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百億美元市場!星巴克、肯德基、奈雪、喜茶相繼布局 「人造肉」再掀市場波瀾 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超百億美元市場!星巴克、肯德基、奈雪、喜茶相繼布局,「人造肉」再掀市場波瀾
近期,人造肉在中國又傳來落地的消息。繼奈雪的茶、星巴克、肯德基之後,喜茶近日也推出了一款「人造肉」漢堡。5月18日,喜茶官宣,即日起聯合星期零STARFILED推出植物肉產品——「未來肉芝士堡」。據稱,該產品是以大豆蛋白為原料,100%純植物提取,喜茶全國配備烤箱的門店均出售這款產品。
這是近兩個月來,第三家宣布上線「人造肉」產品的品牌餐飲店。在剛剛過去的4月,肯德基和星巴克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人造肉食品。肯德基在廣州、深圳、上海三地的3家餐廳推出「植培黃金雞塊」,星巴克則推出了「星善食」主義人造肉菜單。
上線不久即售罄
5月19日,記者通過「喜茶GO」小程序看到,截至當天下午2點,該產品在深圳地區已有多家門店售罄。隨後記者也從美團外賣APP搜索看到,深圳福田區的多家喜茶門店的「未來肉芝士堡」也已經售罄。而在官微評論區,許多用戶也表示開售即賣光:「剛準備衝告訴我售罄了」、「一下子就被買完了」。
記者看到,這款「未來肉芝士堡」售價25元,其產品介紹道:選用星期零植物基未來肉打造,每100克未來肉含17.1克蛋白質與5.5克膳食纖維,熱量僅為真牛肉的51%。據記者了解,按照生產方式,目前的「人造肉」概念中可以分出三類產品:一是傳統素雞、素鴨等豆製品調味後形成的「葷做素肉」,在國內就有寧波素蓮、深圳齊善和江蘇鴻昶三個規模較大的生產性企業;二是將豆類蛋白擠壓、塑型、調味後,模擬肉類口感和營養成分的「植物基人造肉」,美國的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屬於此類;三是用基因技術培育動物肉細胞的「細胞培養肉」,行業頭部公司Memphis Meats仍在市場化早期階段。
而對於跟喜茶合作的星期零STARFILED,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份,註冊資本100萬元。記者此前調採訪了解到,Starfield目前已經和23burger、Baia burger concept、青苔行星、若蘭慈等深圳多個本土知名餐飲品牌達成了合作,記者也在這些門店看到了相關的素食漢堡產品。
「人造肉沒有抗生素、沒有膽固醇,蛋白質含量跟牛肉差不多,卡路裡卻是正常肉類的三分之一,健身人群就非常適合吃這種肉。」Starfield的線下實體店「青苔行星」餐廳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於前期的科研成本較大,因此人造肉剛推出市場的價格較高,Starfield將從深圳開始,向一線城市推開,「一線城市有消費能力,此外比較講究飲食健康。」該負責人表示,未來產品大面積鋪開後,價格應該就會下降。
資本欲拓新藍海
實際上,「人造肉」已不算新事物。但2020年可以說是中國的人造肉元年,多家餐飲品牌推出人造肉餐品,搶佔市場。今年4月20日,肯德基已正式宣布在國內公測「植培黃金雞塊」,原材料為「植物肉」,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隨後,星巴克也宣布,首次將植物膳食品牌Beyond Meat引入中國內地市場,並推出5款全新植物肉產品,並由李宇春擔任「星善食」主義菜單的形象大使。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肉食巨頭的雙匯發展也開始斥資布局。近日,雙匯發展發布公告稱,為實現專業化經營和投資股權的集中管理,公司擬以7.3億元價格收購控股股東羅特克斯公司手中的6家公司股權。記者注意到,雙匯發展斥資7.3億元收購6家公司中,有兩家公司專注於植物蛋白領域,因此雙匯發展此次的收購舉動,被稱為有意進軍「人造肉」市場。
5月14日,金字火腿發布微博稱,15日晚八點,羅永浩將在直播間帶貨公司人造肉系列新品「植物肉臘腸」,受消息面影響,金字火腿在15日當天盤中一度漲停。除了金字火腿,早有海欣食品、安井食品等大型公司已涉足人造肉領域,但他們的布局發力更多側重於供應鏈後端。
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以每年約15.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或將達279億美元。2018年全年亞太地區為人造肉市場貢獻了近10億美元。
消費者關注健康,資本也正在關注這一新興消費理念背後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2017年8月,專門研究利用素食食材製作牛肉餅的公司「不可思議的食物」(Impossible Foods)宣布,獲得了來自新加坡基金公司淡馬錫、比爾·蓋茨、科斯拉風投等投資公司和個人共計7500萬美元的融資。2019年5月,Impossible Foods又收到3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今年3月17日,Impossible Foods再次獲得了約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參與者都是亞洲的重量級投資人。在國內,今年3月,星期零STARFIELD也獲得了來自愉悅資本、經緯中國領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據相關報導,這是目前已披露的國內創新型人造肉企業完成的最大金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