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夢時代跳樓事件|死者家屬欲索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021-01-09 咕七兒

生命有時很脆弱,可能僅在一念之間,它就悄然隕落。一些人萬般珍惜,也總有一些人輕易放棄。

5月12日下午,身在南昌的人大多收到了一條新聞推送:一男子在恆茂夢時代跳樓,當場身亡。目擊者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拍視頻發布到網上,此事在微博上被傳得沸沸揚揚,朋友圈、群聊都被各種轉發刷屏。

「維特效應」仿佛在夢時代廣場不斷上演,並且只發生在一個具體位置——正對著周黑鴨所在的那棟樓樓頂。也許是自殺模仿現象吧。14日上午,又有一名年輕女子在同樣的位置一躍而下,所幸落入安全氣墊,並無生命危險。此外,這短短幾天內,爬到空中花園,跳樓未果的人還有兩個。

跳樓事件頻繁發生,大家對此也談論不休,有人指出16日上午欲跳樓的男子是12日下午的死者家屬,但並未得到證實。不過,死者家屬想向夢時代一方提出索賠倒是真的。

聽到這個消息我還是很震驚的。明明是一場因個人感情不順而輕生自殺的跳樓事件,為什麼死者家屬要向什麼都沒做錯的第三方索取賠償?難道要將兒子的死亡歸罪於空中花園的防護措施不到位嗎?但不顧危險,越過防護欄,不聽勸說、執意尋死的是你們的兒子啊。

失去至親,承受著喪子之痛的他們確實很可憐,但這樣以此索賠的行為真的很令人不齒。這不是純屬無理取鬧嗎?我不知道他們還經歷了什麼,也不清楚他們想要索賠多少金額,以及出於什麼目的做出這樣莫名其妙的事情。也許他們家境貧困,甚至連孩子的葬禮都沒法好好操辦。也許他們陷入絕望,喪失理智,想趁此撈一筆?無論是哪種原因,在我看來,他們都不能昧著良心想得這筆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我爸爸遭人碰瓷的經歷。那個時候碰瓷現象還不多,路上遇見倒地不起的老人一般人都是毫不猶豫就上前扶起。一個橫穿馬路的老人在我爸的車前倒下時,我爸沒有計較他違反交通規則,將他送往醫院。知道老人子女不孝,一直是獨居,無人過問他的生活後,爸爸非常同情,主動承擔了檢查的醫藥費。

哪知老人得知局部檢查結果沒有什麼問題後,開始哼唧著說自己頭暈眼花、腰部也有些痛,要求做全身檢查。這些我爸也都忍了,但人總是很容易得寸進尺,尤其是那些恬不知恥的人。老人竟然告訴別人是我爸撞了他,企圖以此得到賠償。我爸果斷明確表態:再胡鬧就報警處理,反正道路監控可以說明一切。

你的可憐絕不能成為你無理取鬧的理由。你只看到了自己的處境有多艱難,只心疼自己的可憐與不幸,但你有反省過為什麼會這樣嗎?你厚顏無恥的樣子有多令人可恨你們從鏡子裡看到了嗎?

相關焦點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真的覺得所有可憐之人都可恨嗎?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確實如魯迅所言,孔乙己是個可憐之人,他的可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原因導致的。一個讀書人讀到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地步,確實值得同情。無處釋懷的孔乙己,本想以讀書入仕,結果科舉向他關上大門,孔乙己恰好又趕上知識廉價的時代,所以一個可憐的落魄書生形象躍然紙上。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
    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複雜的原因導致這種人很可憐,他們身上這種可恨之處,也是導致他們可憐的重要原因。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作者:尚青正(湖北武漢)沒看錯吧,不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麼?對,有這樣的說法,那是世界的邏輯,帶著世人的自滿和優越感,缺乏同理心,也沒有憐憫。跟隨耶穌的人,不應該依從世人的價值觀,這不是想佔領道德的至高點,而是因為曾經或者說直到現在,基督徒就是那些「可憐之人」——在上帝眼裡,在世人眼裡大多也是如此。我們在上帝的面前人人有罪,實在可恨,但上帝賜下的是寬恕與恩典。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可是又在某一個瞬間,發現這類人其實也很可憐,正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誰都會遇見笑裡藏刀,玩弄心機的人,那些人,暫時佔到了一些便宜,不過從長遠來看,他們所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很多。  剛畢業的我,對人毫無防備之心,總以為人心都是相互的,自己認真去對待別人之後,別人也會認真地對待自己。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你怎麼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對此你怎麼看?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好吃懶做的人把日子過得朝不保夕,過得悽慘悲涼,讓大多人都生出惻隱之心,但是日子過成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確實是讓人痛恨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筆下,是說來評價所著小說人物孔乙己的,孔乙己受封建理教荼毒至深,在讓人同情可憐的同時又讓人憤恨!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就是這種又可憐又可恨的人。我以前有一個客戶,外地的姑娘嫁了個暴發戶家的兒子,說話鼻孔都朝天,對我們很不友善。因為是客戶嘛,就不冷不淡的保持聯繫,突然有一天,和她聯繫的時候,聽她像是在哭,問她為什麼,才知道,原來那個暴發戶二代和她分手了,可是她這個時候又懷孕了,她不甘心,想要這個男人陪她精神損失,可男人不幹。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三種可憐人,不值得同情
    1.「爛泥巴糊不上牆」的可憐人。2.貪得無厭的可憐人。有一次,我去省城辦事,在汽車站等候長途大巴。突然有一個乞丐,一瘸一拐地從我身邊經過,並且露出了可憐的眼神,當他把破碗伸出來的時候,我給了他五塊錢。他說了幾句好話,就慢慢地走開了。過了一會,有一個乞丐,坐著輪椅從我身邊經過,把髒兮兮的手伸出來,我摸了摸口袋,有十塊錢,就隨手給了他。因為大巴車晚點了,我就坐在一條長凳上一邊看書一邊等待。等我把書放下的時候,突然發現剛剛那兩個乞丐,都在我身邊,可憐巴巴地看著我。我說:「怎麼啦?」
  • 江西南昌夢時代第五跳,一月之內連續跳樓四人!
    今日是很多人出去遊玩的日子,因為今日是5月20號,520讓很多人選擇去江西南昌夢時代去遊玩,因為地處南昌地鐵一號線,交通便利,附近有很多的大學,所以這裡成為了很多人遊玩之地。然而小編從現場了解到一件事件,就在5月20日晚上八點左右,夢時代又有一位輕生者,爬上了夢時代的六樓,這已經是這個第四位跳樓者,據目擊者描述,其應為一名女性,可能因為情侶之間吵架,然後選擇了這極端的做法!南昌夢時代是一個夢魘之地嗎?這個答案我們暫時還不能確定,但是這個已經是南昌夢時代這個月的第四位跳樓輕生者!
  • 《掌中之物》傅慎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這是一個從頭髮絲到腳趾頭都壞得徹徹底底的人。儘管彭冠英把他演得很「帥」,但依然不能打消觀眾對他的恐懼。他,自私狹隘、冷酷無情,不要說和他生活在一起,即便是和他同處一個空間也足以讓人膽寒。看過這麼多小說,這是我遇見的最讓人恐慌的一個男主。當傅慎行還是沈知節的時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年紀輕輕就成為黑道上響噹噹的人物。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來源:網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貌似可憐
  • 天龍八部:表面君子背後小人的慕容復,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20多歲時就有了馬雲那麼多資產。被安排好的人生但慕容復也是不幸的,他身負重擔,而且所有的路都被他老爹給鋪好了,雖然他在江湖中很有聲望,但這種聲望更像是他老爹給他留下來的。慕容博給了他一個虛無縹緲的夢,並讓他為之努力奮鬥,在大家看來興復大燕完全是在痴人說夢,但慕容復卻為這個夢奮鬥了一生。
  • 南昌夢時代廣場同位置連續4起跳樓事件,網友:你們是約好的嗎?
    前序從5月12日至5月16日,南昌夢時代廣場同位置連續發生4起跳樓事件,重點是同一個位置,連小編都驚訝了,怪不得網友調侃:你們是約好的嗎?事情經過第一起:上一篇文章有講過,某00後男子,傳因感情問題,執意尋短見,故意避開安全毯,跳樓當場身亡。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
    見到許多生活悽慘的人,又常常聽到一些「客觀中立」的聲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我們凡夫眾生,生活在這個世間,無一不是受到煩惱驅使可憐人兒,我們每個人都是可恨的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可恨,互相怨恨,誰又能來度我出生死泥?。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幾種可憐人,不值得你同情
    一個虛假的可憐人,會讓很多的人顛覆觀念,從此不再願意對弱者伸出援助之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下這幾種可憐人,不值得你同情。幫人要有原則,做人要有底線,真的別愛心泛濫。2.得寸進尺的可憐人,你幫他,他反而會算計你、賴著你。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聽起來很刺耳,但還是很有道理的。我是在昨天的微博熱搜前幾名看到關於「散裝衛生巾」這個話題的,就像絕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在看到這個熱搜才知道衛生巾還能散裝出售。在對這個事進行一番詳細的了解後,我心裡有一種很無奈的感覺。
  •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知他故宮何處」,不由讓人想起李後主,「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所以故宮何處,故國難忘!「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這是說,我怎能不深深地思念啊!可是只能在夢中重回故國,重回故宮故殿、故鄉故土。可是如今倉皇北去,這幾日連這夢中回去也辦不到了!因為最近我竟是連夢也做不得一個啊!這樣說簡直就可見當時的宋徽宗真是悲哀至極、可憐至極啊!
  • 古人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
    書中提到了一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延續至今,依然頻繁出現在人們口中,其實它的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揭示的是對一部分可憐又墮落、又無用、又無恥的人的批判。
  •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08.24 小朋友早餐:海苔飯糰
    昨天早上上班的路上,出了地鐵口,一位大爺賣報紙,以為發傳單條件反射的拒絕了,後來抬頭看到大約有七八十歲的年齡,佝僂著後背,想著畢竟也是自食其力的,於心不忍,又折回頭跟他買了一張,下班路上打開報紙想要看看,才發現是8月18號的,一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倒也不是難過,後來想想,是有多可憐多走投無路才會去撿報紙來賣,瞬間有很多想法,五味雜陳,而這個想法最強烈。
  • 世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的身世或者遭遇非常讓人同情,可是如果你認真研究過這部分所謂的可憐人,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可恨之處,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