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想升職加薪。
但要明白,有些事情做不好,無論認識誰都沒用,甚至再努力也混不好。
想要在職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因此,在職場上想要混得好,一定要做好以下這四件事。
找準價值定位
知乎上曾有一個話題: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
底下留言大多是:「誰會喜歡工作?那麼辛苦,簡直是讓人無法忍受,如果不是為了掙錢,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有多少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願意去工作。
但問題是,多數人對這種「不喜歡的工作」抱著勉強接受,不得不幹的消極態度,因此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總是感到不滿意,總是滿腹牢騷。
這樣下去,本來潛力無限的人生只會白白虛度。
無論如何,不管初衷是什麼,進入職場中都必須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和夫說: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每個職場人都要把「被分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抱有這種心境很重要。
如果你總是抱怨工作,總是說這份工作不喜歡,那就無法從工作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如果你不想湊合過不快樂的人生,那麼就要讓自己喜歡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苦,就能把努力用到極致,就一定能做出成果。
有了成果,才能獲得認可,才能在職場上獲得晉升。
重視職場溝通
在職場上進行有效溝通,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怎麼說。」
你可能遇到這些情況:
明明你的方案非常有建設性,但就是說服不了領導採用;
在會上你發表了意見,但由於表述不清,最後不歡而散……
每一次和同事說話,和領導溝通,其實都是在嘗試「說服」他們,讓他們贊同你的說法。
良好的職場溝通能力,是讓你說話更有分量的能力,減少與他人溝通摩擦的潤滑劑,提升效率促進達成共識的稀缺能力。
總之要想獲得好的職業發展,不僅工作能力要強,還要修煉自己的溝通能力。
提高職場溝通能力,先做好這幾點:
學會尊重他人,在溝通中要懂得換位思考;
學會有效傾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被懂得;
善於選擇談話機會,保持眼神的交流;
不要忘記談話目的,應熟悉對方的心理特點……
溝通能力,是職場核心競爭力。
敢於承擔責任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A和B是工作搭檔,倆人工作一直都很認真,也很賣力。
領導對他們也都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有一次,A和B負責把一件大宗郵件送到碼頭,這個郵件十分貴重,是一個古董,領導反覆叮囑一定要小心。但沒想到,到達目的地後,在搬郵包時,由於過重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古董碎了。
A和B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
果然,領導對他們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要他們回去等通知。
但B趁著A不注意,偷偷來到領導的辦公室,對領導說是A打碎的,不是他的錯。
隨後,領導把A叫到了辦公室,A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領導,A說:「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我一定會彌補上損失的。」
最後,領導找了老闆說情,A和B倆人都扣了一個月工資。
然而從這以後,有什麼重要項目,領導都單獨安排給A,最後A擔任了公司的客戶部經理。
這個故事給人的最大啟示是勇於承擔責任,這也是優秀員工和平庸員工的區別。
敢於承擔責任是人的一種品質,也是身在職場生存的基本條件。
只有敢於承擔責任,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
保持學習狀態
有人說,這個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時代變遷,不進則退,人工智慧替代了多數可取代的工作崗位。
即便擁有優異的學歷背景、抑或是豐富的工作經驗等,都不能保證你可以安安穩穩地在一家公司、一個崗位上工作一輩子。
曾有一則新聞,唐山市政府把各個地方的收費站都取消了。
很多收費站的員工表示強烈反對。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收費站大姐是用這樣的理由來反對的:「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現在認為的「鐵飯碗」難保哪一天會朝不保夕。
可悲的是,淘汰你的不是這個時代,而是原地踏步的自己。
想要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想要在職場上有自己一席之地,唯有時刻保持學習的能力,順應時代的變化。
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能力,才能給自己築造「穩定」的工作崗位,才能讓自己不可替代。
正如一句話所說:如果你能快速迭代自己的知識,掌握最新的技能,能解決工作中冒出來的各種新問題,你就能佔據主動的位置。
職場打拼,其實拼的就是你的學習力。
總之,想要在職場上混得好,除了努力工作,提升工作能力,還要做到以上這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