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後,印度終於按捺不住了,宣布一項重磅太空計劃

2020-12-14 北方熱點防務

國家航天局發布最新消息,中國嫦娥五號上升器目前已經離軌,而探測器即將把原始的月球表面土壤帶回地球,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再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觸碰"到月球表面。在不久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尋找到合適的窗口期,就會返回地球,中國將得到第一份月壤,隨後開展相關的研究。

嫦娥五號

就在12月8日,印度媒體宣布一個重磅的消息,印度首次載人空間飛行任務定於2021年12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官員表示,該載人太空飛行項目的目標是展示印度的太空能力,火箭會將三名乘員送入低地軌道,然後在任務結束後安全的回收他們。

總部設在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上個月表示,其重型運載火箭GSLV MK-III已被確定用於該載人項目,該火箭的拼接工作正在進行中。

印度載人航空計劃

據報導稱,印度此次載人航天任務所採用的高推力固體推進劑帶式助推器S200在GSLV MK-III的載人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實現助推器正常運作,在硬體上採用了許多新的設計特點。

首個關鍵的助推器段發動機殼體直徑3.2米,長8.5米,重5.5噸,已自主研發並由一家航空公司交付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官員表示,這是印度邁向太空任務的第一步。該官員還表示,項目中著陸器和探測器的研發工作還在進行中。

印度火箭

根據這名印度官員的說法,印度似乎也要採集外太空星球土壤,但與中國嫦娥五號的目標不同,印度這次的目標是金星。據報導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為該項目準備了20多個空間實驗站,並且為研究如何在金星著陸付出了4年時間的努力。

據印度航天局消息人士稱,多個國家為實現印度登陸金星的項目提供援助,其中包括俄羅斯、法國、瑞典和德國。

金星登陸計劃

據報導稱,印度航天局原本打算更早的時間內登陸金星,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而推遲了,印度未來登陸金星的機會可能是在2024年或2026年。據印度航天局介紹稱,每隔19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最佳發射窗口,而這也是金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不知道印度是否能夠把握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印度終於著急了,宣布120天後登陸月球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長徵5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和此前的嫦娥三號、四號登陸器不同的是,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僅要實現月球軟著陸,同時還要進行月球土壤採樣並且返回,是當前嫦娥系列工程中技術最複雜,工程難度最大的一型探測器。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世界各國都什麼反應?印度反應最酸
    嫦娥奔月的傳說就是中國古代傳說,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現在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多。今天文昌發射基地就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攜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登月任務,採集月球土壤,然後返回地球。同樣,在嫦娥五號發射後,歐洲國家航空航天局ESA發布了一份聲明,甚至很高興能為嫦娥5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它不僅公開宣布將利用歐洲等地區的航天基地為嫦娥五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而且還決定在嫦娥5號返回地面時進行方位測定,以確保其安全著陸,因此,中國製造的嫦娥五號已經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如果這次任務順利完成,它將採集2公斤月球樣本並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他稱,俄羅斯計劃明年10月發射「月球-25」太空飛行器,這將是俄探月中斷45年後的首次探月飛行。韓聯社17日讚嘆稱,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帶回月球土壤的國家,其成功絕非偶然,背後是國家的整體支持和每月兩次以上的發射活動積累。中國為了實現航天跨越,去年進行了34次發射,今年進行了包括探月飛船和新型火箭在內的40次以上的發射。中國航天崛起的雄心比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強烈。
  • 成功「挖寶」後,剛剛中國嫦娥五號啟程回家!美國也宣布採土計劃
    來源:金十數據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中國探月工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點火,順利進入月地轉移軌道,開啟「歸國之旅」。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他當時一定不會想到,42年後的嫦娥五號,一次挖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一掃當年的窘迫。12月17日凌晨2點,嫦娥五號的返回器降落在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裡面2公斤月樣將向歐陽自遠敞開更多的秘密。2004年我國宣布正式啟動探月工程,採用家喻戶曉的「嫦娥」命名,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制定了2020年以前在月球採樣返回的目標,為以後的載人登月、建設月球基地打下基礎。16年來,中國基本上按照原定計劃一步一步地完成了所有的階段目標。加上預研,中國的登月計劃走過了26年春秋。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攜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但是這麼偉大的科學進步,在美國媒體的口中,就立刻變了味,美媒認為中國正在"假借發展太空技術之名,偷偷發展太空軍事力量,甚至要打破現如今全球戰略平衡",總之有些美媒就是見不得中國好。
  • 嫦五即將凱旋,美印發布最新登月計劃後,以色列也按捺不住了
    嫦五即將凱旋,美印發布最新登月計劃後,以色列也按捺不住了據媒體報導,嫦娥五號在完成登月、取樣、交會對接以及樣本轉移等多項任務後,現在已進入等待環節,擇機返回地球。意味著嫦五即將凱旋,毫無疑問,迎接它的將是鮮花和掌聲。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雖然「重」,但嫦娥五號卻很靈巧,它要在太空中獨自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5時07分,調姿結束,器件分離,意味著嫦娥五號開始自主在太空中工作了。2020年11月17日,也就是在發射前一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101發射工位,做好發射的準備,等待窗口期的出現。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為什麼發射上天的是嫦娥五號,而返回地球的只有嫦娥五號返回器呢?在智東西此前發表的文章《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中,我們提到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落器、返回器、軌道器四部分組成。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虎嗅網
    為什麼發射上天的是嫦娥五號,而返回地球的只有嫦娥五號返回器呢?在智東西此前發表的文章《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中,我們提到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落器、返回器、軌道器四部分組成。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來自月球的「禮物」!嫦娥五號月球...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交接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也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科學研究階段。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在位於北京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進行了全面檢查。
  • 印媒關注嫦娥5號:印度登月是因新冠疫情才落後中國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這是一項裡程碑式的任務,探測器將把月球表面的土壤樣本帶回地球。而印度網民也突然想起了印度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月船號。這項任務本來應該是在2020年完成的,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導致印度的「月船三號」在與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競爭中失利,根據計劃「月船三號」將於2021年初發射。儘管中國開始太空任務的時間比美國和前蘇聯晚得多,但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過去的十年裡進行了大量的發射任務。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為什麼發射上天的是嫦娥五號,而返回地球的只有嫦娥五號返回器呢?在智東西此前發表的文章《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中,我們提到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落器、返回器、軌道器四部分組成。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1、 美國:「阿爾忒彌斯」任務三步走作為曾經運回382千克月球巖石樣本的航天大國——美國,近兩年也開始大肆張揚宣傳其「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2019年5月13日宣布,下一項載人登月計劃得名「阿耳忒彌斯( Artemis)」,取自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作者 郭超凱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採取約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探月三期工程第三步圓滿成功,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深遠。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成功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進入21世紀,世界上興起了新一輪探月熱潮,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空局等多個國家或組織都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
  • 嫦娥五號勝利發射,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美國恬不知恥想佔便宜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的發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在飛行過約2200秒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順利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同時NASA表示,希望與中國可以與全球共享這次探月工程所取得成果,進而增進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對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國阿波羅以及阿爾忒彌斯計劃所做的那樣」。值得注意的是,雖然NASA沒有在推特中直接表示祝賀,但是NASA的高官託馬斯·祖布臣卻在北京時間11月24日上午5點通過其個人推特帳號對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表示了祝賀。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後,歐洲太空署緊急表態,結局令蓬佩奧失望至極
    11月25日,據外媒多方消息披露,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升空後,世界各主要大國紛紛予以發聲,其中歐洲太空署積極表態願意提供各種航天技術支持,以此推動探月工程取得切實成效。不過,面對這種航天技術的非凡成就,美國方面卻高興不起來,國務卿蓬佩奧更是顯得氣急敗壞。
  • 美國曾強力封殺中國,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腆著臉要求分享技術成果
    24日一大早,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就在網絡刷屏。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次空間活動,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