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3招助你把一天過成48小時

2020-12-21 蟹肉的輕自律生活

我以前也覺得時間管理是一個宏大的話題,可以寫一系列書籍論文的那種,但後來我發現,對於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只要做到3點,基本上對時間就算不能說做到完全管理,也能差不多達到心中有數,不至於渾渾噩噩。

接下來的文字,沒有枯燥的學術理論,沒有遙遠的自律模版,全手打來源於我個人生活的一些鄙陋之見,與各位分享。

01 碎片時間管理

我一般把小於30分鐘的時間,定義為碎片時間,並按兩種分類方式分類,並事先規劃好對應時間段裡我可以做的事。

分類方式一:按時長

<5min: 時間太短,不適合學習工作

如果是少於五分鐘的碎片時間,我以休息放鬆為主,一般會站起來走動一下,喝口水,順便拉伸一下肩頸背

5-15min: 時間較短,不適合沉浸式深度學習工作

如果在家裡,我首選是會整理房間和桌面,做一些小家務;

如果在外面,我一般有兩個選擇

- 瀏覽微博公眾號收藏,主要是碎片閱讀

- 回復私聊信息

這裡有兩條小建議:

如果沒有@,不建議去看群信息群信息裡大家七嘴八舌的,可能真正值得看的信息很少,至於什麼時候看群信息,下面有具體說

不要去看社交平臺的評論回覆信息要是碰到很有讓你回復欲望的那種,很可能會花費很多時間甚至完全投入進去,就不想做接下來的工作了

15-30min:適合適當深度學習工作

這樣的時長,已經可以完成一個左右的番茄鍾了,完全可以做深度學習

我一般也會有兩個選擇:

- 閱讀

- 構思寫作選題、大綱

我一般會在每周末和每月底做好閱讀計劃,每天早上做好寫作計劃,只要一旦有大於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立刻投入閱讀寫作,不會在到底看什麼書、寫什麼東西上糾結太久

分類方式二:按性質

主動時間:讀寫為主

像在地鐵公交上的通勤時間、等人等車和排隊時間,這些時候我們的思維是自主的,雙手和雙眼也是自由的,可以做一些適合主動思考的讀寫類學習,比如閱讀、寫作、背單詞等

被動時間:聽為主

像洗漱洗澡、護膚化妝、做家務、一個人吃飯、步行開車通勤時間,這些時候我們的雙手和雙眼都有任務在身,注意力也集中在手頭的事情上,就只能利用我們的耳朵,做些聽覺類學習,比如聽播客、泛聽外語聽力、聽音頻課程等

02 常規事項管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事,看起來單獨做不過幾分鐘十幾分鐘,但是如果沒有規劃,它們很可能會在我們打算出門、睡覺、休息等等的時候忽然出現。

不做,必然影響生活質量;

隨性而做,又會打亂我們的日程安排。

所以我以自己個人為例,把這類事統統羅列了出來,如下:

每日必做家務:讓掃地機器人掃地、鋪床、洗碗、倒垃圾、洗內衣、洗衣服、洗澡後清理浴室等

其他:瀏覽關注的自媒體博主、帳號、瀏覽群信息

每周必做家務:擦家具表面

其他:做周總結&周計劃、整理收藏夾

每月必做家務:擦窗

其他:盤點物品庫存、設置待購清單、做月總結&月計劃

每季必做家務:換&晾曬床上用品、換季衣物收納&晾曬

這只是我個人的總結,如果你是全職太太、寶媽,肯定還有更多事可以添加。如果你很幸運地和父母住在一起,或者有一位包攬了大部分家務的賢內助,那家務類壓力會驟減。

列出來這些常規必做事項,首先是為了讓自己心裡有個數。

不要把每天日程的安排精準到20個小時以上,如果這樣的話,你會發現你明明很抓緊時間也無法完成全部任務,原因就是這些瑣事會一次次打散你的整塊時間,剝奪你的注意力和精力。

不要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在這兒呢!

其次,列出來這些事後,我們要考慮如何安排這些事才能最高效地管理我們的時間。

我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

「小家務」類大家還記得我在上一部分耗時5-15分鐘部分中提到了「小家務」。

如果常規事項中的那些事,可以在15分鐘內完成,比如設置掃地機器人,只需要十幾秒的時間,這種我就會在碎片時間裡完成。

如果15分鐘內做不完,或者不確定能不能做完,就到下一類——

「主動時間」類我會在每天固定時間段,專門勻出一小段不適合沉浸式學習的時間去做這些事。

像我會在每天早晚洗漱後或者敷一片面膜,或者躺在按摩椅上,舒舒服服地瀏覽關注的博主發的內容,大概每次30分鐘左右,其他時間就不會給自己刷手機的理由

03 早晚日常管理

這一部分,對應兩個個人成長類永遠的經典畫圖:

- 如何堅持早起以及早起後做什麼才不浪費早上的時光?

- 如何利用下班後的晚上提升自己?

首先,早起和早睡是一對密不可分的雙生兒。

早起了,到晚上容易困,自然就早睡了;

早睡了,一晚上睡眠夠了,自然就早起了。

兩者缺一,不是不可,但對身體肯定不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如何做到鬧鐘一響就起床,時間一到就上床呢?

我的方法,是給自己設置兩個卡死的時間點:

晚上21:55前上床可以在床上看書摳腳倒立按摩思考人生,做任何能讓你爽的事。

唯一的要求是必須把手機放在桌上的無線充上,絕不帶上床

早上5:35前鬧鐘同樣是可以昏昏沉沉,可以唱歌自言自語,甚至可以不用馬上睜開眼睛。

唯一的要求是立刻坐起來。

我一般會把kindle放床頭,朦朧中抓起來就能看,一般會看英語書,因為更需要集中精力,也能更快清醒。

最後,早起的最大動力,在於醒後能不能最高效地安排要做的事;

早睡的最大基礎,在於睡前能不能完成預期要完成的事。

建議大家在前一天晚上,列出第二天早上要做的事,在下班的路上,規劃好回家之後到睡前要做的事。

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但列出了要做的事,也是讓你心中有底,按部就班,不要再在執行時浪費精力在糾結要不要做這件事上。

寫在最後:

寫了那麼多,大家會發現,我個人比較推崇形成一種模式化的時間管理模式。也就是在生活中碰到某種情況的時候,都可以立刻代入到以上這些內容中,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

當我們不在執行前的情緒上浪費太多時間,而「直接去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告別了拖延症,提高了執行力,把自己的命運握在了自己的手裡了。

相關焦點

  • 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是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既質樸生活化又窩心。現在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討論說,時間好像被安裝了加速器,過得太快了。不知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至少我是覺得一天天一年年,時間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
  • 時間不夠用?教你如何用一天學出48個小時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焦慮:時間像火箭一樣嗖嗖往前趕,好多東西還沒來得及看,一天就過去了,真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 從物理學的角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能增加每一分鐘的利用價值,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等於是增加了時間。
  • 埃及人的一天:時間去哪兒了?
    些時候,總有一些恍惚,一天好像沒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在埃及,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明明上午9點就出門辦事了,為啥什麼事都沒做成呢?首先,迎著上午不太曬的太陽,帶著好心情出發了。可您會這樣想,大家當然也會選擇這個時間點。
  • 如果一天變成48小時!
    STEP 3:下班後回顧今天一天的工作,早上計劃的事情是否都完成了。臨時有處理哪些事情,進度如何,都可以在工作手帳上羅列。還是每天都勇猛精進地在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的餘生都充滿熱血呢?除了日程管理的方法管理每天生活的行程外,在面對一個大夢想要去實現的時候,我也會經常使用「微夢想清單」,分解夢想,同時量化目標。
  • 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2.42小時 時間都去哪兒了?
    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2.42小時 時間都去哪兒了?來源:央廣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2.42小時其中一組數據顯示,在最近一年裡,中國人每天的平均休閒時間是2.42小時,比2018年少了25分鐘。在眾多城市中,哪些城市最忙碌?中國人又在為什麼而努力呢?中國人的生活節奏什麼樣?大調查發現,中國人比以前更忙了,每天的平均休閒時間是2.42小時。
  • 時間都去哪兒了?王錚亮演唱會與你相約石家莊
    2014年春晚,王錚亮的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哭全國億萬觀眾,2020「從心出發」王錚亮個人全國巡迴石家莊站演唱會中,他將現場動情演繹《時間都去哪兒了》《不假思索》《小情小愛》《天天兒童節》《數到三一起放手》《歸還世界給你》《盡我榮耀All Glory》《穿越無限》等歌曲。
  • 親測 I 首次48小時斷食完整記錄+操作指南!
    這次在Gill的48小時斷食直播群裡(入群方式請見文末提示),很多小夥伴都表示48個小時聽上去太難堅持了!會不會嘗試到一半就很容易放棄?儘管Gill這是第一次執行48小時,但之前也嘗試過36小時斷食覺得其實也還好~ 再加上這次有閨蜜的督促和群裡小夥伴的打氣支持,這次48小時整體做下來覺得真還挺輕鬆,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這裡送給你們一些小Tips,輕鬆助你度過這48個小時哦!1 .
  • TRAVEL | 48小時 · 香港,你逛過嗎?
    這次小馬哥帶你看不一樣的48小時·香港也許還有機會體驗4小時的「滋味香港遊」不如我們從「黃大仙」地鐵站開始吧關於在香港的上海菜,我曾經做過研究:美食之都的香港,雖雲集眾多的西方元素,但始終還是以中式餐飲為主,不管是身處金融中心的中環,還是商業繁忙的銅鑼灣,或者是走進鬧市區紅磡,遊客熙來攘往的尖沙咀,你都可以隨意找到品味上海菜的餐廳。
  •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睡席夢思就老了
    像這種四體還勤、外觀正常的症狀,說出來還都沒有人信。耳朵經五官科檢查一切正常,連我自己都懷疑,心理有毛病。就算你不關注,它還是默默地影響著你,耳鳴不期而至,低頻,重複,不影響聽力卻影響情緒。回想家中有親戚因耳鳴一直牽扯尾隨,輾轉多方診治,最後耳聾,想到這不由自主心慌氣短。「我好像得神經病了。」在自己醫院,說話也隨便。
  • 去哪兒網:五一與清明假期相比出遊旅客量增近4成,3小時周邊遊率先...
    藍鯨TMT頻道4月22日訊,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平臺預計出遊旅客量與清明假期相比增長近4成,其中半數為90後遊客,80後遊客佔比達22%,00後遊客佔比為7%。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周對周環比增2.36倍。
  • 我說,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真快啊,近30年的時光了,正如一首歌唱道: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哪兒了?我一遍一遍地念叨著,一遍一遍地尋找著時間的蹤跡。--時間是條河流,河水淙淙,流進了你的身體,流進了你的血液,給你了強健的體魄,讓你成為真正的男子漢,行走在這人世間,頂風且不避寒。
  • 時間都去哪兒了?「沒空」用英語怎麼說?
    1.你看,我正忙著呢。 2. I can't make it at that time.我那個時候脫不開身啊。 3. I am tied up.我有事走不開。 4. Sorry, I'm otherwise engaged.對不起,我有其他安排了。
  • 【抗衰老專場】你的膠原蛋白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呢,是你們老的太快,還是我的時間停止了。一句如若初見,羨煞眾人……如今女人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熬夜抽菸都成了家庭便飯,初老年輕化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25-35歲就進入了輕衰老階段,你知道25歲開始人體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加快?說到女人的衰老,這是個哀傷的話題,那麼你的膠原蛋白都去哪兒了呢?
  • 接下來的兩天兩夜,我要讓你遇見可能改變一生的人 | 48小時交換
  • 五一去哪兒?3小時周邊遊率先恢復,重慶到成都高鐵最火
    距離五一假期還有一周時間,在國內疫情防控趨勢向好的情況下,遊客出遊信心日漸恢復。4月23日,去哪兒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遊客出行結構以「兩大一小」」兩大兩小」為主,放鬆、「遛娃「成為主要需求;重慶度假型酒店訂單周對周環比增2.5倍,重慶市內多條高鐵線路熱度高。
  • 謝娜:當媽後,屬於我的時間都哪兒去了
    當媽後別說是睡懶覺,就連睡覺都成了極大的奢侈。所謂「哄娃2小時,睡眠5分鐘」。當媽前,謝娜是個對「睡懶覺」特別執著的人。可當媽後,無論前一天幾點睡覺,第二天都會7點準時起床。連何炅都忍不住調侃:「要想解決早起困難,生個孩子就好」。
  • 《我的一天有48小時》《我的專屬夢境遊戲》:當世界只有你一人
    《我的一天有48小時》一個月前張恆發現自己一天的時間多出了24個小時,與此同時他也被捲入到一場危險的遊戲中……另類無限流,輕鬆向。不要太糾結細節,當TVB看看就好。《我的專屬夢境遊戲》虛擬夢境設備?這是什麼鬼?「用來做白日夢的?沒興趣。」「什麼,百分百虛擬實境?
  • 去哪兒旅行APP官網下載
    當去哪兒旅行平臺上出現符合設定需求的特價機票時,系統會直接通知您,特價機票再也飛不出你的掌心。 航班動態: 查詢航班起飛時間和延誤狀態, 隨時掌握航班實時動態,方便安排往返機場時間。 去哪兒旅行APP官網下載之好處 【接送機】6家包車供應商、覆蓋全國70座機場,接送機包車一口價。
  • 從3分鐘到48小時,牛骨髓如何用時間創造美味?
    牛骨髓是一種珍貴的食材,含有蛋白質和鈣質,加熱後如膠狀及奶油般細膩柔滑,可以通過不同的烹法,打造出滋味和形態都非常豐富的菜餚。在西方,牛骨髓很最受歡迎,以烤、焗居多。中式做法也很多樣,比如清蒸、紅燒、煨燉、做成麻婆風味等。烹製的時間可長可短,短至幾分鐘,長至好幾天,各具特色。
  • 法國樂卡克教你如何打造《爸爸去哪兒5》軟萌教主小泡芙!
    每一年的《爸爸去哪兒》都會掀起愛娃護娃狂潮,今年《爸爸去哪兒》來到了第五季,依然熱度不減,每一期節目都可以輕輕鬆鬆登上熱搜!我們的「軟萌教主」小泡芙,看起來軟軟糯糯卻又是個神力女超人,名副其實「軟萌攻「。不僅收割了爸爸團的心,成為整個《爸爸去哪兒5》的團寵,也收穫了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