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視頻拍攝、剪輯:記者 徐建瑜、朱家芬、 邢丹笛
五街鎮距離南華縣城45公裡,憑藉其高寒冷涼的氣候優勢,以松茸為主的野生食用菌資源較為豐富,封山育茸面積有9萬多畝,產量達150噸。經過一年四季的孕育,「松茸之鄉」又迎來松茸生長旺季。
9月以來的每個清新早晨,隨著籠罩在群山中的霧氣漸漸散去,五街鎮的村民就背上竹簍上山拾揀野生菌。經驗豐富的村民總能準確找到松茸菌窩,扒開地上厚厚的松針,挖出松茸、再用土掩埋菌坑、用松針掩蓋……一波熟練的操作,兩朵7釐米的菌朵和一朵15釐米開盤的松茸被梅苴拉二村村民羅菊英揀到。下午,這三朵新鮮的松茸被送到離集鎮不遠的五街鎮電子商務服務站,菌朵以當天每公斤480元的價格賣給服務站負責人羅旺軍,手捧當天128元的勞動成果,羅菊英樂開了花。
服務站操作臺上,羅旺軍熟練地分揀著當天收來的松茸,品相較好的裝入有冰袋和吸水紙的泡沫箱裡,外部紙箱包裹,貼上送往北京的標籤。當天18時,順豐的快遞員準時上門取件;19時30分,一箱箱新鮮的松茸被送至南華縣城;21時,松茸裝上冷鏈車發往昆明;24時,通過飛機運往不同城市。到了第二天清晨,從小山村新鮮出土的松茸就到達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大城市……
「松茸之鄉」五街鎮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所產松茸菇體肥大、品質一流。「新鮮農產品最怕的就是時間耽擱,以前的物流很不方便,只能靠公交車或自己開車運送到縣城寄送。」羅旺軍介紹道,24小時「新鮮」時代的開啟,得益於去年6月順豐快遞的入駐,現在每天定時定點的通暢物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體驗到新鮮松茸的細嫩肉質、爽脆口感、奇鮮味道。物流「提速」也讓當地農特產品銷售有了更多價格優勢。今年,羅旺軍與全鎮14個村委會310名貧困戶籤訂了農特產品購銷合同和訂單農業合作協議,以高於同期市場價5%的價格,優先收購和銷售貧困戶的產品,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從森林到城市,小山村出土的新鮮松茸24小時送達,源於南華縣整合城鄉物流、運力資源,建成以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為龍頭、鄉鎮物流服務站為骨幹、村級物流配送點為基礎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同時,整合郵政、供銷、商貿、快遞、交通運輸等物流資源,逐步推動商流物流統倉共配,有效激活了「松茸之鄉」物流配送的「神經末梢」。據悉,目前全縣建成10個電子商務服務站、12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達94%,大部分快遞可以在當天到達農村快遞末端網點,時效與城區幾乎無異。(記者 朱家芬 邢丹笛 徐建瑜 通訊員 孫金波攝影報導)
編輯丨王倩宇
審核丨李彥錕
原標題:《從森林到城市——南華縣五街松茸的24小時「旅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