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兒歌由4小節組成。每小節有兩行,第一行從「大小」或「多少」的角度進行簡單比較,第二行通過具體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配合兒歌,有4幅對比圖,形象地呈現了事物間「大小」「多少」的關係,提示學生不同大小、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
課文內容學習
可以準備兩張大小不同的紙張,請學生說說哪張紙大,哪張紙小。
也可以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數量。
通過兩次比較,你知道了什麼?
由此可見,大小、多少都是通過比較才能得知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大小多少》。
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讀準翹舌音「少、只」,前鼻音「邊」,後鼻音「黃、蘋、杏」。
你有哪些辦法識記以上生字?
圖文對照。學習象形字「牛」。熟字加偏旁。如,「貓、邊、鴨、蘋、杏、桃」。 偏旁歸類。如,「杏、桃」。 事物歸類。如,動物類「黃牛、貓、鴨子」,水果類「蘋果、杏、桃」。反義詞。如,「多—少」。一些生字可以與熟字組成常用詞,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中鞏固識記。詞語舉例:
多:多少、眾多、大多 少:少見、少數、很少
黃:黃瓜、黃色、黃金 邊:邊上、水邊、天邊
果:蘋果、果樹、果子 桃:桃樹、桃花、桃子
學習新偏旁「犭」和「鳥」旁。
「貓」的偏旁是「犭」旁,與犬科和一些哺乳類動物有關;
「鴨」的偏旁是鳥字旁,與鳥類動物有關。
生字指導
同學們把反義詞掌握得這麼好,相信字也寫得非常漂亮、工整。
複習田字格的位置名稱。
同學們可以齊讀兒歌: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1)少:「少」第一筆是豎,不帶鉤;第四筆要稍長,託住整個字。
(2)小:「小」:第一筆豎鉤壓豎中線,左右兩點要勻稱,左點比右點略低。
(3)牛、果:豎在豎中線上。
牛:第一筆是短撇,第一橫略短,第二橫要長,豎要出頭,寫在豎中線上。
果:先寫「曰」,再寫「木」,豎筆從上寫到下,壓住豎中線,最後撇和捺。
(4)鳥: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豎折折鉤」:起筆時稍重,每一個折處向右稍按一下,最後收筆微頓,再出鉤。
「鳥」的第三筆是點,第四筆是豎折折鉤,橫向的折要拉寬些,最後一筆要拉長一些。
學習重點指導
再讀兒歌,標出兒歌共有幾個小節,看看是誰和誰比,比什麼?
比大小:1、3小節
思考為什麼不是「一個棗」,而是「一顆棗」?
對於一些圓形或粒狀的物體,一般用「顆」,如一顆黃豆、一顆珍珠、一顆葡萄。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能比較大小?
比多少:2、4小節
觀察圖畫,通過鴨子和鳥的數量對比,知道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看圖中桌上的水果,說說哪是杏,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學生討論,交流。)
學習效果檢測
老師還給同學們拓展了一首量詞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
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鯉魚四隻鴨, 五本書,六支筆,七棵果樹八朵花,九架飛機十輛車,量詞千萬莫用差, 小朋友,試一試,換換就要鬧笑話。
同學們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回顧之前的學習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6課:背誦課文《畫》,掌握識字方法,感受山水之美
一年級上冊第5課:背誦《對韻歌》,通過看圖想像,掌握識記生字
一年級上冊第4課:學習課文《日月水火》,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
一年級上冊第3課:學習《口耳目》,了解人體部位,了解行為規範
一年級上冊第2課:了解《金木水火土》,認識田字格,學習寫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