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年的 9 月總是時尚產業最繁忙的時節,因為包括巴黎、倫敦、米蘭、紐約在內的國際大都市都將輪番上演時裝周。今年的特殊情況讓行業人士都習慣了在家 「雲」 看秀。但是疫情對於時尚產業的衝擊不僅僅是改變了大家欣賞新一季產品的方式,我們在仔細研究了四大時裝周的最新行程後發現,時裝周的內核正在被悄然改變,並且它對於產業的重要性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在這周的 Weekend Review 中,編輯們暢所欲言,談談對於全部數位化的時裝周有什麼想法。
Ulla Johnson SPRING 2021 READY-TO-WEAR
Yiling:我一直有在關注,現在紐約時裝周已經結束,倫敦時裝周正在進行中,能感覺到今年的影響力和聲勢較以往有所減弱,這肯定和疫情導致我們沒辦法旅行有關,而且很多品牌不再像過去那樣做一場大秀,更多放在線上或者做一個 presentation,線下主要是大的品牌在做,這是我觀察到和往年相比的區別。
Denni:我覺得今年實體展示的品牌比較少,所以這一屆時裝周就變得更 industry focused,人們是在被動地看時裝周動態。除了少數時裝愛好者會全程關注,可能就是需要買貨的電商、買手店或者有拍攝需要的媒體,所以新系列呈現的主要受眾不一定是大眾,那麼品牌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會成本更低也更聚焦。
Evelyn:我覺得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推動品牌變革的新嘗試,比如 Valentino 在合併了男女裝的同時也首次把大秀放到了米蘭,我們本周發布的文章也談到了巴黎新增的這十個設計師品牌既有特色又有實力,包括這次的時裝周是實體秀和數字秀混合的新模式,從這些新的變化也看得出時尚產業在積極應對危機。
PAO:我觀察到了幾個點,首先能感覺到產業各方在這次時裝周中準備得比較辛苦或是有點力道不足,不僅僅是因為線下的約束或者不能自由旅行,其實是因為整個經濟的壓力,大家疲憊的心情可以從這一季的 collection 裡感覺到的。第二點就是我們一直在猜測時裝周是不是可以用數字展示來代替,或者是用各種不同的媒體形式呈現,哪怕沒有觀眾來親自觀看。看起來這種方式是不行的,就是說所有媒體、買家要聚在一起看秀和慶祝來參與時裝周的方式是沒有辦法被線上媒體取代的。
所以即使每一個人現在都能在網上看秀,但據我所知大家得到的反饋是觀眾的反應非常冷淡,當品牌把秀做成一場節目的時候,我其實是不想看的。我想看到的是有人參與、當天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當你完全用虛擬的形式去辦時裝周,也許品牌還是可以展示他們的新想法,也能用網絡和買手溝通,但對群眾的魅力會減弱很多,這個是我們大家以前不知道的答案。當然法國和米蘭還沒有進行完,我也沒法知道他們得到的反饋是不是類似,只是我還是覺得以觀眾或者我們媒體的角度去看,這次時裝周的震撼力真的少了非常多。
Yiling:感覺這也不算一個新的答案,我覺得之前問題在於時尚品牌非常保守,不願意走數位化但現在的確推進了這個進程。儘管效果可能不好,但我認為時尚界一直都知道不可能完全線上化,我沒有認為任何一個時尚品牌或者設計師會信任線上的 whole picture of the future。因為我覺得時尚說到底就是人了,你沒有人這個因素在裡面,全都是冷冰冰的東西的話,再漂亮的衣服也沒有用。我覺得他不是說給大家一個這樣的答案,而是推動了行業往這方面走,但是品牌同時要平衡好線上、線下,人和數位化之間的關係。
Denni:對,時尚的確是一個 people business,所以他需要線下去創造產生一些潛在、深度的商機或者一些 connection,這些在線上就很難實現。
PAO:我講的線上不是說做數字秀,我的意思是很多品牌雖然在做實體秀但可能是沒有觀眾或者受限於 「social distance」 的要求只有少量的人能到場,所以最後只能用轉播的方式來呈現給觀眾,所以我想說的是人們只能從視頻畫面來感受。其次,我是覺得以前沒有想過差別會這麼大。因為全世界的人集中到一個地方的魅力其實是很大的,只是我們以前不知道或者忽視了這種震撼性。所以就算品牌的確可以在巴黎當地辦一場大型的時裝秀,但 80% 的媒體和嘉賓沒辦法去,我會擔心這是不是會和這次紐約有一樣的問題,就是你會感受不到。一般的媒體和大眾無所謂,他們本來就不太有機會去,但重要的行業媒體和業內人士都不能去了,他們只能透過視頻得到信息了。就像 Denni 講的這個產業是 people business 的,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方式,比如辦一個 dinner party 請當地的業內人來看直播,可是我覺得震撼力幾乎就沒有了。
Denni:我想到另外一個點,就是其實真的厲害的大牌是能夠同時創造線上和實體的震撼力,就兩個部分都能覆蓋。像是 LV 女裝那場以跨越時空為主題的秀就是做了一個大概 500 人的歌劇現場,據說現場的人是看不到幕布後面的 500 個歌劇演員的,但是你通過視頻就能夠更強烈的感受到全局畫面。所以我覺得真正厲害的大牌這次應該要想的就是怎麼同時創造線上和實體的震撼力。
PAO:所以回頭看我覺得 LV 男裝的巡迴秀看起來效果是不錯的,它們就是直接到當地來做,這要比在巴黎這麼遠的地方辦秀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但這種方式的可複製性不一定那麼強,因為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並不是每一個品牌能做的。而且我很擔心,當然我相信大家最後還是會慢慢回來,只是有些習慣一旦形成以前的記憶就慢慢忘掉了,以後回歸的的方式可能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對時裝周感受到的震撼力越來越少,就像現在我們對明星的感受度在減少一樣。因為疫情讓明星在家隔離,他們每天的日常和平常人一樣,就已經沒有明星的魅力了。也許下次我們在威尼斯電影節看到 Cate Blanchett 時就不會感到這麼驚豔了。
不過我沒有答案,我只是說時尚確實存在這樣一種顧慮,一旦你透過屏幕進行這麼多的溝通,等真正能夠恢復到以前的水平時,可能大家的需求就變了,甚至大家對時尚的需求可能會重新調整。比如以前有 70% 想看時裝秀的欲望,可能這次疫情過後就只剩下 30% 。你看奧斯卡金像獎也一直有這樣的問題,越來越沒有人想看,所以疫情確實是給產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Yiling:我對這個現象持一個保留的態度。其實很大一個層面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性,要是沒有疫情,可能很多大牌還是按照常規日程發布,但現在像 Gucci、MK 這些大品牌有了自己的計劃,如果不是它們退出的話這些年輕人很難被一次性大批量的選入到時裝周的官方日程裡。我覺得對他們本身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登上國際時裝周是對他們的品牌定位、品牌基調很大的認可。可能原來這些年輕設計師還比較小眾,只是小圈層裡面一些很前端的買手知道,但現在所有的媒體都想進一步關注他們的新設計。
只是我看到這個現象也蠻唏噓的,至少我對時裝周的一個認知是我覺得這裡能看到最棒、最有歷史感的品牌做出最好的東西,特別是高定時裝周。現在這些東西都變少了,而且一些年輕的品牌都是走很類似的風格,例如主張時尚的多樣性、可持續性,以及更加日常的設計,我覺得沒有看到過像阿瑪尼那種特別震撼的設計出現,我不知道到底是時尚設計的路線變窄了,還是說這就是未來,我還是蠻質疑的。
Denni:的確是新的人受到了關注,但他們像 Yiling 說的一樣也沒有這麼驚豔的亮相,讓人覺得是不是這個行業有點缺乏想像力了,也可能因為網際網路分散了我們很多注意力,不像以前所有人都是等著媒體去報導實體秀才知道發生了什麼,現在太分散之後,有時也看不到一個很統一的大趨勢,然後現在 Hype 文化這麼盛行就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為新的東西看太多了。我覺得是不是真的要出來一個驚豔的品牌,會需要是一個 outsider 來做,而不是這些 fashion system 裡面的「老油條」,所以期待著下一個 Demna 的出現。
PAO:其實我有時候也會想這個問題,如果 Mcqueen 今天仍然在辦秀不見得在這個時代會有共鳴。就是說我們都承認它超出想像、讓人驚嘆,可是不見得是現在社會需要的,所以剛講到的這些年輕人,很可能是這個時代給了他們話語權,你看起來不那麼夠味、不那麼驚豔,可他們的設計就是反映當下。所以天才型設計師我覺得會越來越少,因為我們現在這種系統好像不會讓他們誕生了。我還想到另一個點就是現在的時裝設計師其實會有更多的平臺和機會,他可能最後去做老師、去做雕塑家等等,我們現在的時代是很開放的,所以天才型時裝設計師也許最後發揮才華不是通過時尚,這就是時代變化的一種現象。
Evelyn:大家剛才講了一下設計方面,我就想講講品牌方面。我採訪了一些巴黎的設計師了解到要登上官方日程的選拔標準非常嚴格,不僅要在當地有連續性的發布,也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額達到一定的指標,就是說能入選的不僅是設計上符合標準,也需要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商業品牌。當然這次新增的品牌不是剛推出的,但可能這種標準會為了彌補大牌離席的空缺比以前稍有放鬆。因此全世界的話筒都遞過去了,能不能接的住對這些新設計師也是很大的考驗。畢竟我們以前看到那些在時裝周上的重量級時裝品牌不僅是設計上足夠創新,它們的商業布局、品牌力也是支撐其長期發展下去的關鍵。
PAO:我來做個總結,其實我很期待這次巴黎時裝周,因為我相信巴黎為了維護自己在整個產業的領導地位,一定會用盡所有力量做到最好。
愛馬仕將於 2025 年底增設皮具工坊,創造 250 個新崗位
愛馬仕近日宣布,為擴大手袋產能,計劃於 2025 年在法國奧弗涅 ( Auvergne ) 增設一座皮具工坊,將創造 250 個就業崗位。愛馬仕將與法國的職業介紹所 Pôle emploi 合作,在當地為新工坊招聘工匠,並將於11月開始在 Riom 的一處臨時場地對新員工進行培訓。本月早些時候,愛馬仕還公布,計劃於 2022 年在法國諾曼第建造一座新的皮具工坊。
Burberry 2021 春夏時裝秀與遊戲電競直播平臺 Twitch 合作
英國奢侈品集團 Burberry 剛在英國舉辦的 2021 春夏時裝秀,與視頻直播平臺 Twitch 合作。據悉,Twitch 屬於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直播平臺之一,以遊戲視頻和電子競技直播內容為主。Burberry 是第一個在 Twitch上進行直播的奢侈品品牌。Burberry 使用了 Twitch 獨特的 Squad Stream 功能,它允許四位創建者在一個窗口內同時直播,這場直播由Erykah Badu,Rosalía,Steve Lacy,及Bella Hadid 主持完成。Burberry 表示:「這將允許線上嘉賓同時多角度看秀,並通過 Twitch 的聊天功能進行交談,創造一種個性化的、包容性的體驗。」
Ferragamo 上半年財報銷售額同比下降 46.6%,鞋類和亞洲市場成為核心增長動力
義大利奢侈品牌 Salvatore Ferragamo 受新冠疫情下的封鎖措施影響,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降 46.6%,淨虧損 8600 萬歐元。Ferragamo 副執行董事長 Michele Norsa 則積極表示,對品牌的核心鞋履品類和亞洲市場仍然充滿信心。他說:「我們需要有願景和使命,Salvatore Ferragamo 有潛力成為女鞋和男鞋領導者。Ferragamo 在消費者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亞洲。」他認為相對於一些競爭對手,Ferragamo 在亞洲市場存在「巨大優勢」。亞太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 Ferragamo 的主要市場,上半年貢獻了總銷售額的 44.3%。Ferragamo 表示,中國的零售渠道已於第二季度恢復活力,按不變匯率計算 Ferragamo 的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了 11.6%,與韓國市場增幅一致。
Tiffany 逐一反駁 LVMH 指控
本周三,美國珠寶品牌 Tiffany 發表聲明稱,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正在「拖延時間以逃避併購協議中他們應盡的責任」。LVMH 集團在上周宣布,由於法國外交部要求他們將收購 Tiffany 的交易延後到明年 1 月 6 日,LVMH 決定徹底放棄此次收購。隨後 Tiffany 宣布將起訴 LVMH 集團,要求法院強制後者按期完成收購。而 LVMH 集團也隨後宣布將會起訴 Tiffany,指控 Tiffany 在疫情期間管理不力,包括在虧損的情況下依然進行分紅等。據 Tiffany 在本周三發表的聲明表示,LVMH 集團向法院提出,希望能夠將審理工作延期 「 6 到 7 個月」 的時間。雙方的首次聽證會將於 9 月 21 日舉行,本次收購原本預定的完成時間為 11 月 24 日。
Raf Simons 宣布推出女裝線
Raf Simons 計劃推出一款同名女裝系列。這位比利時設計師在 Instagram 上宣布了這一消息。這並不是 Simons 第一次涉足女裝領域。多年來,他為 Jil Sander,Calvin Klein,Dior 均設計了女裝系列,但從未以個人品牌的名義做女裝。10 月 23 日,Raf Simons 的首個女裝系列將與該品牌的 2021 年春夏男裝系列一起亮相。
Zara 老闆身價大漲,重回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前十名
Zara 母公司 Inditex 集團周三在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大漲 8.08% 至 25.81 歐元,創今年以來最大的單日增幅,市值為 834 億歐元,該集團老闆 Amancio Ortega 的身價也隨之大漲 48 億美元至714億美元,重回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前十,位列第 9 名。此前,Zara 業績受挫, Ortega 身價曾較驟減至 629 億美元,近 5 年來首次跌出富豪榜前 10,位居第 13 位。
Telfar 與 UGG 推出聯名系列
創始於加州的 DECKERS 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品牌 UGG 宣布與美國知名時尚設計師品牌、以革命性的無性別設計而著稱的 TELFAR,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我發現 UGG 真的很性感-柔軟中帶著粗糲,」 TELFAR 的設計師 Telfar Clemens 表示。「我曾在 2010 年舉辦過兩場秀,在其中我自己用 UGG 靴子進行了創作——雖然並不是一次正式官方的合作。我總是困擾於一個產品是否在每個不同人身上都能展現出獨特性。我要做的是深入理解 UGG 的設計基因,然後找出我們的共同基因, 並觸摸到最核心的那種感覺。」
Ann Demeulemeester 被義大利企業家 Claudio Antonioli 收購
「安特衛普六君子」 之一、比利時著名女設計師 Ann Demeulemeester 創立的同名品牌宣布,被義大利企業家 Claudio Antonioli 收入囊中。目前雙方已經籤署了一項收購協議,但並未公開具體的財務條款。從 1994 年起,比利時女企業家 Anne Chapelle 成為 Ann Demeulemeester 的經營合伙人,擔任執行董事,她在 2005 年收購了品牌部分股權,並最終成為大股東。Ann Demeulemeester 於 2013 年宣布退出時尚界,之後法國設計師 Sebastien Meunier 接任了 Ann Demeulemeester 品牌的創意總監一職。他已於今年 7 月離職。此次收購內容包括了 Ann Demeulemeester 品牌所有的歷史檔案、位於安特衛普的品牌總部和旗艦店,以及位於巴黎的展示廳。
Dr. Martens 計劃上市
據路透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歐洲私募基金 Permira 已聘請 Lazard 銀行為旗下的英國鞋履品牌 Dr. Martens 做上市準備,最快將於明年年初登陸倫敦證券交易所。Permira 和凱雷集團拒絕對此置評。Permira 在 2013 年以 3.8 億歐元收購了 Dr. Martens,現在正在考慮通過出售或股市浮動以實現利潤。根據官網資料,Permira 的投資資金超過 400 億歐元,投資的標準持有期為 5 至 7 年,其持有 Dr. Martens 的時間為 5 年半。
中國將成為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發布的報告,世界經濟總體將在 2020 年下降 4.5%,中國經濟將正增長 1.8%,中國將成為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第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穩步復甦,多家國際機構近期相繼上調今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這些機構一致認為,中國不僅有望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可以實現正增長的國家,還將繼續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受訪專家表示,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加速,有望超過國際機構的預測。
百度 CEO 李彥宏認為,智能經濟將成為未來 10 年中國經濟的新標籤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出席 2020 中關村論壇並發表演講時,談及智能產業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李彥宏表示,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新引擎,將帶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形態,成為未來 10 年中國經濟新標籤。「未來很多年,中國經濟中高速成長,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智能產業將扮演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最主要的角色,」 他說道。
Facebook 與 EssilorLuxottica 將長期合作,開發下一代智能眼鏡
Facebook 創始人 Mark Zuckerberg 在 Facebook Connect 會議上透露,公司計劃與 歐洲眼鏡製造業巨頭 EssilorLuxottica 合作推出首款智能眼鏡,目前尚未透露產品的全部細節,但將其描述為「邁向增強現實眼鏡之路的下一步」,這一計劃也被稱為 「Project Aria」。雙方此次的合作將 Facebook 的應用程式和技術與 Luxottica 的品牌影響以及 Essilor 的先進鏡片技術結合起來,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快手尋求在港 IPO,估值 500 億美元
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短視頻平臺快手已尋求最早今年在香港進行 IPO,並尋求 500 億美元的估值。兩名知情人士稱,快手尋求的估值幾乎較去年翻番。The Information 報導中透露,快手 IPO 的支持方包括騰訊、百度、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 DST Global。
Agathe Derain 擔任人權和企業可持續主管
Chanel 日前宣布,新設立人權和企業可持續主管職位,由 Agathe Derain 擔任。Derain 此前是 Chanel 香水和美妝部門的採購總監,她已於今年 9 月 1 日上任,直接向全球首席可持續發展官 Andrea d』Avack 匯報工作。Derain 在可持續和人權領域有豐富的經驗,2010~2017 年間,她在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法國公司擔任可持續和人權高級經理,負責評估非洲和東南亞原料供應鏈源頭的人權影響。
Valentino 任命 Laurent Bergamo 為美國業務負責人
義大利奢侈品牌 Valentino 日前宣布 Laurent Bergamo 為美國業務負責人,此前他主要負責品牌在中東市場的運營,該職位已由 Simone Bertolini 接任,上任後 Bergamo 將向品牌首席商務官 Marco Giacometti 匯報。Bergamo 畢業於土魯斯的 ISEG 市場營銷與傳播學院,曾在 Furla 任職,還在 Tod&222222; --tt-darkmode-color: 222222; --tt-darkmode-color: 222222; --tt-darkmode-color: 222222; --tt-darkmode-color: #C4C4C4;">美國服裝租賃平臺 Rent the Runway 周四通知其客戶,將在明年年初停止其無限制租賃會員服務。此前,只需每月 159 美元,無限制租賃的會員資格允許會員一次租用任意四件衣服,並且可以隨意更換。Rent the Runway 的初衷是讓消費者——尤其是女性——租用昂貴的高級時裝服飾,而不是購買它們。為了取代無限期租賃的會員服務,該公司推出了一項每月 199 美元租 16 件商品的套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