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標誌著全球第一個關於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體育活動和健康問題的專家共識問世。
近日,由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傑教授牽頭組織國內外運動與健康領域專家完成的《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與健康:專家共識聲明》,發表在享有較高學術聲譽的體育醫學期刊《BritishJournal of SportsMedicine》上。該論文的發表,標誌著全球第一個關於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體育活動和健康問題的專家共識問世。
論文以強有力的科學證據表明,兒童和青少年每天進行6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中等強度到高強度身體活動,在健康和健身等多個領域都有顯著的益處,而且這些益處將貫穿他們的一生。在中國兒童和青少年中發展身體活動既緊迫又重要,因為該人群缺乏身體活動,他們面臨更大的超重和肥胖風險,以及對健康有害的各種情況。
來自大規模橫斷面和回顧性人口研究的證據揭示,我國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總體水平依然很不理想,僅有不到四分之一(22%)的學生從事任何類型的日常身體活動持續60分鐘或更長時間,且總體處於下降趨勢,85.8%從事久坐行為每天超過2小時,從而導致體質健康下降,10個學生中只有3個達到「優秀」或「良好」等級國民身體健康標準,只有15-34%達到了推薦的體力活動指南。這些情況將導致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面臨更大超重和肥胖風險,由此將進一步加劇對健康有害的各種情況。因此,「野蠻其體魄」對實現健康中國戰略顯得極有緊迫性和戰略性。
文章也對青少年的日常身體活動給出指南。以有氧運動、增強肌肉和強化骨骼的體育活動為為例:如果想要獲得額外的健康益處,運動量應大於60分鐘。指南還強調需要創造適合兒童和青少年年齡的、愉快的、多樣的體育活動。隨著研究的繼續,與活動和健康有關的新範例正在出現。例如,加拿大提出的24小時運動指南將每天花在輕到高強度體力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的時間平衡結合起來,以提高5至17歲人群的健康結果。
該論文聚焦中國1.7億多兒童和青少年的整體健康改善,從全面健康、心肺健康和肌肉骨骼健康等10大主題,梳理了6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在參加中到高強度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多種積極健康結果,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提供系統政策信息。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為冰 責任編輯: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