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級別自動駕駛是個偽命題嗎?

2020-12-26 河北日報

□河北日報記者 任國省

近日,長安汽車發布首個「量產」的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主打兩點:「L3」和「量產」。類似的宣傳語,上次出現是2017年奧迪新A8L首發。但受多方因素影響,這項功能並未給車主帶來預想中的便利。

長安十幾萬元的新車型靠譜嗎?遭遇圍觀的同時也引發不少質疑。在汽車智能化道路上,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成為一些車企戰略實現的關鍵。近日,一些主機廠紛紛發布自己的L3自動駕駛落地時間表,讓人禁不住好奇:真正的L3自動駕駛,究竟有多智能?

簡單來說,自動駕駛分級在中國標準可以用L1級脫離雙腳、L2級脫離雙手、L3級脫離雙眼、L4級脫離大腦來形容,至於L5級則是完全無人駕駛。對自動駕駛來說,L3是一個分水嶺。正是這種過渡性,讓L3級自動駕駛一直充滿爭議。以學者為代表的學術派認為L3是個偽命題,需一步實現L4級。以各大企業為代表的實務派則認為必須是L1、L2、L3、L4一步一個腳印向上走。雖然L3是個偽命題,但也是必經階段。實現自動駕駛的目的,一是便捷,二是安全。真正為L2向L3的進階踩下剎車的,是安全問題。

接管報警的真實情況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機互動?是緊急停車還是有別的處理方法?這是消費者真正關心,也是會在真實行駛環境下「要命」的問題。

L3的自動駕駛大部分時間不需要駕駛員操控,但駕駛員應該什麼時候接管、責任主體應該怎麼界定,這是L3市場需要回答的問題。長安汽車L3系統的限定條件是結構化道路,也就是高速路、城市環線上才能啟用,解放雙眼則進一步限定為40公裡時速下的結構化道路。對於用戶而言,這樣被設計運行條件限定死的L3的量產意義不大,因為在現實道路和行駛過程中,能夠使用L3的限定環境很少遇到。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前中國的政策法規還沒有開放L3級自動駕駛車型上路行駛,鬆開方向盤甚至「脫眼」都是不合法的。因此國內並未有搭載L3級自動駕駛配置的量產車。

長安汽車相關人士也表示,此次進行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的車型—長安UNI-T年內上市,L3級自動駕駛是否能真正上路,還要看國家的法律法規。如果法規沒出來,帶有L3自動駕駛的UNI-T部分自動駕駛功能就要關閉。毫無疑問,自動駕駛甚至是無人駕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目前情況下,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的法律與倫理困境依然難以釐清。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果發生事故,負責的到底是車主、自動駕駛開發公司還是汽車廠商?

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乘用車能跑起來,無論是出現在PPT裡,還是在直播視頻裡,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進步。測試場景能否達到量產上市的基礎?技術是否足夠成熟?即便在法規具備之後,也需要有嚴格的檢測手段驗證。這些都應該由專業評測機構給出認定,而不是由車企單方宣布。

L3級自動駕駛的實現,絕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考驗,它需要各個方面的周全保障才能運行。交通規則、汽車保險、事故責任等多方面政策也要隨之變化。

長安UNI-T能否真正實現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需要市場檢驗之後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但對汽車用戶來說,要的不是概念,而是更多的消費場景,是實實在在的能帶來便捷和安全的交通工具。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周報】京平高速擬開放測試;眾車企發布L3+自動駕駛量產...
    (來源:北京青年報11月16日) 延伸閱讀:高速公路作為道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動駕駛關鍵的實施場地和重要應用場所。開展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測試,有利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目前國內多數地區自動駕駛高速公路場景均處於封閉測試。 北京和海南對高速公路開放測試的態度較為前沿。
  • L3級自動駕駛+自帶按摩功能,開這車真的是享受
    這款矩陣大燈組可以識別多個發光、移動的物體,並進一步開展照射角度和照射亮度的自動調節,而它的雷射燈組更是可以達到長達600米的光照射程。即便是設計新穎的貫穿式尾燈也融入了OLED技術,它能夠根據周圍環境光線強弱智能調節自身亮度,不得不讓人感嘆「燈廠「的強大。
  • Waymo改自動駕駛為完全自動駕駛 暗諷特斯拉只有駕駛輔助功能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據外媒1月6日報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是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先驅,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告別了「自動駕駛」一詞,轉而稱其車輛為「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在其車輛上出售價值1萬美元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選項」,但是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一選項過度吹噓了自動駕駛能力,可能會帶來安全問題。但是特斯拉表示,它的車輛上已經包含了這項技術所需的硬體,該功能所需要的軟體也將在晚些時候提供給車主。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專家表示,完全自動駕駛指的是車輛可以完全自主決策駕駛行為,而不需要人類幹預。
  • 自動駕駛 | 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_易車網
    傳感器融合為了使車輛能夠自動駕駛,必須藉助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攝像頭、雷達、超聲波和LiDAR傳感器等。傳感器如何實現自動駕駛大眾甲殼蟲看上去很美,但它並不能識別周圍的環境。對於汽車實現自動駕駛來說,感知環境就像人類利用感官一樣至關重要。
  • 自動駕駛,臨港新片區優勢在哪裡
    自動駕駛已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概念。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而言,為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世界級前沿產業集群,融合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力於自動駕駛理應是題中之義。同時,自動駕駛因其對相關產業、應用場景、法律法規的特殊需求,也需要一片合適的空間承載。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廣汽新能源將基於5G技術車載應用的優勢,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並有望讓中國車企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又一次引領。  造車新勢力因與網際網路科技的深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在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量產上也紛紛給出時間表。威馬汽車在「2020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其與百度共同開發的AVP自主泊車技術,並亮相了首款搭載AVP自主泊車技術的全新量產車型。
  • 別再吹特斯拉了,國內的自動駕駛也不差
    國內的自動駕駛技術一點不比特斯拉差。讀完本文,你或許能對自動駕駛技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今年7月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稱,他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完成L5級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說到這裡,那什麼是L5級自動駕駛?
  • 2020廣州車展:22萬元支持5G與L3自動駕駛 上汽R汽車MARVEL R開啟預售
    從之前公布的官圖可以看出,該車內部配備了一塊19.4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內嵌斑馬智行Venus2.0作業系統,另外,該車還支持5G網絡、聲控駕駛、車家互聯、整車OTA升級、R PILOT 3.0自動駕駛輔助等功能。動力續航方面,該車配備三臺電動機,百公裡加速僅4.8秒。用戶還可選裝93kWh容量的超常續航電池,續航裡程可達到700km。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前言:高精地圖的發展與自動駕駛汽車緊密相關,自從自動駕駛汽車開始上路公開測試以來,高精地圖產業就應勢而生並飛速發展。相對於以往的導航地圖,高精地圖是專為自動駕駛而生的,其服務的對象並非人類駕駛員,而是自動駕駛汽車。對於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高精地圖是必備選項。
  • vankri交易所平臺官網:自動駕駛下「雲端」
    2020,自動駕駛走下雲端。一、「堆錢是常態」11月13日,理想汽車發布三季度財報。在電話會上,王凱透露了理想在自動駕駛上的具體計劃:2021年將發布全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等功能;2022年,L4級自動駕駛將應用於理想全新的自動駕駛產品上;L3級別以下的自動駕駛,理想不會單獨收取費用。
  • 自動駕駛七年爭奪戰:燒錢、聯盟、難落地
    同年,百度L4級別自動駕駛無人小巴士「阿波龍」也順利在廣州下線運營。百度「阿波龍」自動駕駛小巴士,圖源百度Apollo官網而就在百度和滴滴相互競爭的這幾年,在國家自動駕駛相關政策推動下,該賽道也變得越來越擁擠。
  • 你還在糾結L幾自動駕駛嗎?明年的市場將會徹底改變認知
    圍繞著實際駕駛中的不同場景,基於感知-判斷-執行的流程,不斷進行自動駕駛系統的升級與完善,是今天多數車企的思路。 所以,不結合具體場景就籠統定義自己是L幾自動駕駛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而在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實現過程中,有兩個路線上的分歧。
  • 十多萬的自動駕駛是什麼水平 吉利ICON/瑞虎7PRO對比體驗
    易車原創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不斷更新,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如今已經越來越普及,就拿中國品牌車型來說,很多十多萬價位的新車就已經配備L2級別自動駕駛,我們最近拿到的兩臺試駕車,吉利ICON和奇瑞瑞虎7PRO就是如此。由此我們也萌生了一個想法,同樣都是L2級自動駕駛,它們的實際表現會有區別嗎?
  • Waymo將拋棄「自動駕駛」措辭,試圖與特斯拉保持差異
    圖片來源:The Verge自動駕駛領域的先驅公司Waymo選擇放棄「自動駕駛」。據外媒The Verge報導,1月6日,Waymo發布消息稱將會拋棄「自動駕駛」(Self-driving)這一說法。並表示,未來在描述自己開發的汽車技術時將會使用「更深思熟慮的語言」。
  • 自動、智能、開放API:IP網絡自動駕駛之路
    自動駕駛網絡就是為打造智能化、簡單化網絡而提出的一種技術思路。在12月10日-11日舉行的共贏未來全球線上峰會(Better World Summit)上,國際著名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GlobalData的首席分析師Glen Hunt發表了專題演講,詳細介紹了自動駕駛網絡的機會點、產業進展、全球領先運營商的用例,並從分析師視角對使能自動駕駛IP網絡的關鍵技術做了解讀。
  • 陳景輝:自動駕駛與乘客優先
    這個特殊性嚴重改變了討論的結構:傳統交通事故的核心是責任的承擔與分配,這主要是個法律性質的問題;但自動駕駛問題的核心,必將從責任的分配轉移至生命安全的分配上,這主要是個道德問題,而法律的話題被降級為派生性的第二順位問題。具體來講,當自動駕駛汽車不可避免地發生涉及生命損失的碰撞事故時,自動駕駛汽車(道德算法)應當如何選擇?它應當選擇撞誰?誰又應當為這場碰撞事故負責?
  • 自動駕駛車又上一層樓,無需安全員,這次新寶駿領先特斯拉
    還記得經典美國科幻電視劇《霹靂遊俠》當中,曾出現過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嗎?這部在1982年誕生的電視劇,如今看來無疑有些稚嫩,但是其中對於未來出行方式的探索,卻值得我們去深究與琢磨。事實上,如今汽車產業的發展大趨勢,也確實在往自動駕駛方面靠攏,很多10萬價位的車型,都開始配備自動駕駛功能了,並能夠實現L2級自動駕駛,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車主的日常出行體驗,保證出行安全。
  • 自動駕駛測試員的日與夜:白天老司機 夜晚酒吧老闆
    9月9日,程震向時代周報記者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自動駕駛車輛的「老師」 「電腦是會出錯的,所以人必須完美,不能出現任何錯誤。」這似乎與大眾的常識相悖,但卻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動駕駛行業。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實現高級別的無人駕駛,就需要覆蓋所有的場景才可以。而這些場景是必須讓大量的測試員跟著自動駕駛車去路跑,去發現問題。」
  • 上海臨港出臺新規劃 允許L3級自動駕駛上高速
    雖然當前各大車企相繼宣稱,都掌握開發除了L2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或者輔助自動駕駛技術。但是當前,國內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施行下發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劃定有限範圍,同時車內配備有安全員的情況下,開展自動駕駛測試。
  • 中國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公示 駕駛自動化將按6級劃分
    本報訊(實習記者 楊天悅)近日,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公示將截止到2020年4月9日,擬定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獲準通過,也意味著中國將正式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