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2020-12-06 國學經典漫談

在佛教的觀念中,世界是時間和空間兩個概念的結合,世是時間概念30年為一世;界是界限,是空間概念。因此,古人的世界觀是空間和時間複合而成的一種狀態。

一、佛教時間觀

在現代科學體系中,時間具有一個維度,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部分。然而,我們思考一下當下,沒有一分一秒稱為現在,那哪裡來的過去和未來呢?

針對上面這個問題,佛經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世界是由成(形成)、住(維持)、壞(敗壞)、空(虛空)四種狀態的無窮循環而成的。宏觀世界的時間是無始無終的,我們根本追溯不到一個根本源頭,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這個世界誕生,另一個世界可能在住劫,而有的世界已經壞掉再成為了虛空。在無量無邊的漫長歷史中成、住、壞、空還會如此上演,無窮無盡無始無終,時間只有在這四種狀態無限循環的過程中才有意義。二、佛教空間觀——以小世界為例

以空間的概念理解世界的組成佛教對空間的整體認識為: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域,比如人類所在的大千世界叫作娑婆世界,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以須彌山的結構理解小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中心有一座須彌山,在它的山腰處有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一日一月所能照到的地方,叫做一個小世界,一個小世界包含一座須彌山、一日一月、四大部洲、欲界六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天。須彌山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四大部洲包括東勝身州,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蘆洲,看過《西遊記》的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欲界天分為六重:四大王眾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四禪天共十八個: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色究竟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天共四層: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大千世界——以娑婆世界為例

佛教認為宇宙由無數個大千世界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靜止。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化著那裡的眾生,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大千世界(佛教總稱百億須彌山世界為娑婆)。

「娑婆」的意思是「堪忍」,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安於十惡,甘於忍受無量煩惱,而又不肯出離。在娑婆世界中,天道、人道,乃至地獄道的眾生都雜居在一起,因無始以來的愚痴無明而造作惡業,若沒有佛菩薩的指引,眾生萬難出離輪迴。寫在最後:鑑於我的能力有限,哪裡寫的不對的希望讀者們擔待和指正。

相關焦點

  • 時間遊戲合輯|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待「時間」
    也正因為如此,「時間」一直以來都是電影和遊戲所鍾愛的題材——比如《降臨》、《前目的地》、《環形使者》、《蝴蝶效應》、《回到未來》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電影。而說到遊戲,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些作品,或許能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時間。——還是那句老話:「不要試圖理解,去感受它!」
  • 佛教與基督教、天主教那個更接近科學?佛教怎樣看待其他宗教?
    南無彌勒佛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了,可謂是歷史悠久深厚,那我們也知道,中國境內除「佛教」還有就是基督教和天主教,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天主教信奉三位(聖父聖子和聖神)一體的天主和耶穌基督,尊瑪利亞為聖母,基督教信仰最高唯一真神是上帝,認為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並主宰著世界。
  • 《時間的秩序》——時間、世界和我們
    這些都讓我們覺得時間是由過去到未來流動的,認為世界是一個逐漸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我們之所以認為世界開始的時候是有序的,僅僅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只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的一小部分,是我們對世界的模糊觀察,認為自己看到的是特殊的,有序的,才得出的結論,如果我們把宇宙的所有細節都考慮進去,那麼就沒有了特殊,也沒有了有序,時間也就沒有了流動和方向。
  • 一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人是幸福並且快樂的
    大家好,我是高宇樓,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一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人是幸福並且快樂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經常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將成為你生活中一個新的裡程碑。所以,要想改變別人而不傷和氣,請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看待事情。」人有時即使真的錯了,他也不一定承認。這時,責備他是沒用的,甚至會起相反的作用。
  • 從2維空間到26維空間,「維度」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的?
    我們的建築、教育和字典告訴我們,空間是三維的。《牛津英語詞典》將其定義為「一個自由的、可利用的或未被佔用的連續區域或廣闊區域……高度、深度和寬度的維度,所有事物都在其中存在和移動。」「在18世紀,伊曼努爾·康德認為三維歐幾裡德空間是一種先驗的必要條件。並且隨著我們在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和視頻遊戲中所處的狀態,我們不斷受到看似公理的笛卡爾網格的表示。
  •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
    對於同性戀,越來越多的國家持開放態度,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戀呢。請看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和東林寺大安法師的開示!等到世界每一個國家都許可同性戀,那世界就完了,毀滅了。問: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宣化上人:佛教的出家人是禁慾的,不可有任何性關係,更不用說是違反自然的同性戀了。同性戀是亡國滅種的行為,因同性戀,愛滋病肆虐,而目前又無特效藥。美國有的地方,允許同性戀合法化,允許同性戀的結婚,這是違反人性的事。
  • 隆宣法師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Dhammananda尊者(1919-2002, Venerable Dr K. Sri Dhammananda Nayake Maha Thera)來自斯裡蘭卡,多年擔任馬來西亞佛教大長老。以下為達摩難陀尊者與一位同性戀者的電子郵件通信。
  • 我對佛教中的「六度」的理解
    佛教中有一個「六度」的說法,指的是修行的六種方法,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今天我想談談我對著六種方法的理解,也希望懂得的人能一起探討或者給我更多的指點。首先說「布施」。按照一般的理解布施分為了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這三個方面。
  • 《中國妖怪故事》:1080種妖怪,喚醒我們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
    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大概是被稱為「古今語怪之祖」的《山海經》。受《山海經》影響,後續出現了很多志怪經典,如《神異經》《十洲記》《博物志》《述異記》等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佛教盛行,各種志怪小說更是達到鼎盛時期,幹寶的《搜神記》也是在這階段出現。
  •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點和過去的多次「五年規劃」時間點都不同,國際...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點和過去的多次「五年規劃」時間點都不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也相應提出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未來五到十五年,我國經濟將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轉型。關鍵領域的技術自主關鍵領域的技術自主之前也提過,但是沒有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得這麼明確。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上特別提自主技術?我想其原因跟國際環境的變化高度相關。
  • 我們的宇宙除了三維空間和四維時間,還有其他維度,能穿越時空?
    在一段不短的時間裡,各種媒體平臺,科幻書籍上出現了許多對多維宇宙的解析,分析超越四維空間的各種現象及描述。比如五維空間可以穿越時間,回到過去,選擇另一種人生。六維空間可以直接選擇你想要的時間點,並且能避開各種時間分支,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等等。這樣的想法確實令人興奮,讓大家覺得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奇妙。
  • 佛教怎樣看待同性戀?
    —聖嚴法師 學者楊惠南由漢傳律典系統研究指出北傳佛教對在家同性戀沒有特別嚴厲的歸範及譴責,同性戀的性慾執著與異性戀的性慾執著在執著的本質上沒有差異,基於「普度眾生」或「眾生皆有佛性」的理由,大體並沒有將他們描述為道德敗壞者,但不可以出家及受戒或少分受,對於在家同性戀的態度是不主動斥責或懲處的,如佛教中有不殺生戒,卻不會因會在家眾葷肉食而斥責或懲處,共同處以少分受戒的模式漸進達到清淨
  • 陳劍鍠:貪嗔痴,就是佛教裡面的三毒
    編者按:2020年11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登壇開講,這是香港第六屆觀音文化節系列講座佛教文化講座的第三場演講。陳劍鍠教授演講的主題為《如何在「疫」境中提升生命的意義》。陳劍鍠在演講中提到,我們在娑婆世界,大部分為養家餬口都非常勞累。其實人應該在物質不匱乏的情況之下,讓自己多一點時間來靜默,來思考生命的意義。
  • 一幅著名的世界名畫:畫中隱藏一個骷髏,三個獨立的空間秘密
    我們中國人的畫講究一個意境感,寫意風格是需要建立在傳統的故事上面進行。但在西方人的眼裡,如果不了解中國古歷史,再好的作品再深的藝術境界,同樣他們也完全理解不了。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作品,同樣某一些著名的世界名畫也需要在他們的歷史文化之中尋找答案。一幅著名的世界名畫:畫中隱藏一個骷髏,三個獨立的空間秘密!下面我們要聊到的一張名畫,其實大家都非常喜歡,它就是荷爾拜因的《大使們》。
  • 我們在三維空間,外星文明可能在十一維空間
    水池外的世界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於是他們說,世界就是由水池和睡蓮組成的,根本沒有其他不同的世界。可它們卻不知道,它們連其他不同的水池都無法想像。 人類何嘗不是自鳴得意的池魚,一生在池子中度過,以為我們所見到的就是整個宇宙的圖景。我們無法理解,這個宇宙中存在著許多我們無法感知到的物質,存在著更高維度的時間和空間。
  • 在南傳佛教的記載中,佛陀是怎麼看待神通的?
    所謂神通,顧名思義,它是一種超出我們常理所能思、所能議的能力。也就是說,這種能力非常人所有,所以才能稱為」神「。如果是大家都會的某種能力,肯定就談不上神通了。不過也不能絕對化,這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譬如,中國傳統文化裡的陰陽術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一種神通。因為藉助於術數,可以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預測能力。或者依靠咒語、或者類似道家裡的扶乩,等等,都可以稱為神通。但在佛教裡,一般說神通主要就是指依靠修禪定而得到的能力。
  • 佛教怎樣看待同性戀
    佛教怎樣看待同性戀呢?咱有一說一,不隱瞞,不硬掰。首先,同性戀者也是眾生,眾生平等,歧視任何一個眾生都是錯誤的,所以歧視同性戀者也是不對的,佛教徒不應該這樣做。這是總原則。但是,佛教會支持同性戀嗎?不會。同性戀分兩種,一種是僅止於想法,未進行實際的交接,一種則是付諸實際行動。
  • 我們如何從聖經的角度看待災難
    我們腳下的地面開始搖晃,狂風將屋頂捲走。疾病的肆虐蔓延,似乎勢不可擋,從而引起人們的焦慮和恐慌、痛苦和損失。這些苦難似乎一時無法克服,毀滅性災難讓我們一時難以承受。每當災難襲來,我們自然而然地追問為什麼。我們想設法從信仰中尋找到答案,可談何容易!我們竭力想從基督信仰角度來理解我們所經歷的苦難。可問題沒有答案;災難也無法解釋。
  • 佛教怎麼看待同性戀?
    問:       請問佛教怎麼看待同性戀?同性性行為算邪淫嗎?同性伴侶組成家庭佛法允許嗎?
  •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達摩難陀長老的回答是……
    ❤️主頁君的前言同性戀這個話題在佛教內部也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無論是在北傳佛教還是南傳佛教都有,例如同性戀是否能獲得證悟?過去幾年中,我那些同為同性戀的朋友們一直向我提問,他們有興趣了解佛教對同性戀的觀點。在今日世界裡,很難過地說,同性戀仍然被當成是社會唾棄的對象,認為這些人不幹正事,只思淫慾。這種根深蒂固的形象造成了在工作單位上對同性戀的歧視,這在亞洲國家尤其嚴重。 根據我的理解,象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這樣的宗教是譴責同性戀行為的,但是我常常自問佛教是怎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