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七成人群願意採購市場化養老服務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網 記者 王曉飛】「超過70%的人群願意購買市場化養老服務,中國人養老更傾向於在城區離子女較近的地方,或者直接採購上門養老服務。」3月3日,大家保險集團在京發布《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對於未來養老生活,消費者選擇「子女或親戚照顧」的比例很少,近七成人群希望市場化採購養老服務,還有少部分人群傾向於旅遊養老。

隨著社會結構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保險產品服務供需錯位問題越發突出。為更好地識別消費者新時代的保險需求,大家保險集團於2019年11-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消費者家庭需求調查。調查面向25-60歲的人群展開,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六大區域,樣本廣泛分布於15個省區及4個直轄市。

《報告》主要包含中國保險消費者群體畫像、保險購買行為特徵、家庭保險需求情況、以及家庭未來養老規劃等方面內容。

保險的生命保障功能最被看中

《報告》顯示,高學歷、已婚已育家庭是保險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目前,消費者保險意識已經普遍提升,最為看重保險的生命風險保障功能,其次是養老金規劃、財產風險保障和財富管理功能。潛在保險用戶比現有用戶更看重保險在財產風險保障方面的作用。

在投保理念上,超半數受訪者認為應該「根據收入,量力購買;按照需求,有序投保」。超過四成的人群認為應投入家庭年收入的10-20%購買人身保障類保險產品。

購買保險依賴官方渠道和代理人

調查發現,收集保險信息時,消費者最信任官方渠道,優先考慮通過保險專業人士和保險公司官網、APP或微信號獲取信息,然後自行在網際網路搜索產品信息對接收到的觀點予以佐證。產品性價比、公司實力、產品透明度、理賠可靠性是影響保險購買的關鍵因素。受訪者最不喜歡高頻電話推銷,更希望保險代理人能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定製化配置建議。

具體到購買環節,消費者最依賴官方渠道和保險代理人,其次是電商平臺,銀保渠道在財務相關的保險領域接受度較高,但消費者在這一渠道能接受的保障類產品有限,主要是條款簡單、責任清晰的保險,比如意外險。

售後服務環節,消費者最希望通過「預約人工服務」和「自助辦理」與保險公司互動。與代理人溝通仍是重要的互動方式。簡訊在保費提醒等環節仍不可或缺。

超六成人群有家庭保險帳戶需求

《報告》顯示,消費者家庭投保意識明顯提升,約70%的受訪者已經為家人購買了保險,尚未購買的人群中,超過八成打算為家人配置保險。客戶購買保險的行為通常由家中一位成員完成。

產品類型方面,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是家庭成員主要配置的保險,其中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夫妻保障以重疾險和意外險為首,給孩子的保障會優先選擇教育險,為父母配置重疾險和養老險的比例最高。調研數據顯示,受訪者家庭成員人均持有保單1.17張,家庭平均持有保單3.62張。鑑於保單數量增多且保障範圍各異,超六成人群期望通過家庭帳戶管理全家保單。

七成人群願意採購市場化養老服務

《報告》發現,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受訪者中僅15%會選擇依靠子女或親戚照顧養老,70%以上人群願意通過採購市場化服務來養老。其中,入住「與原居住地/子女距離較近」的專業養老機構、「在家養老,採購上門護理及日常養老服務」是首選養老模式。基於對醫療資源的現實需要,「在城區靠近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對部分消費者是剛需。

消費者入住養老社區最關注的服務包括「專業化護理服務」「豐富的文娛活動」和「先進的養老設施」;居家養老最希望獲得「定期體檢服務」「就醫綠色通道」和「上門基礎服務護理」;消費者養老的財務規劃主要集中在「已購買養老保險和理財類產品」、「基本社保」上。

相關焦點

  • 大家保險:養老服務有多難,4900字規則應對1次跌倒
    需要強調的是,這不是單個老人面臨的問題,我國上億個家庭每天都要面對老年人可能隨時會發生的風險(截至去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有1億700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13%)。而目前國內養老行業,還缺乏較為完善的養老運營標準化體系,在養老服務上仍存在短板,亟待升級。
  • 大家保險公開闡述養老產業布局 在城市核心區域建養老社區
    伴隨老齡化進程的持續加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人口數量最多。而社區養老服務是一個關聯度很高的產業,1.76億的老人既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也是一個龐大的需求市場。何肖鋒表示,大家保險將深度參與到養老這一與保險協同度高、社會迫切需要的健康產業中去。
  • 在城市核心區建養老社區!大家保險公布養老「城心模式」,已在北京...
    大家保險所謂城心模式,即聚焦城市核心區,有兩大服務布局方向:一是規模較大、功能更全的高品質養老社區,二是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二者互為補充,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家保險已經在北京市三環內核心區域完成三家高品質CCRC(可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的布局,首個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也在建設中。
  • ...養老社區!大家保險公布養老「城心模式」,已在北京三環內布局三家
    有何資源稟賦敢啃養老服務這一硬骨頭?聚焦「城心養老」當前人口老齡化己成為不可逆轉的世界性趨勢,中國又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的國家,越來越多地產企業、保險公司在布局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但模式出現差異,供給也仍然不足。
  • 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在傳統保險時代,為了更快在國內打開保險市場,行業選擇了擴幅更迅捷的人海地推式展業模式,在短期內召集起大批保險代理人的同時,也為行業埋下了基層人員背景複雜、服務質量不高等諸多雷點。PDF版本將會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謝您的支持!
  • 如今的老人已經走出魔鬼的步伐,就問你養老產業追不追得上!
    隨著全球老齡化發展,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隨之增大,2019年全球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近11.6萬億美元,而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近6萬億元。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規模,無論是地產還是保險行業都對其趨之若鶩。近日,新華保險召開壽險與康養業務協同啟動會,首次對外闡述康養產業的規劃及最新發展情況。
  • 超七成人表示:先買個保險安安心
    生財君注意到,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大眾的消費趨向,融360維度對此展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今後會增加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險產品消費。選擇銀行儲蓄、銀行理財、基金的受訪者分別為41.75%、32.04%、24.92%。其中,特定人群對保險產品的熱情要高於其他人群。
  • 武漢社區居家養老調研報告發布 老年人最需要家政醫療餐飲服務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閃 通訊員 艾欣 汪婷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需要什麼樣的服務?社區居家養老如何提高老人的獲得感?昨日,湖北省統計局武漢調查監測分局發布《2020年武漢市社區居家養老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老人願意承擔的養老支出在2000元及以上,被訪老人及家屬希望養老服務供給內容更加豐富,需求超過半數的服務類型分別是家政服務、醫療服務、餐飲服務和文化娛樂。
  • 2020中國老年金融創新報告—用戶需求畫像、市場變化與創新案例
    3.從年輕人的家庭保障需求出發輻射到更多老年人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老年防癌疾病保險分析報告》中,四成為老年人自己投保,另有55%是子女為父母投保。而韓國市場99%的保單是老年人自己進行投保的,我國子女投保略多於老人自己投保。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試點工作,上海、廣州構建起了怎樣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評估體系,和已經實施20年的日本長護險制度相比,又有哪些異同?針對上述問題,特發布長期護理保險系列研究報告,本篇為系列研究報告第一篇:上海篇。
  • 21理財私房課丨支付寶養老調查報告:更多年輕人開始存錢養老 積蓄...
    9月17日,富達國際與支付寶理財平臺聯合發布的最新一期養老前景調查報告揭示了這一趨勢,這是二者連續第三年合作發布養老前景調查報告。該報告結果同時反映,收入不足和開銷過高仍是阻礙國人進行養老儲蓄的最大障礙。該調查報告的受訪對象為支付寶平臺的61189名會員,來自一到四線城市。
  • 3成成年人、2成老年人願意「以房換護理」你呢?保險能解決晚年護理...
    中國老年人的照護和保障現狀怎麼樣?保險小記拿到了一份剛出爐的《2018-2019 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年人們的失能狀況與護理困境,也能看到年輕人對自己老年未來的規劃與擔憂。調查顯示,27.4%的成年人、19%的老年人願意接受「以房換護理」模式。
  • 小幫保險深度解讀保險理賠報告:多數人都能順利理賠
    為了幫助消費者了解不同保險公司的理賠狀況,並據此作出自己的投保決策,小幫保險為消費者梳理了26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通過研究發現,雖然2020年因為疫情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很多行業都收到了影響,但保險公司的理賠並沒有「掉線」,大多數人都能順利理賠。小幫保險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成立的保險經紀公司,擁有全國性保險經紀牌照。
  • 大家保險集團徐敬惠:商業保險參與養老財富儲備大有可為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冷翠華近日,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在出席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時指出,面對我國養老規劃現存問題和個人養老面臨的風險,儲備養老財富可以通過投資不動產、
  •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
    首先,祝賀《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將在今天的會議上正式發布。自2011年首次出版以來,《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專業性、最具影響力、也最令讀者期待的行業性權威報告之一。  同時,長江養老也非常榮幸,可以連續第二年參與支持《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的編寫和出版,為凝聚行業共識、解碼改革走向、推動行業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長江養老作為中國太保旗下的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始終致力於以市場化專業化方式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保障。截至目前,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1000萬億元,並且剛剛獲評「全國文明單位」,也是其中僅有的兩家法人保險機構之一。
  • 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 泰康保險集團位列第104位
    來源:金融界網站9月28日,在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9次向社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其中,泰康保險集團位列第104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在致辭中指出,長壽時代以來,保險業積極探索參與構建養老健康生態體系,推動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服務於國家。行業高度關注養老健康產業發展,將繼續發揮協會行業領導作用,推動發展養老健康保險,切實讓保險業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 烏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烏海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施...
    第二條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突出重點、適當擴面」原則,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居家養老服務範圍,以多層次、個性化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補貼與個人自費購買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主要服務內容有生活照料、家庭保潔、午餐服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
  • 遼寧省批准瀋陽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目前,瀋陽市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頂層設計還需加強、養老服務設施不能滿足養老需求,社會力量參與不夠,養老服務人才短缺、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低、推動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合理尚未形成等。近日,遼寧省人大常委會批准了瀋陽市人大報請批准《瀋陽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報告,瀋陽將以立法形式,促進居家養老服務。
  • 大家保險集團郝朝輝:打造「城心養老」新模式 以品質服務助力保險...
    以核心城區高品質養老社區為依託,以養老運營和服務能力為支撐,打造包括養老服務、醫療服務、金融保險全方位的養老模式。此前,大家保險集團提出「服務型養老」的發展思路時即表示,將選擇差異化發展路徑,將「城心養老」作為核心特色和布局重點。
  • 大家保險:保險資管解養老難題作用不容忽視
    中新網8月17日電 作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下最重要的一環,保險資管如何助力養老財富儲備?近日,由中國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CAFF50)主辦,大家養老承辦的「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保險業專場」上,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保險資管機構在第三支柱的發展過程中,主要依託自身投資管理經驗承接養老金的管理,並協同保險公司其他業務部門開發相關養老帳戶產品,打通二三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