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添加領導的聊天軟體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迫於工作的無奈,沒有幾個是為了攀附交情聊閒天用的互動工具,所以工作同事之間的添加,微信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接受上級信息,但如何回復這些信息,如何在群裡溝通,尤其如何回復自己的領導則需要避開一些雷點才行。比如說有些話,千萬別發,不然怎麼被列入不可提拔的名單都不知道為什麼。
①嗯和OK手勢圖片
嗯字和OK圖標的手勢都是讓人非常介意的回覆之一,因為惜字如金的背後好像自己根本不值得你去浪費唇舌和自己說些什麼,滿滿的傲慢輕視與自不量力,生活中這樣的回覆不代表著對方真的喜歡接受,而是親情之間即便被你惡言相對都不會介意,更何況只是敷衍的語句,愛人不表現出情緒,因為她無能為力改變你的不在意,但職場就不同了,職場得罪了人分分鐘都讓你知道代價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所以說生活中這樣的詞用用也就罷了,職場上用這個可就真的是很沒分寸甚至有些自找沒趣了,
第一,上司無論年紀是否比自己大,職位都高於自己,在尊重用語和細節方面都不可忽視小覷,尤其再是比自己大的上司那更要小心,因為代溝本就是大難題,你以為時尚的,在對方心中都是無法容忍不尊重人的行為。
第二,不論是嗯還是手勢OK其背後直接表達的含義就是「收到」或者「知道了」,但在領導看來,一個簡單溝通都無法通過的人就是對這份工作的不上心,連回復都那麼吊兒郎當,又怎麼敢把更重要的責任交付給你。而當人一旦對某人產生了本能的牴觸情緒,很難在未來改觀,沒準今後的日子裡他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你。
②「額」和「……「
每個年齡段和不同性格的人所用的習慣口頭禪都會不盡相同,而這個語句對白據生活中經驗是很多85後和90後常用的一種互動方式,額字其實和感嘆詞哎呀很近似,但多了幾分驚訝和無語的詼諧,當然這些奇奇怪怪的口語癖好並非是統一標準,大家都會用自己的特別方式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感受和心境,但領導不同,一方面他不是自己的幼稚園阿姨,也不是自己同齡人的小夥伴談得來的朋友,而是一個真真正正給我們發薪水領導我們的人,他們不會有耐心和性質和我們打趣玩笑浪費時間。
另一方面不論出於年紀還是職位,在他解讀都是一種溝通障礙能力的缺失,尤其當領導布置完工作交代完任務之後的那個省略號,十足讓上司覺得幼稚也缺乏常態的交際能力,一旦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籤真的很難改變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形象位置,嚴重影響了自己的事業發展和前途。
③在嗎?
如果「在嗎」是微信中第二排行令人討厭的對白方式,那麼恐怕第一將不復存在,這種互動方式非常普遍,你我微信中也常常有這樣的人,一句「在嗎?」之後就開始靜止,或許在當事人心中是投石問路諮詢下是否在線,但在對方看信息的人感受下,十足較勁就是看不到到底有什麼事情要找自己。
而現在太多的「在嗎」似乎已經化身成為了誘餌,你不確定他找你出於什麼目的,而在職場中這樣的提問方式無疑是浪費時間的畫蛇添足,在嗎不是不可以發,關鍵緊隨其後一定要詳細說清楚自己找領導有什麼事情,而不是擠牙膏一般,問一句回答一句那樣只會讓領導感受到你這個人實在有些優柔寡斷不夠乾脆,以至於質疑你的工作能力也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