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表計/門禁/停車…市場超5萬億的老舊小區改造,將給物聯網帶來多大機會?

2021-01-14 科技雜談

【摘要】與新基建並肩而行的「老基建」改造工程,將惠及哪些行業?




| 科 技 | 雜 談 |

中國通信行業第一自媒體



本文作者:於三人

本文來源:物聯網智庫(iot101)

雜談投稿郵箱:631255063@qq.com


近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指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

 

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早在去年6月,同樣是國常會,也提出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等問題。

 

不到一年,國常會再次提及這個工程,且要求今年的改造規模翻倍,表明在疫情蔓延,金融市場動蕩,貿易供應鏈受衝擊的背景下,無論是「老基建」的老舊小區改造,還是新基建,都在大力投資,在非常時期下,尤其利於保民生、穩投資,拉內需。

 

我們知道,在國家投資推進的新基建中,物聯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麼與新基建並肩而行的「老基建」改造工程,將惠及哪些行業?與此相關的物聯網產業將如何重拳出擊?



按照住建部等三部委的定義,老舊小區應為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

 

據住建部的數據,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築面積約40億平方米。

 

經前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19年7月測算,老舊小區改造的市場空間或達5萬億。若按5年改造期來計算,預計每年可貢獻1萬餘億投資額。

 

也就是說,老舊小區改造有望成為一項投資體量高達5萬億的超級工程,這已經不僅僅是民生工程,還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國之大政。

 

住建部目前初步將老舊小區改造的內容分為基本類、提升類及完善類,其中基本類的優先級較高。

 

圖:老舊小區改造內容

 

1.保基本的配套措施:包括和居民生活直接關係的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垃圾分類配套設施、供暖設施修繕(北方地區)、加裝電梯(非強制);

 

2.提升類的基礎設施:在基本改造完成後進一步提升。包括搭建公共活動場地,有條件的地方配建停車場、活動室、物業用房等;

 

3.完善公共服務類的內容:在前二者的基礎上,建設「完整社區」。需要改善居住條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環境,包括完善社區的養老、撫幼、文化室、醫療、助餐、家政、快遞、便利店等設施。

 

圖:老舊小區線路混亂

 


通過老舊小區改造三個方面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五大重點行業將受益。

 

圖片來源:降噪房地產

 

1.機械行業:重點在於停車場、電梯、安防設施。大部分老舊小區不具備地下停車場及電梯,加裝立體停車場能解決路面停車混亂、困難的問題;加裝電梯能惠及老舊小區人口眾多的老年人;更新安防設施,完善小區監控系統,將大大改善小區治安環境,提升小區安全等級。

 

2.建材行業:重點在於牆塗料、防水、管材、智能表計。老舊小區改造會對水、電、氣路進行升級,並對外牆進行重新粉刷。所以外牆塗料、防水、智能表計、管道等產業將受益。

 

3.輕工行業:重點在於定製家居、家居用品。老舊小區改造業務上的家具(特別是定製家具)添置,以及地板、衛浴等硬體材料的升級,將惠及家居用品、廚衛等行業。

 

4.家電行業:重點在於廚電、智能家電。舊房室內布置較差,家電老舊,易出現煙機未裝、灶具老化、空調安裝難等現象,舊改後利好智能家居產業。

 

5.物管行業:重點在於引入物業公司統一管理及設備維護。老舊小區改造將涉及16萬個小區,其中大量小區缺乏規範的物業管理,未來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或將引入品牌物業公司,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將是物業管理的重點內容。

 

從五大受益行業來看,物聯網將在機械行業中的安防設施;建材行業中的智能表計;家電行業中的智能家電;物管行業中的設備維護施展拳腳。但是在這四個領域中物聯網發揮的作用差異巨大。

 


1.安防設施


安防設施的更新重點在於完善小區監控系統及維修或安裝樓宇單元防盜門,這將有效解決老舊小區門禁設施老化、安全系統過時、監控死角問題,提高了小區安全性能。

 

完善小區監控系統,小區主要出入口、主要路段、節點均應設置監控探頭,有條件的小區宜實行無死角監控。監控探頭所在位置應視野開闊、無明顯障礙物或眩光光源,保證成像清晰。

 

 

維修或安裝樓宇單元防盜門,除已有單元防盜門且質量較好的可不予更換外,其它情況應予以安裝或更換新門。

 

其次,有條件的可以引入智慧門禁與安防相結合的出入管理系統。

 

智慧門禁對於人員的出入管理方式已經由傳統的IC卡開門的方式升級為身份證、指紋、二維碼、人臉識別等多種認證方式。可在方便業主進出的同時有效阻止非授權人員進入,同時對出入人員進行監控和統計。為業主及訪客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出入管理方式。

 

從規模上看,全國16萬個待改造小區中,僅完善小區監控系統這一項就會給安防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2.智能表計


智能表計是一種智能化的聯網測量裝置,用以測量水、電、天然氣等資源/能源的消耗量。智能表計可以通過無線/有線的方式連接到網絡,並向公用事業服務提供者傳輸資源/能源消耗數據,這替代了傳統的需要人工上門抄表的模式。

 

物聯網市場調研機構IoT Analytics近日發布的最新版《智能表計市場報告2019-2024》估計,2019年全球智能表計(電錶、水錶和氣表)的普及率已經超過14%。

 

該報告預測智能表計的安裝總量將在未來兩年內超過10億。2018年,全球智能表計出貨量不到1.32億,這個數字預計每年將以7%的速度增長,並在2024年超過2億。

 

當然,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機遇下,我國智能表計的增長速度將遠遠大於市場調研機構IoTAnalytics的預測。

 

舊改會對水、電、氣路進行升級,主要涉及智能電錶、智能水錶、智能燃氣表。

 

其中,智能電錶主要通過電網網省上報需求,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以統一招標的方式推廣,每年中國國家電網會開展3-4次智能電錶招標,國內就這兩個客戶。

 

從2009年底國家電網啟動智能電錶新標準後,至今為止國網已累計招標智能電錶4.77億臺。其中2016年首批招標的數量達3794萬臺,不過在第二批招標中,智能電錶招標數量直接滑落到近826萬臺,且有17個網省未上報智能電錶需求,說明目前多數網省智能電錶全覆蓋已經接近尾聲。

 

因此,這次舊改涉及的4200萬戶居民對智能電錶的需求,還要看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統籌布局了。

 

智能水錶則與智能電錶不同,小區管網改造和智能水錶安裝升級是舊改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投入力度有望持續超預期,智能水錶安裝更換需求將持續增加。

 

老舊小區,由於供水管網老化、破損,經常出現「跑、冒、滴、漏」等現象,既造成水資源浪費,又因單元總表與室內分表數據有出入,讓樓內居民分攤不合理水費,鄰裡之間時常發生矛盾。因此,對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和安裝更換智能水錶已是當務之急。

 

近年來為促進水務行業健康發展,國家出臺了「階梯計價」、「一戶一表」、「節水行動」等一系列意見和政策,對水錶計量的精確性、及時性、自動計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NB-IoT、LoRa等無線信號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水司等下遊企業對智能水錶的需求快速增長。

 

數據統計,中國智能水錶年產銷量1500萬臺,水錶產品普及率還很低,但是受行業限制,普及智能水錶任重而道遠。

 

此外,目前全國水錶生產企業多達600多家,產量能達10萬臺以上規模的預計僅10家左右。前三企業市場份額約佔中國水錶的三分之一。

 

中國水錶行業市場份額: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由於智能水錶研發投入的壁壘高,佔據大量市場份額的小作坊型的普通水錶企業根本無力持續更新技術,這也是導致我國智能水錶發展面臨的問題之一。另外全國有自來水廠4000多家,規模普遍不大且地域性強,推廣NB-IoT水錶難度大。

 

若此次舊改能夠打破相關行業和地域限制,統一智能水錶安裝,那麼2020年將會是智能水錶爆發之年。

 

智能燃氣表與智能水錶一樣,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但是行業跟水錶有根本性差別。首先行業相對集中,有技術基礎。目前每年生產2000萬臺燃氣表,其中智能燃氣表約佔新增用戶數量的60%。中國約有100家燃氣表廠商,一半的廠家具備生產智能燃氣表的能力。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其次,燃氣表廠商的客戶,也就是燃氣公司集中度也高。中國城市燃氣行業實行特許經營制度,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投資巨大且具有不可複製的自然壟斷屬性,目前已有國企背景的城市燃氣企業憑藉自身的先發優勢在特定區域內佔據壟斷經營的地位。

 

與此同時,燃氣表行業正處於傳統表向智能表的轉換階段,且天然氣行業整體在復甦,行業有望實現擴張。

 

加上此次舊改的龐大需求,NB-IoT燃氣表將是時代寵兒。

 

(欲了解更多智慧表計從業公司,點擊《公用事業公司全景圖譜》)


3.設備維護


設備維護是舊改第二階段「提升類的基礎設施」,及第三階段「完善公共服務類」的關鍵部分;同時也大大減輕物業管理負擔。

 

目前很多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很薄弱,大部分是單位後勤改制後的物業管理,有些甚至是棄管小區,沒有正規的物業管理,只是政府辦事處或社區承擔一定的管理工作。

 

那麼改造後如何保持和繼續更新改造,這就成了一個大的問題。在這些老舊小區引進正規的物業管理服務並不容易,因為這些老舊小區的居民,由於以前種種原因並沒有交物業管理費的習慣。

 

雖然政府在這方面會給出一些獎勵或者補貼,但物業企業長期的管理經營是很難保證正常運營。而且從物業管理本身的角度來講,它的功能主要是對這個小區進行維護保養的功能,沒有持續的更新改造的功能。

 

所以舊改的老舊小區需要政府的引導,普及物業管理知識,引進新的物業公司,並養成持續的更新改造功能。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後並不一定能成功。

 

在此過程中,對改造後的小區進行保持甚至持續更新尤為重要,設備維護的巨大潛力將被開發出來。


圖:某小區設施清單及保養頻率

 

從上圖可以看出,諸如「房屋承重及抗震結構部位」、「路面路基」等等保養檢查完全可以採用傳感器進行定期監測,並回傳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果。並且將大大提高保養效率和檢修準確性。相信,在政府的推動下,舊改後的物業維護極有可能推動智慧小區設備維護的普及。

 

4.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會在舊改過程中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現象級產品出現之前,智能家居產業並不會因為舊改而進行新一輪爆發。

 

而老舊小區亟需要解決的停車難問題,筆者認為對智能停車系統的需求並不大。這是因為靠物聯網等技術的智能停車系統,只能緩解小區內的停車難問題,並不能徹底解決下班後湧入小區汽車的總量。

 

而「立體停車」或許是徹底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的重要方案。立體停車,指利用空間資源,把車輛進行立體停放,節約土地並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車方式。

圖:立體車庫


如果說新基建是新瓶裝新酒,那麼舊改這種「老基建」則是新瓶裝舊酒。


老舊小區改造本質上是「補短板」「補欠帳」,即補民生短板、補上一輪基建的欠帳,是為了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並擴大內需,並不是建設智慧園區,技術示範區。因此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並不是像在新基建中那樣,擔任核心角色。

 

筆者認為:上述安防設施、智能表計、設備維護、智能家居四個領域中,安防設施與智能表計將隨著16萬小區的改造迎來高速增長;設備維護在舊改過程中短期內並不會爆發;長期看來是個潛力股;智能家居增長有限。像智慧園區,智能建築改造並不是這次舊改的需求。


 參考資料:

1.深度!老舊小區改造(行業篇)—竣工周期之外的第二β【招商證券·產業鏈多行業】,降噪房地產;

2.2019年中國舊小區改造、物業管理行業市場情況分析;

3.物聯網、大數據是如何在物業設備維護中起到作用的;

4.大動作!中央再提老舊小區改造,影響有多大,國民經略,凱風;

5.國務院常務會:確定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中華建設雜誌;

6.NB-IoT抄表還看燃氣,5個「大佬」已全部進場!物聯網智庫;

7.阿里、騰訊覬覦的萬億級市場!國內智慧停車企業大盤點,物聯網智庫,櫻木花道。





2013年度最佳IT原創自媒體

2014年度最佳新媒體人

2014年度最受企業關注自媒體

2016年度T+自媒體睿見之星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駐百度百家、騰訊新聞、搜狐新聞、今日頭條、網易閱讀

一點資訊、網際網路實驗室,北京時間等

犀牛財經自媒體聯盟(xinews)成員

WeMedia成員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聯繫微信號:sophie0306


相關焦點

  • 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對於老舊小區改造單元門禁和智能家居有哪些建議
    北京 太川科技導讀:目前智慧社區建設改造在很多城市都在規劃與建設著,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裡面對於老舊小區智能化改造和智慧社區新建都是有不錯的指導作用,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單元對於城市建設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 平方米老舊社區改造進程加快,物聯網企業重拳出擊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我們知道物聯網在國家投資推動的新基礎設施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基建」重建項目將與新的基礎設施並駕齊驅,惠及將包括哪些產業?與重拳出擊相關的物聯網行業如何?
  • 免費人臉識別軟體助推老舊小區智能化改造加速
    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列入各級政府工作日程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立即開展了行動以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進程,例如為小區安裝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對小區大門、門衛室進行改造,增設黨建元素,安裝視頻監控設備、人臉識別設備
  • 老舊小區封閉式改造,市民關注的這些問題有解了
    呂洪介紹,改造後小區將增加門禁系統以及人車自動識別系統,此外還將增設黨員議事廳,同時為這些近乎失管的老舊小區聘請物業,「黨建引領、引入物業是改造的核心,目的是讓居民們更有主人翁意識,把自己的社區管起來,增添硬體設施則是一種物質保障。」呂洪說,以前的開放式老舊小區難免會出現物品丟失、公共設施被惡意損壞等問題。
  • 安徽老舊小區將結合智慧城市改造
    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發布政策解讀,安徽省出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今後要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智慧城市、未來社區建設相結合,完善家政、助餐、便利店等智能化設施。此外,將暢通資金供給渠道,除加大政府支持外,鼓勵居民個人以捐資、捐物、投勞等形式參與改造中。
  • 聚焦舊改|北京80個老舊小區改造將開工 城市更新成房企新機會
    北京開工8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共同印發了《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文件明確,北京年內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完成5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8億元。
  • 自貢沿灘: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打造幸福家園
    按照居民的「心願清單」,改造後的小區不僅安裝了門禁系統、健身器材,規劃了停車位、集中晾曬區,還配置了綠化景觀……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居民做主 決定小區如何改劉官全在尹家灣小區住了20年,提起小區過去的居住環境,他就直搖頭。因年久失修、缺乏管理等因素,小區路面破損、管線裸露、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 4萬億舊改真的來了!這5大賺錢機會,房企一定要抓住
    核心原因還是因為這塊市場規模足夠大,有利可圖,而且賺錢方式多種多樣。老舊小區改造投資額為4萬億加上服務,市場規模遠超此數或許是賺大錢賺習慣了的緣故,不少房企和地產人對總盤子幾百甚至幾千億規模的市場興趣不大。這也是一些人覺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沒什麼大機會的緣故。
  • 老舊小區改造,你居住的小區是否也有這樣的變化?
    2019年,我市出臺了《安陽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實施方案》和《安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速。安鋼五區經歷30多年的風雨,小區路面、照明、綠化等設施已經損壞或不能滿足住戶的需求。此次改造使小區的路平了、寬了,路燈也亮了。」小區服務全「芯」升級此次老舊小區改造,改變的不僅僅是小區的外觀,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增強服務功能應是其最大著力點。引進物業服務、新建文化活動站、提升日間照料中心功能成為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另一個大變化。
  • 遼寧印發《遼寧省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指引》暨「1358工作法」
    4.鼓勵安裝電器火災監控系統、智慧消防系統,集成物聯網安防管理,搭建智慧安防小區管控系統,提高老舊小區安防水平。     2.合理設置小區出入口。儘量採用道閘、欄杆或智能化門禁等「軟封閉」方式,減少柵欄、圍牆等硬封閉,避免對城市毛細路的交通疏導功能帶來嚴重影響。
  • 通化市區60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
    全市人民正全面投入復工復產,努力恢復生產生活之時,好消息又來了,我市一項新的民生工程啟動:4月1日,通化市政府發布通告,決定對城區內2000年以前建成的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不健全的60個住宅小區進行改造。整體改造工程分兩部分啟動:前期將改造22個小區,4月末全面開工,違建拆除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5月末啟動後期38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 「疏整促」從「扮靚」到「安居」,六裡屯老舊小區改造引居民點讚
    老舊小區改造非一日之功,甜東老舊小區改造也經歷了逐漸「年輕化」的過程。從平安示範社區,到優美小區,再到改造建設全要素小區。近些年,甜東小區針對改造痛點,逐年遞進、逐項擊破,分步實施,完善小區功能,滿足社區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緊貼民生推動建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創建綠色社區,養老綠化停車都有具體要求!這有多大意義?
    黑龍江省住建廳近日出臺《黑龍江省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要求今後省內無論新舊住宅小區均配套養老服務用房,社區將劃定停車位……這對我們城鎮居民是個好消息,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創建的時間表是怎樣的?今天就來解讀一下這個《方案》。
  • ...界」「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老舊小區改造的「鹹寧做法」
    為此,鹹寧市努力做到改前問需於民,改中問計於民,讓小區功能提升融合民生需求,激發居民參與熱情。2019年下半年,鹹寧市中心城區永安辦事處陽關社區宏宇小區啟動改造。工作人員先期在小區內發放調查問卷789份,三易設計方案,將違建拆除、車位劃分、雨汙分流改造、門禁系統安裝等居民「痛點」作為改造「重點」。
  • 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
    人大代表們察看軍門社區老舊小區整治提升。福州晚報記者組 文/攝近年福州市持續推進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惠及眾多涉遷家庭,打開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昨日,出席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走出會場,分組開啟一場幸福之旅——視察福州市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
  •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
    截至11月20日,杭州全市實施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02個,完工率100%,全面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年初,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明確將實施300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涉及改造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為何遭遇「防護網」難題?建議:先完善安防
    就此,華商報記者走進10個老舊小區,並採訪社區、街辦和住建部門,以釐清惠民工程的阻點以及未來工作又將如何改進。小區的公告牌上貼著落款為「長安區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項目部」的通知:關於立面改造,一樓安裝平網防護網,一樓以上不再安裝防護網,將安裝防攀爬網及攝像頭。關於戶內改造,所有戶內建設項目不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有意改造的,業主自費,與小區物業、改造施工方共同協商解決。
  • 渭城區新興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共享創文成果
    老舊小區改造,了解百姓需求是基礎,也是關鍵。鳳凰嘉苑片區老舊小區大部分建於上世紀80年代,該區域共16棟樓、68個單元、850戶居民。片區改造準備階段,街道和社區幹部首先入戶調查,聽居民反映「小區最需要改什麼?」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僅有三棟六層住宅樓,共計24個單元382戶,戶均使用面積49平方米的小區,存在停車難、違建多、設施老舊等問題。最終電梯安裝好了,噪音、光線等也沒有給低層住戶帶來不良影響。小區有人管了,居民笑開顏為保證已實施綜合整治的小區改造效果得以較好保持,西城區出臺了《西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物業管理的工作方案(試行)》,利用兩年時間,用財政資金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新引入的物業管理單位進行市場培育、扶持,以切實將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來。
  •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百姓心坎上
    「我在金城里小區居住10多年了,以前路面坑坑窪窪,雜草叢生,今年政府給我們改造,小區路面硬化了,荒地上重新規劃增添了健身器材,新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生活環境舒適,感謝政府、感謝黨!」12月12日,廣陽區銀河北路街道辦金城里小區居民王立憲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