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軟如棉,百病都不纏.腹硬如鐵,百病慢慢長.

2021-02-08 推拿師

當你讀這篇文章前,請用手摸一摸自己肚臍周圍有沒有硬塊或者是痛點,(平躺時摸更清晰)如果有,那麼就要注意了!

腹部的包塊越多越硬,痛點越多,病就越難治。因為健康的人腹部基本是平的,不隆起也不凹陷,柔軟如棉,沒有包塊,也不會感到疼痛。

1、腹部是人體五臟六腑的貨櫃

包括脾、胃、肝、膽、腎、膀胱、大腸、小腸、子宮等臟腑,如果腹部經絡不通,、溫度過低,都會影響臟腑機能。而腹部的保養對調理這些臟腑的慢性疾病會起到直接的效果。

2、「一源三岐」,腹部是人體生命點

任脈:有統任全身的陰經,調節五臟的作用

督脈::有總督全身各陽經,調節六腑的作用

衝脈:總領全身氣血,根據任督的調節,營養五臟六腑全身經脈。

3、根據經絡分布的規律

腹部有7條陰經所過(六條陰經和一條任脈), 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

中醫認為:陰屬寒、寒則凝、凝則結、結則聚、聚則不通。

腹部寒涼會導致腹部肥胖、腹一旦寒涼,人體就會自動調集脂肪來禦寒。小腹一旦凸起來便是發胖的前兆,所以控制小腹的脂肪是防胖的關鍵。

1、虛寒體質(怕冷多汗、寒熱往來.手腳冰涼)

2、婦科問題(痛經、月經不調,有血塊)

3、內分泌問題(皮膚晦暗、粗糙、長斑、長痘)

4、腸胃不好(便秘、腹瀉、腹痛、脹氣)

5、肥胖、肌肉鬆弛、下垂、胸部萎縮外擴等

6、免疫力低,衰老的快

7.不孕不育,宮寒等

1、 推腹

1、減少腹部脂肪,恢復美好身體,收腰、挺胸。

2、加強腸胃的蠕動,改善便秘、便溏等問題,加強人體消化吸收,排除腸道沉積的毒素,有效祛痘、淡斑,呈現健康膚色。

3、提高生命點能量,促進全身經絡氣血的暢通,改善月經失調、手足冰冷、胃部寒涼、失眠頭痛等問題,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4、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功能,有效的預防三高問題,保護肝臟。

2、灸腹,使氣血灌注五臟六腑

刺激腹部補氣血,比吃補藥都快,一灸,腸繫膜上動脈都擴張了,腹部放鬆以後腸繫膜上動脈都充血,一充血很多問題都隨著解決了,比吃補藥都快。

腸繫膜上動脈呈傘形分布,一散開以後,裡面的雜質就都排出去了,氣血源源不斷地灌輸進來,力量非常不一樣。

且陰陽、表裡、氣血都在腹部有交匯點,腹部很柔軟容易被觸動,通過艾灸促進氣血在裡面運行的速度,當方向、壓力、流量改變了,則氣血的溫度、速度也隨之改善。

在腹部「做文章」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揉腹或推腹。

揉腹的手法是:一要輕揉,二要貼得緊,三不要用暴力,方向是順時針。

推腹最好從喉結一直推下來,因為兩乳之間有一個容易鬱結的地方「羶中穴」,每天推這個地方,你的乳腺病都會推好。

推腹後,艾灸肚臍30分鐘,溫潤的艾草陽氣會進到你腹部,使整個腹部暖融融的,有時還會有一股暖流湧向腳底,晚上的睡眠非常好!

在刺激腹部過程中你可能會摸到庝點,水積,氣積,筋結處。這些地方要重點按揉艾灸。

1、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像個皮球怎麼回事?必須先放氣,「蘿蔔能通氣」「吃豆愛放屁」,也可先灸中脘,氣海、足三裡等穴。這種人多有事兒總悶在心裡,腸胃時常會出現問題。

2、有的人肚子痛點很多,推不開,通常是氣滯時間很長,有瘀血阻滯其中。可查看痛點壓在何經的通路上,艾灸大腿上這條經的穴位即可。腹部痛點更要多按揉

3、還有的人,肚子軟軟的,按壓哪裡都不痛,但是仍然會覺得腹中悶脹不舒,這通常是中氣不足,氣血過少造成的。可喝黃芪等補氣。

4、還有人胸窩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聲。這是「濁氣裹水」,打了幾個嗝,或放了屁以後,整個肚子就成了水聲一片。這是把死水給推活了,這種濁水可長期停在胃腸影響臟腑正常運行。

5、推腹而腹內不動,又寒涼的人是腹內有積寒。積寒淺,艾灸中脘、神闕。積寒深,可灸背俞諸穴,俞穴可以直通臟腑,排寒迅速。

所以,有條件的朋友可到正規的中醫推拿養生館等,推推腹。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肚子硬百病生;肚軟如棉,百病不纏」,怎麼使肚子變軟?
    俗話說「肚軟如棉,百病不纏;肚子硬,百病生」,肚子處於人體中央,是內臟的聚集地,肚子的軟硬可以反映出一個人是否健康,能說明很多問題。想要健康和長壽,應該讓肚子保持軟的狀態,那麼怎麼讓肚子變軟呢?為什麼說「肚軟如棉,百病不纏;肚子硬,百病生」?怎麼讓肚子變軟?肚子軟硬並不是值得是摸起來的軟硬,而是按著是軟還是硬還有按著痛不痛,有些人很胖,肚子上的脂肪多,這樣肚子摸起來肯定是軟的,有些人有腹肌,特別瘦,肚子摸起來就是硬的,看你肚子是軟是硬,並不能摸,而是應該按。
  • 腹部軟如棉,百病都不纏,阿強揉腹儀上架了! 春節好禮,限量400臺首發
    無數案例證實揉臍效果,也證明揉臍理論獨創性和效果真實不虛。(揉臍理論原理講解--腹部軟如棉,百病都不纏)    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根據揉臍理論原理研發揉臍專用全自動揉腹儀,實現揉臍中最主要的揉腹功能。解放雙手,躺下就能健康!(揉臍目的把五個積揉開)適宜人群:亞健康,腹部肥胖,腹部偏硬,有痛點硬塊等。
  • 風寒溼痺,為什麼說風邪是百病之長?
    風邪,是中醫學認為的致病重要因素,是六淫之首,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見於《素問·風論》、《素問·玉機真藏論》。百,概數,泛指多種;長,首也。在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釋為:「長,首也。所謂六淫,是中醫學對六種導致人體疾病的外來邪氣的統稱。
  • 快把它揉軟,百病懶得纏~
    快把它揉軟,百病懶得纏~ 2020-12-15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把它揉軟,百病懶得纏
    快把它揉軟,百病懶得纏健康中國★★★★★俗話說:「肚子軟綿綿,百病懶得纏」。腹部,是多個重要臟腑器官的聚集、存放之地。胃、膽、小腸、大腸、膀胱、三焦這六腑都在腹部,女子胞(子宮)也在腹部。中醫認為,六腑以通為用,六腑暢通則五臟平安,五臟平安則氣血充足,氣血充足則經絡暢通,經絡暢通則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則百病不生。如何能夠「腹軟如綿」?你只需學會一個動作——揉腹可在晚間入睡前或者早晨起床前進行,取仰臥位,全身放鬆。
  • 論「衛氣為百病母」
    這些經文都清楚地說明了衛氣在臟腑組織中,具有支持臟腑功能的重要作用。因此,臟腑組織是否受邪,亦取決於衛陽的正常與否。若衛陽功能正常,則自身保護能力強健,邪不能害。如《靈樞·邪客篇》說:心者……其髒堅固,邪弗能客也。」《金匱要略》說:「四季脾旺不受邪 」 即是此意。反之,在臟腑組織之衛陽虛損的情況下,肌表之衛陽失去正常的調節,邪氣才能侵及體表,進而傳入內臟。
  • 肚子硬、百病生!
    肚子發硬經絡不通,勢必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身體疾病的產生。如四肢冰涼,嗓子不適,脾胃功能虛弱、女性婦科類疾病,嚴重者導致宮寒,不孕,男性則是不育。以及夫妻性生活不和諧等。 中醫裡有一句話「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疾病的根源,那麼不管疾病如何變化多端,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盡在掌控之中。俗話說:「肚子軟綿綿,百病懶得纏」。肚子為什麼會硬?這都是內生之物---「濁氣、濁水、宿便」。
  • 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
    可以說,我見到的絕大部分病人,肚子都是硬綁綁的。也有的肚子特別的大,由於工作和生活習慣的關係,包括吃垃圾食品,把可樂、飲料當水喝,長期伏案用電腦,導致經絡堵塞,因此,當他們躺在床上時,肚子就像一座山,鼓鼓的。也正因為如此,每次在給病人做脾胃病的按摩時,都是從按肚子開始。你還真別說,那鼓鼓的肚子,這一番按揉,十幾分鐘的功夫,摸起來就不那麼硬了,病人甚至感覺呼吸都暢快了。
  • 打開「膏肓穴」,百病都難藏
    中醫典籍中有「打開膏肓,百病難藏」、「運動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等等的說法。中醫認為,病入膏肓,人便無藥可救了。因此人在平常,多多開開膏肓,就能百病難侵啦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3、像扇子一樣開合這個動作很簡單,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後背像扇子一樣向前打開,停一會兒,再慢慢挺胸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三焦不通,百病纏身中老年人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機叢雜,虛實互現,多髒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頑固病的總病根。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風溼骨病、頸椎病等。
  • 百病起於寒
    我試著讓腳部溫暖起來後,竟發現所有不適的症狀都消失了,身體也變好了。最後,我發現只要身體出現不適,便「將胸部以下泡在熱水裡」,身體狀況就好轉了。我將這種療法稱為「半身浴」。現在這種療法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保健方式了,真是令人心喜。 之後,我進一步要求病患養成穿多層襪、進行半身浴、讓下半身保暖排寒的好習慣,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 早安心語:情話過不了一生,熱水治不了百病
    生活的質量在於對生活的理解和觀念,生活這一場酸甜苦辣,有時候是過年,有時候是平常日子,溫和的去面對那些誤解和成見,慢慢的感悟,慢慢的觀察那些曾經的煩惱,飄然逝去。早安!少一點兒矯情,沒有時間治不好的病;少一點兒軟弱,沒有堅強縫不了的傷;情話過不了一生,熱水治不了百病。早安!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欠;樹上的果實,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久。早安!
  • 拉開「膏肓穴」,百病都躲開
    為什麼拉開「膏肓穴」,百病都躲開呢?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早在《千金方》中給我們做了間接的解釋:「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明代著名養生家李誕在他的一些專著中也暗暗的告訴後人動動膏肓穴,百病都躲開。為了加深各位網友對膏肓穴的認識與理解,新經絡公眾號再把膏肓穴的由來及重要性再詳細的介紹一下。關於膏肓穴,《左傳》中還有一段典故。相傳,晉景公患病後,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於是派了一位名叫「伊緩」的醫生前去替他診療。伊緩尚未抵達時,景公做了個夢。夢中,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孩,一個說:「那人是名醫,會傷害我們,往哪裡逃呢?」
  • 秦老師:你什麼性格什麼命 就會得什麼病 【百病尋源記40】
    、貪於情色、不該得之財物;不拿好眼神看長輩;鼻子——固執、虧孝、看人不氣順,貪財;耳朵——虧孝、對尊長不恭敬、煩人、不愛聽人說話、貪財;右手——跟姐妹生氣、打人、拿不該拿的東西、剝動物皮左手——跟兄弟生氣;指人、打人;拿不該拿的東西、剝皮心臟病——怨恨人、虧孝、看人缺點、沒有感恩心;肺——虧孝(特別對父親)、看人氣不順
  • 長期不吃晚飯,到底有沒有減肥和「餓治百病」的效果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於是很多言論開始被大範圍提及,其中「過午不食」和「不吃晚餐」應該是被提及最多的。有些人認為不吃晚飯不僅能減肥,還有「餓治百病」的效果。
  • 盤坐二十分鐘,百病不生
    3、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鐘,可保70歲登山如小夥。日常基本百病不生。4、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靜坐時間 靜坐時間,可在早晨和晚上各一次,每次一刻鐘到半小時,乃至一小時。早上靜坐,空腹為宜。食後一小時,也可靜坐。
  •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道理嗎?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許多養生長壽的辦法。如煉丹食精,吐納氣息,修仙了道,練功輕身等等。除了這些高深的修煉方法,在民間也有許多養生長壽的好辦法,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這也是道家提倡的好辦法。一些有經驗的養生專家也一直提倡「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才符合吃飯規律,也才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早上是一天工作的開始,早上到中午一般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就需要大量的體力消耗,因此吃好才能保障這一需要。
  • 古代房中術 :養身的九個性愛姿勢,百病消除【簡單易懂】
    第二法虎步:令女俯免,尻仰首伏男跪其後,抱其腹乃納玉莖,刺其中極,務令深密,進退相薄,行五八之數,其度自得,女陰閉(開)張,精液外溢,畢而休息,百病不發,男益盛。第三法猿搏:令女偃臥,男擔其股膝還過胸,尻背俱舉,乃內玉頸、制其臭鼠,女還動搖,精液如雨,男深索之,極壯且怒,女快乃止,百病自愈。
  • 《百病起於寒》排寒法介紹
    排寒療法是進藤義晴根據中醫理論,及自身30多年的實踐經驗所創立,經濟,不用花什麼錢,不用吃藥,不吃補品,沒副作用,簡單易行。
  • 百病生於氣(下)
    老李養生 第7講(下)人可以不吃飯餓幾天,可以不喝水幾個小時,可是不呼吸大氣5分鐘也活不了,氣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是如此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