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慈恩浮圖,獻菊花酒稱壽:聊一聊唐代的宮廷宴飲文化

2020-12-21 廟堂風雲

唐朝鼎盛時期的情景

對於古代的封建王朝來說,王朝的強盛是最大的追求,而王朝的強盛主要是通過兩點來表現:第一點就是王朝的統一和外患的斷絕,第二點就是宮廷內的奢華生活和繁雜的禮儀。王朝的統一和外患的斷絕代表著政治上的強大,而宮廷內的奢華生活則代表著經濟上的強大。因此,這兩者可以說基本上都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追求。

唐代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對於上述的政治和經濟上的目標自然也是有著相當的追求的。唐朝在政治上是相當強大的,不僅統一了全國,而且還擴展了原有的疆域,對西域的廣大地區都進行了控制。相應地,唐朝自然也要在經濟上表現出其強大的實力,這一點突出體現在唐代宮廷宴飲的社會和繁育上面。

唐代宮廷宴飲

宮廷宴飲的方式

由於唐代國力的強盛,唐代的宮廷宴飲數量可以說是相當多,皇帝們有許多理由可以舉辦宴會,以此來取樂。首先,每逢各種節日,唐朝的皇帝們都會舉辦盛大的節日,除了我們今天熟知的中秋、端午等節日之外,唐朝在立春、清明、寒食乃至七夕等傳統節日都會舉辦宴會。而在這些傳統節日之外,唐代還有三個官方法定的節日,那便是正月晦日、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在國家的法定節假日裡,皇帝自然也會給自己放個假,在宮廷內舉辦盛大的宴會。

除了節日宴會之外,一些生性喜歡享樂的皇帝還會在春夏秋冬四個時節都舉辦相應的宴會活動,招來自己喜歡的臣子,一同吟詩作對,同時欣賞各個時節不同的景色和風光。比如,唐中宗就是這樣一個皇帝,他在春夏秋冬都設立了不同的宴會節目,邀請臣子與他同樂,史料中有這樣的記載:

"帝於景龍中置修文館學士,盛引詞學之臣,從侍遊宴。........帝有所感,即賦詩,學士皆屬和焉"。

唐玄宗與楊貴妃一起飲酒場景

唐中宗是與臣子同樂,而唐玄宗則是與自己喜愛的妃子同樂。唐玄宗與楊貴妃都是喜愛藝術的人,對於宴會自然也是相當感興趣。唐玄宗常常為楊貴妃舉辦各類宴會,在宴會上唱歌跳舞,可以說是十分快活。

而在戰爭勝利或者帝王祭祀、封禪等表現王朝強大、皇帝豐功偉績的時刻,宴會更是少不了的活動。在這些時候舉辦宴會,一方面是為了顯示國家的富裕和強大,以示慶祝,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皇帝心中歡喜,需要通過舉辦宴會來與天下分享自己的喜悅。比如,唐太宗在大破突厥之後,就在宮中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會,在宴會之上,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等名臣共同作詩慶賀,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句,一時之間也是傳為美談。

《清平調》場景

唐王朝的強盛還表現在"萬邦來朝"的盛況上。由於唐朝的強大,當時不僅有各國使臣前來長安朝貢的,還有許多國家派出相關的人員來到唐朝進行學習、貿易。唐王朝為了表現其國力的強盛,同時也是歡迎這些從異域來到唐朝的使節,往往都會舉辦盛大的宴會。比如《舊唐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武德元年,始畢使骨咄祿特勒來朝,宴於太極殿,奏《九部樂》,賚錦彩布絹各有差"。

宴會的奢華與否,實際上就代表著唐王朝的強盛與否,而只有在宴會上展示出強盛王朝的氣魄,這些來自異域的使節們才會心服口服,由衷地感慨唐王朝的強盛。

宮廷宴飲的資金

要舉辦數量如此多、規模如此大的宴會,自然是需要大量錢財的,唐代的強盛在很大基礎上也是建立在國家的富有之上的。唐代皇帝所擁有的大量財富,主要是來自於地方的稅負,除此之外還有地方官員以及外國使節的進獻等等,通過這些途徑,唐朝的皇帝才擁有了足夠的財富以支撐他舉辦如此多的宴會。

《舊唐書》部分內容

實際上,在唐朝建立之初,唐王朝的財政狀況是十分拮据的,甚至唐高祖李淵還要專門下發詔令,要求人們節約用度。唐高祖李淵的詔令是這樣的:

"方今烽燧尚警,兵革未寧,年穀不登,市肆騰踴。.......關內諸州官民, 宜斷屠酤"。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之後,唐王朝的財政狀況才逐漸好起來,皇帝也才有了財富來支持其奢華的生活。

唐朝皇帝收入的最大來源是地方的稅收。唐朝設有專門的官職負責徵收賦稅,這一方面是因為賦稅的有效徵收對於保證王朝的財政收入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唐朝的賦稅制度確實相當複雜,因此需要專人來進行管理。當然,唐王朝也得益於這種複雜的賦稅制度,使得其能夠從百姓身上搜刮相當多的油水,來供應自己的奢華生活。

貞觀之治場景

賦稅的收入已經相當可觀,而皇帝身邊還有許多臣子,為了博得皇帝的歡心和重視,而千方百計地為皇帝進獻錢財的。這類臣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皇帝身邊的侍臣,他們通過各種辦法討好皇帝,只要皇帝高興了,自己便有可能有升官發財的機會。比如,《舊唐書》中記載了唐玄宗身邊的一位侍臣王鉷,他便是用大量錢財來討好皇帝的最佳代表,所謂

"王鉷進計,奮身自為戶口色役使,徵剝財貨,每歲進錢百億,寶貨稱是。雲非正額租庸,便入百寶大盈庫,以供人主宴私賞賜之用"。

而另一類則是地方的節度使,唐朝的節度使實際上可以被視作是當地的土皇帝,他們基本上掌握了當地的軍政大權,引發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就是一位權力巨大的節度使。但這些節度使也需要努力贏得皇帝的信任,如果皇帝對地方節度使產生懷疑,那麼皇帝也是可以取消地方節度使的任命的,倘若節度使不從,皇帝自然也是可以派軍鎮壓的。

節度使

因此,唐代時的許多節度使為了保存自己在當地的實力,便努力通過向皇帝進獻錢財來贏得皇帝信任,史料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韋皋劍南有日進,李兼江西有月進。.......貢入之奏,皆白臣於正稅外方圓,亦曰'羨餘'"。

最後,來自異域使節的進貢也是皇帝收入的一大來源。當然,外國的使節一般並不會直接進獻錢財,而是進獻當地特有的特產或是寶物,這些東西同樣也是價值連城的。

通過以上幾種途徑,唐代的皇帝們往往可以積聚大量的財富,而這些財富中的許多就被他們用來舉辦宴會,用在了個人享樂上上面。可以說,如果沒有了這些錢財的支撐,我們在上文所說的那麼多盛大的宴會是沒有辦法舉行的。

唐朝皇室宴飲

宮廷宴飲的影響

唐朝皇室的這種宴飲風俗,其實對當時的社會風氣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皇帝喜愛宴飲,群臣甚至普通的百姓自然都會爭相模仿,只要家中稍有一些財富的,往往都會在盛大的節日或家中有喜事時舉辦規模盛大的宴會,模仿皇家的風俗習慣。特別是那些與皇室關係密切的王公貴族,他們對於宮廷中這種奢華的風格可以說時趨之若鶩,常常在家中模仿。

唐代的這種奢華的宴飲風俗也對後世朝代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面源自唐代的強盛,後世的王朝往往希望重現唐朝的輝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帝王們對於奢華的享受總是有著嚮往的,他們對於唐代的這種奢華宴飲自然也是非常喜愛。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許多宮廷便競相模仿唐朝的宴會風格,而且模仿的往往是最為奢華的開元時期的風格,由此便可窺出這些帝王的小心思。

唐朝酒會上必有舞蹈

結語

唐代的宮廷宴飲是相當奢華的,其數量也是相當多的,這一方面是由於唐代的國力確實強盛,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唐代的許多皇帝都對於宴會情有獨鍾,十分喜愛舉辦宴會。

而唐朝的皇帝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財力來舉辦如此多的宴會,與唐代的賦稅制度以及臣子、使節的進貢是分不開的。這幾點交織在一起,為唐代的皇帝提供了相當多的錢財,而皇帝們自然也就可以將這些錢財揮霍在宴會和享樂上面。

這種奢華宴會的風氣對當時的社會和後來的王朝都產生了影響。當然,這種影響是利弊皆有的,社會上過於崇尚奢華的風氣並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反而可能會導致民眾的懈怠和不作為,最終影響了唐王朝的前途,這種景象實際上在開元時期就已經有所體現,唐王朝的強盛最終也對其自身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等。

相關焦點

  • 古代宮廷的宴飲
    古代宮廷不定期舉辦宴飲活動,並且排場很大,大多是君主對大臣舉辦的活動,還要有歌舞娛樂活動,以此增進友誼,強化臣屬的忠心。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的飲食文化學者讓納萊強調說:「宴會是一項有力的社會風俗制度,它把人們聚集在一起構成一個社區,強調友情、社會關係和文明的價值。」君主並不是很隨意地開宴,而是要對有功之臣開宴,提供娛樂活動,強調君主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同時也強化了大臣的忠心。鴻門宴算是一次大宴會,項羽是主人,劉邦是賓客。
  • 以唐朝為例,說說唐代進士的宴會文化
    唐代進士宴會除了受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影響外,有不少的宴飲文化乃是傳承自前朝而來,受到西周典型的宴飲活動「鄉飲酒禮」的影響,「鄉飲酒禮」歌「鹿鳴」,而唐代鄉貢赴京參加省試之前,地方舉行鹿鳴宴。進士們的聚宴活動一直流傳到後代。宋代的瓊林宴,元代的翰林宴,明清兩代的恩榮宴都是著名的進士宴會。
  • 聊一聊收藏日本鐵壺的話題
    聊一聊收藏日本鐵壺的話題·海外藝術家 李劍華久居海外、養成了收藏的嗜好。對收藏的範圍涉獵繁多。當然主要以書畫、古玩為主。日本寓所現藏的數把老鐵壺,我對它情有獨鍾。今兒就聊一聊收藏老鐵壺的話題吧。早期鐵壺蓋材質中有七種金屬熔鑄車制的鐵壺蓋,通稱「七寶銅蓋」,在顏色上有紫銅、黃銅色等幾種金屬質地的顏色。出自名師名堂號的鐵壺蓋,壺身與壺蓋必須成一套,原型原配不能分開和代替。在老鐵壺的鑄造過程中除材質考究,由金銀銅質的貴重金屬打造而成。打造一把鐵壺其過程也很講究,分堂號和名師,風格獨到,以京都的老堂號為主流。
  • 唐代花卉與飲食文化: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導語伴隨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昌盛,唐朝興起愛花風尚。與前代相比,唐代花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出現的範圍也更廣,對人們的飲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蒸一升麻,或煤兩把菊。用以閱幽奇,豈能資口腹。"煤"同炸,皮日休認為炸菊與蒸麻相同,只能作為一種副食品用來獵奇,品味不同滋味,實在不能以此果腹。燉煮也是花卉入菜的重要製作方式。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片,實謂珍羞。充腹之餘,銘肌載切。秋天來臨之初是食用韭菜花的最佳時期,用肥羊肉搭配韭菜花地煮就成為此時最美味的佳餚,不僅可以果腹,更令人回味無窮。
  • 「藍帶之夜上博」跨界打造宴飲江南文化
    ,世界表達」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上海博物館成功舉辦。活動由三個環節組成:中西經典文化交流——參觀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與「美術的誕生」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畫展;中華美食非遺技藝展示;中西餐飲技藝交流與非遺文化展示。
  • 宋人避暑自有妙計,一飲一食見精緻情趣,一行一止皆文化風韻
    文人風情講求雅致的偏好宋代政治具有「重文輕武」的傳統,統治者推崇文人參與朝政,國人上下多注重風雅的生活情志,所以格外在意自身的一飲一食。他們注重營造良好的飲食環境,經常成群結隊在景色清新優美的山林之中,飲酒作樂,享用美食,有條件時還要演奏高雅的絲竹管弦樂曲作為陪襯。
  • 聊一聊日本刺青文化與本國的差異!
    說了很多國內的紋身文化今天歐文們也來聊一聊日本的紋身文化日式紋身也是在紋身圈子裡佔有一席之地的
  • 聊一聊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文官)
    漢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知名度也非常高,尤其是東漢末年那群雄紛爭的局面,令人感慨無限,但今天,我們不說漢朝的社會情況,而是帶著大家聊一聊看一看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供大家了解。光祿勳,由秦郎中令演化而來,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於此,在東漢末期光祿勳就是曹操心腹所在之處。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西漢兵制在京師有南北兩軍,北軍由執金吾領,掌京師的徼巡,南軍由衛尉統領,掌官門內屯兵。 但相比之下就不如光祿勳與皇帝親近。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 詩經 周代貴族的宴飲,不僅奢華,更有內涵
    整個宴飲詩裡暗含著一個精神線索:如何溝通上下,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一場場宴飲架起了人際關係的橋梁。宴飲的種種禮節周代貴族的宴飲往往伴隨著各式各樣的典禮,其消耗時間之長、繁文縟節之多,令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
  • 小剛學長說的汽車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大家好,我是方仔從事汽車行業的90後,前幾天小剛學長發視頻說到了汽車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汽車的文化,對於我們工薪階級的普通人來說汽車只是我們的代步工具,我們中國老百姓最注重的就是性價比。玩車改裝的最注重的就是汽車的外觀,性能這些方面。
  • 霜降:飲菊延壽(內附菊花酒製作秘籍)
    今天,《健康之家》教您巧用飲菊養生,飲者,可飲酒,亦可飲茶,而菊花酒和菊花茶都是延年益壽的佳飲。我國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 新聊文化—聊英雄當鋼鐵俠遇到孫悟空
    在新聊文化生活美學館內,有幾位身穿盔甲的「巨人」,他們是漫威旗下的經典英雄人物—鋼鐵俠。為什麼要在館內建立一片他們的專屬區域?他們的身上有哪些故事,與館內悟空系列雕塑的誕生有著怎樣的關聯?本次聊文化,我們來聊一聊那些「英雄」。
  • 明明聊文化:唐代的琥珀在世人看來,是什麼樣的存在
    他們的著述中保留了有關的記載,例如《蜀本草》稱楓脂入地,千年化為琥珀,不獨松脂變也,大抵木脂入地,千年皆化,但不及楓松有脂而多,經年歲也,「嚴甚至有些詩人也知道琥珀的真相。在韋應物詠湞琥珀的詩歌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曾為老茨神。本是寒松液。蚊納落其中,千年猶可規。。
  • 淺述唐代道教飲食養生
    (《上清金闕帝君五鬥三一圖訣》) 此外,道士飲食時不能說話,如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所引「道林養性」中說:「飲食時不得語,語而食之,患胸背痛」。飲食時,不得發生咀嚼聲;飲食時不得將食物墜落地上等等,名目繁多。這些禮法,與基督教禮法相似,是宗教信仰的特色。
  • 「詩情茶助爽」:唐代詩人與日常茗飲中的茶詩|一詩一會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事實上,除了愛好飲酒作詩之外,古代的詩人們也善於「以茶入詩」。相比酒文化的繁榮,茶葉在唐代之前還只是中國南方不太起眼的地方特產。8世紀中葉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茶園、茶商不斷增多,茶葉開始在各地推廣,並被文人墨客奉為會客的佳品。他們發現,茶不僅令人冷靜、清醒,而且有助於長時間地坐禪冥思。
  • 流行趨勢有話說|今天一起聊一聊冬季的大衣
    嗨,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聊冬季的時尚故事吧。 冬天我們要穿什麼呢?大衣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大衣是穿在一般衣服外面具有防禦風寒功能的外衣, 衣襬長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為長袖,前方可打開並可以鈕扣、拉鏈、魔術貼或腰帶束起。具保暖或美觀的功效。
  • 唐代畫家將人物畫走向鼎盛,對後來藝術有什麼歷史價值?
    這也是唐代的宗教美術明顯的走向世俗化現實性因素,逐漸增多。例如:佛像、菩薩、天女形象直接來源於現實人物體態豐腴,容貌端麗風姿動人。逐漸形成以吳道子為代表「吳家樣」和周昉為代表的「周家樣」的道釋畫派。閻立本,初唐宮廷畫家,他工於寫真擅長道釋人物畫,取材多為貴族官宦以及宮廷歷史事件。
  • 懷莊 椿壽 壽文化的延續
    首先,做酒要有「文化」要賦予這一款白酒豐富的「長壽」內涵。不能杜撰,不能瞎編,在這個大的背景 下「懷莊 椿壽」便迎運而生懷莊 椿壽酒椿壽 是何許?一問「度娘」 好傢夥。椿壽,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後遂以"椿壽"指大椿的壽命,比喻長壽,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