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上出現黃點?不一定是金花,可能是劇毒黃麴黴,別輕易飲用

2020-12-14 茶馬古道之德拉姆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一家人吃酸湯子中毒一事,不僅讓酸湯子這個食物火篇了整個網絡,同時出名的還有黃麴黴。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對於他的毒性卻不是十分了解。同樣,很多人也不會想過,這個劇毒還會出現在茶葉上,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

其實,縱觀近幾年我們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的監控力度,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在不斷加大的,這一力度同樣涉及到茶葉的衛生與安全問題上。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在購買普洱茶的時候,發現茶葉上有小黃點,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這個小黃點實際上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金花」,學名叫做「冠突散囊菌」,雖然它也是一種真菌,但卻是有益真菌,人們食用之後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小黃點的另一種可能就是黃麴黴菌。與「金花」正好相反,黃麴黴是一種劇毒,人們誤食之後會對人體產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會直接導致死亡。

那這兩種菌類應該如何辨別呢?如果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藉助顯微鏡觀察二者的形態差異,圓球形的是「金花」,蒲公英形狀的就是黃麴黴菌。此外,二者的顏色也不一樣,「金花」多為金黃色,但是黃麴黴菌則有多種顏色,屬白色、黃色、黃綠色較為常見。

但顯然藉助顯微鏡的鑑別方式並不適用於普通人,那麼當我們購買普洱茶的時候又該怎麼鑑別呢?其實這兩者的區別通過我們肉眼的觀察與嗅覺的聞味道就可以獲得。

首先,黃麴黴在食物上的分布狀態一般是成片的,會有一些黃色或者灰色的菌絲,並且會散發氣味,當你在茶葉上聞到了黴臭味,基本就是黃麴黴。

反觀「金花」,就像人們給它起的這個名字一樣,當它附著在食物上的時候,它是成簇的,雖然顏色也是黃色的,但它沒有菌絲,而且並不會改變茶葉的味道,我們不會在茶葉中聞到刺鼻的黴菌味道,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判定,茶葉上附著的不是黃麴黴菌了。

黃麴黴的生長環境其實在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上更為常見,但是在茶葉運輸的過程中,總是會發生茶葉受潮的情況,一旦茶葉的乾燥效果做得不好,那麼就會產生發黴的問題,所以當你購買茶葉的時候,一旦發現成片的黃點,一定不能大意,如果不能準確判斷為何種細菌,最好不要飲用。

相對於普洱茶來說,陝西涇陽茯茶和湖南安化黑茶茯磚則是更容易有「金花」的茶葉,甚至可以說,這兩種茶葉就是依靠「金花」而出名的,所以我們在品茶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到底是否為「金花」,可能你一時的不注意,便會導致生命危險。讀了這篇文章之後,快去檢查一下你的茶葉吧。

相關焦點

  • 茶磚上這是金花還是黴變?搞不清楚千萬別亂喝!
    ,打開正想喝呢,發現上面有好多黃色的東西,看的心裡直狐疑,不知道是金花還是發黴了,正在猶豫敢不敢喝。第二,上面我們提到的金花普洱裡的金花,是在加工過程中人為發花的,在自然存儲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出現。「銀霜可見,金花難覓」,普洱茶發出金花是非常難得的,條件非常苛刻,而且只有在陳年茶品中才可能偶然出現,但是這款茶是2016年生產的普洱生茶,幾乎更不可能出現金花了。
  • 不要把「黴菌」誤認為「普洱茶金花」!
    普洱茶在存放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金花」現象。這是十分難得的現象,因為普洱茶要在自然存儲狀態下生長「金花」,需要滿足許多條件,例如對溫度與溼度等參數十分講究。因此在行業中有這樣一句話:銀霜可見,金花難覓。
  • 「金花」和「白霜」是什麼, 茶發黴了還能喝嗎?
    不過應該區別的是,有些名貴品種如碧螺春、毛峰、雲霧茶、滇紅、沱茶、普洱等,茶葉上有白色茸毛,這是因為茶葉細嫩的緣故,並不是茶葉發黴後長的白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表示,茶葉發黴是因為受到了青黴、麴黴汙染,能產生如黃麴黴毒素(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 茶葉「金花」與「白霜」究竟有何異同之處?
    黑茶(包含普洱茶)以及茯茶中特有的「冠突散囊菌」,都俗稱金花。研究證實,金花菌竟然能改變茶葉的「發香」特點。因此,金花也別認為是「越陳越香」的表現形態之一。
  • 普洱茶含「黃麴黴毒素」,會致癌?實驗後我們發現了真相
    所以,喝茶前,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正確的喝茶方式,避免「防癌」變「致癌」。 喝茶溫度過高,容易損傷食道黏膜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研究結果表明:飲用過熱飲品(溫度在65℃以上)容易損傷食道黏膜,可能引發食管癌,不過,注意其引發癌症的原因在於溫度,而不在於飲品本身。
  • 普洱茶有黃麴黴毒素,喝了會致癌?不黑不吹,咱用事實說話
    普洱茶咱們中國一種獨特的地方茶種,按照我國國家標準《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普洱茶是一種發酵茶,按照發酵程度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普洱茶口感香醇,喜歡喝的人非常多。
  • 這朵「花」不簡單——黑茶中的金花究竟是什麼?
    金花的來源與構成我們平日說到的黑茶「金花」,是指黑茶類中的茯磚茶經過特定的發酵工藝環節(渥堆、發花乾燥等)生成的一種冠突散囊菌,這種菌會產生金黃色的閉囊殼,其外觀是金黃色的細小花斑,成散點片狀分布,均勻滲透在茶磚內,因形似「米蘭花」且呈金黃色,故俗稱「金花」。
  • 這些東西別不捨得扔,可能「黃麴黴毒素」正在此藏身!
    說起黃麴黴毒素,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說起「發黴」,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因為食物發黴變質後所產生的微生物代謝會反應出一種含有劇毒的物質,它就是黃麴黴毒素。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建議:吃到黴變的、發苦的堅果千萬別犯懶,一定要馬上吐出來。4沒洗乾淨的筷子很多家庭也都有這個習慣,筷子用到細縫發黑都不捨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沒有形狀了,還在努力服役。6不正規作坊的自榨油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黴,榨得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毒素。
  • 淺談 紅茶、綠茶、普洱茶適合何時飲用
    怎麼辦,那就茶人變身黑暗料理chef,流心酸奶蛋糕配上獼hotel口感真的不要太妙。(by the way需要蛋糕配方的朋友歡迎私信我,簡直不要太快手,不需要烤箱不需要電飯煲不需要打蛋器只需要一雙手和5個雞蛋就可以做出duangduangduang的蛋香小蛋糕哦)喝著茶曬著白日光,再配著自己製作的小蛋糕,不禁感嘆:有家有茶還有茶配,人生足矣!
  • 普洱茶表面起了白色的一層物質,不一定是發黴了,別急著扔掉
    普洱茶為什麼會起這種白色物質?出現這種白色物質一般是三種情況:1.棉紙粘附在茶葉上 茶葉含水分,茶油,茶油在溫度高,溼度稍大的情況下浸到表面來。如果長時間不翻動茶葉,乾燥的棉紙就會吸附表面的油分水分,有一部分棉質就粘附在茶葉上面了。
  • 1毫克就可能致癌的黃麴黴毒素,連高溫也殺不死,6類食物裡都有
    如果你正在這麼做,那麼一定要當心一種劇毒物質,並且還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它的危險性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黃麴黴毒素1毫克就能夠致癌!1毫克大家心裡或許有這個概念,幾乎劑量很小,可見它的毒素有多麼強大。
  • 金花茯茶是什麼?
    如何鑑別金花眾所周知,黃麴黴是可以致癌的有毒物質,而金花則是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但在人為的作用下,前者也可以被偽造成金花的樣子,令人難以辨別。接下來,小編就教大家幾個辨別金花的技巧。一吹金花與黃麴黴雖說都是微生物群落,但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黃麴黴的顆粒極細,且附著不緊,只要一吹即可吹落。
  • 法國香水黃茉莉,5點不搞錯,金花爆枝頭,長成「活香水」!
    今日主題:法國香水黃茉莉,5點不搞錯,金花爆枝頭,長成「活香水」!法國香水茉莉,馬錢科藤本,是近幾年的興起的網紅花。金黃色的花朵味道極香,且勤花豐花,盛花期在春季和秋季,單茬花持續開花半個月而不敗。法國香水茉莉不難養,養護中5點不搞錯,金花爆枝頭,長成「活香水」,擺在室內,整天香噴噴的。1、剛入手花苗暫緩換盆新買的法國香水茉莉,不要急著換盆,先讓它在簡易盆裡呆著,放到溫度在10-15度的通風處,適應兩三天,期間可以接受散射光,但不能被稍強的陽光曬到,土壤變幹後及時澆水。
  • 「酸湯子」中毒事件引關注 背鍋的黃麴黴素到底是啥
    起初,致死原因曾被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但該結果被多位專家質疑。  事情真相大白,但險些「背鍋」的黃麴黴素,最近依舊在網上引發了恐慌情緒,一些與此相關的謠言被不斷轉發。朋友圈裡,類似普洱茶含黃麴黴素、大米發黃是因為長了黃麴黴等「陳年老謠」又開始興風作浪。  那麼,黃麴黴、黃麴黴素是什麼?它們的危害有多大?它們會汙染哪些食物?不小心誤食該怎麼辦?
  • 喝普洱茶可能致癌?因為這句話,方舟子陷入一場600萬元的大麻煩
    「我不吃飯也不能不喝茶,普洱就是我的口糧之一。現在市面上賣的普洱越來越多了,一些品質特好的有錢都買不到。」一位愛茶人士在談起普洱茶時說到。而近日,像這樣把普洱茶當做口糧的人們 可能心情有些複雜 。為什麼呢?起因是一篇方舟子寫的《喝普洱是防癌還是致癌?》的文章,文中多次提到普洱茶能致癌的言辭,目前該文章已被貼上闢謠標貼。
  • "酸湯子"事件引發網絡恐慌,黃麴黴素到底有多可怕?
    起初,致死原因曾被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但該結果被多位專家質疑。   事情真相大白,但險些「背鍋」的黃麴黴素,最近依舊在網上引發了恐慌情緒,一些與此相關的謠言被不斷轉發。朋友圈裡,類似普洱茶含黃麴黴素、大米發黃是因為長了黃麴黴等「陳年老謠」又開始興風作浪。   那麼,黃麴黴、黃麴黴素是什麼?它們的危害有多大?它們會汙染哪些食物?不小心誤食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