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紅得永生?「網紅帶貨」貓膩有多大? 「網紅帶貨」有多坑?

2021-01-11 donew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作者:金克絲

如果你問一個「00後」,「你的職業理想是什麼?」

他們多半的回答,不是當老師,更不是當科學家,而是,做網紅。

網紅,時下最火的職業,似乎只要會唱唱跳跳對鏡貼花黃,就能聚集百萬粉絲。更令人咂舌的,是他們的帶貨能力,10秒賣出上萬件商品,直播兩小時的銷售額達到2億,雖然真假未知,但足以讓很多大牌明星代言相形見絀,直呼「惹不起,惹不起」。

從國際大牌到當紅國貨,從時尚美妝到嘴邊零食......憑藉著超強帶貨能力,網紅們一則視頻叫價數十萬,「三天買寶馬,年入千萬不是夢」。

▲ 李佳琦是網紅帶貨界的「扛把子」 圖片來源網絡

而為「網紅們的幸福生活」買單的,上遊是一擲千金的廣告主,下遊則是瘋狂剁手的消費者。

只是,肥了網紅的腰包,也有人吃虧而不自知,網紅帶貨這一行,水且深。

01瘋狂的「造網紅」產業鏈

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對著鏡頭扭一扭、跳支舞,就能收割幾十萬贊,短短幾個月就能收穫幾百萬粉絲。

網紅遍地而起的時代,這看似偶然的「造星」成功,實際上是一個負責整套內容流程運作的專業團隊的成果。 隨著社交媒體平臺崛起,隨之湧現的是大量的網紅包裝公司,進行網紅的打造。這些公司會派出所謂「星探」進行素人挖掘,然後與素人籤約,根據其長相和特長確定包裝風格,然後傾注大量資源和成本進行網紅的打造。 例如近期火爆全網的「仙女酵母」,就是這套規則下的產物。去年10月份,仙女酵母還不是仙女,她的名字是「一咻哥」,主要在各類短視頻平臺上拍攝發布情感類話題。由於缺乏特色,那時候她並沒有什麼名氣。

後來,經過反覆摸索,主角人設變成了一個有點做作又不失可愛的仙女,住在一個神秘的城堡,負責接聽人間電話。這種另類的風格廣受歡迎,仙女酵母也因此爆火,粉絲量已達到1400多萬。隨之而來的就是源源不斷的廣告推廣,如今這個帳號發布的內容幾乎每條都會有廣告植入,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 仙女酵母 圖片來源網絡

而這背後,離不開專業操盤手的全權打造。專業的MCN機構會籤約一批這樣的年輕女孩,從0到1進行包裝,為了讓其迅速成名,前期少不了買粉絲買流量這樣的行為。

當然,網紅也分很多種,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粉絲量超過500萬的被叫做頭部網紅,50萬以下的叫做尾部網紅,不同的粉絲代表不同的身價。不同類型的網紅也有迥異的商業價值,據統計,做娛樂段子、美妝時尚的網紅變現能力最快,最吸金。

▲ 「水泥西施」被曝是專門打造的「悲情賣慘」人設 圖片來源網絡

《2019短視頻內容營銷趨勢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短視頻行業正在迅速爆發,2019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而短視頻網紅因此更加熾手可熱。

而網紅包裝公司投入重金打造一個素人,讓其在短時間內迅速走紅,最終目的,當然是從她們身上再狠狠賺回一筆。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隨著產業逐漸成型,網紅、廣告主、消費者,形成了這一新型商業模式的三方博弈。

02買粉刷量,廣告主被忽悠

廣告主似乎成了最「有苦說不出」的那個。

隨著網紅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廣告預算從傳統媒體削減,投放到這些「移動的金字招牌」身上。

而廣告主評判一個網紅價值的標準,無非就是粉絲量、閱讀量、點讚量等直觀可見的數據。而99%廣告主現在最怕的事,就是花錢投了個「假網紅」。

為了「投廣告主所好」,很多網紅公司無所不用其極,虛假流量由此深深侵入整個產業的肌理。

在光鮮亮麗的網紅背後,暗地裡藏著的是見不得光的數據造假公司。

▲ 央視報導流量造假行業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目前,國內各種刷量平臺已達1000多家,處於頭部的100家每個月流水有200多萬元。而國內刷量產業的人員規模累計達到900多萬。

專業的「刷量」黑產的辦公場所放著的是成排的手機。配合專業的「刷單」工具,一臺手機可以模擬出幾十萬到上百萬臺看上去是真人在用的手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成千上萬的閱讀量。

在一個刷量公司的報價中,一般20元左右就可以給某音上的短視頻刷2000播放量、300個點讚,500元就能刷25萬播放量、3萬個點讚。隨機評論15元50條,如果想要根據內容把評論寫得更真實一點,那就要購買1塊錢1條的人工評論了。

除此之外,粉絲量、轉發量,只要錢到位,萬物皆可刷。

▲ 幾百臺手機就能開始刷量黑產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小紅書曾發布的反作弊報告就對外稱,平均每日清理刷量筆記數量可達4285篇,其中有機器刷量和人工刷量筆記。去年7月,新華網也曾發文痛批「網紅」產品套路是「忽悠」——點讚靠刷、照片靠P、排隊靠「託」。

如今,各平臺粉絲量超過10萬以上的KOL數量已經超過20萬個,真真假假,找到合適自己品牌調性的KOL本就很難,更別提其中水軍橫行,各種價值黑盒。

廣告主也在用各種方法排除虛假流量,但永遠敵不過「虛假流量」市場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為了逃避監管,有些網紅建起了「流量互助群」,大家互相幫忙刷量。現在甚至還出現了一種叫「曲線刷量」的買賣,指的是刷量的時候,數據緩慢增長,讓人看不出異樣,當然,購買這樣的流量更貴,價格是普通流量的10倍。

在這樣的迂迴戰裡,廣告主縱然是火眼金睛,也時不時做了「冤大頭」。投出去的推廣費用,總有大半都打了水漂,餵飽了刷量公司。

03消費者被「薅羊毛」

而處在「網紅帶貨」產業鏈最終端的「傻白甜」消費者,才是最終被「薅羊毛」的對象。

一份淘寶直播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人數同比增長180%,這一年淘寶直播帶貨總額超過千億元,同比增長400%。

直播帶貨風風火火,質量卻是參差不齊。

在頭部網紅佔據了絕大多數資源的情況下,一些尾部的小網紅並不能接到來自大品牌的廣告。為了快速獲得收入,他們對於各種推廣「來者不拒」,其中就包括一些品質和安全沒有任何保障的三無產品。

三無產品更喜歡集中時間段在一群小網紅身上集中投放,形成「炮火密集」之勢。小網紅們則在各種自媒體平臺上賣力吆喝。

單純的消費者看到這「鋪天蓋地」之勢,自然就有上了套的,喜滋滋地付完款,直到收到貨才傻了眼。

明明直播裡說的是不鏽鋼,到手就變成了塑料;

說好是鮮甜多汁的大水蜜桃,到貨的卻個個都只有指甲蓋大,還酸得掉牙;

「堪比大牌」、「高端質量」的裙子,買回家才發現品質還比不上地攤貨。

▲ 某短視頻平臺上假貨泛濫 圖片來源網絡

在之前人民日報的一篇報導中稱,被眾多網紅稱為「遛娃神器」的兒童輕便童車,抽樣結果100%存在安全風險,且存在商家無法提供質量檢測證明的情況。

網紅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這樣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觀眾們聽得雲裡霧裡,無形之間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之後,某些商家還會玩起套路,把劣質商品被迅速下架,造成消費者的維權困難。

而比賣假貨更深的套路,是直接跳出第三方監管。

正當你興致勃勃想要下單時,網紅的小助手會適時地跳出來提醒你:「加微信下單有更多優惠哦!」

很多消費者因為幾塊錢優惠的誘惑,不經過電商平臺,就直接在微信或者支付寶上下單購買。店家倒是一舉兩得,既逃脫了監管,又免去了平臺手續費,而消費者很可能就因此維權無門。

在這個時代,自媒體給了普通人一次平等展示才華、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本是一件好事。而一個本該良好的商業生態的運轉總會因為「一些人」而偏離正道,惹人唾棄。

不知這是否證明了「人性貪婪」的原罪?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並不是所有的網紅直播帶貨都是安慰劑,確實有很多網紅的直播間能把貨帶出去。企業也不是傻子,就算被狂熱情緒所裹挾,但狂熱情緒的來源,必然是因為看到了有人得到了好處,並且我也想要這個好處。但現在的問題是,企業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看到網紅直播帶貨就掏錢,簡稱人傻錢多。有一種翻車的情況,當然是找的網紅根本不紅,空有幾百萬粉絲量但是幾乎沒真人。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2並不是所有的網紅直播帶貨都是安慰劑,確實有很多網紅的直播間能把貨帶出去。企業也不是傻子,就算被狂熱情緒所裹挾,但狂熱情緒的來源,必然是因為看到了有人得到了好處,並且我也想要這個好處。但現在的問題是,企業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看到網紅直播帶貨就掏錢,簡稱人傻錢多。
  • 湘西州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啟動
    紅網時刻湘西1月8日訊(記者 張藝凡 通訊員 張甜子)1月8日,湘西州「湘西有禮」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在經開區啟動。來自全州各縣市區的32個網紅大咖參與比賽。啟動儀式現場。近年來,直播電商和短視頻電商迅速崛起,網紅直播帶貨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帶來了新機遇。
  • 網際網路電商引流網紅直播帶貨,是利益共享還是引狼入室?
    網紅帶貨是網際網路電商的引流最近一直在說網紅直播帶貨的話題,主要的起因就是車間裡幹活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事情。車間裡面就有人喜歡跟著網紅淘貨,可見現在的直播帶貨,已經有多大的影響力了。去年阿里研究院聯合德勤等發布的《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研究報告》,就說明了直播帶貨已經影響了進口消費品,是電商平臺引流消費者的新形勢。可見現在的網紅直播帶貨的影響有多大,任何一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都不能小覷,網紅帶貨對一個平臺的作用。
  • 當網紅遇見茶飲!休閒小站攜手POP網紅帶貨直播!
    茶飲帶貨直播商機無限越來越多茶飲業者攜手網紅直播賣茶;網紅大咖薇婭直播間銷售茶飲3秒售罄14萬杯茶飲和7萬多個軟歐包;號稱中國第一代網紅: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賣茶飲總共售出10萬件商品銷售額約900萬。茶飲業者紛紛運用網紅經濟流量營銷成為新商業體生態,助推杯茶飲行業實現品效銷合一;在中國臺灣餐飲久負盛名的餐飲奇蹟小店: 休閒小站集團創始人:郭文河近期也決定攜手POP直播聯盟開展網紅直播賣茶計畫.
  • 「網紅帶貨」「直播」用英文怎麼說?
    「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現今中國備受關注又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因為疫情,大家把注意力、購買力都轉移到了線上,像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直播界的「金字種草機」更是頻上熱搜。如此熱度,甚至衝出國門,引來了外媒的關注。
  • DataEye-EDX Pro:網紅帶貨頻頻翻車,網紅真的比素人好用嗎?
    「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被立案調查」,「網紅帶貨雲南雙人遊虛假宣傳」……近期網紅帶貨翻車的消息層出不窮。2020年年初的疫情,讓本就發展火熱的直播電商勢頭更猛。以薇婭、李佳琦等為代表的網紅主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量神話,不斷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網紅帶貨」模式的爆火,讓商家們個個都想躍躍欲試,找網紅帶貨已然成為品牌營銷的新趨勢。
  • 馮小剛也做直播帶貨了,網紅帶貨必將成為時代標誌啊
    12月23日晚著名老炮導演馮小剛獻身某網紅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不得不說現在直播帶貨真的是潮流了,連老炮這級別的大佬都來嘗試了。直播中馮小剛15秒鐘在線售賣了17萬張特價票,被網友們一掃而空。都猜錯了138元說完馮導再說說直播帶貨,不知道馮導是不是真有意來直播帶貨為自己的《只有芸知道》賣票還是為直播帶貨行業代言,但是直播帶貨的趨勢是真的形成了。
  •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真的靠譜嗎?
    類似李佳琦的網紅帶貨傳奇,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網紅帶貨,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催生了新的業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相關數據還顯示,83%的年輕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身邊及各平臺的「網紅」「達人」的「種草分享」。在社交媒體上,明星帶貨也是常態,粉絲們更樂意「種草」購買明星所代言或推薦的產品。然而,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蹟」背後的行業亂象。
  • 網紅帶貨能力比得上頂級商場 透視網紅經濟背後千億級市場
    (原標題:網紅帶貨能力比得上頂級商場 透視網紅經濟背後千億級市場)
  • 《了不起的郝大小》:「網紅帶貨」的是與非,在文學中如何書寫?
    伴隨著帶貨直播聲勢越來越浩大,網絡消費裹挾著新的「網紅」經濟再次回歸我們的生活。如今,大有人人都希望成為「網紅」的趨勢。「網紅」不再是一個名詞或一類人,而是成為了一個算法、一種智能和一個內卷的系統。《了不起的郝大小》中,兩位主角都是「網紅」,從探討兩個「網紅」的發家史出發,周婉京試圖去揭示網紅背後的算法與資本系統的邏輯。
  • 網紅帶貨PK,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不服不行
    不得不承認,如今網紅帶貨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而且在這種模式下,知名帶貨網紅們往往一次營業額都是成百上千萬,更高調的一點的,可以達到上億元。網紅們只要往那一做,動動嘴皮子,便有無數消費者蜂擁而至,將貨物搶得一乾二淨。
  • 網紅帶貨,比10年前電視購物差遠了!
    ,除了用不到一萬塊錢訂單撬動9天漲停的軸研科技(002046,股吧)以外,沒有一個詞比「直播帶貨」的誘惑力更大。  今天文章前我先下個結論:目前網紅直播帶貨的水平可比十多年前的電視購物差遠了。   各位財友可以順著文章開始回憶,你是喜歡直播還是懷念電視購物,我們留言板見。   先問問財友們,誰沒在電視裡看過侯總吆喝「八心八箭」?
  • 2020,關於網紅/帶貨的10個趨勢預測
    2019,是各大網紅大放異彩的一年,李佳琦賺了2億,李子柒爆紅海外,快手辛巴帶貨額破了110億……找網紅帶貨已成為品牌營銷的新趨勢,也是席捲全球營銷領域的新浪潮。最近小花翻閱了國內外行業數據、大V觀點、相關報告等資料,大膽預測了2020年,關於網紅/帶貨的10個趨勢。
  • "網紅帶貨"把這13隻股票帶到漲停!但問題來了……
    儘管網紅不是一個新生事物;但是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網紅這群人卻活得風生水起。網紅帶貨,成為了一門剛剛跑通的新的商業模式。與一個個活生生的網紅相比,股票市場上的網紅概念也毫不遜色。"網紅概念股"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為網紅直播帶貨賣提供基礎設施,視頻、通信、網絡科技等公司;另一種就是宣城自己也在通過網紅直播模式銷售。
  • 重慶:四區縣領導當「網紅主播」直播帶貨
    江北產冷酸靈牙膏,榮昌夏布襪,武隆仙女紅茶,雲陽桃片糕……5月10日,重慶正式啟動「加快發展直播帶貨行動計劃」,推動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發展。啟動儀式上,江北、榮昌、武隆和雲陽四區縣領導紛紛走進直播間,化身「網紅主播」為當地優質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帶貨,引來眾多網友圍觀「下單」。
  • 網紅探展、直播帶貨……好買好賣
    博覽會不僅首次請來百名網紅現場「探展」,還組織了直播帶貨產品評選大會,一家企業4個直播平臺同時上線,一場直播吸引數萬人圍觀購買。/ 探訪 /上千種商品首次亮相昨天的紅島國際會展中心,中日韓千餘家企業帶著萬餘種產品在這裡擺開長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跨境聯運、循環共贏」的交易中心。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或購買商品、或與參展商進行貿易合作。
  • 中國十大網紅帶貨主播
    他曾在淘寶直播5分鐘賣掉了1.5萬支口紅,1分鐘賣出了5千支小金條,5個半小時賣貨353萬。2020年1月7日,其公益直播銷售金額超1000萬,1月24日為武漢加油公益項目籌得捐款7140萬。2019年10月17日,李佳琦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4、雪梨_Cherie
  • 不籤頭部網紅,機構帶貨如何超越李佳琦?
    其中,機構賣貨榜一的MCN機構網星夢工廠,旗下沒有頭部帶貨網紅,依託大量腰部矩陣網紅,網星夢工廠在雙11全天付款訂單160萬筆,銷售金額1.5億,超過了張大奕所在的如涵控股、李佳琦所在的美ONE時尚電商。2020年1月7日,「阿里媽媽淘寶聯盟年度最佳機構之星」獎項發布,網星夢工廠獲得「年度最佳機構之星」獎項。
  • 網紅主播帶貨野蠻生長,年輕人審美也讓帶偏
    記得快手剛火那會一些網紅為了吸引眼球毫無底線,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都有,像胸口碎大石,手劈板磚這些都是小兒科。一些網紅開始走低俗路線,吃一大盆泡麵,生吃東西,甚至吃一些髒東西,說實話看了讓人不適,有時候飯都吃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