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排除異己,武則天對李唐宗室大清洗,登基後狄仁傑初任宰相

2020-12-13 力叔說歷史

導讀:上文我們說到,狄仁傑在大理寺的工作成績相當驚人,極少有人能得到。很快,唐高宗就發現了狄仁傑的才能。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也發現了他,她就是後來的則天女帝,武則天。

狄仁傑同時也被武則天關注了

據史料記載,唐高宗體弱多病,開始逐漸讓武則天幫助他處理一些政務。而武則天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自己的勢力,權力越來越大,最後甚至篡位為帝。李唐皇權的顛覆,引發一系列的反應,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李唐宗室叛亂

後來,武則天鎮壓了這次叛亂,但武則天還是決定不放心,認為李唐宗室是個大患,不能留。於是,一場針對宗室的大清洗開始了,被殺害的宗室及其親屬成百上千。

叛亂發生在豫州,離洛陽非常近,而洛陽是武則天的大本營,在這個地方發生叛亂,無疑是武則天的心腹之患。她急需一個得力的人,到這個地方進行善後。這個任務,就委派給了她一直默默注視的狄仁傑。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武則天就將他貶官流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按照武則天的意思,希望狄仁傑到了豫州之後,能夠查清叛黨,然後一舉剿滅。但狄仁傑卻沒有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一到豫州,手下的人就報告給狄仁傑說,此地的叛黨有幾千人必須全部殺掉。

武則天清洗李唐宗室後,讓狄仁傑善後

而狄仁傑卻認為,此時叛亂剛剛被鎮壓,殺人越多,越不利於形勢穩定。便悄悄地給武則天上了一道密折,說有一些參與叛亂的人是被裹挾的。如果現在大範圍殺了他們的話,怕民間流傳謠言,違背您慈愛的本意。

武則天很是意外,但幾經思慮,她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是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但隨後狄仁傑卻在豫州惹上了大麻煩。當時,負責鎮壓豫州叛亂是宰相張光輔,他手下的數十萬大軍仗著平叛有功,對地方是索取無度。

偏偏遇上了地方長官是狄仁傑,根本就不買他的帳,要東西不給,張光輔勃然大怒,他把狄仁傑叫來訓斥,但狄仁傑擲地有聲說,「你縱容官軍殺害幫助攻城的百姓,濫殺無辜。你這不是給朝廷樹敵嗎?我要有上方斬馬劍,殺了你也死而無憾」。

狄仁傑的這句話,讓張光輔再也忍無可忍,立馬就上了道奏摺給武則天,說狄仁傑出言不遜,以下犯上,必當重罪處置。那麼,精明的武則天面對這兩個人,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呢?

狄仁傑因反對武則天而被貶職

其實,武則天注意狄仁傑已經很久了,可以說,她對狄仁傑的為人品行,十分了解。看了張光輔遞上來的奏摺,武則天心中已經知道了兩人孰是孰非。但此時叛亂剛剛平息,要鞏固政權收服人心,她必須平衡各方勢力,獲得最大支持。

而張光輔手裡擁有十萬大軍,又平叛有功。權衡之下,武則天還是痛下決心,治了狄仁傑的罪,將他貶到復州當刺史。

狄仁傑可以說是個有福氣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他被貶官外放,看起來是件壞事,但卻無形之中保住了自己的命。因為在當時,武則天為了改朝換代,對李唐宗室進行大肆殺戮。狄仁傑卻在這個時候遠離了豫州這個是非之地,從而避開了這個風暴中心。

否則,以狄仁傑忠於李唐的性子,一定會出面阻止武則天對李唐宗室的大清洗。這麼一來,狄仁傑未必能獨善其身。就說他被外放後不久,張光輔就被人誣告,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

此時的武則天,一面忙著做稱帝的準備,一面關注著狄仁傑。沒過多久,狄仁傑就迎來了他命運的一次巨大轉折。

武則天再次啟用狄仁傑

武則天稱帝前,幾次立廢皇帝,幾次更改國號。垂拱四年四月,也就是武則天的小兒子李旦在位期間,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想讓他的姑母當皇帝。知道姑母想當皇帝,就差一個好時機了,於是就搞了個小把戲。

他不知道從哪裡找了塊白石頭,刻上了「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幾個字,然後用紫石藥物填進去,再找人把石頭獻給武則天,說是在洛水得到的天然石頭。

說白了,這些就是一個輿論攻勢。武則天本人都不一定相信這些,但是她想讓朝臣百官相信。因此,這是輿論戰的一個環節。所以,現代人感覺有武則天好蠢啊,怎麼相信這些東西?事實上,人家一點都不比你蠢,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武則天拿到石頭後非常高興,和皇帝一起,帶著百官來到洛水邊,搞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拜洛受圖典禮。同時,武承嗣暗中安排九百多關中老百姓,跑到洛陽來支持武則天稱帝。

當上了皇帝的武則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取得力的宰相輔佐自己。心思縝密的她思來想去,覺得只有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狄仁傑讓她最為放心。於是下達了一份詔書,拜狄仁傑為宰相。

相關焦點

  • 武則天荒淫成性,狄仁傑去找武則天,用一方法讓武則天徹底戒色!
    誰都知道男人好色,到了唐朝女皇武則天這裡其實男女都一樣了。人一旦位置很高了,如果沒有受太多約束,肯定就會暴露出他(她)的本性!男皇帝大多一旦登基,首先就是在民間大面積的挑選美女,選入內宮,供自己淫樂。你能說這樣的皇帝不好色?當了女皇的武則天,好色的本性便淋漓盡致的暴露無遺。
  • 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為何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
    而從具體官名來看,在古代有很多官名對應著"宰相",比如:  相國、丞相,在漢朝被稱之為大司徒,到了唐代,尚書令、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這些官職都被稱之為宰相,而到了明、清,我們熟悉的內閣大學士
  • 武則天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讓狄仁傑得以善終?
    提起武則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個暴虐可怖的女皇帝形象,事實上,在武則天上位的路上和上位之後,武則天的確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殺戮,甚至包括她的親人。為了扳倒王皇后,武則天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女兒安定思公主,並嫁禍給王皇后,這讓李治生出廢掉皇后的打算。史料記載「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
  • 狄仁傑晚年做了2件大事,一件光復大唐王朝,一件讓武則天退位
    相信大家對武則天和狄仁傑的故事都不陌生,有很多影視劇先後拍過他的生活,但那些只是根據民間故事來戲說的。歷史上真正的狄仁傑曾有過兩次當宰相的經歷,他的仕途可不像劇中那樣順利。當狄仁傑六十歲時,才被武則天任命為宰相,任地官,同平章事。
  • 宰相因為兩個字被處斬,大臣為其喊冤,武則天:把字拆開看
    宰相因為兩個字被處斬,大臣為其喊冤,武則天:把字拆開看中國有句古話,叫 "伴君如伴虎"。如果你某句話說的不對,你就會成為皇帝的刀下之魂。唐朝時,有位宰相因為在信中寫了 「青鵝」二字,被武則天殺了。大臣們為宰相喊冤,武則天卻淡淡地回答:「把這兩個字拆開,就知道他死得冤不冤了。」 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個宰相又是誰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被武則天處死的宰相是裴炎,他出身於河東名門裴氏家族。裴炎自幼勤奮好學,在弘文館苦讀十年,才通過科舉入仕。公元680年,裴炎升任黃門侍郎,正式被任命為大臣。由於他與當時的武則天志同道合,所以很受武則天的賞識。
  •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什麼信任狄仁傑,他倆什麼關係
    但來俊臣等人在幫助武則天穩定局勢的同時,也羅織罪名冤枉了不少無辜的大臣,甚至有些大臣直接死於酷吏的酷刑之下。但作為武則天稱帝時的宰相狄仁傑,又是如何躲開朝堂上的明槍暗箭,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又勸諫武則天讓太子李顯繼位的呢?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武則天處斬,群臣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
    在唐朝時期,有位宰相就因為在信中寫了「青鵝」二字被武則天斬殺。群臣為宰相喊冤,武則天卻淡淡地回復道:「你們把這兩個字拆開看看,就知道他死得冤不冤了。」那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位宰相又是誰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裴炎早期經歷這位被武則天處斬的宰相就是裴炎,出身河東望族裴氏。
  • 狄仁傑為何受武則天重用?知道真相後,狄仁傑:我才是無德之人
    一天,在朝堂上,武則天問狄仁傑:「老狄,知道我為什麼重用你嗎?」狄仁傑說:「肯定因為我有才學,我不是光拿工資不幹事的人。」武則天搖頭,嘆了口氣:「放屁,你這無德之人!」武則天接著說:「狄公,你雖然是很有才學,但是,如果沒有他向我推薦你,我根本就不認識你,自然也不會重用你。在德行方面,你比他差遠了。」狄仁傑問:「天后,那是誰向你推薦我的?」武則天指著狄仁傑的身邊說:「就是經常被你排擠的婁師德,你還常常說他壞話來著。」
  • 為什麼狄仁傑要武則天「戒色」,後者直接張嘴?這是何意?
    根據歷史記載當初狄仁傑病逝後,武則天更是廢朝三日來祭奠他。在狄仁傑去世之前就像武則天說過,登基後定要戒色而武則天卻把自己的嘴巴張開讓他看,她的嘴巴中究竟有什麼東西呢? ▲當尼姑劇照 但李治並沒有忘記這個女人,反而在自己登基後就把她召回宮。
  • 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和武則天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是何關係?
    高宗得悉狄仁傑不但斷案如神,而且頗有才智,因而十分賞識他,不久就擢升為侍御史,負責監察朝廷的百官,凡為官不端或貪贓枉法者,不論官職大小,都可以彈劾他。狄仁傑是個正直的人,凡事直言不諱,因此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和皇親國戚,但他從來沒有怕過,足見他不但才學過人,而且膽子很大。據傳說,大將軍權善才誤砍了昭陵中的柏樹,高宗以為其大逆,罪當誅,於是下令將其處死。
  •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是非功過
    武則天繼位後,派王孝傑率軍大敗吐蕃軍隊,收復安西四鎮。在龜茲設置安西大都護府,駐兵鎮守;同時又恢復和親,緩和和吐蕃的關係。隨後,武則天又在在庭州設置北庭大都護府,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地區,鞏固了唐朝對西北邊疆的統治,重新暢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亞地區的促經濟文化交流,也是從那時起,新疆正式納入中華民族的版圖。
  • 武則天迫害李唐皇族,為什麼神龍政變後,武家人還能呼風喚雨?
    唐朝時期,在經歷了李世民與李治之後,大唐的江山曾經一度改朝換代,當時武則天統治的時期短暫地被稱之為周朝。歷史上能夠與武則天類似的女人並非沒有,就如漢朝時候的呂雉,清朝時期的慈禧,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呂雉死後,呂雉的家族就被當時的劉氏皇族給清洗乾淨,可武則天死後,武氏家族卻依舊在天堂呼風喚雨,而當仔細分析其中原因後也就難怪了。
  • 《神探狄仁傑》中梅花內衛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唐代承襲隋代以衛統府(軍府)之制,設有十六衛,在歷史影視劇《神探狄仁傑》裡,大將軍王孝傑就是右威衛大將軍,是右威衛統帥。千牛衛是朝廷禁軍,在《神探狄仁傑》裡虎敬暉、李元芳都是千牛衛統帥。
  • 宰相因寫「青鵝」2字,被武則天處決
    因此,對於當時的武則天,有許多的朝臣以及人民感到不滿,臣子更是直接阻撓武則天稱帝。不過,武則天向來都是有野心有能力的人,她沒有選擇安分的當一個妃子,也沒有直接就忙無目的的稱帝,反而是一步步規劃。因此,面對那些對她心有不滿的臣子,武則天也同樣有辦法去一一解決,其中就包括了宰相裴炎。
  • 來俊臣誣陷狄仁傑,為何武則天不處置他,反而發配狄仁傑
    來俊臣是酷吏,但深受武則天重用。也正因如此,他才敢誣陷狄仁傑造反,從而將其抓起來嚴刑拷打。狄仁傑為了保護自己,一方面承認自己真的想造反,另一方面卻讓人偷偷帶信出去交給武則天,說明自己的冤情。 武則天知道後,就到獄中親自審問狄仁傑,這才為其洗刷冤情。
  •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被滅族,百官不解,武則天:你們把字拆開念
    而漢字,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集大成結果,也是中華兒女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因此為我們所喜愛。當然,漢字最為厲害的地方並不僅僅在於交際,還在於其豐富的意思以及變化莫測的內涵。自古以來,人們都曾經一度因為漢字而產生了很多有趣亦或者是令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故事,比如武則天和一個宰相之間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 狄仁傑:武則天的親信,變成家喻戶曉神探,這位荷蘭人功不可沒!
    比如狄仁傑、寇準、陳希亮、包拯、海瑞、于成龍等人。狄仁傑青年開始踏入政局,幾起幾落,兩次做到宰相之位。清如水,明如鏡,一生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替朝廷剿匪除惡、剷除貪官,一心輔助武則天,共同建立盛唐大業。
  • 狄仁傑既然計劃推翻武則天,當元帥手握30萬重兵的時候為何不反?
    說起狄仁傑,第一反應可能是梁冠華飾演的老謀深算,以斷案出名,被殺之前總要淡定地說一句:我給你講個故事,的狄仁傑,劇中的狄仁傑不僅能力過人,而且深得皇帝武則天的喜歡,雖不說有經天緯地的才華,卻也是一般人,尤其是像我這種,難以企及的
  • 皇帝隱忍整整二十年,期間忍辱負重,兩次登基,終成一代太上皇!
    上元二年,徙封相王,拜右衛大將軍。儀鳳三年,遷洛牧。然而時值武則天垂簾聽政,李旦名為皇帝,卻無實際皇權,身為傀儡,大事小事皆聽從武則天的旨意,乃至於皇權分裂。《資治通鑑·唐紀十九》:己未,立雍州牧豫王旦為皇帝。政事決於太后,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
  • 李顯已為皇太子,武則天風燭殘年,還發動政變提前奪權有意義嗎?
    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的時間,是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這一年女皇武則天82歲了,而且身體狀況也非常不好,已經長期臥床不起,可以說是風燭殘年、來日不多了。八年前的聖曆元年(698年)三月,在宰相狄仁傑等人的不懈努力堅持下,女皇武則天終於將被流放在外的廬陵王李顯以及其家人,從偏遠的房州接回都城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