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華山南路這家百年老店的故事——三代人的堅守

2020-12-21 瀟湘晨報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裝裱不僅讓書畫變得更加精美,還能延續書畫生命。位於華山南路的寶翰軒作為一家百年字畫裝裱修復店,如今依舊在堅持那一份手工技藝,靠的就是一家三代人兢兢業業的堅守和傳承。

託畫芯、託料、晾曬、方裁、鑲嵌、磨畫,一副看似簡單的字畫裝裱,背後卻隱藏著64道複雜的工序。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拓"和"裱"兩大工序。"拓",就是在書畫作品背後貼上一層宣紙,目的是讓畫幅舒展平整,並延長壽命。

滇裱第二代傳人 張志宏:「必須是手工做的宣紙,然後不能使用漂白粉,假如機器做的宣紙漂白以後紙很白,字畫和宣紙緊密粘合在一起後,那就會對字畫產生損害、腐蝕。還有宣紙檀皮必須要達到40%以上,檀皮主要是起到使宣紙有張力、有韌性、不容易斷裂。」

1933年,寶翰軒創始人張寶善,逐步開創了"乾淨、平整、結實、柔軟"的滇裱新格局。87年過去,寶翰軒的三代傳人們一直堅持著全手工的傳統裝裱技藝。

宣紙、絲綢、花綾、毛筆等材料和工具,均是張家人從安徽專門定製的純手工材料。麵漿作為書畫作品和宣紙的"粘合劑",也發揮著中心血液的作用。這一關鍵材料,則全靠張家人自己動手製作。

滇裱第二代傳人 張惠玲:「面來啦!面來啦!」

和好的面,要進行兩至三小時的揉搓,面越筋道越好。之後,將揉好的麵團再放入水中洗筋,為的就是使麵筋和澱粉分離。

滇裱第二代傳人 張志宏:「麵粉的加工過程中,他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把麥麩全部剔乾淨,剔麵筋的過程實際是把一些黑顏色的麥麩、雜質剔除,只要純白色的澱粉。」

經過一番過濾,細膩的澱粉漿汁還要進行發酵和煮沸,才能變成晶瑩透亮的麵漿。

孫源和張琳娜是滇裱的第三代傳人,這門老手藝的傳承他們稱之為"胎教"。從兩人記事起,就跟著爺爺奶奶打下手。二十多年的言傳身教和耳濡目染,也讓姐弟倆深深喜歡上這門傳統老手藝。而祖輩和父輩傳承下來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根植在兩人心裡。

絲綢鋪平、排筆打溼、平整依附桌面後再吸水、刷麵漿、附宣紙、上牆、 風乾,這便是託料的全過程。兄妹倆配合默契,手法嫻熟,如行雲流水。

滇裱第三代傳人 張琳娜:「我們每一個裝裱鑲口接口差不多都是一毫米,我們要做到勻、齊、細,為了保證我們工藝的精細度,我們做得不好的都會拆了重做。」

力求做好每一個細節,使得張家人做出的滇裱裱件柔軟結實,不起皺不變形。書畫作品被賦予了新生命後,能留存上百年。

華山南路一條街,曾經裝裱業一度繁榮,店鋪林立。寒來暑往,歲月變遷,如今只有寶翰軒一家老字號堅守在這裡。1996年,寶翰軒被列為"雲南老字號",2013年被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年,它的傳人們除了承接裝裱業務,還做起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的古籍和檔案修復工作。年久破損、幾乎成為碎片的古籍字畫,在這裡都能重獲新生。

滇裱第三代傳人 孫源:「如果沒有人來做這個工作,我們不一次又一次地賦予它新生命,也許這些寶貴的東西某一日它就變成飛灰,就再也不存在了,就沒辦法再傳承下去了,那麼我們的子孫後代,他靠什麼來追尋我們中國古人的智慧,還有我們中國古代那麼燦爛的文化呢?他就沒有證據了,沒有依據了。」

滇裱第三代傳人 張琳娜:「我們就是一定要把我們這種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給它繼承下來,不要讓這種技術技藝在我們這一代斷了。」

滇裱第二代傳人 張志宏:「主要是真心地喜歡這份工作,真心地愛它。 那麼我們就會孜孜不倦地追求下去。」

【來源:都市條形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昆明百年老字號理髮廳 市民扎堆「剪龍頭」
    位於昆明市富春街上的國際美發廳,相傳是昆明開辦的第一家理髮廳。如今,理髮廳幾經改制已經有近百年歷史。龍抬頭這天,這家歷史感滿滿的理髮廳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俗語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聶鴻玉是國際美發廳裡的「老把式」了,十六七歲便在理髮廳裡幹活的他已經在這裡工作了40餘年。據他介紹,理髮廳最早在武城路的教堂旁,後來經過兩次舊城改造,最終搬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 國際百年老店: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原標題:【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他山之石)】在跨越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一些百年老店憑藉對品質的堅守,努力創新、拓展市場,或成為行業翹楚,或走出國門蜚聲國際 比利時當圖瓦餅乾店——
  • 三代人的堅守!香港人的月餅情懷
    在此種文化薰染下,香港各界月餅大師輪番登場,品牌爭奇鬥豔,湧現出了一批屬於香港月餅的獨特故事。 02 奇華餅家:三代人堅守的香港味道 81年歷史的奇華餅家,記錄了祖孫三代人的香港月餅記憶。
  •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紮根 「臺三代」傳承百年老店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紮根 「臺三代」傳承百年老店
  • 7旬大爺傳承「百年老店」,每天限量30斤,顧客:最怕前面人包圓
    對於很多美食來說,能成為百年老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鍋貼店,他們已經傳承了三代人了。可能有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他們會成為百年老店呢?主要是因為他家的味道一直沒有變過。他們從開業到現在已經有97年的歷史,比一些吃客的年齡都要大。他家的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都會從大老遠的地方開車過來品嘗。
  • 與李錦記其名的百年老店,三代苦守卻落得如此下場,它到底敗在哪兒?
    從此中國又一百年老店隕落,令人唏噓……蠔油的誕生如今的南方餐桌上少不了蠔油,但在100多年前,人們並不知蠔油為何物。蠔油,誕生於廣東珠海南水鎮一間賣牡蠣湯的小茶寮。榮甡走過百年,卻一直堅守手工熬製蠔油是工匠精神的「心」,但是百年變遷,依然不懂適時而變,是榮甡沒有守住工匠精神的「魂」。在我們看來,日本的工匠精神已經做到了極致。
  • 華山南路這家餐館,燒了……
    華山南路一餐館著火啦!」 22日上午9點多,華山南路上一家餐館突發火情,員工一邊用滅火器展開自救,一邊急忙打電話報警。
  • 這家日本百年鯛魚燒老店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歷經百年,依然備受喜愛。鯛魚燒作為日本的著名傳統小吃,是用麵粉、雞蛋、糖等材料,利用鯛魚形狀的模具燒制而成,一整隻如同一隻呆萌的鯛魚。動漫中也時常出現鯛魚燒的身影,甚至為鯛魚燒推向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 百年老店李維斯的創新秘訣
    事實上,這種趨勢在超過百年時間的傳統「老店」中表現的尤為明顯,比如誕生於1853年的牛仔服品牌——李維斯(Levi's)。 1、創新打造百年老店 在中國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在美國同樣如此。據稱只有3%的美國家族經營生意能堅持超過三代人。 顯然,那些超過了3代人的企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 澳門為什麼有那麼多百年老店?哪些老店值得去打卡,幫你整理好了
    行走澳門,你會發現澳門的街頭小巷,真的是臥虎藏龍,動不動就是百年老店。十分喜歡的一條街叫做「十月初五日」街,很特別的名字。在這條街上,你可以觸及當地人的生活日常,很接地氣。這條街的很多店鋪,都是非常的有歷史,你可以慢慢去發現它背後的故事。另外,澳門的福隆新街上有很多特色美食,碗仔翅,咖啡館、老字號餅屋等等,也很喜歡。這次,所思帶你去打卡幾個非常經典的店鋪,記得收藏哦!
  • 梁永標:用時間見證品質以專注成就百年老店
    2200萬歐元的營收並不高,但漢臣卻能堅守一個行業90多年。這是為什麼?這源於這家企業對產品質量還有其創新研發能力持續的提升。而這也讓其全球客戶對漢臣十分「長情」。漢臣大大小小的客戶基本上都長期使用漢臣開發的部件產品。沒有特殊情況下,可以說這些客戶會永遠和漢臣合作下去。
  • 這家百年老店回歸五一廣場了!
    年輕的一輩長沙人,對於湘菜了解少之又少,除了辣,沒有人知道湘菜的真正面貌是什麼。許菊雲大師和我說過:「土雞要桃源的最好,豬肉寧鄉的最好,水產品洞庭湖區的最好,大蒜籽茶陵的最好,茶油祁陽的最好,豆豉瀏陽的最好……」「做菜,都是邊看邊學……」而玉樓東這樣的百年老店,正是承擔起了傳承和科普的作用。在譚延闓帶領之下發揚的長沙「官府菜」,就正是湘菜菜系的精髓,如果你對湘菜的印象只停留在小炒,口味辣,油料重,那麼吃完這餐,你必定會改變你的看法。
  • 這家店是最悠久的飯館之一,百年老店了,小吃貨們值得一去品嘗!
    春和樓非誠信無以立業傳家,是這家老字號歷經百年青春不老的秘訣,當然,還少不了其超凡的菜品,遊客們來到青島,還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此店經營傳統魯菜,香酥雞和蒸餃可是一絕,老青島人都知道這家店,包子的味道還算不錯,值得一去品嘗!這個地方曾經是青島的地標飯店,淪落成了專門套路的飯店,都是破罐子破摔的國營老品牌,味道嘛,只能說還算可以吧,春和樓位於中山路,是老市區當年最繁華的路段。春和樓主打正宗魯菜,香酥雞、九轉大腸、燒蹄筋、松鼠桂魚、肉末海參、漕溜魚片、蒸餃等都是特色菜,味道相當正宗。
  • 香港有愛系列:守望相助 百年老店編織中國符號——旗袍
    在港島街頭有一間不起眼的旗袍店,創立於1920年的上海,後搬來香港。今年,這間店鋪正好一百歲。這家店小到不起眼,甚至我們路過可能都不會走進去。但是在這裡卻流淌著很多溫馨的故事,這家百年老店的顧客遍佈世界各地。華美旗袍是香港第一家旗袍店,堅持手工縫製。六七十年代,多人光顧,師傅人數最高峰時有30多人,現在只剩下3位,簡漢榮是家中第三代傳人。是什麼力量支撐簡師傅幾乎用了畢生的經歷,孜孜不倦地做旗袍呢?因為熱愛。走過SARS 艱難時刻守望相助
  • ...大學南路小學分校、大學南路小學朱雀分校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
    2020教師節慶祝活動中「憶往昔、看今朝、創未來「三個精彩篇章生動地詮釋了大南人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播撒大愛、價值堅守、樂於奉獻、勇於創新。三個篇章讓所有的大南人浸潤其中,感動其中,幸福其中。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分校合唱團的孩子們用清澈的歌聲表達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拉開了慶祝活動的序幕。百年大南,薪火相傳,藉助2020年導師帶教活動之際,2020年9月10日大學南路小學、大南分校及大南朱雀校區共同舉行「薪火相傳「火炬傳遞活動。
  • 買東西就給摸頭的柴犬:日本百年老店萌處多多,不要錯過任何一家~
    今天呢,來盤點一下東京的百年老店,這些散發著淡淡古早味的老店鋪,不是很顯眼,但卻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洗禮,是日本最堅守傳統的地方。by_splash據統計,日本全國有百年老鋪十萬家以上,其中兩百年以上歷史的老鋪有三千多家。
  • 一家百年老店,打造出了你的夢想廚房
    270度角看夕陽的高級餐廳,有故事的「深夜食堂」,都及不上自己家廚房灶上的那一鍋熱湯的滋養。
  • 高淳老街有家百年老店餐廳,店內卻主打無土栽培蔬菜,太有意思了
    在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高淳老街上,百年老店隨處可見。可是有這麼一家百年老店餐廳,居然主打無土栽培蔬菜,真是太有意思了!這家有趣的百年老店,叫上上街土菜館,位於高淳老街的中部。老闆別出心裁,在店門口放了許多自產自銷的無土栽培蔬菜,有芽菜、生菜、油菜、莧菜、小蔥等。老闆說,這麼做有兩個原因。
  • 成都這家百年老店,一個包子4塊5下午3點開始賣,半個小時賣光
    成都這家百年老店,是成都人都知道的,它就是盤飧市。這家店開在一個老建築樓裡,裝修得古香古色,他家每天下午3:00賣包子,開賣之前就有很多人來排隊,其中有不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家的包子價格並不便宜,叉燒包和芽菜包賣4塊5一個,瘦肉叉燒包5塊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