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絡為經穴名(Sānyángluò TE8)。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通間、通門。屬手少陽三焦經。三陽指手三陽經,絡即聯絡,此穴聯絡手之三條陽經,故名三陽絡。三陽絡主要用於口齒及耳部疾患等:如暴瘖,齒痛,耳聾,嗜臥,肘臂疼痛,急性挫閃腰痛,暴喑,齲齒痛,眼病,下牙痛,失語,惡寒發熱無汗,挫閃腰痛,手臂痛不能上舉,上肢痺痛,頭痛,臂痛,暴喑卒聾,齲齒牙痛,內傷,腦血管後遺症等。三陽絡為針麻常用要穴,肺切除手術常用。
通間(《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王冰注),通門(《針灸聚英》)。
《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針灸甲乙經》:三陽絡,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
三陽指手三陽經,絡即聯絡,此穴聯絡手之三條陽經,故名三陽絡。
三陽,指手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絡,聯絡,維繫。與手三陽經皆有聯繫之意。《黃帝內經靈樞·脈度》:「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手三陽之脈,並列上行,行至本穴,當大經脈處三經線較為接近,兩旁二經之絡脈,當有與本穴通處,其所應症,當有關於手三陽經也,因名三陽絡。與三陰交、地五會命名義同。
前臂
標準定位:三陽絡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三陽絡位於腕背橫紋上4寸,尺橈兩骨間。
一說「肘前三寸外廉陷者中」(《太平聖惠方》);另說「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針灸資生經》) 。
三陽絡位於前臂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伏掌取穴。
半屈肘,俯掌,肘尖至腕背橫紋之間近端2/3與遠端1/3交點處,尺骨與橈骨之間取穴。
快速取穴:先找到支溝穴(拾臂俯掌,掌腕背橫紋中點直上4橫指,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即是支溝穴),直上1橫指,前臂兩骨頭之間凹陷處即是三陽絡穴。
穴位解剖三陽絡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伸肌、拇長展肌、拇短伸。血管、神經分布同會宗(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分布著前臂背側皮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掌側神經)。皮膚由橈神經發出的前臂後皮神經的屬支分布。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前臂的深筋膜,入指伸肌腱,深進經拇長展肌和深面的拇短伸肌,直達前臂骨間膜,以上諸肌由橈神經深支發出的肌支支配。
層次解剖皮膚一皮下組織→指伸肌→拇長展肌→拇短伸肌→前臂骨間膜。
皮膚→皮下組織→小指伸肌→拇短伸肌。
淺層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後動脈分布。
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深層為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掌側神經;並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通過。
三陽絡具有舒筋通絡,開竅鎮痛的功效。
三陽絡有通絡、開竅作用。
三陽絡有通絡、開竅、鎮痛之功,治暴瘖耳聾,四肢不欲動搖。
三陽絡主要用於口齒及耳部疾患等:如暴瘖,齒痛,耳聾,嗜臥,肘臂疼痛,急性挫閃腰痛,暴喑,齲齒痛,眼病,下牙痛,失語,惡寒發熱無汗,挫閃腰痛,手臂痛不能上舉,上肢痺痛,頭痛,臂痛,暴喑卒聾,齲齒牙痛,內傷,腦血管後遺症等。三陽絡為針麻常用要穴,肺切除手術常用。
三陽絡主要用於口齒及耳部疾患等:如暴瘖、齒痛、耳聾、嗜臥,以及肘臂疼痛、急性挫閃腰痛等。
三陽絡為針麻常用要穴。為肺切除手術針麻常用穴之一。
頭面五官疾病:暴喑卒聾,齲齒牙痛。
運動系統疾病:挫閃腰痛,手臂痛不能上舉。
其他疾病:惡寒發熱無汗,內傷,腦血管後遺症,眼病,失語。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肘部;或斜刺透郄門,前臂有麻脹感,並向指端傳導。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三陽絡配支溝、通谷、廉泉治失語症。
三陽絡配大包、陽陵泉治嗜臥。
三陽絡透郄門用於肺葉切除術。
三陽絡配支溝、風池、廉泉,治暴啞。
三陽絡配合谷、曲池、外關,治手背痛。
三陽絡配耳門、聽宮、中渚,治耳聾。
三陽絡配曲池、臂臑,有行氣通絡的作用,主治手臂痛。
三陽絡配聽宮、中渚,有開竅通絡的作用,主治耳聾。
三陽絡配大椎、百會,有振奮陽氣的作用,主治嗜臥。
按摩用拇指指甲垂直下壓三陽絡穴,揉按3分鐘,先左後右,可有效緩解牙痛。
《針灸甲乙經》:嗜臥,身體不能動搖,大溫三陽絡主之。內傷不足,三陽絡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耳卒聾,齒齲,暴喑不能言。
《針灸大成》:主暴喑啞,耳聾,嗜臥,四肢不欲動搖。
針刺三陽絡對胸部手術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在二尖瓣擴張術中,用三陽絡透郄門,可取得良好的針刺麻醉效果。鎮痛作用的強弱與針刺的刺激量強弱有關,以電脈衝輸出強度較大者效果好。在肺切除術中,以三陽絡透郄門,對133例患者的針刺麻醉效應統計Ⅰ、Ⅱ級率為85.7%。針刺三陽絡,血中內啡肽增高,其含量與鎮痛作用有平行關係,針前後數值相比,均有顯著差異(P<0.001)。針刺三陽絡後測痛,血中組胺不升高(P<0.05),而對照組(不針刺)測痛,則明顯升高(P<0.05),說明針刺三陽絡可抑制痛刺激引起的血中組胺升高。而針刺時測定血中組胺含量沒有明顯變化,說明針刺本身並不等於痛刺激。在健康人實驗中,手針三陽絡確實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其針效好的重痛的出現率低。針三陽絡時血中內啡肽活性高,說明血中內啡肽含量似與鎮痛有密切關係;針刺反應大,針刺麻醉效果弱,則說明血中內啡肽含量較少。
據報導三陽絡穴,對胸部手術有良好的鎮痛作用。
如對二尖瓣擴張術,三陽絡透郄門,以電脈衝輸出強度較大者效果好。肺切除術,以三陽絡透郄門,對133例的針麻效應統計I、II級率為85.7%。
對21例正常人,針刺鎮痛實驗表明,血中內啡呔增高,針刺前後數值相比,有顯著差異,其含量與鎮痛效果有平行關係。針刺三陽絡穴後,測痛,血中組胺不升高,而對照組(不針刺組)測痛,則明顯升高。說明針刺三陽絡,可抑制痛刺激引起的血中組胺升高。
針刺正常人或病人三陽絡,可使胸部同側切口旁部位皮膚的耐痛閾與兩點辨別閾顯著提高;在針麻手術中與藥物全麻相比,血壓明顯穩定,而且不影響機體的免疫機能。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更多針灸知識,記得關注我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