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雅集》,被下線了!
依稀記得剛上映那會兒趙又廷:「票房破30億,我跟鄧倫去『冬』泳」的豪言。
要說夠意思還是郭導,跨年前夕一個充滿「年少委屈」的道歉聲明,直接讓鄧倫、趙又廷逃過了大冬天遊泳的可能。
郭敬明歉道得挺及時,年長几歲的於正也不甘其後,「扛起」道歉的大旗,終於正視了自己曾經對瓊瑤阿姨造成的傷害。
因為,再不承認估計就徹底涼了。
郭敬明、於正兩個祖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人,竟然因為相同的道歉在微博開起了「年會」,這事兒還要從30年前說起。
1983年四川自貢一人家,誕生了一個男孩,父母為他取名--郭敬明,估計二老也沒想到,多年後這個名字會因為太「精明」,而輝煌燦&爛。
那一年坐標北京,5歲的男孩餘徵也沒料想到,自己幾年後會化身胡同「大雄」,被院裡的「胖虎」揍得很慘,他估計更沒料到自己因為「挨打」,日後會改名於正,並把自己的名字打在公屏上,還因為不夠「正」起高樓&樓塌了。
當年的於正只知道,自己總被暴揍也沒有機器貓保護,為了逃避挨打,索性把自己關在屋裡啃起了小說。瓊瑤阿姨的《梅花三弄》一次次撥弄於正細膩柔軟的心,每次看都哭得稀裡譁啦。
9歲的於正成了「小哭包」,4歲的郭敬明卻成了「病秧子」,得了敗血症,於是乎也只能呆在屋裡,邊養病邊看書。
兩人相差5歲遠隔千裡,各看各的書各找各的媽,也並不知道多年後會相聚到一起來一場世紀大道歉。
雖然互不相識,但默契倒是有的,在長期看書的過程中,兩人培養出同一種「抄」能力。
小哥倆特別善於模仿經典,還將這本事用得爐火純青,作文寫得那叫一個六,「作家」體質初見端倪。
雖然偏科嚴重,但是於正的老師說,他今後成學霸估計夠嗆,但是當作家,那是妥了。
而二年級時郭敬明雖然依舊瘦小,但啟蒙老師卻覺得這是棵好苗子,也鼓勵他去投稿。
而身在北京的於正,雖然沒有去投稿,但小說看多了,萌生了一種更偉大的想法:我要當主角!於是他一門心思考上戲,可考了幾年都因為形象問題被拒之門外。
1997年初二少年郭敬明,久投不中,看著窗戶跟前沒完沒了的雨,想起了「水簾洞」又CUE到了《百年孤獨》。
靈感一爆發寫了處女詩《孤獨》,投給了《人生十六七》,沒想到這一次還沒到十六七的郭敬明,不僅收到編輯寄來的樣刊,還得了10塊錢稿費。
10塊錢,瞬間點亮了初二學生郭敬明的人生,但比起稿費,雜誌上自己的大名讓他覺得更激動,逢人就要拿出來安利一下。
14歲的郭敬明因為45度角的「孤獨」,進入人生新航道的時候,19歲的於正因為屢試不第,棄藝從「聞」,拿出了小時候向「胖虎」服軟的精神,繞了個圈圈考進了上戲新聞系。
1998年郭敬明考進高中,不僅堅持投稿,還用「第四維」的筆名在「榕樹下」網站發表了很多作品,「郭小四」時代弄潮兒的氣質已然彰顯。
那一年《萌芽》操持的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鳴金開賽,郭敬明的參賽文《劇本》進了初賽,但最後卻沒激起什麼水花。
1999年第二屆新概念,日後的「退學少年」韓寒在走進「三重門」之前,率先拿了新概念一等獎橫空出世。
可能這事給郭敬明不小刺激,於是這位「小四兒」又像4歲那年一樣躲在屋子裡,一篇篇看著新概念作文開始玩「拆書」。
而命運對於正來說也是相似的,雖然當主角的事涼了,但考進上戲的於正,偶爾也能蹭個角色演演。
但幾次登臺都嚇得「差點尿褲子」,於正尋思當演員這事是黃了,心一橫「既然當不了演員,那我要操縱演員!」從此開始走上小劇本創作之路。
正所謂開卷有益,小時候看書看多了,於正寫小劇本很有狀態,後來還進入星空衛視《愛情夢工廠》當編劇。
不僅一集劇本能賺四五萬,當年在文字上積累的「模仿秀」本領也進一步發揚光大,得到了命運送出的另一份「大禮包」。
1999年,於正攢本子的能力也被資深編劇李惠民看中,乾脆直接把他挖到自己的工作室當編劇。
綜藝劇本,於正可以有,但電視劇劇本他是真蒙圈了,關鍵時刻,李惠民給他支了一招,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找來以前的本子把情節結構扒下來,再填點東西進去,這本子不就成了嗎?
於正一聽,兩眼放光,和抱著作文選的郭敬明一樣,抱著劇本開始自己的「拆」時光。
就這麼一直拆了三年,2001年郭敬明狂寫7篇5千字作文投給新概念,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其中一篇叫《假如明天沒有太陽》正對了評委的胃口,一等獎走著。
為了領獎,郭敬明拿出全部身家,第一次坐飛機來到上海,出地鐵閘門時因為不懂怎麼操作,被工作人員diss了一番,這事也成為郭小四心中的陰影,即使發達後提起來仍然「老淚縱橫」。
那時的郭敬明也不懂得打扮,戴著眼鏡身穿樸素的棗紅色絨衣,和很多獲獎選手站在一起合影,已經是c位。
不知是痴迷寫作,還是愛上了c位,抑或是大上海的城市風光,整得自貢少年郭敬明激情澎湃靈感爆發,2002年郭敬明又寫了一篇《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再奪一等獎。
連獲兩屆第一,郭敬明還發表了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吭哧出的萬字小說《幻城》也被刊登在當年《萌芽》的10月刊上。
即使這樣郭敬明還是沒有像韓寒一樣爆火,更沒有學他一樣退學,而是規規矩矩考進了上海大學。
而此時身在香港的於正,卻早就掌握了「拆」字的精髓,成了名副其實的「拆一代」,30集的劇本一個月就能「拆」成。
2000年,於正沒日沒夜地鼓搗出了40集《荊軻傳奇》的本子,老師李惠民看在眼裡,讓老婆發個大紅包給他。
於正也喜滋滋,打開一看紅包裡只有5000塊,頓時心就涼了,再看編劇一欄根本沒自己什麼事,瞬間更上頭了。
再後來於正的老爹去世,他跑去請喪假,李惠民不僅殘忍拒絕,還把他鎖起來趕工搞創作。於正尋思自己氣也受夠了,本事也有了老爹也沒了,老子不伺候了!
一怒之下和師傅說了拜拜,回到上海。
不過於正的運氣還是不錯的,在學長賀子壯的牽線搭橋下,立馬就接到了一個改編劇本的活。
本子叫《帶我飛,帶我走》,創作者正是郭敬明駐場的《萌芽》之主編傅星。於正也如有神助,很快完成「改造」任務。
不過可能意猶未盡,改編完之後於正竟然背著賀子壯和傅星,偷偷把本子拿去出了小說,狠賺了一大筆稿費。
傅星知道當然不幹了,直接找到於正,牽線人賀子壯也搞得很難堪,不過尷尬歸尷尬學長也沒撂下於正不管,出面找到傅星協調,這事最終以於正賠償3萬塊畫上句號。
3萬塊,對那時一集好幾萬的於正自然不算什麼,違規操作的於正並沒遭到「衝動的懲罰」,反倒讓他嘗到了甜頭。
於是於正立馬攢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廣招寫手,將師傅李惠民傳授給他的「複製」絕技,全盤粘貼到自己的事業發展上。
而同樣因「拆」上道的郭敬明,那些年在上海大學的日子卻並不好過,作文大賽一等獎的身份沒讓他得到太多優待。本來覺得過得還不錯,到了大城市反而因為家庭條件和「外來戶」的身份,始終處在鄙視鏈最低端,喪得一批。
不過機會總是給有絕活的人,郭敬明曾經發表在《萌芽》上的《幻城》,被另一家青春文學機構春風文藝看中。
主編時祥選不遠千裡找到郭敬明,讓他把《幻城》從短篇擴成長篇,只要能成就給他出書,稿費立結4萬塊。
當時的郭敬明,還是逢年過節追著《萌芽》主編姐姐想要送禮的角色,聽說要出書一看自己發達的機會來了,立馬奮筆疾書火速就交了稿。後來《幻城》出版,狂銷200萬冊,郭敬明一舉成名籤售忙不停。
從此,那個總覺得自己矮半截的郭敬明,成了少女偶像,據說在當年郭敬明的魅力,可是能讓閨蜜翻臉的!
2004年《夢裡花落知多少》問世又火了,郭敬明的收入也從4萬爆漲到200萬,看著帳戶上那麼多個「0」,郭敬明立馬在上海買了大房子,各種奢侈品往家堆,還給老爸換了新車,給老媽買了LV,卻仍然被嘲是暴發戶。
回想當初一朝成名,郭敬明眼瞅著《幻城》讓春風文藝豪賺2000萬,自己才拿4萬塊,痛定思痛也學起了高中退學的韓寒,大學不念了,他要去創業!當老闆!
屬於郭敬明的「小時代」之虛銅時代,就這麼來了。
《夢裡花落知多少》讓郭敬明覺得,自己終於揚眉吐氣人生那叫一個爽,但沒料到「虛銅」終歸是虛的,訴狀卻是真實的。
在於正待過的北京,女作家莊羽得到粉絲舉報說有人抄了自己的作品,她還不信,打開一看頓時氣炸了,不僅故事框架相似,很多梗和細節甚至一模一樣。一怒之下,把《夢裡花落知多少》和郭敬明告上法庭。
從領域KOL成了被告,郭敬明哭過還上訴過, 但真相是雪亮的;最後不僅敗訴,還得賠錢、登報公開道歉。
熬了好多年才終於不是「被嫌棄的郭敬明」,郭小四腦袋一梗:要錢可以,道歉沒門。
最終在賠償了莊羽20萬後,絕口不提此事,遭到過白眼也品嘗過成功的郭小四,自認為最懂這個時代,一心忙著把他的「虛銅」往更高級的方向打造,還成立了工作室《島》。
成功學大師郭敬明,認為只要成為真正的成功者,站上金字塔的尖尖,那麼腳下就只剩無盡的仰望,再不會有人想起他年少時那些破事。
2014年郭小四的小時代已經發展到了「刺金時代」,於正也因為在「抄」劇本和「炒」劇本方面頗有心得,寫出了《宮》系列等驚世駭俗的作品,捧紅了《小時代》大結局裡唯一的倖存者--楊冪,以及袁姍姍等一大票流量,成了懟人不看場合,還人人力挺的「於媽」。
只不過正是《宮鎖連城》這部《宮》系列的壓軸之作,讓人越看越懷舊,遙想當年瓊瑤阿姨的《梅花烙》好像也是這個味兒。
於正聽見別人說自己抄,立馬放話「說《宮鎖連城》抄了《梅花烙》是對我作品的侮辱。」還CUE到郭敬明:「郭敬明抄襲被告了,你看什麼時候有人告我?」
氣到不行的瓊瑤阿姨,見狀求告得告,也把於正告上法庭。
已經成了「媽」的於正,怎麼會服當年自己的啟蒙「阿姨」,一個不服也去上訴了,只是最後法院還是維持了原判,賠償500萬以及公開道歉。
但那一年的於正終究還是比郭敬明大五歲,不僅腦袋一梗不認抄襲,還說這是前輩對後輩的打壓。
就這麼著於正一邊自信且勇敢地繼續著自己於抄抄的發家之路,這些年沒少抄抄也沒少吵吵,當年被擠兌的黑往事,看不慣的演員和圈裡事他懟了個遍,唯獨忘了自己當年所犯的錯。
只不過人都有個現世報的時候,一直懟人無敵手的於正,和一直「存在即合理」的郭敬明,終於在2020這個不平凡的年頭,遭到100多位編劇作者的聯名抵制,也不得不抓緊跨年的節點前後腳發布自己的道歉聲明,並分別@當年的受害者莊羽和瓊瑤阿姨。
僅憑道歉小作文,一個晚上,郭敬明和於正就分別斬獲了6億和1億的閱讀量,估計比他們的電影、電視劇首映票房、收視率可要高太多了。
當年「腦梗」的郭敬明和於正,在「少不更事」20年之後,腦迴路似乎終於接上了,只不過他們誠意不足的道歉,仍然被看作是精心策劃地炒作,這一次大家的態度也是:不原諒!
郭導這些年唯一破5分的作品《晴雅集》如今倉皇下線,於正《我就是演員》的鏡頭被剪個精光,也被迫發文退出節目。未來這二位絕地求生能手,會在復出的邊緣如何瘋狂試探和掙扎,估計又是一齣好戲。
但有道是: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你把「偏門」當高速,最後大概率是要撞車的;你把小聰明當大智慧,最後算計的也只能是自己。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還是實實在在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碗才能端得穩當,飯才能吃得真香!
-END-
【文 | 小鬥兒 】
【編輯 | 語非年 】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年末劇荒?不存在的,這7部良心劇,值得一看
「民歌天后」的坎坷往事:曾與宋祖英齊名,13次登上春晚,現卻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