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展示廣西民族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的多樣性,促進民族服飾文化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新時代廣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助力少數民族同胞脫貧攻堅奔小康,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做貢獻。這是擬定於2020年10月在南寧市舉行的「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要實現的目標願景。
由自治區民宗委、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本次活動以「壯美廣西·服飾風華」為主題,分民族元素禮儀裝、民族元素生活休閒裝兩個類型。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作品,歡迎社會各界人員、區內外專業院校、設計學院、行業協會的服裝設計師和設計愛好者們以及廣西12個世居民族服飾技藝傳承人等參加比賽。
活動組委會要求作品必須圍繞「壯美廣西·服飾風華」,體現「民族性、時尚性、藝術性、實用性」的結合,既要繼承傳統經典,又要富於創新突破,並充分體現廣西民族元素特點,在融合時尚的基礎上體現藝術美感,展現出實用價值和產品開發前景。作品不受性別、面料、工藝、季節限制。
本次活動將對獲獎作品設計者進行補助,補助總額30多萬元,其中民族元素禮儀裝、民族元素生活休閒裝兩個類型作品各設獎項30個,另有優秀組織獎30個。兩個類型作品獎項包含最佳文化傳承獎、最佳設計創意獎、最佳商業價值獎、最佳人氣獎、最佳工藝獎、最佳應用獎和優秀設計師獎。
在時間安排上,活動從1月份啟動作品持續徵集,到10月舉辦活動頒獎暨民族服飾展演,全程歷時近半年時間,期間將完成設計作品的初評、複評,線上投票,選出入圍作品,選手製作成衣,舉辦系列設計師課堂主題活動,徵集展演表演模特,完成成衣作品總評和選出各獎項獲得者等工作。
自治區民宗委社會發展處負責人表示,組委會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作為本次活動的評審顧問,區內相關學術、民族、服飾設計專家組成評委團,對入圍作品進行專業點評和指導。
活動徵集啟事發布以來,引起區內外廣泛關注。截止昨天,組委會已陸續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名設計師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所提交近300套作品,除了廣西各地的設計師投稿,還有來自海南、貴州、北京的服裝設計者也寄來了他們的作品,民族元素函括漢族、壯族、水族、彝族、苗族、侗族、瑤族、京族、水族、仡佬族、毛南族等。
本次活動的設計作品徵集工作定於6月20日截止。
來源: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組委會
責編:梁 晴 玉千葉(實習)
審核:蒙樹起 梁 晴
監製:韋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