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

2021-02-19 一個人可能發出的光亮

敬畏文字,呈奉精品;盡吾薄才,濟世益人。

一個人可能發出的光亮第292 期(點擊標題下藍字可免費關注公眾號)

 

今天,我在某問答平臺上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

作為一個業餘作家,我早就想談談這個問題了,今天幸好遇到這個問答,我就來發表一下淺見吧。

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

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

複雜的原因導致這種人很可憐,他們身上這種可恨之處,也是導致他們可憐的重要原因。

我前一段時間跟縣裡的一位下鄉扶貧的朋友聊天,他們談起個別扶貧對象,直搖頭。一方面,他們真窮,需要扶持;另一方面,他們身上也真的有許多令人討厭的缺點。比如,一個老農自從被確定為貧困戶,竟然傲慢起來,對待扶貧幹部態度傲慢,對待村幹部態度傲慢。他自己不努力脫貧,一生病或者有什麼經濟問題,就理直氣壯地打電話,說自己有什麼事,你們管還是不管?不管的話,我就要怎麼樣怎麼樣!

看,這個老農,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生活中他本來已經很可憐,可恨之處導致他更可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其次,可憐之人,其實也不一定都有可恨之處。

這些年我也接觸過一些可憐之人,比如清潔工、小區保安、拾荒老人等等,他們大都心地善良,講究誠信,為人本分,知足常樂,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可恨之處!

所以,我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並不是絕對正確的道理,對有些可憐人適用,對有些可憐人並不適用。

這句話僅僅是有一定道理而已。絕不可以套用到所有可憐人身上。

其三,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非常必要。

我曾經見過一個底層的農民工,說起一個更底層的人,咬牙切齒:「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當時心中的滋味很複雜。

因為他本身就是底層百姓,就是可憐之人呀,那麼,別人會不會也把這句話套用在他身上呢?

我想說的是:如果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成真理,那麼,每一個可憐之人,人們就都不會同情,而是會厭惡。

這樣的話,所有的弱者、可憐之人,不就都不值得同情、關愛了嗎?

同情是一種美德。同情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良心。對弱者、可憐之人普遍缺乏同情和關愛的社會,該多麼可怕啊!

再說,即便你自己認為你是強者,但在更強者眼中,你也是弱者、可憐之人啊!他們如果秉持「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觀念的話,也會厭惡你這個「可憐之人」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

以上就是對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想發表的淺見。

親愛的朋友,我的觀點,您能認同嗎?

喜歡這篇(首)作品的話,請分享轉發,請點「在看」,謝謝!

 


一個人可能發出的光亮:個人公眾號,主要發表文學、感悟、熱點評論類作品。每周為您推出約七篇(首)作品,原則上每天推出一篇(首)。

我願這個公眾號像流螢,像陽光下潔淨的石片或樹葉,為您的心靈和生活帶去小小的光亮。謝謝您關注!我珍惜這美好的緣分!

作者簡介:賀點松,男,1967年生,現任教於河南省澠池縣一高。堅持業餘文學創作30年,已在《莽原》《大觀·東京文學》《牡丹》《洛神》等刊物發表中篇小說8篇。另有小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等300餘篇(首),散見於《百花園》《奔流》《安徽文學》《當代小說》《時代文學》《短篇小說》《詩刊》《星星詩刊》等數十種報刊。有作品被廣泛轉載並譯介到國外。曾榮獲《百花園》「第三屆小小說全國金獎大賽」優秀作品獎,「中國夢·敬老情」全國徵文大賽詩歌類金獎,《大觀·東京文學》「中國夢·家鄉味道」全國徵文大賽三等獎等十餘種獎項。有小小說集《掃落滿天星辰》及詩集《河流》面世。

2018年開始嘗試自媒體寫作。共計發表作品1000餘篇。

系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省小小說學會理事,三門峽市作協理事,澠池縣作協副主席。又系河南省書協會員。

 

相關焦點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你怎麼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對此你怎麼看?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好吃懶做的人把日子過得朝不保夕,過得悽慘悲涼,讓大多人都生出惻隱之心,但是日子過成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確實是讓人痛恨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筆下,是說來評價所著小說人物孔乙己的,孔乙己受封建理教荼毒至深,在讓人同情可憐的同時又讓人憤恨!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真的覺得所有可憐之人都可恨嗎?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確實如魯迅所言,孔乙己是個可憐之人,他的可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原因導致的。一個讀書人讀到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地步,確實值得同情。無處釋懷的孔乙己,本想以讀書入仕,結果科舉向他關上大門,孔乙己恰好又趕上知識廉價的時代,所以一個可憐的落魄書生形象躍然紙上。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作者:尚青正(湖北武漢)沒看錯吧,不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麼?對,有這樣的說法,那是世界的邏輯,帶著世人的自滿和優越感,缺乏同理心,也沒有憐憫。跟隨耶穌的人,不應該依從世人的價值觀,這不是想佔領道德的至高點,而是因為曾經或者說直到現在,基督徒就是那些「可憐之人」——在上帝眼裡,在世人眼裡大多也是如此。我們在上帝的面前人人有罪,實在可恨,但上帝賜下的是寬恕與恩典。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可是又在某一個瞬間,發現這類人其實也很可憐,正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誰都會遇見笑裡藏刀,玩弄心機的人,那些人,暫時佔到了一些便宜,不過從長遠來看,他們所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很多。  剛畢業的我,對人毫無防備之心,總以為人心都是相互的,自己認真去對待別人之後,別人也會認真地對待自己。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一個人受著委屈跟嘲笑,把孩子帶到一歲半,他回來,沒找我,也沒看孩子,我找他離婚,他拒絕了,他爸有病了,這事我也沒多敢提。後來他無所謂,我就起訴了,開庭之前,他來找我,說好好過,不折騰了,他後悔了,不管怎樣,我還是原諒了他,給他一次機會,可他也沒什麼實際行動,反而經常數落我的錯。我說你要那樣就算了,最後他到生氣了,算了就算了,離吧!他什麼都不要了。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三種可憐人,不值得同情
    1.「爛泥巴糊不上牆」的可憐人。春雷就對好心人說:「你還是別介紹工作給我了,我自由自在習慣了,不想去廠裡過被人約束的生活。」其實,這幾年,春雷陸續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幫助,有介紹工作的、有捐款的、有為他蓋房子的.可是春雷覺得被人幫助是應該的,他自己的潛意識裡,就是在等待別人繼續幫助他,他才不願意主動去工作。有的人家裡很窮,但是不思進取,寧願窮一輩子,也不會主動去改變。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幾種可憐人,不值得你同情
    一個虛假的可憐人,會讓很多的人顛覆觀念,從此不再願意對弱者伸出援助之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下這幾種可憐人,不值得你同情。幫人要有原則,做人要有底線,真的別愛心泛濫。我看,這樣的好心人,本來就沒有安好心。」等好心人離開幾天後,張開國把小鴨都賣給了村裡人,然後拿著錢就去了麻將館。到了夏天,好心人開著車,找到張開國,要把長大的鴨子買回去。結果,好心人看到窩棚裡空空蕩蕩的,寒心離去,從此再也沒有來了。不思進取的可憐人,雖然很窮,但是你不要同情他,因為他有手有腳,就是不願意勞動,即便你給他一百萬,只是讓他更加懶惰,不會改變他的人生狀態。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來源:網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貌似可憐
  • 《掌中之物》傅慎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這是一個從頭髮絲到腳趾頭都壞得徹徹底底的人。儘管彭冠英把他演得很「帥」,但依然不能打消觀眾對他的恐懼。他,自私狹隘、冷酷無情,不要說和他生活在一起,即便是和他同處一個空間也足以讓人膽寒。看過這麼多小說,這是我遇見的最讓人恐慌的一個男主。當傅慎行還是沈知節的時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年紀輕輕就成為黑道上響噹噹的人物。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聽起來很刺耳,但還是很有道理的。我是在昨天的微博熱搜前幾名看到關於「散裝衛生巾」這個話題的,就像絕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在看到這個熱搜才知道衛生巾還能散裝出售。在對這個事進行一番詳細的了解後,我心裡有一種很無奈的感覺。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一些人萬般珍惜,也總有一些人輕易放棄。5月12日下午,身在南昌的人大多收到了一條新聞推送:一男子在恆茂夢時代跳樓,當場身亡。目擊者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拍視頻發布到網上,此事在微博上被傳得沸沸揚揚,朋友圈、群聊都被各種轉發刷屏。
  • 古人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
    書中提到了一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延續至今,依然頻繁出現在人們口中,其實它的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揭示的是對一部分可憐又墮落、又無用、又無恥的人的批判。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
    見到許多生活悽慘的人,又常常聽到一些「客觀中立」的聲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我們凡夫眾生,生活在這個世間,無一不是受到煩惱驅使可憐人兒,我們每個人都是可恨的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可恨,互相怨恨,誰又能來度我出生死泥?。
  • 天龍八部:表面君子背後小人的慕容復,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前幾天又觀看了一遍天龍八部,時隔多年再看這部劇依然還是很有感覺(我看的是03版)。大家看天龍八部時,一定會記得慕容復吧,那個出生於武學世家的慕容復。但他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最後不僅眾叛親離而且自己也瘋瘋癲癲。
  •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08.24 小朋友早餐:海苔飯糰
    昨天早上上班的路上,出了地鐵口,一位大爺賣報紙,以為發傳單條件反射的拒絕了,後來抬頭看到大約有七八十歲的年齡,佝僂著後背,想著畢竟也是自食其力的,於心不忍,又折回頭跟他買了一張,下班路上打開報紙想要看看,才發現是8月18號的,一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倒也不是難過,後來想想,是有多可憐多走投無路才會去撿報紙來賣,瞬間有很多想法,五味雜陳,而這個想法最強烈。
  • 世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的身世或者遭遇非常讓人同情,可是如果你認真研究過這部分所謂的可憐人,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可恨之處,這就是「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必有可恨之處;大氣之人,必有大的福氣。還有的人,真的可憐,但是幫助過他的人,他從來不會記住,甚至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不懂感恩的可憐人,不值得幫助,因為他做大做強了,就是你的敵人,而不是你的朋友。當你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用智慧去思考,心平氣和去對待,總是可以迎刃而解。古話說,「有的人天生是一個福將」。如果你可以為人大氣,你也是「福將」。心寬了,心中就有清風來去自由了,總有一些溫暖的風,悄悄停留,即便是寒冬臘月,也不會覺得冰冷。要知道,溫暖就是「福」;平安就是「福」。大氣的人,偶爾也會吃虧,被人算計。但無所謂,一切都可以放下,不去計較。你越計較,越痛苦。
  •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呀!也可謂是一個集大成者。當然音樂上的造詣也不用說,我們在講周邦彥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你看,他寫杏花,筆觸細膩,仿佛就像一幅畫一樣。所以他接下去借杏花寫心情的時候,也仿佛一幅畫卷一樣,一層一層的打開,這就是唐圭璋先生說他的創作技巧。唐圭璋先生說這首詞,起首六句,就是我們現在講到的這總共六句,實寫杏花。
  • 張愛玲《茉莉香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錢鍾書在《圍城》裡寫過:「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我們都可憐那些無緣無故被傷害的老實人,但你可知,其實老實人惡毒起來,比最壞的人不遑多讓。看一個人不能只看表象的東西,光是憑藉假裝的表象,就對別人施以同情,或許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世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便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