地產行業,是在2011年2012年開始湧現千億元銷售的房企。」對於物業行業今年以來的發展態勢,近日,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 「代建新秀」雅居樂的未來暢想:如何在萬億藍海中後來居上?
    據中指院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房地產代建規模的擴大及代建行業的發展,我國代建市場將呈現高雙位數增長的態勢。預計我國代建市場的新增總建築面積將從2020年的8,335萬平方米增至2024年的1.939億平方米(對應合約額約為7.3萬億),複合年增長率為23.5%。房地產企業「由重變輕」,而隨著房地產進入管理紅利新階段,將進一步加速代建行業發展。
  • 頭部物業公司在城市服務領域的擴展正在加速
    藍海市場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物管行業經營收入7044億元,僅第三方市政環衛就可為行業帶來10%至20%的規模增量。  華泰證券研報稱,5月以來物業公司頻繁出圈城市服務,該趨勢符合物業公司和政府的雙重訴求。城市服務內容中市政環衛成主要觸角,可為物管行業帶來16%的營收增量。
  • 從「萬億市場」到「一地泡沫」,消費機器人四年跌宕史
    一些專家表示,中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最大的市場。由機器人帶動的產業,將會開啟一個萬億級新藍海。妖風由此而來。一個本指工業機器人的大趨勢,一個指代前景是虛指規模,將成為後續不斷引用的數據佐證,引爆消費機器人狂潮的興奮劑。萬億啊!這個市場太大了,還等什麼!
  • 預測:中國式美顏市場,藍海在哪?爆品是啥?
    形成了一個如火如荼的人造美服務產業。當然,商家良莠不齊,大量非醫療機構充斥市場,讓愛美的人不僅要承擔輿論壓力還要面對「整形即毀容」的客觀風險。顏值經濟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帶動了相關行業萬億級的市場增長。同時,消費主力人群在藍海市場更偏愛進口的抗初老、抗糖產品。至此,我們發現「爆品」標準呼之欲出。
  •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高槓桿擴張時代一去不復返|年度經濟觀察
    疫情衝擊,加之調控趨嚴、市場降溫、融資受限,「活下去」成為眾房企的現實寫照。當「三道紅線」成為房地產行業的監管新規,「房住不炒」導向得到堅定貫徹,中國房地產進入到行業變革與自身轉型發展相結合的全新階段。一個共識是,過去以高槓桿擴張為主的模式正加速遠去,市場運行邏輯出現根本性改變。品質服務、成本管控、現金流管理、組織變革……房企使盡渾身解數,各顯神通,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考驗就此登場。
  • 單體酒店連鎖化進入藍海時代,酒店應當如何降本增收?
    【環球網財經 章依諾】中國酒店行業歷經幾十年發展,整體市場已經趨於飽和,進入存量時代。受疫情的影響,酒店行業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剛剛在疫情考驗中恢復過來的單體酒店,處境仍然不容樂觀。突發事件是考驗品牌運營能力的試金石,一場疫情,讓單體酒店成為旅遊住宿行業的重災區,抗風險能力低,應急響應遲緩,資金鍊脆弱等固有弊端再一次暴露在行業面前。如何抓住當下旅遊市場復甦的機會,打破發展瓶頸,解決行業痛點,是國內中小單體酒店面臨的共同難題。
  • 普漲時代已過上市潮仍洶湧物管公司的想像空間還有多大
    此前不久,金科服務、融創服務先後成功赴港上市……在這一片火熱景象前不久則是多隻物業新股接連破發,以及物業板塊的整體回調,而身為行業龍頭的保利物業也收到了首份負面評級報告。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行業已進入冷靜調整新周期,未來市場對物管行業的認知會進入到更合理的水平,從對行業的整體看好細化到對每家公司的考察。
  • 物管公司高頻融資背後,搶佔地盤規模競賽升級
    12月11日早間,碧桂園服務(06098)發布配售公告,公司擬配股1.73億股,配售價45港元,較上一日收市價折讓9.46%,預計籌資77.5億港元。中金、大摩和瑞銀為配售代理。碧桂園服務是目前市值最高的物管企業。
  • 碧桂園服務聯合中物研協發布《新物業白皮書》,重塑物管行業邊界與...
    「新物業是新時代下物企轉型升級的新路徑。」11月26日,在碧桂園服務「你好,新物業」品牌煥新發布會上,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中物研協總經理楊熙如是說,並透露將聯合碧桂園服務發布業內首個《新物業白皮書》,研判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並以碧桂園服務為藍本,深度解析「新物業」發展趨勢與要義。  當前,我國物管行業覆蓋的業態多元化、服務的內容不斷延伸、服務的手段煥新,新時代背景下,物業服務的邊界和內涵已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