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2月1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陳蕾)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今天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12月14日,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此前,在拼多多的銷售帶動下,雲南石林縣的人參果由「小水果」發展成了大產業。(央廣網發 穆功 攝)

拼多多「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兩大核心資源將同步加入。「百億補貼」現已大幅覆蓋「米袋子」「菜籃子」等民生用品,「限時秒殺」也將每天推出時令水果及生鮮的優惠,讓消費者以全網最低價享受來自各大農產區的美味。

據悉,拼多多「原產地直發」是平臺踐行「重投農業」的其中一步。此前,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平臺對農產品全價值鏈和基礎設施的合作以及投資機會保持高度關注,將幫助農民賺得更多、消費者節省更多,推動農業價值鏈變得更加高效,最終實現「普惠」的目標。

原產地直發,持續推進農產品上行

曾幾何時,「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頻繁出沒,農產品價格經歷暴漲暴跌;今年以來,疫情又導致部分地區農產品遭遇「賣難」,無論行情好壞,處於價值鏈末端的農民利益總是受損,消費者也無法享受實惠。究其原因,就在於傳統農產品的供應鏈條太過冗長,中間環節拿走了大部分收益。

拼多多通過原產地直發的農貨上行模式,極大地縮短了流通供應鏈條,推動農產品從田間地頭「最初一公裡」直連餐廳廚房「最後一公裡」,大幅降低了產品銷售成本。(央廣網發 穆功 攝)

拼多多「原產地直發」將致力於破解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問題。「在傳統流通鏈體中,農產品要經過小商販、產地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在抬高產品的銷售成本。」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我們將紮實推進『原產地直發』的銷售模式,打造農產品超短供應鏈,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為此,拼多多將廣泛深入全國各大農產區,在區域聯合、直播推廣、原產地建設、公用品牌打造等領域展開合作,在重塑農產品供應鏈的同時,發掘更多原產地的優質產品,助力部分地區的小水果發展成大產業。

而在銷售方面,拼多多將加大農產品補貼力度,通過「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兩大核心資源為時令水果及生鮮提供源源不斷的需求。在之前的「冬令生鮮萬人團」中,直接採自原產地的贛南臍橙均價每斤不到3元,琯溪蜜柚更是低至1.6元/斤,均為全網最低價,萬人團單日銷量超過66000件。

拼多多「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將為時令水果及生鮮提供巨額補貼優惠。在之前的「冬令生鮮萬人團」中,10000件贛南臍橙被拼光,萬人團農產品日銷量超過66000件。

「農產品供應鏈的縮短,還有利於提升農民在價值鏈中的地位。」狄拉克說,「我們將發動平臺商家和新農人加大在農產品生產、收儲的投入,並與各方探索產品包裝、冷鏈物流等新合作,加強原產地建設。」

資料顯示,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及農副產品交易額高達1364億元,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方面預計,2020年平臺農(副)產品的交易額將突破2500億元。

數據與人才雙管齊下,助力鄉村振興

在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中,拼多多已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農貨智能處理系統」。「系統歸納了全國各大農產區的數據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特色品類、成熟周期等,能夠幫助這些地區的農產品精準匹配給有相應需求的消費者。」狄拉克介紹。

此次推出「原產地直發」,拼多多將進一步擴大「農貨智能處理系統」覆蓋範圍,強化數據應用。

「除了繼續投入精力優化算法和AI系統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對人才的培養。」狄拉克說,「『農貨智能處理系統』中的大量信息不是靠遠程推算或經驗總結,而是平臺通過『新農人返鄉體系』和『多多大學』帶動的新農人、新農商打通了農產區『入網』工作。」

今年以來,「多多大學」已先後奔赴雲南、貴州、河南、青海等地,開展了近20場電商專題講座和培訓。(央廣網發 穆功 攝)

拼多多將與地方加強人才合作,以線上課堂及實地講學等形式,講解電商運營、產品推廣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培育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產品商家,讓他們能夠把家鄉的好貨搬到網上,豐富「農貨智能處理系統」的數據來源和維度,把增加的收益攥在手裡,推動農產品更好的銷售。

狄拉克表示,「原產地直發」也將同時納入拼多多新農人培育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平臺開啟了新一輪10萬新農人培育計劃。」狄拉克說,「自9月以來,我們已先後奔赴雲南、貴州、河南、青海等地區,開展了近50場電商專題講座和培訓,覆蓋農業生產與經營者超過5000人。」

據了解,拼多多後繼還將邀請農業專家、產業專家圍繞原產地建設、農產品上行節點改善等制定解決方案,主導農產品分級、加工和包裝等一系列工作,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規模化的產業。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人才振興。我們將持續向各大農產區傾斜資源和技術,在原產地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逐漸壯大的農業產業,讓鄉村人才既能回得來,也能留得住。」狄拉克表示。

相關焦點

  • 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助力鄉村振興
    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助力鄉村振興
  • 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 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12月14日消息,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百億補貼」打造全網最低價水果和...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生鮮補貼力度
    DoNews12月14日(記者 翟繼茹)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拼多多表示, 「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兩大核心資源將同步加入。「百億補貼」現已大幅覆蓋「米袋子」「菜籃子」等民生用品,「限時秒殺」也將每天推出時令水果及生鮮的優惠。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介紹,「在傳統流通鏈體中,農產品要經過小商販、產地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在抬高產品的銷售成本。
  • 「原產地直發」受追捧 90後丹東小夥在拼多多賣草莓年銷千萬元
    此前,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對董希望這樣的商家提供專人對接、資源傾斜、活動扶持等綜合舉措,在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的同時,也在通過幫扶新農人,持續完善平臺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產地建設,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助推鄉村振興。電單車「起步」,看好草莓電商銷售董希望生長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一個單親家庭,從小便十分獨立。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在下午的峰會中,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出席並發表了題為「拼多多如何重構農產品消費」的演講。拼多多提出了農地雲拼的方式,將分散的生產和生產的需求拼在一起,並通過超短鏈算法推薦、農地雲拼一系列的技術和模式的創新助力農產品線上銷售。
  • 拼多多告訴你:家鄉的月亮也很圓!
    在這樣一個時代,農產品銷售自然不能沿襲過去的思路。姐弟三人積極轉型,成立了電商公司,在拼多多開了兩家店鋪,賣乾果和鮮果。如何縮短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讓家鄉好貨,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餐桌?拼多多的「產地雲拼」模式給趙閆指點了迷津。
  • 精選180餘種農產品「洛陽市消費扶貧生活館——郵政館」開館
    柴少勇充分肯定了洛陽市消費扶貧生活館·郵政館的建設意義,他指出,扶貧館突出「原汁原味原產地」,打通了產品源頭端和終端消費者,是集周邊居民零售、職工福利採購、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難買」的問題。
  • 拼多多打造阿克蘇蘋果直供鏈,源頭分級、產地直發助力農民增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設施的完善,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脆甜多汁的「冰糖心」蘋果開始越來越多地通過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直接銷往全國各地。在創新的「拼農貨」模式帶動下,天山腳下到處上演著一幅幅果農增產又增收的美麗畫卷。
  •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蘇寧做對了這幾步
    以往,對這些地區來說,在農產品「豐收」和農民持續「增收」、「加薪」之間,幾乎隔著一道天塹——精簡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提高產品品質和品質溢價。 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我國優質的農產品產業帶多如繁星。農產品走出田間地頭,到全國各地的餐桌,關鍵在於完善的流通體系。
  • 拼多多推2020廣州茶博會直播 超56萬人在線品茗
    為弘揚傳統茶文化,助力茶葉市場復甦,拼多多特別推出了廣州茶博會直播,邀請專業人士現場講解和互動,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場雲端品茗交流的盛宴。  其間,廣東省潮州市委副書記崔建軍還走進直播間,客串了一把「潮州工夫茶大師」。 崔建軍不僅熱情介紹了潮州單叢茶,還親自展示了工夫茶衝泡的各類茶具和方法步驟,令觀眾大開眼界。
  • 中國建設銀行聯手拼多多開設消費扶貧專館,115萬用戶參與「善融共...
    鞭牛士BiaNews消息:12月22日,中國建設銀行聯手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展「善融共築 消費扶貧」大型專場活動,並同步開設消費扶貧專館。中國建設銀行是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引領者,拼多多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兩大平臺均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並長期圍繞扶貧助農投入資金和資源。
  • 90後小夥在拼多多賣水果 靠著「原產地直發」一年銷售額破億元
    91年徐州小夥劉闖, 2017年開始接觸電商,崛起的拼多多引起了劉闖的注意,有很多物好價優的農產品很受歡迎,成交量也很高,周圍的親朋好友幾乎都在用。劉闖最開始把家裡的蘋果在拼多多平臺上試水。拼多多上的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打造高性價比產品,不僅僅需要原產地直發保證水果質量,劉闖認為要在拼多多上生意火爆還必須要走量。
  • 屏南:發展「李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屏南縣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植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發展「屏南李」品牌果業,加快促進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2020年全縣水果管護總面積3.32萬畝,總產量1.1萬噸,總產值1.45億元,種植產出效益高。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 助力鄉村振興,中山持續推進行動支付示範鎮建設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便捷的支付服務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聯合中山市金融工作局組織召開中山市行動支付示範鎮建設2020年工作總結暨2021年工作推進會,旨在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推動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圍繞水、電、公路、網絡和農村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快補齊短板,加大農村道路、飲水、電力、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完善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和諧幸福鄉村。(三)深入推進鄉村風貌提升,改善農村環境條件。
  • 石頭山變身「花果山」 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原標題:石頭山變身「花果山」,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從偏遠鄉村到美麗田園,從亂石山崗到沃柑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