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稱奶食為「白食」,其在日常生活和各類節日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幾乎每戶牧民都有製作奶食品的巧手。像奶幹、奶豆腐、奶皮等奶製品的製作工藝代代相傳。很長一段時間,我市民族奶製品製作都是以家庭作坊為主,沒有形成規模,市場存有量不大,曾一度「藏在閨中無人識」。近些年,隨著旅遊業發展及蒙古族城鎮人群對奶食品的市場需求增加,民族奶製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消費市場供不應求,消費群體正由我市向周邊省市拓展。
陳旗是我市牧業旗之一,近年來,該旗在貫徹落實奶業振興政策中,緊緊圍繞促進牧民增收這一現實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奶業振興、民族傳統奶製品產業發展為重點,加快推進傳統奶製品創業園建設,傳統奶製品加工質量更加嚴格,奶產業下滑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近日,記者走進百合利奶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看到,在生產操作間內擺放著各種盛放奶製品的容器,幾位蒙古族婦女穿著工作服在裡面忙碌著:有拿著大木勺攪拌奶豆腐的,有在糖果包裝機前投放奶糖的,有把晾好的奶幹裝袋的,一派繁忙景象。
百合利奶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 2015年7月,位於陳旗東烏珠爾蘇木,主要產品為民族特色純手工奶製品。公司於2016年聯合東烏珠爾蘇木12家奶製品製作戶成立了巴爾虎純手工奶製品行業商會。公司和商會緊緊圍繞「融合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黨支部+公司+商會+合作社+牧戶」的「5+」發展模式,轉變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走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的現代農牧業之路。「奶業振興政策出臺以來,各級政府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去年和今年我們工廠享受了60多萬的政策資金扶持,我們更新了設備,提高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 百合利奶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布日其其格說。
經過近幾年飛速的發展,該公司已呈現覆蓋全部手工奶製品品種的全新格局。目前,公司生產奶製品包括鮮奶、煉乳、酸奶、奶酪、奶豆腐、奶皮、奶油、特色奶糖等二十餘類品種,2019年生產特色純手工民族特色奶製品260噸,銷售收入達到180萬元;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統一註冊了「牠日嘎」品牌。同時還引進了全新酸奶技術,可以生產不同風味的酸奶。目前產品主要銷往內蒙古及黑龍江、吉林省少數民族聚集區。
因沒有大型收購加工生鮮乳企業, 陳旗鼓勵發展具有巴爾虎地方特色民族奶食品加工。目前,全旗小微型民族傳統特色乳製品加工企業、小作坊及個人共26家(戶)。年處理生鮮乳能力2850噸,2019年生產銷售682噸民族奶食品,產值1365萬元。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區內、黑龍江省、吉林省、北京市,最遠銷售到西藏自治區。牧戶生產的奶食品主要在旅遊季節銷售到各大旅遊景點,遊客購買者居多。
記者 孟健 郭悅 刁巖
[責任編輯: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