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校長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我一點也沒有覺得驚奇。反而覺得實至名歸,甚至有些遲到,當然榮譽對於張校長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一個從黑龍江省來紮根邊疆雲南的外省人,她長期獻身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疾病纏身卻奉獻不止,教書育人,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大批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榮譽對於她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
12年前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成為她的誓言,當然她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誓言,1804個可能輟學的貧困女孩,因她走出了大山,改變了人生。俗話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她這是拯救了多少迷失的靈魂呀!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說它神聖是因為一個好教師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她建的這所高中讓我不可思議,我們經常會說我們班裡的誰誰學習怎麼樣,沒有辦法之類的話,而看看這所高中,「多招收的基礎差的學生,到如今一本上線率達40%多,高考成績綜合排名連續多年位居麗江市第一」,如何做到?
從她身上我們不難發現答案:「她的足跡覆蓋約1552名學生的家庭,行程11萬餘公裡」;「為了讓她們考出好成績,她每天早上5點起、快凌晨1點才躺下……」;「她拿著小喇叭,凌晨5點就督促孩子起床晨讀……」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苦讀才能改變人生,「讓夢想飛越大山」。
發展農村貧困地區教育,首要在人,在於像千萬個張桂梅這樣的紮根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社會要為他們提供更多助力,不斷改善教育教學硬體條件,更要在財政、物力上對教育和教師進行適度傾斜,讓他們的付出有對等的回報。教育,是國之大計,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幫助他們走出大山,他們才有機會改變自身,進而改變家鄉和社會。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