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冬眠不覺曉,被窩離不了。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熱騰騰的被窩吸引力大增。
最近我發現,兒子早上開始賴床不起,一叫他就哭哭唧唧。眼看著上學就要遲到了,熊孩子卻怎麼都叫不醒!怎麼辦?急呀!
而一到了周末,好傢夥,不用叫就早早起來了。看手機、玩玩具、看漫畫書,忙得不亦樂乎。周末不用上學,立馬早上也不困了,人也精神了。
到周一該上學了吧,他又開始賴床了,好像全身的骨頭架都散了。
我這個氣呀,喊了N遍不起來,怒火中燒之下,一把掀起被子,照著兒子屁股上「啪啪」就是兩巴掌,睡眼惺忪的熊孩子頓時哭聲震天。
孩他娘不幹了,像個激怒的老母雞一樣衝了過來,緊緊護住孩子。於是,孩子哭,老婆鬧,父子大戰演變成夫妻大戰,熱鬧的一天又開始了。
一、孩子也有「起床氣」
因為孩子賴床這件事,不知道鬧出多少風波。
我在無奈之下,又想起了睿智燈塔,最近對這款APP有點著迷。
睿智燈塔上名師雲集,有很多知名教育專家的課程,比如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老師,還有親子脫口秀《媽媽你聽》創始人李曉闖老師。
李曉闖老師說,孩子賴床,別動怒,一定要淡定!賴床這件事吧,孩子也不想的。冬天大人起床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孩子呢?
我一想,對呀,人都有惰性,早上外面這麼冷,被窩這麼暖和,咱們大人都想賴在床上「癱軟」一會不想起來上班,更何況一個小孩子。
李老師說,孩子起床,需要一個緩衝時間。但很多父母(比如我)叫孩子起床的方式,不是大聲吼叫,就是掀被子,或者乾脆直接把孩子拽起來。
這些方法簡直不要太粗暴,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覺得不安全。在非常不安、焦慮的環境中突然醒過來,孩子會出現「起床氣」,開始哭鬧、打人等。
掀被子叫起床還有副作用,比如吃早飯沒食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睿智燈塔App:除了掀被子,你還需要一個鬧鐘
我時常想,起床困難是病嗎?!你還別說,真有可能是!
睿智燈塔APP上專門有文章介紹說,如果孩子睡的時間足夠,但仍然賴床不起,那這種起床困難就是一種病,醫學上稱為起床困難綜合症。
具體表現是:
早上睡醒之後不開心,沒有胃口、全身沒力氣,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
我一一對照下來,跟我家熊孩子的狀態差不多!
如果因為晚得睡,起不了床,那是睡眠不足。但是我家熊孩子睡眠很足啊,可還是賴床不起。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死到臨頭咋叫不動」。
李老師敲著黑板說:這種起床困難是典型的拖延症!
由於這段時間我深受其苦,所以很能理解家長看著孩子賴床卻無計可施的憤怒。
幸好,睿智燈塔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實用的辦法。比如,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個鬧鐘,教會他看時間,設置一個他喜歡的鬧鈴。早上孩子聽著喜歡的鬧鈴聲起床,會比較開心。時間長了,孩子會養成按時起床的好習慣。
再比如,適當早一點叫孩子。睿智燈塔上有篇文章說,孩子起床有個過程。家長們不要到最後關頭緊急叫孩子,可以適當提前10-15分鐘。
這樣孩子有個緩衝時間,不用立馬從床上爬起來。
三、找到好方法,瞬間治好「起床氣」
叫孩子起床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用飯香「引誘」、用輕音樂喚醒等等。
不同的孩子可能接受的叫醒方式不太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到睿智燈塔上查找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方法,只用運用得當,可以避免很多哭鬧。
在這方面,我老婆叫孩子起床就比較有經驗,因為她找到了合適的方法。
基本上,只要她輪到她管兒子,早上都能很順利地起床、刷牙、吃飯。
那我老婆到底用了什麼好法子,順利叫孩子起床的呢?
一般情況下,她會把一切都收拾好之後,專門留出10分鐘時間叫孩子起床。先是小聲呼喚孩子,同時用手輕輕撫摸孩子身體,直到把孩子喚醒。
用這種方法叫孩子起床,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體貼。
那麼,除了這種方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當然有了,下面是我在睿智燈塔學到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和大家分享:
1、早睡早起
這是最基本的,一定要規定孩子的睡覺時間,既保證睡眠時間,又不會遲到。
2、拉開窗簾打開燈
早上臥室光線昏暗,叫孩子之前,可以先把窗簾拉開,或者把燈打開。明亮的燈光會給孩子眼睛造成刺激,讓孩子的潛意識裡明白,起床時間到了。
然後再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該起床了。
3、留出緩衝時間
提前5-10分鐘告訴孩子:「還有5分鐘(10分鐘)就要起床了喲。」
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即使不情願也會更容易接受。
4、起床遊戲
可以藉助一些起床遊戲,例如5分鐘穿好衣服就有獎勵,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愉悅,而且還能促進親子關係和諧。
方法還可以有很多種,重要的是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像掀被子、吼叫、拉扯這些方式,我們以後還是別再用了,否則孩子遭罪,自己生氣,何必呢?說一千道一萬,早上叫孩子起床的最好方式,是爸爸媽媽的耐心和愛心。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用到智慧,所謂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後想出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