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未來教育?未來教育需要做好怎麼樣的準備?這3點值得關注

2020-12-18 昌鴻老師

什麼是未來教育?怎麼走向未來教育?這涉及很多問題,具有很大的思考空間。當下,在理論與實踐上對未來教育已經有所探討,有觀點認為,未來教育是發生於當下,作用於未來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是用先進教育技術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未來人才」。

但這些討論需要在內涵及其價值上進一步釐清,對於如何走向未來教育,走向未來教育需要做好怎樣的準備等,還需要有更清楚地認識。

我從學生視角來談談對未來教育的認知

第一,描畫未來,反觀現在

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是何種狀態?未來的校長、教師尤其是學生是什麼模樣,都需要我們去描畫。我們在描畫的過程中,就能反觀現在的教育觀念、模式、手段是否適應未來的教育。我們現在有一種認知傾向,認為未來教育僅僅是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主要驅動力的教育。我認為,雖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主導著未來教育在技術層面的發展路徑,但正如前面的專家所言,教育「發展人、成全人」的核心價值和基本方向不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思考當下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是否適應人的發展和成全,是否適應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是否有助於人的價值實現。

第二,胸懷未來,珍惜現在

做教育,心中要有未來,更要珍惜現在。因為未來是今天的未來,而今天也是昨天的未來。我經常跟老師們交流這樣一個觀點,你給學生上的每一節課都是學生生命中不可重複的40分鐘,這40分鐘就應該是老師傾情投入的40分鐘,老師應該敞開生命情懷,去擁抱學生的生命。面對來勢洶洶的未來教育,教育者一定要有定力。拋開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們更要珍惜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天。現在,整個社會都處於浮躁的氣氛中,大家都太著急了,急匆匆地追趕定位不太合理的目標。作為教育者,我們無法解決社會大環境中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身,尤其是需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重視每一堂課的價值實現,重視對學生的生命成長與發展,而不僅僅是盯著考試分數。

第三,著眼未來,立足現在

教育要面向未來。那我們現在能做什麼?從課程教學和教師層面來說,應當做到增強適應性、提高創新性、體現人文性。教師應該增強教育教學的適應性,適應未來對孩子的要求。我們所教的學生可能未來也會從事教育行業,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他們如果思維跟不上時代,很可能會和現在的教育者一樣犯同樣的錯誤。所以,為了讓將來的教師少犯錯,我們今天的教師就應該覺醒。

遺憾的是,不少課程教學論專家有一個通病,就是由概念到概念,一旦進入到實質性的操作層面就可能搞不清楚了,沒有真正地去「落實」。很多學者、專家一觸及實踐的「深水區」,就立馬打住,忽略了到底應該為教育實踐提供什麼這一關鍵性問題。立足現在,還要增強教育教學的人文性。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培養人的,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樹人」。教育是需要有初心的,無論是辦學者還是辦學的執行者,都要立足於立德樹人。不論將來如何變化,培養人的問題永遠是教育關注的焦點。教育,需要精準聚焦,把人教得越來越像「人」,去除其「獸性」,讓他們更文明、更有文化。

儘管,未來教育還有很多待獲取的未知,還有很多需破解的難題,但作為教育者,只要我們有開放的胸襟、堅定的信念去擁抱未來,美好的希望就會來臨。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未來十年,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去掉這兩個年齡段,簡單計算,20-65歲就業人口約8.4億,3億大學生的佔比將高達35%。如果再考慮20-40歲年齡段的就業人口,這一比例會更高。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大學生的佔比會進一步提高,具體環境中超過50%妥妥的。這才是真實的大學生就業情況。每年1000萬,持續十年1億的大學畢業生,是什麼概念?
  • 元真教育:「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的未來
    元真教育:「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的未來疫情的防控工作逐步進入常態化,這也意味著疫情在我國大範圍傳播的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疫情防控工作總體取得階段性勝利。在疫情肆虐,全民「禁足」的這段時間中,在線教育出人意料地站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焦點。「在線教育時代」的開啟意味著傳統的教育行業將面臨「洗牌」,那麼對於職業教育來說,如何把握這次機遇,「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的未來又在何處?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好未來亮相2020服貿會,多項教育「黑科技」受關注
    作為國內領先的科技教育企業,好未來展出「學而思網校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小學口算」等多項科教產品,以及「中英文口語表達能力評測」「口算批改解決方案」「GodEye在線課堂教學評價AI解決方案」等多項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關注。
  • 應運而生,擘畫未來教育新形態
    作為學校管理者如何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未來學校的發展?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指南》系統思考—— 基於未來學習者發展需求立體構建實驗體系。《指南》制定未來學校的發展框架、實驗計劃,把學生定位為未來學習者,持續強化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瞄準未來學習者的發展需求。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釘釘未來校園教育發展峰會實錄
    2019年3月3日,阿里巴巴釘釘主辦的「釘釘未來校園教育發展峰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揭幕。  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但很多學校甚至整個教育行業並沒有享受到這些技術的進步,有的甚至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時代。在信息化、數位化的浪潮中,學校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 ...做好孩子的網絡在線教育,你需要做哪些準備?附學生印表機榜單
    隨著疫情的持續,包括上海、江蘇等在內的學校已經公布開學日期延遲至3月份的消息。「停課不停學」,隨著教育部的號召,各個地區的網絡在線教育陸續啟動,錄播課程、在線直播,一時間成為多數學生的選擇。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發布的網絡雲課堂在經歷整個寒假之後,相信不少家長為孩子的學習徒增了幾份焦慮,除了看電視、玩遊戲,以及有限的寒假作業外,孩子們應該如何自律,以應對下學期的課程。什麼值得買了解到,為數不少的家長已經在諮詢學生平板購買、學生印表機購買的相關問題。
  • 史家教育集團王歡:對未來學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的價值,通過育人觀念、育人方式、管理機制的調整,讓孩子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史家教育集團,我們通過教育的去功利化、去邊界化、去中心化,進行育人目標的重塑、育人方式的重構以及學校管理的再造,從而擁抱未來的變化,激活學生的發展。
  • 未來還需要老師嗎?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如何應變?
    本報記者 張蓋倫  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
  • 教育SaaS受捧,未來如何打造競爭壁壘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投中教育,作者:楊燕。獵雲網經授權發布。今年以來,除了在線教育是最受資本關注的賽道,教育SaaS平臺同樣異軍突起,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小鵝通雖未明確對外宣布當下教育機構所佔比重,但其C端用戶同樣在疫情期間突風猛進,從2019年6月的3億增長至2020年10月的6.8億,短期內用戶數增長接近4個億。教育SaaS賽道的成績自然引來不少資本的關注。今年以來,SaaS服務商翼鷗教育、百家雲等都先後完成兩筆融資,小鵝通在大半年後再次宣布完成數億元融資。
  • 【GET2020】面向未來,智慧教育應該如何發展?
    現在是一個純線上的活動,像直播課、各種軟體的使用等,這一年老師們無形之中開發了很多的應用。第二,一個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其實我們從2013年開始就比較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第三是心理輔導。這次疫情中,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困擾,最後很多家長和孩子不說話。孩子不出門、不吃飯了,就找到我們老師。我們加了一個工作,就是全員導師制。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當地時間2020年9月7日,中國駐埃及大使與埃及教育與技術教育部長共同籤署諒解備忘錄,將中文納入埃及中小學課程。對國際中文教育關注者來說,這不僅標誌著埃及正式將中文教學納入該國中小學教育體系,還標誌著國際中文教育又邁出新的一步。數據顯示,中文教學納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後,預計將覆蓋埃及約1200萬的中小學生。
  • 好未來引領行業轉戰「在線教育」 但仍存在挑戰
    謝楚楚/文 疫情這隻「黑天鵝」讓線下教育企業籠罩在一片烏雲之中。根據芥末推對1726家教育企業的疫情影響調查,有72.5%的教育公司表示營收降幅將超過10%,約44.4%的企業會裁員。
  • 好未來教育研究院:人工智慧將重塑教育新形態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十二屆、十三屆全國大會新聞發言人、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國慶在12月6日舉辦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上表示。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協辦,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邀請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討論分享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為推動中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王國慶受邀在主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好未來在教育的創新與變革中的探索與經驗。
  • 上海灘名校長程紅兵,和他的未來教育之夢
    這是金茂集團旗下的金茂教育創建的第一所K12學校,程紅兵瞄著「創辦未來教育」的理想而來。充滿雄心壯志的他,希望在這裡探索、構建出未來教育的基本規律,打造中國基礎教育的金牌IP。什麼是教育的現代化?什麼是未來教育,未來學校?在程紅兵眼裡,首先一定是一所現代化學校。「我理解的現代化,是一種精神入世。
  • 教育未來 因A.I.而能——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召開
    準確把握未來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要重點要抓好四個環節: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深入一線研究實踐,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講話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致辭中指出,面向新時代新要求,當前的教育評價難以幫助解決現階段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也難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
  • 專訪思第未來學園創始人趙言力:STEAM教育像語文一樣學才能做好
    對於習慣標準答案的中國學生來講非常痛苦,因為書本上根本找不到答案,老師只給學生介紹很多的閱讀材料,不要求你做得怎麼樣,但是希望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創新。趙言力介紹說當時每天寫小論文寫到夜裡2點鐘,早上6點起來繼續寫,一直寫到上課,因為作業本身是開放性的,沒有說你做到那裡就做完了。每次交作業上去,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也不知道老師是以什麼標準去評判,非常痛苦。
  • 百餘個教育品牌淘寶「硬核直播」,線上教育的未來在哪裡?
    觸達用戶和佔領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不是適配自己,就會變得非常重要。隨著現在在線教育機構越發增多,各機構投放廣告力度越發加大,這讓行業內的競品競爭將越來越激烈。這直接加深了在線教育的獲客難度。正因如此,在未來,在線教育機構將會在營銷上進行思考與轉變,大趨勢就是將實現精準營銷。
  • 「在線教育如何「擁抱」未來」在線教育不是權宜之計 更要「擁抱...
    網絡在線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逐步提升透明度和規範性?怎麼管、誰來管、管什麼等一系列問題,尚待釐清。《天天315》欄目系列報導《在線教育如何「擁抱」未來》:在線教育不是權宜之計,更要「擁抱」未來。 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