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日本有位超級阿嬤,用8句話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富養」!

2021-02-14 旅日

什麼是真正的「富養」?富養與錢的多少無關,而關乎金錢背後的價值觀和品格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需求,父母用心琢磨,並且身體力行,把值得孩子受益一生的好品質傳遞給孩子,才是真正的富養。

中國式的富養到底是什麼?正不正確?貌似到現在誰也沒有能力去定義,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某網友認為:女孩富養的本質是精神滋養要豐富。但是物質上也不能少,只是父母要掌握好個度,不然就適得其反了。

  有的人的意見則很堅決:該富養,長大了就不會因為別人給的小恩小惠甜言蜜語而輕易感動、上鉤,而且女孩子要精心養育才能培養氣質和內涵。但是富養也要有個度吧,武漢這位有求必應的就有些過了。
           網友比多引用電視劇蝸居裡例子說明:女孩富養就是要讓女孩有大家閨秀的氣度、眼界寬,不要被點蠅頭小利或者甜言蜜語就勾的找不著北。有肚量,別動不動就氣的跳腳。有修養,大方知禮。富養就是以大戶人家的標準來培養女兒,不是按暴發家的一切用錢砸女兒。如果蝸居裡的海藻當年是個富養長大的女孩,就不會因為幾萬塊錢就和人跑了。

  網友東籬雜談認為:「女孩富養」是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腐朽禮教的反動,眼光絕對是戰略性的。女孩將來是要做母親的,她的素質對下一代至關重要,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父母「富養」女孩,應當是在德、智、體等各方面素質的培養上捨得投入。倘若搞成嬌縱,豈不南轅北轍?
    網友離歌怪俠剛認為精神和物質層面的富養有所區別,他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富養,而不缺乏物質的富養,他在現代對男女有區別的養,更是落後至極!」
    「富養並不意味著亂花錢,而是給女兒豐富的內心世界,強大的抵禦外在誘惑的能力。像這樣給孩子亂花錢只會適得其反,孩子以後也會亂花錢,那一旦沒有那麼多錢的時候,就是孩子學壞的時候了。」

  很多人拼命工作,並且抱著這樣的信念——只要物質富足了,生活就會快樂。

  在養育孩子方面,相比用心陪伴,也更喜歡用物質和金錢來解決問題,並把這稱之為「富養」:

  但有時候,即使你為孩子付出了再多的金錢,孩子卻仍然感受不到愛,因為比起錢,孩子更需要你的關心。

  什麼是真正的「富養」?富養與錢的多少無關,而關乎金錢背後的價值觀和品格培養。 對於孩子的成長需求,父母用心琢磨,並且身體力行,把值得孩子受益一生的好品質傳遞給孩子,才是真正的富養。

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式富養的解析!

不是土豪就要和wifi聯繫一下哦!



  圈圈感覺,我們都是不懂富養或者沒法解釋富養的人,只有這位八句話,才能完美的詮釋了富養的概念!

最懂得「富養之道」的,居然是一位做了50年清潔工的貧窮老奶奶—— 日本喜劇界泰鬥島田洋七的外婆。

  島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廣,出生在二戰後的日本廣島。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他的父親受核輻射而死,守寡的母親在廣島經營著一個小酒館,因為無力撫養他,只好把八歲的他騙上火車,送往佐賀的阿嬤(也就是外婆)家。

  島田洋七把自己童年和貧窮的外婆相依為命的生活經歷寫成了《佐賀的超級阿嬤》。書裡的阿嬤真是個深諳養育精髓的高手,既不像一般老人那樣嬌縱孩子,也不像父母那樣為孩子的成長過分焦慮,而是把永遠樂觀自信的好品質默默種在了外島田洋七的心間。

  原來,阿嬤本來出身小康之家,美麗聰慧,但是丈夫早逝,一個人帶大七個孩子,靠當學校的清潔工為生,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工作,打掃學校的辦公室和廁所,生活十分貧困。

▲ 德永昭廣的超級外婆

  在窮得飯都吃不飽的阿嬤家裡,昭廣度過了8年充滿笑聲和歡樂的日子,這段經歷影響了他的一生,原因就是因為他外婆是 一個極其樂觀,渾身充滿了正能量的人,她給窮困的生活鍍上了一層光彩,這一切,成為了他童年裡「富有」的精神食糧,更是他幸福快樂童年的來源!

  阿嬤究竟是如何「富養」德勇昭廣的呢?她的教養方法又智慧在何處?  

  ▲《佐賀的超級阿嬤》插畫

  (1)   即使貧窮,也要窮得開朗自信

  阿嬤說:「 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是窮得開朗。而且啊,我們跟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來到阿嬤家,德永昭廣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從貧窮到更貧窮」。 有一次昭廣放學回家,肚子很餓,盼著吃晚飯,但阿嬤卻說:「晚飯哪是天天吃的啊。」打發他去睡覺。他從四點半睡到半夜,又覺得餓了,阿嬤又說:「你是神經過敏。」第二天早上盼望吃到早飯,阿嬤又說:「早飯不是昨天吃過了嗎?早點去學校,中午有營養午餐。」

  看到這兒,可能覺得阿嬤心腸硬吧。可是面對家中無米的現實,摟著孩子哭,覺得對不起孩子,豈不讓孩子更覺得自己跌到不幸的谷底?比較起來,阿嬤開朗地笑著說:「晚飯哪裡是天天吃的啊」,「到學校就能吃到營養午餐了」,更能讓他釋懷。 肚子雖餓,可是家中氣氛開朗,笑聲不絕,「我太慘了,沒有媽媽, 沒有飯吃」這樣不幸的感覺小昭廣從來沒有。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劇照

  (2)   笑是法寶

  笑,是阿嬤對待生活的態度。阿嬤的一輩子過得很艱辛,但是她很少哭,大部分時候都是笑著應對生活的。

  她教導昭廣,笑是窮人最能做的事情,因此永遠要帶著笑容和別人打招呼, 你一笑,別人也跟著笑了,沒有人會對在艱苦境遇中還能笑著努力的人惡語相向。小昭廣在外婆的教導下,嘗到了微笑的甜頭,很快融入了新生活,受到了鄰居和同學的歡迎,以及真心的幫助。

  生活難免會給我們一些絆腳石,我們能否都用笑容去迎接風雨?阿嬤告訴我們,可以。

  (3)  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 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阿嬤每天走路時都會在腰上拴一根繩子,下面系一塊吸鐵石,一路吸附鐵絲和鐵釘之類,「因為光走路什麼也不做,太可惜了。」撿到的鐵絲攢起來可以賣廢品,是他們的「外快」,多聰明啊。 後來昭廣想要賺點零花錢買吃的,就自己用這樣的方法。

  阿嬤家住在河邊,她就在河上放了一根木棍,攔截上遊飄下來的東西,上遊有個市場,經常有扔下來不要的畸形開裂的小黃瓜和蘿蔔,洗菜時掉下來的白菜葉,都是他們的美味。至於攔截到的木片和樹枝,就可以用來生火。

  阿嬤常對昭廣說: 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並且稱那條河是自己的「超級市場」,還笑著說「而且是送貨上門,還不收運費。」真是無比開朗的外婆啊!正因為阿嬤的智慧和樂觀,所以即使是貧窮生活,他們也過得有滋有味。

  (4)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昭廣在佐賀讀小學,運動會那天是要自己帶盒飯,貧窮的阿嬤沒辦法給他準備好吃的,昭廣只好帶著甜姜和梅子的素便當去了學校。不僅如此,母親和阿嬤都沒有時間來看他比賽。

  中午同學們都在和家人分享美味,昭廣只能孤單一人躲在教室裡吃寒酸的素便當。這時候班主任老師進來,說自己肚子疼,想換他的盒飯吃,昭廣於是快樂地享受了平時吃不到的,有香腸和炸蝦的高級午餐。連續幾年,都是這樣的情況,「為什麼老師都會在運動會這天肚子痛?」直到六年級時他和阿嬤說起這件事,阿嬤才認真地說: 「是老師故意這樣做的啊。讓人覺察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這也是外婆的人生信條。阿嬤家太窮,鄰居經常會送來一些吃的,卻只是說「我們買多了,吃不了」,「放著會壞掉」,而阿嬤也並不專程道謝,只是在打掃房子的時候,把鄰居家門前也悄悄打掃乾淨。

  (5)人生就是總和力

  昭廣從小體育很棒,擅長跑步,後來還成了棒球隊長,但學習成績比較差,阿嬤從不介意。

  外婆,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漢字也不太會……」

  「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歷史也不會?那就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這樣的外婆實在太酷了!

  最後昭廣的成績單上,除了體育5分,其他的課只有一分兩分, 但阿嬤說:「每個一分兩分,加起來不就是五分了嗎,人生就是總和力。」

  昭廣在年幼的時候,還沒能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可人生不就是總和力嗎?!越到成熟的年齡,他越是認同外婆的觀點!

  「有人靠腦力吃飯,有人靠體力吃飯,世界上既需要腦力勞動者,也需要體力勞動者。」阿嬤是知道外孫不是念書的料,並不強求,昭廣後來也靠自己的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 「讓不會讀書的孩子展現別的特長不也很好嗎?」是啊,人各有長,不能用單一的標準衡量。


  (6)人必須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昭廣高中時考回廣島,但畢竟不是學習的料,沒有拿到學歷,就帶著女朋友私奔去了關西,在那裡迷上了相聲,開始拜師學藝。

  剛開始生活十分艱苦,阿嬤的資助立即就換成了米下鍋。在學了半年以後,仍然看不到希望,也沒有得到女友父母的接納,昭廣垂頭喪氣地去見阿嬤。 阿嬤嚴肅地說,「人必須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必道歉,昭廣,因為那是你的人生。」對於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昭廣來講,這句話就是救星。他後來在演藝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成了知名的相聲演員,與阿嬤的鼓勵是分不開的。

  「老實說,我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見過每天早上四點就起來去打掃的外婆」。如果昭廣沒有見過那樣努力生活的外婆,也許他早就低頭認輸了。因為有這樣的經歷,德永昭廣做父親後,也一直相信, 只要自己努力奮鬥,孩子以我為榜樣,就不會學壞。

  (7)即使被兩三個人討厭 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讀書時,昭廣曾為這個問題困擾:「我什麼也沒做,為什麼還有人說我壞話?」阿嬤說:「即使被兩三個人討厭,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喜歡你的人,也有可能被其他人討厭。即使有人說你好,但討厭你的人也還很多。」知道這是社會常態,就不必期待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會輕鬆很多。

  在昭廣後來演藝生涯取得成功後,也有很多煩惱,也曾因為不再走紅失去粉絲而失落。阿嬤又對他說:「 與其讓一大堆人迷著你,不如用心磨練才藝,才藝磨練精了,演出會受歡迎,自然又會有一大堆人喜歡你。」無論是哪個領域,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擁有真本領,才是硬道理,阿嬤可真睿智啊。

  

  (8)到死以前,都要有夢想

  阿嬤一生過得非常辛苦,但她的那種樂觀、思考、煩惱、以及累計起來的一切經歷,正是外婆的人生。

  阿嬤說: 「到死以前,都要有夢想!沒有實現也沒有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如果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不論是什麼結果,都不算失敗。」

  阿嬤的夢想,是把她的七個子女拉扯成人。事實上,外婆的兒女們各個自立自強,沒有一個學壞,確實了不起。

  昭廣受到阿嬤的影響,在從事相聲事業的時候,不管順境逆境,都在拼命工作,不放過任何機會鍛鍊自己的口才,擁有超過30年的演藝經歷, 最終成為許多年輕藝人尊敬的相聲大師,暢銷書作家。

  一個幸福的童年,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正是外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使昭廣獲得了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知道如何找到生活的真正幸福。

  真心佩服這位佐賀的超級阿嬤,只用簡簡單單的8句話,就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富養」:

  1.即使窮也可以窮得開朗

  2.笑是法寶

  3.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4.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5.人必須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6.人生就是總和力,

7.即使被兩三個人討厭,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8.到死之前,都要懷抱夢想

  比起物質和金錢,這才是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寶貴財富」,而這些可貴的品質能夠支撐你在人生任何絕境中都不至於崩盤。

如何培養一個上的了廳堂

下得了廚房的好女兒?

①帶她發現生活的真善美:物質上一定的滿足是為了讓她知道可以得到的東西遠不止別人給的那些;而社會上的貧窮疾苦也要讓她了解,是讓她知道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

學會理解和尊重:社會是一面鏡子,你對他微笑他就會給你笑臉,如果你不收斂自己的任性和脾氣,就容易受到傷害。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


知道錢的價值和作用:金錢不是銅臭,他有自己的價值和魅力,讓女孩子從小就認識到錢不是什麼壞事。教她認識錢、存錢、以錢生錢,是一筆寶貴財富。

男要窮養,重要的是培養他面對困境時的忍耐力和艱苦創新意識。

而女孩富養的目的也是要提高她的生活層次感,性格中的寬容和忍耐,我們要的不是柔柔弱弱的大家閨秀,而是懂得感恩和更好活著的真女子。

(所用圖為網圖或劇照)


  ps:在全世界上千萬「超級阿嬤」粉的殷切期盼下,2016年作者島田洋七先生終於寫出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續篇——《我們是窮得開朗,所以不用擔心》。超級佐賀阿嬤的生存智慧都在這裡了!

版權說明:本文章轉自公眾號在日華人圈,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若看到自己作品後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旅日,更多日本文化、創意、生活、好玩等你來發現~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真正的富養在精神上
    富養只是依靠物質嗎?未必!真正的富養在精神上。《佐賀的超級阿嬤》以佐賀的童年,看苦樂人生中的生活哲學。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那一年,作者島田洋七還在母親的腹中,有一個尚且年幼的哥哥,二十多歲的父親卻因為輻射塵得了原子病去世!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養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日本阿嬤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講述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的童年時代,被寄養在阿嬤家的故事。那時日本戰敗後不久,經濟蕭條,他從小父親因廣島核輻射去世了,媽媽獨自拉扯昭廣和哥哥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昭廣常半夜出門會有危險,於是將八歲的他寄養到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
    媽媽說:「你好好睡覺,睡醒了,我就來接你。」小的時候,你是否經也經常聽到小男孩媽媽的那句話?你是否有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孩子,都把孩子送往鄉下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一定有這樣的場景:奶奶的手很巧,可以用稻草編織出各種各樣的小玩意;跟著爺爺去村口的小溪裡釣魚,偶爾還調皮地撿起小石子扔那頭無辜的水牛;纏著外婆給小零食,可以去收買其他的小朋友,讓他們和你玩;催著外公用「鳳凰牌」自行車載你去兜風。我們來看一本很感人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 疫情結束前,是焦慮還是應該做點什麼?《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講述自己年少時父親因受核輻射而去世母親無力撫養,8歲的時候從廣島到九州佐賀縣投靠外婆的故事。來到佐賀,迎接作者德永邵廣的是一間破舊的茅屋,以及曾經帶著七個子女熬過艱苦歲月的超級阿嬤。雖然日子窮到不行,三餐不繼,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成功的教育,都具備這三個特質
    在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裡永遠充滿笑聲。——《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所作,在豆瓣讀書的評分高達8.8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
  • 《佐賀的超級阿嬤》通過開朗的貧窮觀,告訴我人生不要拘泥於過去
    但是從書中你會明白一個道理: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己。下面我將會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體悟陳述一二。這本書是由日本喜劇界泰鬥,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前列。
  • 超級阿嬤的快樂人生
    上遊有個市場,經常有扔下來不要的畸形開裂的小黃瓜和蘿蔔,洗菜時掉下來的白菜葉,都是他們的美味。至於攔截到的木片和樹枝,就可以用來生火。而動物的屍體,就還回水裡,因為他們會自己消失。實在是不能用的,阿嬤就在河邊燒掉,而不讓它們再回到水裡。這不就是資源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嗎?阿嬤十分智慧。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三個哲學觀教會你活得快樂且通透
    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將大家牢牢拴住了,真正的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其實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己,就算沒錢,只要心境樂觀,也能活得舒坦,這讓我最近看完的一部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本片根據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同名小說改編,男孩昭廣出生在二戰後的廣島。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消沉的窮人,還是開朗的窮人?
    他的阿嬤是一個神奇的老太太,她每天凌晨4:00出去工作,靠一己之力養活一群子女,現在還要照顧孫子輩,她想盡千方百計去增加收入,養活孩子。日子很苦,很窮,她告訴孩子,天下有兩種窮人,消沉的窮人,和開朗的窮人,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我們世代很窮,做窮人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 佐賀有個超級阿嬤
    今天我要分享的書名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嫲》。這本書是寒假的時候我女兒的語文老師有天在朋友圈發出來的,我就跟著去買回來看了,同時買的還有另外幾本,但我最喜歡的是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嫲》,作者是日本的島田洋七。島田洋七,1950年出生於日本,本名德永昭廣,日本漫才師、作家,是日本漫才大師島田洋之助門下,與他的師弟島田洋八組成漫才二人組。
  • 《佐賀的超級阿嬤》:觸動我們內心的,往往是最樸實的情感
    即使時隔多年,阿嬤的開朗、生活能力和教育孩子的「野蠻」方式,還是那麼地讓人津津樂道,我在觀影時,不禁多次感慨到: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迷人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喜劇泰鬥、作家島田洋七的「回憶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受廣島原子彈輻射而去世,母親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就只好把8歲的他送到佐賀的外婆家,於是在那裡他度過了貧困且難忘的童年。
  • 《佐賀的超級阿嬤》:心疼阿嬤,唯有選擇開心,生活才有所期盼
    如果你現在活得頹廢無趣,覺得憋屈無助,抑或正遭受生活困頓,那我推薦你給自己幾個小時獨處時間,翻翻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豆瓣8.7評分,看看鄉下老太太怎麼窮得開心,活得有滋有味。你也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本閒書來讀,看完哈哈大笑,放鬆心情。《佐賀的超級阿嬤》是一本日本短篇小說,全文十七章節,預計不到3個小時就可以翻完。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樂觀的窮人
    外婆的手很巧,用竹子可以編織出小玩意;跟著外婆穿梭在黑暗籠罩的山頭去燒香;給我小零食,可以去收買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玩。今天,我們來聊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是200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那年,昭廣八歲,他的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由於母親忙於工作沒辦法照料他。一天大姨過來看望他們。
  • 學「佐賀的超級阿嬤「過日子
    首先強烈推薦一本輕巧的好書,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
  • 草讀 超級阿嬤的快樂人生法則
    但是好在房子邊上就是一條河,阿嬤在河上放了一根木棍,攔截上遊飄下來的東西。上遊有個市場,經常有扔下來不要的畸形開裂的小黃瓜和蘿蔔,洗菜時掉下來的白菜葉,都是他們的美味。因此河流就是他們的「超級市場」,而且還不要運費。至於撿到的木片和樹枝,就可以用來生火。而動物的屍體,就還回水裡,因為他們會自己消失。實在是不能用的,阿嬤就在河邊燒掉,而不讓它們再回到水裡。這不就是資源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嗎?
  • 《佐賀的超級阿嬤》很值得一看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看了有半個月之餘,一直不捨得看完。故事大概講述了德永昭廣八歲那年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爸爸因為二戰核輻射死亡,媽媽無力扶養昭廣,初來乍到沒有玩具也沒有朋友,甚至送他來的姨媽也匆匆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是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
  • 被阿嬤圈粉——《佐賀的超級阿嬤》
    儘管端午假期餘額不足,最後一天假期的下午還是吃吃喝喝看場電影,拉上窗簾,關掉電燈,一人一個抱枕,營造了私家影院的氣氛,竟有了「歲月靜好」的感覺,全然忘了前幾天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日子再難,也要笑著活下去。《佐賀的超級阿嬤》,超級治癒啊!
  • 富養自己最好的方式(深度好文)
    之前有讀者朋友問我,人到中年,財務自由,怎樣富養自己?我告訴他一句話:「勤能養財,學能養識,善能養福,樂能養壽,動能養身,靜能養心。」所謂富養,絕非欲望的饜足,物質的奢侈。而是養成好的習慣,使自己身心豐盈,生活美好。這才是一個人富養自己最好的方式。
  •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鄉下老太太的超級心靈雞湯,最好的生活哲學
    文:雙木林兮今天天氣有些陰沉,灰濛濛的天空籠罩著大地,窗外一片黯淡。這樣的下午適合讀一讀輕鬆的書。書架上的這本出自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之手的《佐賀的超級阿嬤》正合我意。老實說,這是一本並不深沉蘊藉的書,完全可以當做一個回憶錄去看。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何在貧窮的生活裡保持快樂
    01最近讀了一本超級治癒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令人唏噓。二戰結束後的日本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大家都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日本藝人島田洋七很早失去了爸爸,媽媽卻無力撫養他,只好把他送回鄉下讓外婆照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