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天福眾包的落地過程中,我們發現天福眾包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有很多共融相通之處。為了更好地借鑑和學習,福寶將會不定期與大家分享稻盛和夫有關經營哲學的書籍,以更好地貫徹、學習天福集團眾包經營哲學,助力天福眾包全面落地生根。
書享:稻盛和夫《活法》
本期書享
稻盛和夫《活法》第一章01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 一條人生法則
—— 稻盛和夫
世事難遂人願——對於人生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我們無意中就會產生這樣的看法。然而,正因為我們有「事不遂願就是人生」的想法,才導致了「事不遂願」的結果。因此,不如意的人生,就產生於你自己消極的想法。
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許多成功哲學都這麼強調。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至」作為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
換句話說,一個人心中描繪的事情或心中的願望,會如願地在其人生中出現。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必須這樣」,這種願望比誰都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什麼都重要。
常言道「心態決定命運」。不如意的人生,其實就產生於我們消極的想法。在本章節中,稻盛和夫老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一條深刻的人生道理,只有心懷渴望,不斷努力,主動追求,才有可能實現願望,獲得成功。這與天福家訓「樂於競爭」的核心思想不謀而合,樂於競爭是天福集團至關重要的一條企業文化,要求全體天福人勇於奮鬥、不斷挑戰新目標。而當這種拼搏的精神比誰都強烈時,目標就一定會圓滿實現。
稻盛和夫《活法》第一章02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 稻盛和夫
如果你內心不予呼喚,方法也不會來,成功也不會來。因此,首先得具備強烈而切實的願望,這一點最重要。這種願望成為起點,最終定能實現。一個人的人生,和他內心描畫的藍圖一樣。願望就是種子,為了在人生這個庭院裡紮根、長莖、開花、結果,種子是一切的開始,是最重要的因素。
這個貫穿我們一生的、時隱時現的真理,在松下先生有點躊躇的喃喃自語裡,我初次感受到,爾後又在自己實際的人生經驗中進一步學習、領會和掌握。
但是願望要變為現實,普通程度的、隨便想想的願望是不夠的,必須是「非同尋常的、強烈的願望」,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能那樣該多好啊」這種淡然的、可有可無的、不迫切的願望不行。願望強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 小時不斷地思考,透徹地思考。從頭頂到腳底,全身充滿了這種願望,如果從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種「願望」。抱著這樣的願望,聚精會神地、一心一意地、強烈而透徹地進行思考,這就是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能力和努力程度幾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人們立即會說,那是因為運氣、因為命運,但是我卻認為,原因在於他們所持的願望在高度、深度、熱度、大小程度上的差異。
我這麼說,有人或許不贊同,認為我的說法過於樂觀。但是,廢寢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徹地思考,這可不是簡單的行為,必須持續抱有不同尋常的、強烈的願望,乃至不知不覺中讓這種願望滲透到潛意識之中。
在企業經營裡,特別是要開展新事業,要開發新產品時,用頭腦思考一下,多數人的判斷是「這很難啊,不大可能成功」。如果一味順從這種「常識性」的判斷,那麼「可能」也會變成「不可能」。如果真的想要做成一件新的事情,不可或缺的首先就是「強烈的願望」。
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首先需要達到「痴狂」程度的強烈願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實現並付出不懈的努力,朝著目標奮勇前進。不管是人生還是經營,這才是達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願望」在高度、深度、熱度和大程度上是有差異的。我們要在不知不覺中讓不同尋常的、強烈的願望滲透到潛意識之中。 秉持著「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決心,堅定不懈的努力。
稻盛和夫《活法》第一章03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 稻盛和夫
事業成功的母體是強烈的願望。這是一種不太科學的說法,有人會把它貶為「精神論」。但是持續地思考、透徹地思考,你就會在事情還未發生前,就已經「看見了」它的結果。
就是說,不僅要有「想這麼幹」、「想做成那樣」的強烈願望,而且要在頭腦裡反覆周密地推敲這個願望實現的具體方法,將這個願望實現的過程預先在頭腦裡進行模擬演練。就像下象棋,可走的棋步有幾萬種之多,通過一次次排練,在棋譜中消除錯誤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擬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思考推敲、反反覆覆、孜孜不倦,在這個過程中,通向成功的道路變得清晰,仿佛你已經走過一遍。開始只是夢想,夢想逐步接近現實,然後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界限消失。夢想似乎已經實現,夢想實現時、完成時的那種狀態在頭腦裡,或者在你的眼前鮮明地顯現出來。
用黑白顯現還不夠,還要讓它呈現更接近現實時的「彩色」——更逼真、更自然的狀態。正如體育運動中的「意象訓練」一樣,意向充分濃縮的結果,就能看見「現實的結晶」。
反過來說,對要做的事缺乏強烈的願望,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認真的模擬演練,沒有在事先清晰地看到事情完成後的狀態,那麼在人生中、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就很難取得成功。
比如,在開發新產品時,滿足客戶在規格、性能方面的要求當然是必要的,但僅僅如此還不夠。新產品必須達到一種理想的水準,就是你在事先反覆思索、模擬訓練時所「看見」的那種完美的狀態。否則,即使達到了客戶要求的標準,也不是好產品。這種低水準的產品無法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
當內心渴望做成某件事、達成某個目標時,一切問題你都會想要拼盡全力去面對、去解決,因為「渴望」會趕走你對未知的恐懼,會陪伴你探索你的潛能,在自我實現的路上創造價值。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挖掘出那份忠於自己內心的渴望,實實在在地做事,實實在在地做人,如此定能取得成功!
小 結
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言,要成功首先得具備強烈而切實的願望。人如果沒有欲望,就會失去奮鬥心,而好的企業就是要激發員工的欲望,讓員工有夢想、有希望。古語說「上下同欲者勝」,目標一致才會有共同的願望。在天福,企業和員工是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眾包經營哲學充分遵循了這一規律,創造條件,引導、滿足員工的欲望,領導所設立的目標隨時與員工共有,使每一位員工都有清晰的志向、強烈的願望,凝聚合力,以達到人企合一,促使大家加速完成目標。
本期書享學習《活法》第一章1-3條,下期,我們繼續相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