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持續鼓譟臺灣加入WHO,學者預計兩岸關係將「探底」

2020-12-17 海峽導報

美國日前在Twitter公開鼓譟支持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此事,臺灣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傑表示,美國的表態始終止於宣示,從未見其以國際地位主導、提供實質幫助,所以美方支持臺灣入WHO一直是假議題。而臺灣當局的對外政策過於偏頗,將在中美角力下首當其衝,預期兩岸關係持續探底,不容樂觀。

對於兩岸關係未來趨勢,蔡東傑表示,兩岸關係的演變可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執政」態度。二是中美角力升溫,美國介入的外力影響。

從蔡當局現階段的態度來看,第二任的調性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改變。蔡東傑說,因此兩岸關係的未來,不太容易有更好的發展,至少從2020到2024這段時間,只會變壞、不會更好。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上美國的介入,兩岸現狀正逐漸被打破當中。蔡東傑指出,蔡英文2016上任後,兩岸在不穩定當中,還是可以維持某種程度的聯繫。也就是兩岸人員及經濟的交流,兩岸民間的旅遊、經貿、商業、文化互動成為保住兩岸關係的「基本紐帶」。 但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關係的基本紐帶遭破壞,從2016年到2020年之間的基本紐帶已越來越小。

蔡東傑說,這不只是因為疫情本身,有一大部分是受「政治惡意」牽連。 臺灣政治氛圍從「政府」到超過半數的媒體,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對大陸抱持惡意,讓兩岸唯一可以互動的基點出現裂痕,進而讓兩岸關係搖搖欲墜。

就中美角力升溫對兩岸關係影響的層面來看,蔡東傑指出,疫情蔓延導致中美角力激化,可以發現,美國近期積極拉攏臺灣,甚至透過各式管道表態支持臺灣加入WHO,挑動大陸敏感神經,美國有很大程度是想藉由強化臺美關係,為其在中美競爭中創造優勢。但對臺灣是好是壞?臺灣主政者需要審慎思考。

蔡東傑說,不可否認,近年臺美關係處在臺美「斷交」之後的最佳狀態。但反過來看,臺灣與美國太過親近也是重大的威脅,畢竟臺灣所面對的是不可靠的川普。眾所周知,川普專走「交易外交」,代表臺灣在取得好處的同時,需要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另外現在的美國經濟、國力皆日漸衰退,長久看來,對臺灣的發展有高度風險。

蔡東傑提到,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5月2日在Twitter上表態挺臺灣加入WHO,很明顯是美國透過聯合「盟友」,打擊敵人的手段。 但在臺美同盟的關係當中,臺灣只是面子大於裡子,真正得利之處少之又少,由於美國支持臺灣進入WHO,一直處於宣示階段,沒有實質奧援。且弔詭的是,美國已打算中斷對WHO的金援,並試圖另起爐灶,卻不拉臺灣加入其籌備的國際組織,反而強力支持臺灣進入WHO,當中的邏輯謬誤,背後動機值得深思。

大陸方面對於美國的介入,一定會有所動作,蔡東傑指出,大陸無法坐視美國拉攏臺灣,對臺政策彈性很可能限縮,以致兩岸的不確定性升溫,臺海動蕩不無可能。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國民黨再挺民進黨、批WHO 臺灣學者建議蔡英文做兩件事緩和兩岸關係
    國民黨兩岸論述:兼顧「九二共識」和「中華民國」國民黨「兩岸論述組」改革委員塗力旋13日表示,藍營調整兩岸論述必須做到,「臺灣內部認同、兩岸皆能接受」兩大目標,才有調整意義。基於兩大考量,他認為,未來藍營的兩岸路線選項中可以有不脫「九二共識」框架,但論述上必須強化「中華民國」的主體性,以達到內外兼顧。 臺灣是否提醒WHO?
  • 蔡英文毀了兩岸關係!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以致臺灣不能加入RCEP,無法融入區域經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15個成員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對臺灣而言,RCEP經濟體是重要的經貿夥伴。
  • 臺灣學者向蔡英文喊話:用「文化一中」拉回兩岸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馮國豪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520就職典禮蔡英文談話將是重要關鍵,希望蔡能從文化一中能拉回兩岸關係。談到未來國民黨要如何重新振作,扮演兩岸關係橋梁?馮國豪表示,兩岸關係已經回不去了,加上這次讓許多人感到很寒心的是,連臺商到大陸做生意都會被罵,到美國去不被罵,到大陸做生意就被罵,乾脆之後不回來了。
  • 兩岸如何突破困局? 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在上海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就當前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就如何突破兩岸關係困局、重建疫後的兩岸關係積極建言獻策。與會者普遍認為,當前兩岸關係進入了重要的轉折時期,兩岸各方都應理性、冷靜處理兩岸事務。
  • 臺灣要涼涼?臺學者稱:緩和兩岸關係,是美國民主黨一貫想法
    「臺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是他個人看法,但也傳達民主黨一貫的想法,並非全面性對抗的作法,會希望跟大陸在某些議題上,有合作可能,對岸也正在營造中美一起處理兩岸議題的氛圍。董思齊表示,對於美國來說拜登團隊上臺,最優先課題是美國國內議題,未來一年到兩年是調整期。
  • 兩岸關係尖銳衝突 學者:陸生來臺政策不明朗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將防疫當反中操作,學者認為,兩岸關係尖銳衝突不斷,已瀕臨「冷熱戰」狀態,雙方民意都已明顯衝撞,雖然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後,普遍認為美中關係將趨緩,兩岸關係也可能逐漸和緩,但仍充滿未定之數,陸生政策是否恢復開放,存在可能性,還是不明朗。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臺灣學者:當臺青年人願意持續追大陸劇時 兩岸將自動融合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兩岸和平發展研究院執行長林信雄2日在「從南臺灣看三臺會」座談表示,兩岸青年交流應引入「穿透」與「融入」概念,當手機使用、銀行開戶、在大陸搭高鐵等生活門檻更無障礙時,才逐步有「融合」的機會。
  • 蔡英文就職演說將緩和兩岸?島內學者:十分悲觀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在5月20日連任就職,就職演說能否平息兩岸緊張?島內學者普遍悲觀。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表示,蔡可能呼籲兩岸和平,但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兩岸未來擦槍走火的可能升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蔡英文連任就職一切從簡,但攸關兩岸關係的就職演說內容仍受重視。
  • 蔡英文若「溫火臺獨」 學者:兩岸關係會慢慢壞
    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大陸學者坦言,對蔡講「九二共識」已不抱任何期待,分析蔡既不會公開肯定「九二共識」,也不會否定;若蔡要從「憲政體制」去作兩岸論述,也要讓大陸清楚理解兩岸是不是「國與國」關係;學者直言,蔡英文若「溫火臺獨」,大陸也會用溫火壓制,兩岸關係會「慢慢地壞下去」。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趨同性的兩黨制指的是該國家或地區的兩黨在意識形態上沒有很大的分歧,儘管政黨不同,但只是代表的社會階層不同而已,在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方向上沒有很大的區別,例如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代表著美國不同的利益群體,但對美國國家利益的追求是沒有區別的。而對立性的兩黨制則不同,兩黨的意識形態具有嚴重的對立和分歧,臺灣地區是對立性兩黨制的典型代表。民進黨有非常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堅持「臺獨」理念,並將其寫入了黨綱。
  • 蔡英文就職演講,或緩和兩岸關係?臺灣專家:不會有任何改變
    作者:曉濤在過去兩岸關係還比較緩和,「九二共識」的達成甚至讓兩岸民眾覺得臺灣和平歸來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但是近些年以來兩岸關係越來越尖銳。這一次演講勢必涉及兩岸關係的態度,因此被許多人所關注。而臺灣一名學者趙建民則表示。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不會對大陸表善意。三個原因導致蔡英文的演講必然要「仇中「趙建民表示蔡英文至少有三個原因,讓她不會在連任的演講之中對大陸表示友好。第1個原因是蔡英文同樣受到民進黨內一部分的激進勢力的掣肘。
  • 臺學者稱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美國會如何「協防」臺灣?
    而就在前兩天,臺灣學者根據八項指標得出結論,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而近期的對臺軍售之所以這麼密集,原因就是美國大選臨近,川普既可以通過賣武器拉攏軍工巨頭,又可以對抗中國大陸,以此來拉票助選。這些措施都是他遏華策略的一部分。如果他的任期能夠延長,很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 美國承認臺灣?不容忍!或將發生難以預計後果
    近日有人在國際上叫囂,希望川普政府正式承認臺北在國際上的地位,但如果美方真的在國際上承認了臺灣的地位,勢必會對「中美」關係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美方前北約司令向川普做出警告:美國若在「外交」:上承認臺灣,臺灣終將成為衝突的「原爆點」。
  • 想讓臺灣加入美國「前站查驗」?蔡英文「獻媚」的太過頭!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期,臺灣地區想要參與「前站查驗」的計劃再次浮出水面。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已經多次宣稱將會加入此計劃,只是結果都沒有成功。美國所謂的「前站查驗」,其實就是讓美國在其他地方設置「入關站點」,此舉需要放寬美國執法人員在該地區的權限。如果臺灣地區加入此計劃,在臺灣的美國執法人員不僅擁有配槍權限,還可以盤問和拘留旅客,這會嚴重侵犯旅客的個人隱私和人身安全。為何要加入美國「前站查驗」?
  • 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指出,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去中國化」動作,刻意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蔡英文華府智庫專題演說:臺灣不願兩岸永遠對立 但將...
    中國罔顧臺灣2300萬民眾且阻礙臺灣參與衛生、航行安全、國際警察合作、氣候變遷等國際組織,並且惡意散布虛假信息,煽動民眾懷疑臺灣當局,挑戰臺灣民主的弱點。這不是臺灣期待的兩岸關係,臺灣尋求的是有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的背景下和平解決歧見。」
  • 兩岸關係再不改善,臺灣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
    「我的結論是,希望民進黨當局回歸到『九二共識』,以便臺灣有機會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如果無法與大陸改善關係,臺灣很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而這個『鐵鏽區』就在以高雄為中心的臺灣南部地區。」
  • 臺灣,美國施壓的工具
    蔡英文連任臺灣「總統」。鑑於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川普政府明確透露出要利用一切手段削弱中國、搞亂中國的意願,蔡英文新的任期將面臨比此前幾年更為嚴峻的挑戰。 蔡英文就職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