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 ] 中華手工:閨中古韻
「媚娘熱」帶來的不僅僅是話題,銀幕中一系列絕美造型早已閃暈了我的眼,範爺演繹的妖媚豔麗唐代妝容,美到驚心動魄。於是小編不禁輕問一句,想來個範爺妝麼?想知道古代美女綰髮的技巧嗎?知道眉心的花鈿有哪些圖樣麼?別急啊,容我們細細道來。
1不見驚鴻偏鳳髻,空餘天鑑寫雲鬟唐朝女子對髮髻的熱愛,不亞於今日潮女對燙髮的追求。雲髻、丫髻、螺髻、雙垂髻、烏蠻髻、三角髻、峨髻...百餘種髮髻,留給後世無邊的遐想:那些從唐詩中走來的女子,挽髮髻,款款腳步踏著落花,優雅了一池粼粼波光的風景。
2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愛美之心,自古皆然。梳妝是古代富貴人家的必修課,《紅樓夢》中那些小姐丫環,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梳洗打扮,清高如林妹妹也不例外。她們以粉飾面、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
古人將新鮮的香花香草陰乾,盛放在精緻的絲袋裡,形成了最早的香囊。在古代,香囊是情感的證物,也經常作為情慾的催化劑,而現在除了各種香料,還以中藥做料,製成香囊,佩戴身間,以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
明代皇后大衫霞帔。
第①層四楑襖子,第②層緣襈襖子,第③層鞠衣,第④層大衫
纏枝菊蓮紋暗花緞短襖 & 雙襽馬面裙(明)上襖下裙,為明代女子裝束的典型搭配。馬面裙在南宋已初現端倪,明代則發展為在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此即「馬面」。在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蓋位置飾以格式紋樣的寬邊,稱為「襴」。與各式上衣搭配,成為「襖裙」或「衫裙」。
四合如意雲暗紋緞直裰(明)直裰,也叫道袍,為明代士人燕居時普遍穿著的服裝款式。據文獻記載,直裰在宋代已出現,明朝形制稍有變動。王世貞《觚不觚集》曰:「袴褶,戎服也,其短袖或無袖,而衣中斷,其下有橫褶,而下腹豎褶之。若袖長則為曳撒,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則謂之程子衣。無線導者,則謂之道袍,又曰直裰。」
本文選自中華手工雜誌2014年3月、5月刊
文者聖說之理,化者育明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