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五加皮,從此祛溼有了洪荒之力趕跑全身溼毒
又名南五加皮、五穀皮,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Acanthopanar gracilistμlusW.W.Smith的乾燥根皮。夏、秋二季採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乾。
用於風溼痺病,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本草綱目》:【附方】新一。男女諸風,產後風尤妙。鐵線草根五錢,五加皮一兩,防風二錢。為末。以烏骨雞一斤重者,水內淹死,去毛腸,砍作肉鬆,入藥剁勻,下麻油些少,炒黃色,隨人量入酒煮熟。先以排風藤煎濃湯,沐浴頭身,乃飲酒食雞,發出粘汗即愈。如不沐浴,必發 出風丹,乃愈。(滑伯仁《攖寧心要》)
本品呈不規則捲筒狀,長5~375px,直徑0.4~35px,厚約5px。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斑痕;內表面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灰白色。氣微香,味微辣而苦。
1、《本草求真》:腳氣之病······服此辛苦而溫,辛則氣順而化痰,苦則堅骨而益精,溫則祛風而勝溼,凡肌膚之瘀血,筋骨之風邪,靡不因此而治。
2、《本草綱目》:主痿 , 賊風傷人,軟腳 腰,去多年瘀血。
說起「郅中和五加皮酒」,歷史上流傳一段佳話。
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嚴州府東關鎮(今建德境內)的新安江畔,住著一個叫郅中和的青年,他為人忠厚,有一手祖傳造酒手藝。
有一天,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來到人間,愛上了淳樸勤勞的郅中和,後結為伉麗,仍以營酒為生。五公主見當地老百姓多患有風溼病,她建議郅中和,釀造一種既能健身又能治病的酒來。
經五公主指點,郅中和在造酒時加入了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貴中藥,並把釀出的酒取名為「郅中和五加皮酒」。
此酒問世後,黎民百姓,達官貴人紛至沓來,捧碗品嘗,酒香撲鼻,人人讚不絕口,於是生意越做越興隆。由於該地屬嚴州府東關鎮,後又有人稱之為「嚴東關五加皮酒」。
此酒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並經久不衰。五加皮酒有舒筋骨解疲勞的功能和祛風溼強腰膝的作用,善治筋骨拘攣,手足麻木,關節酸痛,腰疼腿軟等證,酒味甘香可口,且無藥味,無病之人常服可健骨強身,益壽延年。
近幾年來,據有關科研工作者鑑定,五加皮酒天天喝一杯,能預防膽結石,能抗癌,並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因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