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半佛仙人

來源:半佛仙人(ID:banfoSB)

1

這兩年網紅直播帶貨不斷出現翻車的情況,要麼就是商家交了天價坑位費結果就賣出幾百塊的產品,要麼就是東西也確實賣出去了,銷售數字也很好看,但是剛結完網紅的尾款,下單的帳號就紛紛退款。

這樣的事情一多,很多商家甚至都自動調低了期待值,能帶就帶,不能帶就當花錢找水軍衝量了。

反正過去打廣告不也差不多麼。

雖然有些網紅的直播間光翻車不翻身,但是架不住還是有商家願意投,網紅直播帶貨的熱度短期內應該還是不會過去。

網紅直播帶貨這個事情,已經從一項新興經濟,一個解決方案,變成了一種和安慰劑一樣的東西。

人人都知道這玩意不一定有用,但人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嘗試一下,這就是安慰劑。

正所謂遇事不決,帶貨玄學,我都是玄學了你還要求效果,你是不是在刁難我?

聽說很多公司現在遇到問題了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著能不能通過找個網紅直播帶貨來解決。

還有快破產的公司把最後的現金拿去交直播間坑位費的。

有這點錢,把員工的遣散費發足了多好。

當然了,網紅直播帶貨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呢,某種意義上也確實能。

如果帶貨效果真的特別牛X,帶來了巨大的銷售額,那就是有了錢。

有錢,很多問題都會變得不是問題。

即使帶貨效果不行,但是企業因為蹭上這個熱點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願意給你錢,那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去年有家賣女鞋的服裝公司併購了一個做網紅直播帶貨的文化公司,本來這就是一個很魔幻的操作。

前者的鞋子賣的一般,後者名下的那幾個網紅合同也談不上什麼商業價值,關鍵是併購以後鞋子賣的還是一般。

但是因為蹭到了帶貨的熱點,在股市上這家公司開始瘋狂增值。

所以說股市和業務有沒有起色沒關係,只和焦慮有關係。

投資者想和網紅經濟、直播經濟發生關係,那你只要表面上看起來有關係,即使你就是個賣鞋的,錢也會湧向你。

品牌和企業的錢為什麼會湧向網紅的直播間,一方面可能是偷懶,畢竟找個網紅大概是最簡單的花掉預算的途徑了。

而且網紅的價值是非標品,直播帶貨的效果是薛丁格的效果,在直播結束前你永遠不能準確知道你的坑位費要虧掉多少。

既然如此,那萬一賺了呢?

但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焦慮。

我的競爭對手都入駐直播間了,而且產品還被網紅帶出了天量的銷售數字,那我要不要花這筆預算?

花了可能會浪費錢,但是不花,如果導致競爭失利,我很可能要背鍋。

品牌本身沒有人格化的思維方式,決定進不進直播間的是這家公司的員工。

而對於員工的個人利益來說,節約預算不是最重要的,別背鍋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浪費了也就浪費了,預算是公司的,就算省下了無效預算,也沒有人會因此獎勵你。

但鍋是自己的。

2

並不是所有的網紅直播帶貨都是安慰劑,確實有很多網紅的直播間能把貨帶出去。

企業也不是傻子,就算被狂熱情緒所裹挾,但狂熱情緒的來源,必然是因為看到了有人得到了好處,並且我也想要這個好處。

但現在的問題是,企業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看到網紅直播帶貨就掏錢,簡稱人傻錢多。

有一種翻車的情況,當然是找的網紅根本不紅,空有幾百萬粉絲量但是幾乎沒真人。

之前有個品牌找一個大V做推廣,結果帶來的全網流量增量為零,一怒之下發文譴責這個大V,聲討的文章反而十萬+了。

更魔幻的是這個品牌之前找了個沒有流量的假網紅做推廣,除了浪費錢也沒有其他事,但是因為diss虛假流量真的火了以後,反而被人扒出來賣的是收智商稅的偽科學產品。

割消費者韭菜的遇到了割品牌韭菜的,此乃養蠱。

現在某些網紅直播間也有相似的情況,直播間全是機器人,看著彈幕挺多,互動非常激烈,其實直播間裡除了網紅自己就沒活人了,說不定網紅也不是活人,因為可能這個網紅是錄播。

我就誤入過這樣的直播間,無論我在公屏上發什麼都沒有人回應我,就連叫爸爸都沒有來佔我便宜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主播依然在自如的和這些假信息互動。

那一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懼,我覺得我可能進的不是直播間,而是陰間。

對品牌來說找了假網紅屬於被騙了,翻車是一種必然,但是這解釋不了很多確實有流量的網紅帶貨也翻車的現實。

有些成名多年的名人乃至明星,帶貨的時候直播間確實有流量,確實有人看,但就是賣不出去東西。

這其實不全是網紅自己的錯,還有商家的錯。

網紅錯在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帶貨就跑去直播帶貨了。

當然也有可能知道自己賣不出去東西,都是又想賺帶貨這份錢,反正入場費是在開播前就已經交了的,大不了我的直播間從此不招待回頭客了。

但商家錯就錯在你幹嘛要找這個網紅。

不要說這個網紅的商務能力太強了太會忽悠了,翻車的前車之鑑那麼多,你都不知道吸取一下教訓,事先做一下調查,就把幾十萬上百萬的錢花出去了。

像這樣做生意,不在這個網紅這裡吃虧,也遲早會在其他地方上當。

你甚至都不好說這是冤枉錢,我認為應該叫學費。

交了這筆學費,可以學會一句話:

這個社會上有壞人。

而且有些商家選擇網紅的標準也有問題,不看自己的屬性和網紅的屬性搭不搭,只看這個網紅大不大,誰大就找誰。

但是有的事情,真的不是越大越好的,還要合適。

之前還有過一家豬飼料品牌想找我帶豬飼料的,被我拒絕了。

你不能因為我長得胖就找我賣豬飼料,雖然殺傷力不強,但侮辱性極強。

之前還有一個廠家看上了我胸大,找我代言內衣。

你把消費者看出毛病了誰負責?

3

為什麼有些網紅(也包括明星和名人)的直播間裡面,明明有真人觀眾,有真實流量,但就是賣不出去東西?

很簡單,帶貨的本質是什麼,是銷售。

能帶貨的人不一定要是大網紅,但一定要是一個合格的銷售。

網紅的直播間,只是提供了一個人流穩定的攤位,但能不能把東西賣出去,還要看攤位上站著的這個人有沒有銷售能力。

銷售的工作分為兩部分,首先是觸達更多的潛在客戶,然後是讓更大比例的客戶成交。

直播間的存在可以幫你省略掉觸達階段,你不需要一個個跑銷售,只需要往直播間導流,直播間的流量,都是你的潛在客戶。

如果賣的商品是硬貨,而且價格極具競爭力,在確保正品的情況下,我買下來掛閒魚都能賺一筆錢,那這種情況當然很容易成交。

這其實不考驗銷售能力,甚至都不需要這個直播間裡站著的人是網紅。

如果只要買你的東西,很明顯就是在佔便宜,那直播間裡有沒有人其實都不重要了。就算栓個消防栓在那裡,一樣可以把東西賣出去。

但這不是網紅直播帶貨的功勞,這是供應鏈牛X的功勞。

在你提供的商品和外界區別不大的時候,還能讓人願意在你的直播間掏錢,還能激發觀眾的消費需求,並且在同類產品中精準地購買你推薦的那一個,這個才叫銷售。

問題是,銷售是一個很專業的活,門檻很低但是天花板很高,可以說易做難精。

理論上賣東西並不困難,人人都可以吆喝兩句,每個網紅都可以吃帶貨這碗飯。

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賣東西怎麼會不難,你是在要求別人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掏出來,難度約等於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子。

在沒有長期的訓練和經驗的情況下,銷售能力只能靠天賦,而很多網紅在這方面基本上沒有天賦。

有些人先天就是幹不好這種靠嘴皮子吃飯的事情,面對鏡頭連說完一句囫圇話都費勁,你讓他怎麼去感染觀眾的情緒?

有些敬業一點的網紅還好,起碼能把產品賣點說清楚,直播前會對產品做一個基本的了解。

背稿子也需要你花時間去背對不對,哪怕是照著提詞器念,也得避免嘴瓢。

但是有些人壓根只是想賺點快錢,連自己要賣什麼東西都搞不清,以為坐在那裡東西就會自然賣光,賣不掉就開始罵粉絲,這就很戲劇性了。

有些小直播間帶貨的時候,主播聲嘶力竭演技浮誇像個憨憨,起碼人家是真的在賣力。

觀眾為什麼會認,就算當作是在看賣藝,也打賞兩個子了。

但一個大網紅端著架子坐在那裡,連吹牛都沒有激情,介紹產品的時候敷衍了事,我怎麼相信你做的背書。

平時來看你的時候我是你粉絲,但是當你開始賣東西的時候,你不能還拿我當粉絲呀。

角色早就轉化了。

粉絲就是顧客,網紅就是銷售。

既然是銷售,就要尊重銷售行業的規律。

不尊重規律,必然會被規律毒打。

4

而且現在提到帶貨就是直播,但是並不是每個網紅都適合直播這種形式。

銷售需要專業能力,直播一樣需要專業能力。

如果一個人能在直播間連續不斷扯淡好幾個小時,不無聊不冷場不尷尬始終有話題,而且還不能說錯不該說的話,要麼是精神高度緊繃的職業選手,要麼就是老天爺真的賞這碗飯吃。

但是總之,一般人幹不了這活,一般網紅也幹不了。

萬一不適合直播還非要直播,後果就是不但帶不動貨,就連自己的人設都會翻車。

比如有的網紅是靠拍小短劇火起來的,在劇本和拍攝技巧的烘託下非常有氣質非常有魅力。

結果直播的時候一張口就一嘴大碴子味,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幻滅。

好端端一個帥哥,可惜長了張嘴。

這倒不是大碴子味有什麼問題,正所謂土到極致就是潮,論土味我是真正的行家。

但是你在自己的作品裡表現出的是什麼人設,吸引來的就是欣賞什麼人設的粉絲,然後你為了帶貨去直播,結果把人設給毀了。

那我不是接受不了你真實的一面,而是你這個直播讓我覺得貨不對板。

尤其是一些寫文字起家的創作者,更要謹慎考慮直播這個事情。

術業有專攻,文字創作能力不一定能轉化成畫面能力,如果一定要涉足視頻或者直播,也可以嘗試做幕後工作,比如寫臺本。

說得坦白一點,露臉本身就是一個有風險的事情,有些作家在扉頁上貼自己照片,是真的會影響作品銷量的。

對於一個網紅來說,你是靠什麼起來的,那就說明你擅長的是什麼內容,就算一定要帶貨,也可以用自己擅長的內容和形式來進行,小短劇植入和文字推廣不一定就比直播帶貨差。

不是說不可以踏出舒適區,而是至少不要拿著甲方的錢做自己的嘗試,讓甲方來承擔你踏出舒適區的風險。

就算不尊重甲方,咱們也可以尊重一下人民幣。

起碼甲方給你的錢,不是假錢。

5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流量本身也是有屬性的。

網紅確實能吸引流量,但是並不是每一種流量都有消費意願,都適合帶貨。

所以從流量屬性的層面上,就決定了即使不考慮網紅個人銷售能力的問題,也不是每一個有流量的網紅都能玩得轉帶貨這個遊戲。

一個網紅的粉絲群體,也就是他能聚攏的流量,必然是和他的個人特質強相關的。

你因為什麼而吸引了關注,就決定了你手上的流量是什麼屬性。

有的網紅是意外(當然這個意外本身,也有可能是一次營銷事件)火起來的,因為新聞事件而吸引了流量。

在這個領域,1818黃金眼堪稱國內最大的網紅孵化基地,什麼MCN都要靠邊站。

有的網紅是具有強人設的,粉絲關注你不是因為喜歡你,而是喜歡你的人設,所以你不能做違反人設的事情。

有些網紅的粉絲只是訂閱他看個熱鬧的,對他這個人本身沒有任何信任度和好感度可言,那粉絲憑什麼從他這裡買東西?

而有些網紅雖然有穩定的粉絲和流量,但是帶貨這個事情本身就和他的人設相悖。

我看過一個直播,主播前腳還在立自己白手起家身家幾十億的成功人士人設,後腳就求粉絲買他直播間連結裡的冰絲內褲,真的是太魔幻了。

不過聽說牛老師買了兩大箱,他說他對富老頭愛得深沉。

6

最後,為什麼有些網紅帶貨那麼強,總能把東西賣掉。

這個人可能本身就是靠銷售能力成為網紅的,從還沒紅的時候就在賣東西,個人的銷售能力是過關的。

從流量屬性上來看,粉絲關注他就是為了聽他提供購物指南,或者覺得他能找到便宜性價比高的商品,所以看他內容的粉絲本身就有買東西的訴求,這樣的流量天然具有接納帶貨的屬性。

其實那些帶貨牛X的網紅,真不一定就是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只是剛好適合做這個事情。

而那些帶貨翻車的網紅,除了流量造假的情況以外,也真不一定就是他們做得不夠好。

可能就是個人屬性不適合做銷售,流量屬性也不適合帶貨。

再回到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直播帶貨到底有沒有前途?

如果是拿來炒作的新概念,那沒什麼意義。

但如果是一種更高效的銷售模式,那麼當然有前途。

但前提是,品牌要分清楚什麼網紅能帶貨,網紅也要搞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

自行車上不了高速路,可保時捷也開不進窄巷子。

做合適的事情,比做光鮮的事情更重要。

相關焦點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並不是所有的網紅直播帶貨都是安慰劑,確實有很多網紅的直播間能把貨帶出去。企業也不是傻子,就算被狂熱情緒所裹挾,但狂熱情緒的來源,必然是因為看到了有人得到了好處,並且我也想要這個好處。但現在的問題是,企業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看到網紅直播帶貨就掏錢,簡稱人傻錢多。有一種翻車的情況,當然是找的網紅根本不紅,空有幾百萬粉絲量但是幾乎沒真人。
  • 信網紅得永生?「網紅帶貨」貓膩有多大? 「網紅帶貨」有多坑?
    他們多半的回答,不是當老師,更不是當科學家,而是,做網紅。網紅,時下最火的職業,似乎只要會唱唱跳跳對鏡貼花黃,就能聚集百萬粉絲。更令人咂舌的,是他們的帶貨能力,10秒賣出上萬件商品,直播兩小時的銷售額達到2億,雖然真假未知,但足以讓很多大牌明星代言相形見絀,直呼「惹不起,惹不起」。
  • 馮小剛也做直播帶貨了,網紅帶貨必將成為時代標誌啊
    12月23日晚著名老炮導演馮小剛獻身某網紅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不得不說現在直播帶貨真的是潮流了,連老炮這級別的大佬都來嘗試了。直播中馮小剛15秒鐘在線售賣了17萬張特價票,被網友們一掃而空。都猜錯了138元說完馮導再說說直播帶貨,不知道馮導是不是真有意來直播帶貨為自己的《只有芸知道》賣票還是為直播帶貨行業代言,但是直播帶貨的趨勢是真的形成了。
  • 不籤頭部網紅,機構帶貨如何超越李佳琦?
    其中,機構賣貨榜一的MCN機構網星夢工廠,旗下沒有頭部帶貨網紅,依託大量腰部矩陣網紅,網星夢工廠在雙11全天付款訂單160萬筆,銷售金額1.5億,超過了張大奕所在的如涵控股、李佳琦所在的美ONE時尚電商。2020年1月7日,「阿里媽媽淘寶聯盟年度最佳機構之星」獎項發布,網星夢工廠獲得「年度最佳機構之星」獎項。
  • 辛巴賣假燕窩,李子柒香菇醬立案,網紅沒底線帶貨何時休?
    質量問題堪憂,網紅產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誰來為不合格的網紅產品買單?網紅沒底線帶貨何時休?李子柒名下產品遭遇質量問題根本問題怪不到李子柒的頭上,包括之前翻車的螺螄粉在內,李子柒大部分產品都是貼牌的。事情發酵擴大之後,才出來道歉並承諾賠款,而且目前獲賠的只有部分顧客,事情並沒有得到完全的善後。辛巴仍然在直播間帶貨,燕窩造假事件並沒有對他產生直接不好的影響,在營銷包裝下,辛巴仍然是頭部帶貨大主播。
  • 「網紅帶貨」「直播」用英文怎麼說?
    「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現今中國備受關注又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因為疫情,大家把注意力、購買力都轉移到了線上,像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直播界的「金字種草機」更是頻上熱搜。如此熱度,甚至衝出國門,引來了外媒的關注。
  • 湘西州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啟動
    紅網時刻湘西1月8日訊(記者 張藝凡 通訊員 張甜子)1月8日,湘西州「湘西有禮」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在經開區啟動。來自全州各縣市區的32個網紅大咖參與比賽。啟動儀式現場。近年來,直播電商和短視頻電商迅速崛起,網紅直播帶貨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帶來了新機遇。
  • DataEye-EDX Pro:網紅帶貨頻頻翻車,網紅真的比素人好用嗎?
    「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被立案調查」,「網紅帶貨雲南雙人遊虛假宣傳」……近期網紅帶貨翻車的消息層出不窮。2020年年初的疫情,讓本就發展火熱的直播電商勢頭更猛。以薇婭、李佳琦等為代表的網紅主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量神話,不斷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網紅帶貨」模式的爆火,讓商家們個個都想躍躍欲試,找網紅帶貨已然成為品牌營銷的新趨勢。
  • 當網紅遇見茶飲!休閒小站攜手POP網紅帶貨直播!
    茶飲帶貨直播商機無限越來越多茶飲業者攜手網紅直播賣茶;網紅大咖薇婭直播間銷售茶飲3秒售罄14萬杯茶飲和7萬多個軟歐包;號稱中國第一代網紅: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賣茶飲總共售出10萬件商品銷售額約900萬。茶飲業者紛紛運用網紅經濟流量營銷成為新商業體生態,助推杯茶飲行業實現品效銷合一;在中國臺灣餐飲久負盛名的餐飲奇蹟小店: 休閒小站集團創始人:郭文河近期也決定攜手POP直播聯盟開展網紅直播賣茶計畫.
  • 網紅直播帶貨賣口紅,月收入高達七位數,自曝:我沒有很多欲望
    在雷軍的經典語錄裡面有這樣一句話,「颱風來了,豬都會飛」,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在感嘆錢難賺,但是有一批人她們卻很會賺錢,而這一批人就是網紅,甚至有些網紅的名氣已經超過了明星,並不羨慕網紅的人氣,只佩服她們能把人氣變現的能力,有一位網紅直播帶貨賣口紅,月收入可高達七位數,自曝:我已經沒有很多欲望,而這位網紅就是李佳琦
  •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真的靠譜嗎?
    類似李佳琦的網紅帶貨傳奇,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網紅帶貨,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催生了新的業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相關數據還顯示,83%的年輕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身邊及各平臺的「網紅」「達人」的「種草分享」。在社交媒體上,明星帶貨也是常態,粉絲們更樂意「種草」購買明星所代言或推薦的產品。然而,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蹟」背後的行業亂象。
  • 網紅辛巴撕開帶貨遮羞布,糖水當做燕窩賣,羽絨服裡沒有羽絨……
    網紅辛巴賣假貨事件,如今在網絡上可是十分受關注的話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進入到網紅這個行業,而身為網紅界帶貨一哥的辛巴辛有志,近日以來可是出盡了風頭。辛巴一時間成為眾多網友們打壓的對象,迫不得已他自掏腰包賠付六千餘萬元,可是事情遠沒有他想像的那樣簡單,這已經觸碰到法律的底線了,他現在面臨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顧客們的損失,還有來世國家有關機關的立案調查。其實現如今網紅行業發展的可以說是非常迅速,這跟我們的生活變遷息息相關。
  • 網紅帶貨,比10年前電視購物差遠了!
    ,除了用不到一萬塊錢訂單撬動9天漲停的軸研科技(002046,股吧)以外,沒有一個詞比「直播帶貨」的誘惑力更大。  今天文章前我先下個結論:目前網紅直播帶貨的水平可比十多年前的電視購物差遠了。   各位財友可以順著文章開始回憶,你是喜歡直播還是懷念電視購物,我們留言板見。   先問問財友們,誰沒在電視裡看過侯總吆喝「八心八箭」?
  • 網際網路電商引流網紅直播帶貨,是利益共享還是引狼入室?
    網紅帶貨是網際網路電商的引流最近一直在說網紅直播帶貨的話題,主要的起因就是車間裡幹活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事情。車間裡面就有人喜歡跟著網紅淘貨,可見現在的直播帶貨,已經有多大的影響力了。內容製作平臺想要分享電商紅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電商平臺也看上了內容製作平臺的引流作用,也看好了網紅的帶貨效應。所以大家有沒有想過另一種情況,在各個內容製作平臺研究分享電商紅利的時候,會不會被電商平臺釜底抽薪。以往看待直播帶貨這一現象,都是從內容製作平臺的角度去看的,所以分析問題也是傾斜向對內容製作平臺有利的方向。
  • 網紅探展、直播帶貨……好買好賣
    記者了解到,面對疫情影響,眾多日韓企業不但沒有取消參展,而且還漂洋過海組團來到城陽,將本土優質商品展現在島城市民面前。為了打一場「跨境聯動、循環共贏」的硬仗,城陽區十八般武藝輪番上演,為這場博覽會注入內動力。博覽會不僅首次請來百名網紅現場「探展」,還組織了直播帶貨產品評選大會,一家企業4個直播平臺同時上線,一場直播吸引數萬人圍觀購買。
  • 網紅帶貨PK,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不服不行
    不得不承認,如今網紅帶貨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而且在這種模式下,知名帶貨網紅們往往一次營業額都是成百上千萬,更高調的一點的,可以達到上億元。網紅們只要往那一做,動動嘴皮子,便有無數消費者蜂擁而至,將貨物搶得一乾二淨。
  • 網紅帶貨靠譜嗎?中消協收集「雙11」維權類信息790餘萬條
    王小敏道出了網紅的心聲。這兩年,無論是頂級帶貨網紅還是處於中尾部陣營中的網紅都能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今年「雙11」期間,「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在線8小時,吸引4300多萬用戶觀看,直播間共給出78條商品連結。
  • 重慶:四區縣領導當「網紅主播」直播帶貨
    江北產冷酸靈牙膏,榮昌夏布襪,武隆仙女紅茶,雲陽桃片糕……5月10日,重慶正式啟動「加快發展直播帶貨行動計劃」,推動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發展。啟動儀式上,江北、榮昌、武隆和雲陽四區縣領導紛紛走進直播間,化身「網紅主播」為當地優質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帶貨,引來眾多網友圍觀「下單」。
  • 2020,關於網紅/帶貨的10個趨勢預測
    2019,是各大網紅大放異彩的一年,李佳琦賺了2億,李子柒爆紅海外,快手辛巴帶貨額破了110億……找網紅帶貨已成為品牌營銷的新趨勢,也是席捲全球營銷領域的新浪潮。最近小花翻閱了國內外行業數據、大V觀點、相關報告等資料,大膽預測了2020年,關於網紅/帶貨的10個趨勢。
  • 中國十大網紅帶貨主播
    此前,辛巴還在2019年4月聚划算賣空計劃中10分鐘賣出6萬+單;6月參加618賣貨王爭霸賽,3分鐘賣出31萬+單品洗衣液;7月為明星旗艦店產品首發,5秒鐘突破500萬銷售額記錄。其2019年直播帶貨總GMV為133億。 3、李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