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民族服飾圖案元素及特徵有哪些?

2020-12-07 阿克希亞帶你遊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個以壯族人數居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壯族外還有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回族、京族、水族等眾多的少數民族,然而壯族服飾就有多種不同風格的圖案樣式,他們因地域、生態、生產生活方式、圖騰崇拜、社會經濟以及審美觀念等的差異,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這些壯族服飾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特別是一些圖案的紋樣與生產生活、自然生態的紋理有著密切的聯繫。壯族服飾實用功能的體現,反映出了本民族的民族信仰、社會倫理、審美禮儀等文化內涵。

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廣西壯族服飾依據本土生態環境、民族文化的影響而呈現獨特的服飾特色。常見的壯族服飾自清朝末年以前,都是自己紡織、自己縫製的,女子的服裝比男子多彩些,女子服裝的圖案紋樣大抵分布在服飾的衣領、袖口、腰帶以及圍裙等富有細節化的分布,女子的頭飾也有紋樣的裝飾。

由於氣候的原因,廣西壯族服飾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由於民族的不斷融合,漢文化和壯文化的相互碰撞,男子的服裝幾乎接近於漢族服飾的特點,只是腰間有束帶。廣西壯族服飾由古至今都是自己紡織,自己裝飾圖案紋樣,這樣的生活習慣和審美習慣也都來自於最本土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審美需求。人們根據自然界山川河流、花草魚蟲、人物、動物形象等進行模仿和美化,應用於服飾當中,將植物、動物等形象完美的詮釋,這種對美的渴望表達出了人們的美好心願和祈福。

廣西壯族服飾圖案是人類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和審美需求的特殊語言,同時也是傳承歷史與文明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文化的一種特殊形式。廣西壯族服飾紋樣圖案來源於生產生活和民族圖騰,來源於自然環境的模仿。服飾中的圖案紋樣力求學習自然,以各種動植物為圖樣,產生出不同圖案,民族圖騰與大自然相和諧統一,遵循著禮制社會的等級和法則。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西壯族服飾逐漸漢化,服飾中所承載的圖案紋樣也與生產生活、自然環境、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產生著微妙的變化。廣西壯族服飾中對圖案紋樣的應用大多為雲氣紋、水波紋、蝸旋紋、回形紋以及抽象的幾何紋等,大多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以及單獨紋樣的形式體現在服飾中。這種重複的節奏感體現出了一定的韻律美感。廣西壯族服飾以藍、黑兩種顏色為最基本、普遍的色彩,黑色在廣西壯族人們心中是莊重、嚴肅的象徵,他們以黑為貴,這與本民族遠古等級制度、經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文化心理有關。

廣西壯族人們普遍居住於山區,與外界的交往閉塞,生產大多自給自足,染制服飾的顏料因經濟、技術比較落後而局限於藍、黑兩種顏色。而這種植物染料同樣也具有著藥用的價值,與人們的心理產生著濃厚的神秘感和崇敬感,廣西壯族人們視為吉祥的神物。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人們接受現代科學技術的信息越來越多,對民族的信仰成了我們內心尊重的民族文化的根源,時刻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產生活的需要和發展,植根於我們的審美需要,激勵著我們對自然的學習、對科技的運用。

由自然物象到圖案紋樣的轉化是一個藝術化和高度抽象、概括、歸納的思維過程,體現出作者的文學修養和審美水平,更體現出作者的生活感悟。廣西壯族服飾文化淵源深厚,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到自然中去,到藝術體驗中去。廣西壯族人們對刺繡的傳承和對壯錦文化的延續,不斷的激發出我們對民族的敬畏和尊重。我們作為藝術工作者,不忘初心,我們更應牢記使命,有責任和義務將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並積極投身於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引導激勵學子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尊重。引導人們對思維的表達和運用。

相關焦點

  • 廣西壯族服飾圖案元素在工筆人物畫中應用在何處?
    工筆人物畫對人物的表達除了人物形象要傳神、以線造型、賦色等基本要求外,對服飾紋樣的表現也尤為重要,作為畫面的點綴和修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代工筆人物畫結合本民族特色,在藝術處理中結合廣西壯族服飾圖案特徵進行表達,特別是對適合紋樣、二方連續的組織形式等表現方法。
  • 廣西壯族民族服裝的設計元素和特點是什麼?
    這些壯族服飾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特別是一些圖案的圖案與生產生活、自然生態的肌理密切相關。壯族服飾的實用功能體現了民族信仰、社會倫理、審美禮儀等文化內涵。根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廣西壯族服飾根據當地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呈現出獨特的特點。
  • 廣西統戰部門舉辦民族服飾文化傳承創新專題講座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25日電(韋曉玲)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廣西統一戰線視頻學院第37講——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專題講座近日在南寧舉行。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民族大學知名專家和廣西民族服飾文化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到會作報告和現場交流。
  • 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展演落幕 展示民族服飾文化保護成果
    張重勝 攝來自主辦單位的領導嘉賓和廣西全區十四個市的代表、設計師、院校師生、社會各界民族文化和服裝設計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欣賞壯美霓裳,感受廣西民族服飾風華,一同見證了獲獎作品的揭曉。展演現場。 張重勝 攝本次展演活動,展示了廣西在保護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引領服飾時尚,推動服飾向產業發展方向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十一)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十一) 2020-11-06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壯族服飾簡介
    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徵。   壯族女子服飾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一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
  • 文山馬關:令人驚豔的多彩民族服飾|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服飾|...
    馬關縣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全縣國土面積2676平方公裡,境內居住著漢、壯、苗、瑤、彝、傣、布依等11種民族,總人口38.6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9.8%,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麗的邊境小城馬關民族服裝服飾不僅是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還是民族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
  • 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給你一個展示的舞臺!
    挖掘展示廣西民族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的多樣性,促進民族服飾文化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新時代廣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助力少數民族同胞脫貧攻堅奔小康,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做貢獻。這是擬定於2020年10月在南寧市舉行的「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要實現的目標願景。由自治區民宗委、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本次活動以「壯美廣西·服飾風華」為主題,分民族元素禮儀裝、民族元素生活休閒裝兩個類型。
  • 廣西民族出版社攜《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7日,為期4天的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
  • 快來選一件你喜歡的民族風吧!
    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做貢獻而舉行的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此次活動以「壯美廣西·服飾風華」為主題,分民族元素禮儀裝、民族元素生活休閒裝兩個類型。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作品。
  • 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展演上演
    「壯美霓裳之夜」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展演暨獲獎作品頒獎晚會近日在南寧劇場拉開帷幕。全區14個設區市的設計師、民族文化和服裝設計愛好者等共同欣賞壯美霓裳,感受廣西民族服飾風華。此次活動自今年1月份啟動後,共收到來自全區474組設計師作品,其中民族元素禮儀裝作品242個系列847套、民族元素生活休閒裝作品306個系列1108套。經過層層評審,最終評選出9個獲獎作品和51個入圍作品。
  • 壯族服飾崇青尚黑習俗的由來
    壯族男女的服飾多為黑色和藏青色。壯族男子上身多著黑色或青色對襟短衫,下著寬腿長褲,系腰帶,打綁腿,穿草鞋或剪口布鞋,包黑布頭帽。女子則戴黑頭巾,穿黑色或青色右衽斜襟上衣,並在領襟、袖口、衣擺處均繡上花邊,下著寬大黑褲,褲腳鑲飾花帶,腰系圍裙,喜歡佩戴銀項圈、銀手鐲等飾物,以襯託壯族婦女青黑色服飾的典雅文靜之美。那究竟為何壯族人民如此崇青尚黑呢?
  • 「首屆廣西民族服飾徵集系列報導」林婷:通過民族服飾傳播花山巖畫
    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7日訊(記者 蔣堯 通訊員 鄧詩源)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踴躍投稿,體現出廣西本地民族特色的服飾作品呈現出不少的亮點,在廣西崇左就讀服裝設計專業的林婷就是其中的一位。
  • 我國共有56個民族,都穿啥樣的服飾?
    國是一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獨特的文化,這裡包括服飾等方面。在這麼多的民族,我一個一個的說太多了,沒辦法說完,這裡我按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來說明吧,希望能夠增加你的了解。
  • 壯族漢子當「織郎」
    蔣雪林 攝梁恆源展示加入壯錦元素製作的高跟鞋。 蔣雪林 攝梁恆源展示用壯錦製作的越南奧黛「民族芭比娃娃」。 蔣雪林 攝竹籠機在梁恆源手中成了壯族織錦技藝重要的傳承工具。 蔣雪林 攝梁恆源展示用壯錦製作的敦煌飛天壯錦娃娃系列旗袍。 蔣雪林 攝覃秀卿將壯錦織錦技藝精髓傳給梁恆源。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11批次服裝產品抽查不合格
    -03-20合格/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36廣西育龍文體用品有限責任公司梧州市學生服裝/165/84A2020-04-21合格/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37廣西育龍文體用品有限責任公司梧州市學生服裝/140/682020-04-20合格/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38廣西南寧安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寧明分公司崇左市學生服裝奈馳+圖案商標1452020-05-10合格/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
  • 臺灣時尚青年以手指舞展示壯族傳統節日 有意赴廣西創業
    最近,他用了5天時間創作了《歌兮舞兮三月三》手指舞,希望以手指舞這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穎方式,為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文化的推廣盡一份力量。陸寬創作《歌兮舞兮三月三》手指舞。被訪者供圖陸寬沒有到過廣西,他十分嚮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麗風光以及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現場。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吹響了廣西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譜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新篇章的號角。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自治區黨委新聞發言人範曉莉出席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 廣南壯族民居——典型的幹欄式建築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原稱僮族,主要分布在桂、粵、滇、黔、湘等地。先秦時期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百越部族中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