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Bursae,拉丁文「錢包」的意思,圖1)是一個封閉的漿膜性(serous membrane)囊袋(sac)。漿膜是一種結締組織膜,能分泌液體潤滑囊袋內表面。滑囊通常都是塌陷的(collapsed)。不同於現實中的其它三維空間,滑囊內潛在空間沒有深度可言;由封閉的漿膜組成的側壁互相平行貼靠,中間僅有薄薄的一層由漿膜分泌的潤滑液。一旦任何一點的漿膜壁層遭到破壞或者液體的分泌/形成過多,那麼這個塌陷的滑囊就產生了空間,然而,這恰恰是一種病理或異常表現。這通常發生在易摩擦部位,滑囊的作用就是讓一個結構能在另一個結構上自由的滑動。
圖1* 滑囊與錢包
*醫學術語Bursa(滑囊,尤指關節處)為一種囊狀物或者囊狀體腔,內含粘性潤滑液,常位於肌腱和骨骼之間。其含義來源於拉丁語,意思是」錢包(Purse)」。這倒真是和把錢放在錢包內,有點神似。
皮下滑囊(subcutaneous bursae)位於皮下組織,介於皮膚和骨性突出之間,例如在肘部或者膝部的滑囊。筋膜下滑囊(subfascial bursae)位於深筋膜下方;肌腱下滑囊(sub-tendinous bursae)則潤滑肌腱和骨之間的活動。滑膜性腱鞘(Synovial tendon sheaths)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長條形滑囊,包繞著肌腱,滑囊通常在肌腱穿過固定其自身的某些結構性通道處(例如腕管)完成對肌腱的包裹(圖2)。
圖2 腱鞘(特殊類型滑囊)
滑囊偶爾也與關節內腔(synovial cavities of the joints)相通。考慮到滑囊是由透明的漿膜構成且為塌陷狀態,因此在實驗室解剖時不易察覺。通過注射帶有顏色的液體使之膨脹才有可能對之進行觀察。這種塌陷的滑囊包繞著許多重要器官(例如,心臟,肺和腹部內臟)和結構(例如,部分肌腱)。這種構造很像一個大氣球包繞著某個結構,例如拳頭(圖3)。物體被雙層的空氣球包裹但又不在氣球內部,所以氣球自身仍然是空的。若是比喻的更精確些,應該是氣球內首先注些水然後倒掉,使得氣球內又空又溼。心臟就是這樣被心包膜(pericardial sac)包裹,但不在包膜之中。同理,肺臟被胸膜(Pleural sac)包裹,腹部臟器被腹膜(peritoneal sac)包裹,同樣也不在包膜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氣球的(或漿膜)內層(和拳頭或臟器接觸的一面)就叫做髒層。氣球的(或漿膜)外層(和身體側壁接觸的一面)就叫做壁層。如此包繞的雙層膜,不僅溼潤臟器表面,而且將周圍結構的自由運動限制在一個小範圍空間內,就有如心臟活動在其包繞的心包膜內而屈肌肌腱活動在將其固定於骨骼之上的纖維通道內。
圖3 臟器包膜的拳頭比喻(特殊類型滑囊)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得知滑囊不僅存在關節和肌腱等部位,心臟的心包膜以及肺臟的胸膜也是滑囊的一種。作為物理治療師,我們更關心肌骨系統的滑囊。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滑囊均存在於皮下,關節,肌腱等和肌骨相關的部位。
現在我們知道滑囊的膜性表面互相貼靠,中間僅有一層很薄的潤滑液。滑囊起到減少肌腱和骨骼之間阻力的作用。因為滑囊多為扁平的塌陷狀態,因此在觸診時,除非炎症發生,一般不易摸及。
滑囊具有再生能力,一般在術後切除的6-24個月會重新長出(souza,1997)。造成滑囊炎症的主要原因是由滑囊包繞的結構過度使用或摩擦過多,從而造成滑囊壁炎症。滑囊炎通常都伴隨著其它疾病,例如肌腱炎。另外容易導致滑囊炎的原因還有肌肉失衡,生物力學機制不良,姿勢不良(例如脊柱側彎或者過度前凸等)。還有些不太常見的原因,例如急性損傷,感染和某些疾病(如骨關節炎,痛風和風溼性關節炎)也都可能導致滑囊炎。急性創傷性滑囊炎通常發生在尺骨鷹嘴,股骨轉子,坐骨結節,髕骨或者跟骨等處的滑囊(zohn, Mennell,1976)。滑囊也可能被感染,特別是行某些穿刺術後。
在肩部有幾處滑囊(圖4)。肩峰下滑囊(也叫三角肌下滑囊)位於肩峰和岡上肌肌腱之間,部分位於三角肌和肱骨之間,但這部分滑囊並非每人都存在(Bunker, Wallace, 1991)。滑囊在前側三角肌靠近肩峰處或能觸及。肩胛下滑囊(subscapular bursa)位於肩胛骨和肩胛下肌之間。通常不易觸及。
雖然肩部存在滑囊炎,但目前流行的叫法是將肩峰下滑囊炎作為肩部撞擊症候群的一部分。滑囊因為受到肩袖肌群肌腱,喙肩韌帶和肩峰的擠壓而產出疼痛性刺激 (Pappas, 1995)。肩部的過度使用,特別是手舉過頭頂動作過多,是造成肩部滑囊炎的最常見原因。
若是存在急性鈣化性肌腱炎伴滑囊炎,只要動作一開始,肩部疼痛就異常劇烈。在過去,這被認為是隱匿性發病的急性滑囊炎,其原因是肌腱內的退行性鈣化撕裂滑囊所致(Cailliet, 1981)。然而,影像學檢查顯示許多鈣化性肌腱炎的患者是無症狀的。此外,鈣化性肌腱炎不會出現在小於30歲或者大於60歲的人群中,也就是說不存在退行性變。所以,目前認為之所以發生劇烈疼痛是因為鈣化性肌腱炎處於鈣質被吸收的急性炎症期並碰巧伴隨急性滑囊炎(Souza,1997)。該病或隱匿性發病或有外傷史,例如手臂過度拉伸受傷史(摔倒時所致)。
圖4 肩部滑囊
鷹嘴滑囊位於尺骨鷹嘴和皮下筋膜之間,炎症時容易水腫。反覆性承重或者外傷(例如摔跤時手肘在地上拖)可激惹此處滑囊,造成鷹嘴滑囊炎。
圖5 鷹嘴滑囊
在股骨大轉子處有兩處滑囊。一個位於臀大肌肌腱和大轉子之間,另一個位於臀中肌肌腱和大轉子之間。炎症時疼痛位於髖關節外側局部區域,患者不能臥於發病之側。在上樓梯或者起身出車門時疼痛加劇。可能的原因包括長短腿,下腰痛時的減痛步態,骨關節炎以及術後等。重複性動作以及髂脛束攣縮也可導致滑囊過度摩擦,從而產生炎症。
髂恥滑囊(iliopectineal bursa)位於髂腰肌和髂股韌帶之間。患者仰臥位,屈髖90°時,可對該滑囊進行觸診。該滑囊位於中部1/3腹股溝韌帶下方1-2cm處。疼痛位於髖關節前側,若壓迫股神經,則可能放射至前側大腿。屈髖以及外旋髖關節通常能緩解疼痛。該滑囊炎常由屈髖肌緊張和長期重複性動作引起。
在膝關節存在著數個滑囊。鵝足滑囊(Pes anserine bursa)位於縫匠肌,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和內側脛骨之間。髕骨下滑囊位於髕骨韌帶和脛骨之間。還有一些未命名的滑囊位於髂脛束,外側副韌帶和脛骨之間。過度使用(overuse)是造成這些滑囊發生炎症的主要原因,例如跑步或騎車。另外,髕骨前滑囊位於下1/2髕骨,髕骨韌帶和皮膚之間。該滑囊發生炎症時很容易觸診。一些經常需要跪著的工作常導致髕骨前滑囊炎,例如地毯安裝工。
圖6 下肢各常見滑囊
坐骨滑囊位於臀大肌和坐骨結節之間。當發生炎症時,疼痛通常位於坐骨結節處。有時可向大腿後側放射,類似於坐骨神經痛。患者常主訴在開車踩油門或者踩剎車時,疼痛得到減輕。這是因為該動作增加跨膝關節肌肉(膕繩肌)的張力,使得坐骨結節轉離坐位。另外,當患者走路時,往患側傾斜並縮短步幅,也能減輕疼痛。而用腳尖站立則可加重疼痛(Souza,1997)。該滑囊炎通常是因為在堅硬的表面坐太久而導致,例如騎馬。我們常說的「冷板凳滑囊炎(bench warmer’s bursitis)」是對這一滑囊炎的謔稱(暗指候補隊員冷板凳做太久了)。過多的衝刺練習使得膕繩肌反覆收縮,也可導致坐骨滑囊炎。
圖 坐骨滑囊炎的謔稱
跟骨後滑囊位於跟腱和跟骨之間。當發生炎症時,可在跟腱的某一側觸診到滑囊,疼痛也常為局部性。過度使用和小腿後肌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緊張常導致跟骨後滑囊炎症的發生。
圖7 坐骨滑囊和跟腱後滑囊
Baker’s囊腫(cyst)是一種滑囊內囊腫(圖8),通常出現在膕窩空隙的外側。一般認為是腓腸肌和半膜肌之間的關節囊外滑囊的增大或者滑囊膜從膝關節囊後側突出所致(Magee,1992)。Baker『s滑囊囊腫可見於成人和兒童。有研究表明,70個滑囊囊腫患者中51人在隨後的2年內自然消失,而如果進行手術治療,那麼在術後的7個月內可能再次復發。近1/4的復發性囊腫在隨後的5年內自行消失。因此,目前多主張不做處理(Larson, Grana,1993).
圖8 Baker's滑囊囊腫
姆囊炎(Bunion)發生在第一蹠趾關節的關節囊內(圖9)。姆囊炎的構成包括關節處的外生骨贅,結痂(callus)和炎性增厚的滑囊(Sammarco, 1995)。這是生物力學機制不良的第一蹠骨(metatarsal)內側偏斜導致關節過分活動的結果。這種蹠骨內側偏斜,趾骨外側偏斜(deviate laterally),也叫做大腳趾的蹠趾關節外翻(hallucis valgus).
圖9 姆囊炎(Bunion)
歡迎加入「楓葉之國肌骨資料分享和學習小組群」,本群主要為致力於提高肌骨治療能力的物理治療師搭建互助互學互授平臺。垂詢微信號:hehuahong321。
楓葉之國話康復整理,轉載請事先聯繫並註明出處。
本公眾號微店「楓葉康復驛站」為康復治療專業人士提供國外最新康復治療產品及肌骨物理治療資料。歡迎光臨!長按下方微店圖片中二維碼,即可進入。
楓葉之國話康復帶您深入了解海外肌骨治療的新資訊,新觀點,新產品。讓物理治療師思維的碰撞,視野的開拓,技術的提高,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楓葉之國話康復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楓葉之國話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