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為什麼會外翻?莫名其妙

2021-02-06 康復小南寧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康復小南寧》,本公眾號是小編業餘時間,用來學習分享,因此有添加小編微信號或者留言的同道,回復有所怠慢請見諒!

髕骨怎麼會無緣無故外翻呢?其實我們可以把髕骨想像成磁浮列車,它是漂浮在我們膝蓋上方的,完全由股四頭肌來控制他要去的方向,如果股四頭肌外側的肌肉相對內側的肌肉緊繃,自然髕骨就被往外面拉,就會造成所謂的髕骨外翻。

女性發生髕骨外翻的機率比男生高得多,這其實是因為女性骨盆先天就比男性來得寬,容易在膝蓋外側產生比較多的拉力,再來是女性常因為美觀的問題,不管是坐姿或站姿就習慣把膝蓋併攏,這也容易造成外側肌肉處與被拉緊的狀態,容易把髕骨往外拉走。

雖然我們從X光可以看到髕骨外翻,但事實上,10個人可能有8個人去照X光都會有髕骨外翻的問題,但是!未必人人都會疼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髕骨本身就是一個可以左右滑動的骨頭,每個人可以滑動的程度也都不相同,髕骨有可能會因為今天外側肌肉較緊繃而往外側滑,明天也會因為內側肌肉較緊繃而往內側滑,所以疼痛來源並不是左右滑動的骨頭,而是來自髕骨正下方的脂肪墊,脂肪墊本身充滿神經,是非常敏感的組織,原本是膝蓋緩衝的組織,但是他會因為髕骨倒叉的關係,去壓迫到脂肪墊,造成脂肪墊肥大,進而產生發炎反應。(黃色部分為脂肪墊)

所以一般有髕骨外翻又有膝蓋疼痛的人,脂肪墊八九不離十肯定是肥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長期久坐不運動的關係,時間久了股四頭肌無力,沒了股四頭肌幫忙把髕骨撐起來,這個磁浮列車就漂浮不起來,實實在在的壓在下面的脂肪墊上,脂肪墊每天都在接受這些壓力,當然會不斷增厚發炎了。

要減少膝蓋壓力,就必須先學會怎麼去控制我們的髕骨,股四頭肌本身有四條肌肉,分為股外側肌/股中間肌/股內側肌/股直肌,從圖中可以看到,股直肌和股中間肌的出力方向可以把我們的髕骨直接往上拉,會直接減少髕骨往下壓到脂肪墊,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以直接強化股四頭肌肌力的方式去降低脂肪墊的發炎程度。


1.生活中坐姿到站姿的時候,避免膝蓋往內靠攏

2.站姿或走路的時候不壓膝蓋

3.避免穿高跟鞋,多穿平底鞋

4.深蹲訓練股四頭肌

5.輔助工具:肌內效貼布將髕骨往上撐起來。

文章參考:physicaltherapyclass

如果覺得公眾號對於您的學習有幫助,點個在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本文完

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髕骨莫名其妙外翻了?
    髕骨在膝關節中的作用髕骨怎麼會無緣無故外翻呢?其實我們可以把髕骨想像成磁浮列車,它是漂浮在我們膝蓋上方的,完全由股四頭肌來控制他要去的方向,如果股四頭肌外側的肌肉相對內側的肌肉緊繃,自然髕骨就被往外面拉,就會造成所謂的髕骨外翻。
  • 透析髕骨外翻的真相(上)
    (PFPS)那什麼是髕骨外翻和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呢?還有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臀肌沒力嗎?還有什麼其他可能髕骨是我們膝蓋前面的小小塊骨頭,他一般來說會順著大腿骨(股骨)與小腿骨(脛骨)之間的軌跡行走。如果他今天失控跑出去撞到隔壁鄰居的時候,就會產生磨損與疼痛,也就是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而不約而同的是,大家的髕骨都很愛跑去撞外側的鄰居,髕骨去撞外側鄰居(股骨頭)的現象稱為髕骨外翻。
  • 「運動康復」髕骨外翻糾正看腳踝
    去醫院看後結果常常是→髕骨外翻或是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PFPS)那什麼是髕骨外翻和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呢?還有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臀肌沒力嗎?還有什麼其他可能?髕骨是我們膝蓋前面的小小塊骨頭,他一般來說會順著大腿骨(股骨)與小腿骨(脛骨)之間的軌跡行走。
  • 女性膝蓋前緣疼痛要當心髕骨外翻
    髕骨外翻VS退化性關節炎  到底髕骨外翻與退化性關節炎的差別在哪裡?首先是疼痛的部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會很明確感覺膝蓋內側疼痛,或是覺得走路的時候,膝蓋後側緊緊的、脹脹的。但是,髕骨外翻的患者通常會主訴膝蓋前緣疼痛,卻沒有辦法指出真正疼痛的位置;而是會在蹲、跪,或是爬樓梯、久坐起身的時候明顯不舒服。  要正確揪出髕骨外翻病症,可以透過理學檢查,醫師會請患者腳伸直,然後用手在患者的膝蓋骨上面做一個壓迫的動作,讓其膝蓋骨跟大腿骨的關節,做一個摩擦的動作。
  • 【健康】女性膝蓋前緣疼痛要當心髕骨外翻
    首先是疼痛的部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會很明確感覺膝蓋內側疼痛,或是覺得走路的時候,膝蓋後側緊緊的、脹脹的。但是,髕骨外翻的患者通常會主訴膝蓋前緣疼痛,卻沒有辦法指出真正疼痛的位置;而是會在蹲、跪,或是爬樓梯、久坐起身的時候明顯不舒服。  要正確揪出髕骨外翻病症,可以透過理學檢查,醫師會請患者腳伸直,然後用手在患者的膝蓋骨上面做一個壓迫的動作,讓其膝蓋骨跟大腿骨的關節,做一個摩擦的動作。
  • 髕骨在膝關節中的作用
    髕骨與股骨中的滑車溝槽鉸接,形成髕股關節。當膝蓋伸直時,髕骨會在沒有太多限制下「浮起」;而膝蓋屈曲時,髕骨便會進入滑車溝槽。髕骨將大腿的四頭肌肌腱連接到膝蓋下的髕骨肌腱,連繫脛骨的脛骨結節。廣告傳遞股四頭肌力量,可增加力矩,伸屈活動時髕骨有「鏈帶」作用,具有增加膝關節的迴轉能力,有對抗膝內、外翻的作用;保護膝關節在半屈位置的穩定性,防止膝關節異常的內收、外展及前後錯動。
  • 年輕女性易膝蓋酸痛無力 原來是髕骨外翻惹的禍
    常有年輕女性走路時感覺膝蓋周圍酸痛或刺痛,爬樓梯時疼痛加劇膝蓋無力,下蹲膝蓋有脹痛感,說不出的異常感覺,小心可能是髕骨外翻的信號。
  • 手術技術:半伸膝位髕骨外翻髓內釘置釘技術
    在脛骨髓內釘置釘時,多數臨床醫生喜歡採用半伸膝位髕上入路,在進行此入路時通常採用股四頭肌腱縱行切口,而髕骨後的置釘過程會對髕股關節的關節軟骨造成損傷(圖1)。圖1,43歲男性,半伸膝位髕上入路髓內釘術後一年關節鏡圖像。
  • 劉若英髕骨外翻高跟鞋危害逐一數
    她還曾連發兩條微博,稱自己因髕骨外翻正接受一種「自體生長因子關節注射療法」。  1、出現扁平足  長期穿高跟鞋會導致足部肌肉無力,令腳型出現變化,形成扁平足。  扁平足雖然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患有扁平足的人稍微走一段路就會變得很吃力,在行動上還會比較不方便。
  • 幹細胞療法成功案例丨奶茶劉若英擺脫髕骨外翻
    你一定想不到十年前她還是一位飽受膝蓋疼痛困擾的膝髕骨外翻患者。2007年劉若英接受檢查發現患有雙膝髕骨外翻。據悉,劉若英中學畢業時曾過出車禍傷,導致其左膝受傷。本來她不以為意,後來習慣用右腳支撐身體。沒想到因此使右膝外翻狀況比左膝還嚴重。2009年,醫生說再拖下去將影響走路和正常生活。據說劉若英接受「關節鏡鬆弛術」治療,讓髕骨向中間靠攏,之後還需要6周復健訓練。
  • 髕骨股骨疼痛
    Pain Syndrome, PFPS)所謂症候群,就是一堆症狀的總稱,前膝痛、髕骨周邊或底下疼痛、髕骨外翻、髕骨軟化...等。
  • 弓弦理論:髕骨穩定的基礎
    結構上看,髕骨處在股四頭肌與髕腱形成的「弓弦」上,Q角越大,弓弦拉的越緊,則外側肌肉對髕骨的拉力越大,就越容易有髕骨外翻、半脫位或髕股疼痛綜合症(PFPS,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理論上,當Q角為0度時,弓弦力為0。
  • 動態膝外翻
    動態膝外翻乍聽起來十分的陌生,她的定義是一種位置或運動,在三維空間下的測量,即從股骨遠端到脛骨遠端這一段遠離身體的中線。動態外翻包括象徵性的運動和瞬間(見圖1)。有膝前區疼痛的病人一般下肢都顯得十分筆直,雖沒有過度的膝關節內翻或外翻,但明顯有股骨內旋,提示有股骨前傾,當伸直時髕骨總是互相指向對方(見圖2,左)。當膝關節處於屈曲位時則更明顯:股骨將會更加內收及內旋(見圖2,右)。
  • 髕骨帶使用指南
    甚至個別人會出現在下雨陰天就隱隱作痛的情況。1髕骨髕骨就是膝蓋骨,位於膝蓋的正前方,呈倒三角形,前面粗糙背面光滑。其功能就是保護關節和維持關節穩定性的功能,能夠防止膝關節過度內翻或者外翻。2髕骨帶當沒有選對合適的跑鞋或者採用不正確的跑姿時,會對膝關節產生較大的衝擊,長久下來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傷,導致每次進行跑步運動的時候都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症狀
  • 膝蓋防護神器——髕骨帶
    封面圖為麥克達威414R二級護具髕骨就是膝蓋骨,位於膝蓋的正前方,呈倒三角形,前面粗糙背面光滑。當沒有選對合適的跑鞋或者採用不正確的跑姿時,會對膝關節產生較大的衝擊,長久下來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傷,導致每次進行跑步運動的時候都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症狀。為了能夠緩解疼痛,則需要藉助髕骨帶了。
  • 筋膜課堂|髕骨外翻?常見膝蓋內側疼痛,如何通過筋膜放鬆來改善
    去看醫生,是不是常常得到髕骨外翻的結論?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下,如果今天是膝蓋內側疼痛的話,造成的原因會是什麼?常常造成膝蓋內側疼痛的原因有幾個:a. 因為本身骨架排列關係,造成在承重狀態下,膝蓋內側壓力較大b.
  • 髕骨軟骨軟化症了解
    髕骨軟化症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髕骨軟骨炎,是引起膝前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是髕骨軟骨面及其相對的股骨髕面的關節軟骨由於損傷而引起的,以膝部不適,髕骨後方疼痛,膝內側隱痛,活動時疼痛加重,繼而自覺髕骨之間有摩擦感,髕骨有壓痛為主要表現的退行性疾病。
  • 小心得了髕骨疼痛綜合症
    膝關節髕骨周圍或後方有持續的鈍痛並且跑步、上下樓梯、下蹲、甚至是從椅子上站起等動作都會使疼痛加劇。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症狀,那您很有可能患上了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PFPS),是用於髕股關節本身或鄰近軟組織引起的疼痛的總稱。
  • 運動中不容忽視的膝蓋損傷——髕骨脫位
    科室醫生在查體時發現,小田右膝關節周圍腫脹,右髕骨外翻,右膝關節內壓痛陽性,右膝關節浮髕試驗陽性,右膝關節活動受限,診斷為:右髕骨脫位、右髕骨內側支持帶斷裂、右膝關節內游離體。經科室討論,決定行:關節內游離體取出+內側副韌帶重建術。
  • 圖解髕骨正常解剖、變異及常見疾病
    a圖正常位置髕骨,髕韌帶長度(PT)/髕骨長度(PL)正常比值為1.0-1.2(國內文獻一般小於0.8提示低位髕骨,大於1.2提示高位髕骨);b圖PT/PL比值為1.8;c圖示髕骨脫位狀態,局部骨髓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