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產、不放假」,這家年產值737億的造紙巨頭訂單多到做不完!

2020-12-15 騰訊網

難以判斷預測紙業行情?試試【查紙價】點這裡

實時關注紙業市場價格行情及分析預測點這裡

從沒原料、沒技術、沒資金、沒廠房的偏僻小鎮起步,華泰紙業經過43年發展成為年產值737億元的中國造紙領軍企業;在被稱為高汙染、高耗能的「夕陽產業」裡,把傳統造紙產業發展成為循環經濟、綠色高效、智能製造的「新興產業」。現任華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稱:「不停產、不放假、職工工資不下降」,有時,為了保證訂單的順利交付,華泰紙業生產一線的工人們常常在節假日也卯足幹勁!目前,華泰紙業年造紙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

一、為保障訂單順利交付,華泰紙業節假日堅持「不停產」

例如,今年十一長假期間,日照華泰紙業有限公司生產一線的工人們就卯足幹勁促生產、保運轉。日照華泰紙業有限公司三車間主任王新偉說道:「我們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天以後,為了保障訂單的順利交付,我們車間堅持節日期間正常生產,目前看,各設備運轉良好,生產正常,質量穩定,同時,我們也加大了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確保安全優質高效完成生產任務。」

從沒原料、沒技術、沒資金、沒廠房的偏僻小鎮起步,經過43年發展成為年產值737億元的全球新聞紙龍頭基地、中國造紙領軍企業;在被稱為高汙染、高耗能的「夕陽產業」裡,把傳統造紙產業發展成為循環經濟、綠色高效、智能製造的「新興產業」——華泰集團憑著「一心一意把造紙事業幹好」的初心,堅守「造國際一流紙張」的匠心,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紙業常青樹」。

1976年,在一片高窪不平的荒坡上,現任華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和35名年輕人,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到2000年,華泰集團造紙生產能力達到13萬噸,華泰股份在山東省同行業中率先成功上市。

當時,國內造紙企業普遍落後世界同行,各大報業用的新聞紙全部依賴進口。自2001年起,華泰集團陸續投產4臺新聞紙機,到2006年一舉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創造了行業驚嘆的「華泰速度」。此時,國內新聞紙市場價格由5年前每噸8000元直降到每噸4000元,華泰新聞紙完全取代了進口。

李建華說:「做強做大,先做強後做大。」華泰集團注重核心技術提升,公司建設了國內同行業首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又建設了院士工作站、泰山學者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七大科研平臺,主導或參與了23項國家標準制定,領先同行業榮獲了四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研發了「世界最輕」新聞紙技術,讓華泰集團登上行業「制高點」。

二、開啟造紙、化工「雙巨頭」模式,年造紙生產能力已達400萬噸

「十一五」期間,由於電子傳媒的迅速發展,給新聞紙行業帶來巨大衝擊,造紙行業陷入「寒冬期」,身為「新聞紙龍頭」的華泰集團陷入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機。

在李建華的帶領下,公司一邊堅持「不停產、不放假、職工工資不下降」,另一邊搶先登陸,2010年,僅用8億元抄底收購挪威諾斯克投資20多億元的造紙工廠建成河北華泰;2012年,僅用200多萬歐元買下匈牙利價值1億歐元的國際先進紙機在安徽華泰投運,沿黃三角、長三角、珠三角建設了六大造紙基地,形成了紮根全國、輻射沿海和內地的「三點一線」全國戰略布局。

面對新聞紙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的局面,華泰集團加快了「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步伐,與德國福伊特集團籤約,開啟「造紙行業工業4.0」戰略。過去,一條紙機只能生產兩三種產品,華泰集團大刀闊斧對6條國際領先的大型新聞紙機進行「智能升級」,由過去單一生產新聞紙轉型生產雙膠紙、快印紙、包裝紙等幾十種產品,並根據客戶需求開展「量身定做」服務。轉型後的包裝紙正趕上「電商大潮」,順豐快遞、手機包裝、三隻松鼠等電商包裝都用上了「華泰紙」。

當同行業都還處在「紙業寒冬」中時,華泰集團逆勢崛起,年造紙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並拉長產業鏈條,向上遊發展了化工、製漿、林業、熱電等產業,向下遊發展印刷、物流、商貿、房地產等產業,又打造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鹽化工基地,形成了造紙、化工「雙巨頭」模式,綜合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名列行業前三。

李建華說:「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他把環保當成企業的「生命工程」,在環保工作中永遠先行一步。多年來,華泰集團先後投入40多億元,在對造紙廢渣、廢氣、廢水進行綜合治理的同時,進行回收利用,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循環生態鏈,打造出「最佳生產、最少廢棄」的高效生產模式。

來源:莒縣廣播電視臺,大眾網,記者:賈瑞君、李明;編輯:華印紙箱彩盒/汪修芸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新年快樂

實時關注紙業市場價格行情及分析預測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巴西一航空公司決定復飛波音737MAX,乘客:你敢飛可我不敢坐啊
    巴西這家航空公司決定執行波音737MAX機型復飛在網絡上熱議,波音能否藉此走出低谷,此前延誤的訂單能否繼續交付,對此,我們簡單做一些分析。1、737MAX是波音公司商業機型的旗艦產品,每年可以為波音公司貢獻320億美元收入。而根據此前波音公司提供的財報,其737MAX的訂單約有8成還沒有交付,因為連續墜機事件,部分訂單被取消,部分訂單延期執行。
  • 某印花廠,停產放假一個月!
    《印染人》最新消息:紡織印染經歷4、5、6月漫長的煎熬,時值紡織企業備戰秋冬面料,7月稍稍有一絲絲好轉,印染廠即將迎來落單生產,緩解幾個月來的困窘,就在大部分印染廠感覺市場就像這炎熱的夏天一樣回暖,但終究有印染廠扛不過去了,無奈進行停產放假,不得不令人嘆息。
  • 聽說外貿工廠訂單大幅度減少,員工從四月份開始放假,這是真的麼
    工廠訂單減少、甚至被取消,確有其事,但放假三個月,這就有點太扯了! 2020年上半年,對於外貿企業來說,日子確實難熬!起初出於國內抗疫的要求,延遲復工復產,有訂單、卻沒有工人來生產;可現在,情況剛好相反,工人倒是上班了、訂單卻在大幅度減少!
  • 半年兩次空難的737MAX美國復飛!波音:為營利,不放棄該機型
    波音財報顯示,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48.1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4.24億美元;淨利潤為-4.6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億美元。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737 MAX復飛也很難產生新訂單。但航空諮詢公司李及李創始人李翰明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復飛至少說明波音還是消除了一個利空,股價有望回升。」
  • 波音737MAX滿血復活,剛回市場就拿下天價訂單,大手筆增購75架
    對于波音737MAX飛機,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它的產量或銷售額,而是多次重大意外事故,正因如此,波音737MAX一度被「打入冷宮」,很多國家都拒絕使用該飛機,更尷尬的是,受到這一系列事件的影響,波音公司其他機型的銷量也遭到波及,對樹立公司正面形象十分不利。
  • 又一奢侈品巨頭停產,奢侈品行業今年損失可能超過3000億元
    來源:投資家網作者:蘇年近日,國際時尚巨頭香奈兒表示要停產兩周!據報導,香奈兒CHANEL已經宣布開始停產,並表示將開始關閉位於歐洲三個國家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生產基地,而關閉時間首先表明是兩周,但是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目前歐洲的狀態,可能停業時間會再次延長。
  • 波音737MAX再獲大訂單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歐洲最大廉航(LCC)瑞安航空(RYR/FR)宣布,將追加訂購75架波音737 MAX。據此,該公司訂購的737 MAX飛機總數達210架。此次訂購的是737-8(舊型號737 MAX 8)的座位增加型737 8-200(舊型號737 MAX 200)。
  • 這家農場單靠蘑菇年產值2億!寶島臺灣生態農業,蘑菇面膜不是夢
    說到蘑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作為可食用菌類,蘑菇的種類繁多,利用蘑菇加工的食品,例如蘑菇幹、蘑菇醬,我們都習以為常。相信在大家眼裡,蘑菇就是用來食用的,筆者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直到筆者看到有關這家蘑菇農場的相關報導,筆者才知道蘑菇竟然還能這麼用!
  •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020-05-06 09:00:25 來源:央視財經 海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1日到4月25日,全國共驗放出口口罩211億隻,防護服1.09億件,護目鏡3294萬副。
  • 美國政府已解禁波音737MAX,但連波音自己的員工都不敢乘坐
    來源:新民晚報原標題:美國政府已解禁波音737MAX,但連波音自己的員工都不敢乘坐墜機事件發生20個月後,波音737MAX即將再次「重出江湖」。2日,波音隆重邀請約90名媒體記者,參與了該機型從達拉斯到塔爾薩的試飛,並想藉此恢復乘客對其安全性的信心;3日,波音還和歐洲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敲定了一起總值近80億美元的買賣。眼下,美聯航和波音對於復飛是信心滿滿,但更多的還是質疑之聲——737MAX真的安全了嗎?
  • 公司強制員工放假不發工資,應該怎麼辦?
    新年臨近,本該做發發年終獎,做做工作述職報告及來年工作計劃,但有個朋友王平在這時找到了我,他們接到了公司要求放假的通知,他們公司由於處於建築施工行業,冬季太冷無法施工,人員又特別多,所以要求員工放假一個月,年後正常上班,放假期間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
  • 杜蕾斯不夠用了!世界最大安全套廠家停產,缺口高達1個億
    然而這家公司的三家工廠如今因疫情影響已經停產一個多星期。報導表示,這已經造成了1億個安全套的短缺。 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蝴蝶效應」正在加劇。據英國路透社27日報導,全球最大的安全套製造商康樂公司(Karex Bhd)表示,安全套短缺問題迫在眉睫。報導稱,該公司因疫情被迫停產一周多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
  • 法媒:波音737MAX想翻過黑暗一頁,還要等很多年……
    2018年,波音公司的營業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其2200億美元的市值逼近高科技巨頭GAFA(谷歌、亞馬遜、臉書和蘋果)。55歲的米倫伯格被美國《航空周刊》評為「年度人物」,讓整個航空界豔羨。當時,還沒有人談論獅航航班事件。2018年10月28日,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MAX客機從雅加達起飛13分鐘後墜海,189名乘客罹難。
  • 訂單激增!呼吸機巨頭德爾格增資近6億
    PART 01訂單激增,股價飛速上漲德國最大呼吸機製造商德爾格(Drägerwerk)抓住了這一機遇:由於新冠病毒危機,這家位於呂貝克的醫療技術集團收到的呼吸機和其他醫療器械訂單量激增。在今年第一季度,德爾格的訂單額增長了115%,達到13.9億歐元(去年同期為6.48億歐元),其中在醫療技術領域增長了175%,達到10.4億歐元。德爾格可以說是新冠病毒危機中的「贏家」:在1月至3月之間,經匯率調整後的銷售額增長了7.1%,達到6.4億歐元。EBIT從-1070萬歐元增長至-60萬歐元。
  • 卡門簡報|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騰勢汽車...
    整理 | 牛曉通頭條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廣汽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廣汽集團計劃入股投資蔚來汽車10億美元」的媒體報導不實,目前雙方就蔚來的融資計劃有所探討,但仍處於早期階段,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
  • 中國竟有一家年產值22億的化妝品代工廠
    在中國化妝品代工廠領域,一家年產值22億的代工廠是什麼概念?全球最大化妝品代工企業科絲美詩2016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16.33億元;與科絲美詩一爭高下的韓國科瑪,2016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是3億元;而一直號稱「中國本土化妝品代工企業No.1」的諾斯貝爾,2016年銷售額達12.13億。
  • 工廠停產,研究院放假!「山寨大王」眾泰汽車家族即將全軍覆沒!
    工廠停產,研究院放假!「山寨大王」眾泰汽車還能撐多久?陷入停產的眾泰汽車,研究總院也放假了。近日有媒體曝光了一份眾泰汽車內部文件,內容是「關於研究總院放假的通知」。由於無法正常經營,眾泰汽車營收較低,甚至還抵不上虧損額度。
  • 價格貴、不做營銷、只想割中國韭菜,這家日本巨頭,終於涼涼
    掐指一算,這家百貨巨頭在上海已有7年歷史,居然毫無存在感,照這麼看,關門也是遲早的事了!雖然在中國混不下去了,但是這個高島屋在日本還是很吃得開的。別看人家店子不多,但是買賣做得挺大,服裝、化妝品、珠寶、家居、食品等等,只要是日常消費品,高島屋都賣。更牛的是,1933年3月開業的日本橋高島屋,因為設計風格比較清奇,居然還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這也是日本首家被命名為國家重要遺產的百貨公司建築物。
  • 737 Max復飛在即 波音報告更多該機型訂單被取消
    來源:金融界網站波音公司周二表示,上個月737 Max機型訂單取消的數量超過了訂購數量,而各大航空公司正準備讓該機型恢復航班服務。在經過20個月的停飛後,美國和巴西官員上個月撤銷了對737 Max機型的禁飛令。波音公司表示,包括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和飛機租賃公司Air Lease在內的客戶在上個月取消了88架737 Max機型的訂單。但維珍澳大利亞航空更改了訂單,改為25架737 Max 10,預計將在2023年中期開始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