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的愛情和他的歌一樣,可能也是因為有這些經歷才有這些歌吧,一首歌一段故事,高曉松雖然長的不好看,但是他對愛情確實也是建立在外表下,每一任都是美人,這也就是直男的觀點吧,這一類「養成類」性少女。
1999年,高曉鬆開車遇到了自己第一任妻子沈歡,當他看見了這位美女,第二天就湊了一個飯局,第三天就準備結婚了,而他比沈歡大七歲,沈歡也才畢業,兩人在常州舉辦了婚禮,高曉松對她愛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把當時《那時花開》的女主名字也改成了歡子,妻子是常州的大家族,可能因為這樣的背景吧,高曉松經歷了生命中最痛苦的日子,在離婚的時候,精神狀態崩潰到極致,由於前妻是律師,自己也只剩下了一輛車,大冬天還只能在車裡面剩下單褲不敢下車,自己一個人哭,對這一段感情,高曉松也在後面的節目中調侃了好多次,可能這也是把這些年對感情的一種釋然吧。
阿朵作為高曉松一位戀人,也許高曉松也在前一段感情學會了吧,他這次愛上了一個同行的人,阿朵在認識高曉松之前,幾乎沒有登臺的機會,作為土家族的女孩,本身自己也是能歌能舞,沒有施展的機會,讓她在無能為力的時候,看見了高曉松,一位有名的音樂人,選擇和其貌不揚的高在一起,在大家看來是第三者這樣的愛情肯定也走不遠的,對於高曉松這樣的人躺在家裡都會鬧緋聞的人,阿朵出於什麼都好,也只是高生命中一個過客了。
2007年吧,高曉松和第二位妻子夕又米生了女兒,原名叫徐姍姍,曾經參加過深圳小姐的選拔,在選秀節目上認識了高曉松,但高曉松把她送到了美國,一直對外說他們是美國認識的,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她是一個ABC,夕又米長相很好看,符合一切直男的幻想,高曉松也經常用「如玉」來形容嬌妻,他的妻子受他影響很大,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高曉松塑造的,喜歡看什麼電影,聽什麼歌,很多方面有共同語言,這讓高曉松感到很幸福,他和夕又米結婚了,比他小19歲,可以說還是一個少女,但是這樣的感情也持續了5年,從2007年到2014年,和高曉松有一女,高曉松的也結束了多年的愛情之旅。
不得說高曉松的眼光是非常好的,雖然沒有和其中一個走到最後,但是至少曾經擁有,這樣的愛情也有多少人羨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