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之王——人參,並非人人能吃!這些宜忌不得不知!

2020-12-26 傑哥說泡酒

在中國人看來,人參是可以起死回生、延年益壽的仙藥、地精,被譽為「百草之王」,李時珍說它根如人形,有神(即有靈性),謂之神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參如何泡酒,人參泡酒有什麼好處吧!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人參泡酒的功效和配方大全,人參泡酒禁忌。

人參泡酒配方

【配方】人參、天冬、麥冬、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60克,牛膝60克,制何首烏40克,枸杞子120克,肉桂30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5000毫升。

【製法】將前10味制為粗末,隨後置入無添加泡酒專用酒中封固,兩周之後即可飲用。

【功效】益肝腎,益精血,溫經通絡。

【服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或適量飲用。

人參泡酒功效作用

調節中樞神經系統

人參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之趨於平衡;能提高腦力與體力勞動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並有抗疲勞的作用。

促進大腦對能量物質的利用

人參可以提高學習記憶能力,其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對學習和記憶功能均有良好影響。

提高對有害刺激的抵禦能力

人參中含有人參苷,可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和適應性,可以提高抗缺氧、耐高溫和低溫的能力。

抗氧化作用

人參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這些化合物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是抗衰老作用的基礎。除了抗衰老作用外,對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及物質代謝等生理功能有調節作用。

人參泡酒注意事項

1、有強烈過敏體質的人,不可服用;

2、高血壓病人屬肝陽上亢者不宜服用;

3、服用人參泡酒時不宜喝茶、吃蘿蔔;

4、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人參;

5、失眠、煩躁屬實證者不宜服用人參;

6、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最後一定要注意的是:人參泡酒的用處雖然很多,但是建議大家還是在諮詢醫生後再飲用,以免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百草之王的人參,美顏界它才是王牌
    人參被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在中國用藥歷史悠久,自古以來被人們當作上上佳品,是名貴的中藥材。
  • 專家提醒:並非人人皆可
    中藥中含 " 參 " 字的不一定都有補益作用人參、西洋參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補虛類中藥,以至於人們誤認為只要帶 " 參 " 字的中藥皆為補品。其實不然,作為補虛用的主要是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沙參;而有的雖有 " 參 " 之名,卻無 " 參 " 之實,如丹參主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玄參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大家在挑選的時候可要看清楚了。
  • 鴨綠江畔「百草之王」的蝶變
    集安坐落於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資源稟賦使集安成為「百草之王」——人參的主要產區之一。這裡出產的人參在古代被奉為御用貢品,集安因此有「國參故裡」之稱。過去,毀林栽參的粗放式種植險些讓這顆邊陲「綠色明珠」失去光澤。如何在發展人參種植業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 被稱為「百草之王」的香菸,味道媲美大中華,網友:有錢人的世界
    長白山(百草之王)這款香菸的包裝首先就非常的耀眼了,不僅是明黃色的外包裝,就連文字都刻畫的非常的精緻,正面的最上面就是人參煙三個字的名稱,用的一種很奇特的文字雕刻出來的,非常符合這款香菸的氣質,活脫脫看起來像一個人參樹立在那裡,而且中間還用寶藍色的顏色寫著百草之王的名字,整體高貴大氣而且不失去檔次。
  • 人參粉與人參的功效作用一樣嗎?人參粉應該如何吃才是正確的吃法?
    中農華合《中國好食品網》編輯   有朋友對人參粉很感興趣,要求我們介紹一下人參粉的功效與作用,人生粉應該怎樣吃效果更好些。為此,小編特意請教了生產人參粉的北京恒生道科技有限公司張總經理,請他給朋友們介紹一下人參粉的功效與作用和正確的吃法。人參自古以來被當作百草之王,人稱「神草」,植物界的活化石。
  • 俗語「人參殺人人不知,大黃救人人不用」,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大多是他們通過生活經驗和智慧積累而來的,有些還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經歷了歲月的變遷、時代的洗禮,現在的很多人可能並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比如說「人參殺人人不知,大黃救人人不用」這句,到底指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樣說?可不可信?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 一王人參餅乾
    在古代,人參的別稱為黃參、地精、神草。人參亦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微溫、補氣、生津安神、益氣,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幾千年來,人參在中草藥中被列為是上品。二、主要功效成分眾所周知人參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調節人體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氧化、抗衰老的功能等。
  • 新鮮人參怎麼吃?
    人參作為「百草之王」、「百藥之長」,是一種極為高檔的滋補養生之品,在古代,也被醫學家列為上品之藥,由此可知,人參的藥效是無可置疑的,不過,許多人對人參不咋了解,甚至有些人整不明白怎麼吃人參,那麼,新鮮人參怎麼吃?怎麼吃新鮮人參?今兒,咱來捋捋這茬事兒。
  • 人參 —— 百草之王,對這31種病有奇效.
    主治:  1、陰虧陽絕之症(昏眩、自汗、痰鳴、脈大):用人參十兩細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緩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續服至病癒。以方名「人參膏」。  2、胸中痞堅,脅下逆氣搶心:用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湯」(理中湯)。
  • 百草之王!長白山現挖鮮人參!燉一鍋人參雞湯,滋補全家人~
    現代生活節奏飛快,經常加班熬夜,長時期透支身體,久而久之便成氣虛之狀,尤其是到了這個階級,身體更是跟著萬物一起「乏」了起來。
  • 藥材:百草霜
    ①《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滯,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②《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③《玉楸藥解》:"斂營止血,清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 以「百草之王」茶飲,品味「王者人生」!「補五臟,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體虛乏力、精神萎靡、易失眠、易抑鬱、易感冒、易疲勞、易發燒、易咳嗽、易感染、易頭暈、易患癌、胃腸紊亂、易患呼吸道疾病、記憶力減退、性功能減退……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在我國悠久的文化中,一直是「王」之存在。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人參位列「上品」,記載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 東北亞小鋪五國精品推介之東北名貴人參
    人參,又名"人葠",俗稱"棒槌",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馳名中外的珍貴藥材,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關東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第一寶。由於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
  • 人參不能和什麼一起吃?人參不能和這些一起吃!
    人參作為一種高檔的滋補養生類食材,一直以來都是注重保健養生人士必備的養生佳品,然而,人參說到底還是一味中藥材,也是有其食用禁忌的,那麼,作為「百補之王」「百藥之長」的滋補品,人參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吃人參不能吃什麼?今兒,咱來捋捋這茬事兒,希望對需要的朋友有幫助。
  • 人參雖好,但切記人參不可濫用!
    人參向來有著「百草之王」和「長生不老果」之說法,這足以說明人參在養生界的地位。經常食用人參不僅可以延年益壽還對身體有眾多的好處,但是人參雖好,卻不能濫用。你了解嗎?一、人參功效雖好,但並不適合每個人人參具有益氣、安神、潤澤、止渴的作用,當病人有輕微氣虛、氣短、脈搏微弱、盜汗等症狀時,可服用人參。現代中醫研究資料表明:人參具有抗癌活性和保護心血管系統,對大腦有鎮靜強壯作用,能抵抗缺氧和疲勞,對癌症手術及放化療後的不良反應有顯著影響。
  • 直到大明亡國,朱家子孫才明白,朱元璋為啥堅決不讓他們吃人參
    它將東漢以前零散的藥學知識進行了系統總結,人參在此時就已出現在了方劑之中。此後歷經千年,人參「百草之王」的地位在中藥界一直不可撼動。現代醫學也證實,人參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其神奇功效並非空穴來風。 人參因其強大功效,受到了歷朝歷代豪門貴族的追捧,將其視為重要補品,皇宮大內的九五之尊們更是離不開它,是每個朝代必有的貢品。但是到了明朝初期,這種風氣卻為之一變。
  • 補氣用人參雖好,但8種情況不能直接吃
    人參被人們稱之為「百草之王」,《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等功效。人參這種作用主要與其對機體的免疫內分泌及氧化應激等系統的調節和增強有關。人參藥理作用廣泛, 作用獨特, 但應用不當會造成嚴重不良後果。如:
  • 人參的功效和作用 吃人參有哪些誤區
    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心、腎經,氣雄體潤,升多於降;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
  • 它是「百草之王、純陽之物」,能暖丹田、溫陽氣,女子冬季尤宜
    「神農嘗百草」是中草藥的起源故事,可見,中藥最初的來源,其實就是「百草」。後來再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步添加了其它金石類、動物類。從數量上來說,草類中藥佔了很大部分。雖然,根據入藥部位的不同,草類中藥又有「根、莖、葉、花、果」等多種區別。即使同一棵草上,不同的部位,可能就有不同的性味、歸經,以及升降浮沉的差異。但都不影響它「草」的歸屬。
  • 被尊為「亞洲人參」,有人大量種植卻少有人吃,高價出口韓國日本
    導讀:長得像「生薑」,名字卻含「人參」,國內吃的人少,常年出口國外。文:三農小七神農嘗百草,奠定了我國的飲食基礎,增添了眾多的食材,人們開始了種植生涯。而且,這種植物不光在我國發揚光大,還遠播日本,韓國,不過,日本韓國土地資源有限,但是又超愛吃,不得不每年從我國進口,還尊稱為「亞洲人參」!不過,這種在我國被種植了幾千年的亞洲人參,卻逐漸有退出我國市場之意。在80年代左右,農村並沒有冰箱,連城市裡也沒有普及,人們喜歡吃,或者說只有吃時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