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廣州市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存續期間市容市場環境保障工作新聞通氣會。現場記者提問「復工復產在即,如何加大執法力度,處理哄抬口罩等防疫用品價格的違法違規行為?」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丁力回應了這一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丁力介紹,市市場監管局加強了生產設備和原輔材料供應全鏈條的價格監管,開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倡議行動,做到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防止因生產環節的價格異動影響下遊企業增產擴能和價格過快上漲。
目前,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立案查處了162宗價格違法案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2宗),公開曝光了兩批17宗典型案例,不斷提高法律震懾。例如,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安康源大藥房銷售的普通勞保口罩(每包50個裝,非醫用口罩),進貨價40元/包,大幅提高售價至125元/包至150元/包。經調查,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相關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白雲區局近期將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自1月29日起,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價格監測機制,在全市各區選定39個固定監測點(包含超市、藥店、農貿市場等),重點對生活必需品以及防疫用品等27個品類商品價格和供應情況進行每日監測、每日研判,及時向省、市有關部門反饋物價波動情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道嵐、張姝泓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