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花1天用紙蓋出售價19萬的房子,網友:看完我不想買房了

2020-12-10 騰訊網

紙能做什麼?

對於普通人而言,一張A4紙,可以秀自己的小蠻腰,

對於藝術家而言,紙可以做一個紙模型,

對於建築師而言,紙可以造一棟房子!

建築與紙的關係,從古至今都非常密切。

愛丁堡藝術家Charles Young,就曾用紙做了一個城市,震驚世人!

為完成這個作品,他一共用了365天,每天做一個,最終365個紙模做成了一座迷你城市,

Charles Young稱它們為Paperholm(紙沙洲)。

首先把模型畫在水彩紙上,然後按照草圖進行裁剪,最後手工折合用PVA膠水,粘貼而成就行了。

但是,建築學家並不滿足於紙模型,既然都能做模型了,那為何不乾脆拿來造房子?

畢竟我國,每年光是快遞包裝的瓦楞紙板,就多達18.2萬噸。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些紙全部拿來做建築,會是什麼樣子?

在印度孟買國際展覽中心,就有一座全部用紙板做的咖啡館。

僅僅 152 平方米的面積裡,100%的材料都是用紙板做成的,包括所有的桌子、椅子,以及天花板上的吊燈,都是我們熟悉的瓦楞紙板。

這樣的紙咖啡店全世界獨一無二,吊打星巴克。

不過,用紙造咖啡館,可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實用:因為紙板含有約 50% 的空氣,具有吸音降噪功能,在這樣的紙咖啡館裡,就算旁邊有KTV,你也可以坐下來安安靜靜看書!

和這個相似,荷蘭也有一些紙板做的房子,售價25000歐元,約19萬人民幣,一晚上售價可以達到一些人一個月的工資!

這種屋子叫做 Wikkelhouse,在荷語中的意思是「包裹屋 」 。

常常在森林、公園和湖邊,跟一個私人小別墅一樣。

別看是用紙做的,其實可用100年!

因為這種屋子,是用 24 層的高強度「原生纖維紙板」做的,裡邊包裹著一個房屋模塊。

蓋房子的程序很簡單:

用紙包裹住模塊就可以了,然後可以用卡車,帶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像移動的房車一樣不受限制。

你想依山傍海,或者直接住進大自然裡,都可以實現。

而且,僅僅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建完,進度之快前所未有。

不過,要論紙做建築的巔峰代表人物。

還是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大師坂茂。

但是坂茂擅長的不是瓦楞紙板,而是「紙管」。

紙管作為建築材料,好處很多,首先是有較好的隔熱和隔音性能,其次是可以資源再利用。

世博會的場館建設,一直都是各個國家頭疼的事情,一方面,世博會是很好的契機,

另一方面,世博會的建築建在別的國家的土地上,沒辦法「打包回國」,極易造成資源浪費。

這個時候,坂茂承接了世博會日本館的場館建設,他用紙管建造了一個巨大的網絡薄殼結構建築,在世博會結束後,將紙管拆掉「打包回日本」,做成了小學生使用的練習冊。

為什麼要用紙管來建造世博會呢?

原因很簡單:使用紙的目標並不在於建成,而是「要能把這個建築拆掉。」

坂茂的紙管設計,還曾幫助很多國家度過災難。

1994年的非洲盧安達內戰,坂茂用50個紙管帳篷,救下了幾百個當地災民。

1995年的日本神戶7.3級大地震,坂茂帶領學生快速地搭建了無數個紙管房屋。

對日本來說,紙管房屋非常有必要,因為:「人不是死於地震,而是死於倒塌的建築物」

這種紙建築,有效保證居住環境的同時,還能減少餘震帶來的傷亡,對於處於地震帶的國家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紙管房屋建造好之後,坂茂又做了紙管教堂。

為在災難中死去的7000多人祈福。

2008年,這座紙管教堂被完整地「打包」去了中國臺灣,救援中國臺灣震後的災民。

如今也依然在中國臺灣,還每年為中國臺灣災區創造,2000萬元人民幣的旅遊收入。

2011年日本海嘯,災民被轉移到了一個體育場之類的地方,他帶人用紙管和窗簾做成了隔板,保證每個人在災難中也有私人空間。

2001年,印度地震亦是如此,根據當地風格設計了新的紙管建築。

2004年的斯裡蘭卡地震引發海嘯,他用紙管設計了尖頂紙屋。

2008年汶川地震,坂茂在汶川用紙管建造了500平方米,一共9間的「紙」教室,這也是災區的第一個希望小學。

2009年,義大利拉奎拉地震,坂茂用紙管建了一座臨時音樂廳。

不過迄今為止,坂茂做的最大的紙建築,還是2012年,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後,做的24米的紙管教堂。

這些紙管建築,有些已經留存了很多年,但是仍舊有人質疑說:紙管房子,真的可以住人嗎?

坂茂幽默地說:「比起鋼筋水泥,這個房子有個好處,如果衛生紙用完了,還可以從牆上撕點下來。」

紙管,當然不能取代鋼筋水泥,但是不失為建築界的一次創新。

直到現在,日本建築師坂茂是世界上,唯一以紙管做建築的建築師。

「其實我也沒有改善災後環境,只是幫人們找回一些他們失去的東西。」

上海當代藝術館曾經就有,坂茂的紙建築模型展,吸引了很多人觀看。

不過,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肯定不會用紙造房子,無論是瓦楞紙房子還是紙管房子,就算我們眼睛學會了,手也沒學會……

但是,我們可以用紙造家具啊!

紐西蘭Refold公司就推出了一款紙桌子,採用100%環保的瓦楞紙做成的。

重量只有十幾斤,可輕鬆攜帶。

最重要的是,組裝完全不需要膠水和釘子,而且,只要2分鐘就能組裝好!

用完可以摺疊,還能帶上地鐵,是不是感覺,很適合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呢?

當然也不能少了紙床,這種紙床,用60-90%的再生紙製造的,含有新鮮纖維,比普通的瓦楞紙更堅固。

站22個人都屹立不倒,比木床還要堅硬!

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運動員提供的就是1.8萬個紙床,如果奧運會能夠成功舉辦,這些紙床將成為紙製品,向人們展示最新的紙建築概念!

或許在我們的印象裡,紙是很脆弱的東西,一張紙,除了寫字,完全沒有任何用處!

但是,成千上萬的紙,就如同成千上萬的人一樣,匯聚在一起,就有了無窮的力量,可以造桌子、床、咖啡屋、甚至房子!

千萬別小看任何一張紙,再微小的東西也有它的價值。

未來,將是紙建築的時代,會出現更多光芒萬丈的紙建築!

-END-

相關焦點

  • 這些牛人們都用紙做房子 1天之內建成可住100年
    紙通常情況下,並不是一種建築材料,但是對於建築師而言,只要想做,紙一樣可以用來造房子。愛丁堡藝術家Charles Young,就曾用紙做了一個城市,震驚世人!為完成這個作品,他一共用了365天,每天做一個,最終365個紙模做成了一座迷你城市。
  • 中國夫婦在日本蓋了4棟房子 每2天換一個家住
    中國香港一對夫妻,為了滿足自己對建築的夢想,決定將在香港的買房基金存下,移居到日本,開始在日本踏上蓋房之路。兩人一開始先花了30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64萬元)買土地蓋房,之後又陸陸續續存錢蓋了另外3棟房子,現在每2到3天,就可以換一個家」,特殊的生活方式令人稱羨。
  • 買房實錄|房子比男人更能給我帶來安全感
    我家裡有5個孩子,3個哥哥1個姐姐,父母重男輕女覺得女孩子遲早要嫁人買房子幹什麼,以後住男方家裡就行了。可是租房那些年,我光搬家就搬了十幾次,那時候非常心累,沒有安全感,也十分羨慕那些有房子的同事,起碼人家不用搬家。我性格很內向,每次搬家不好意思麻煩同事,都是自己一點點搬,現在想想都心酸。05年的時候,工作幾年的我手裡有點積蓄了,想買個房子。
  • 掏空積蓄買房,還了1個月貸款,才知道房子旁邊是片「墳地」
    文/探樓邦「掏空積蓄」買房,貸款都已經還了1個月了,才知道買的房子旁邊是片「墳地」!聽了置業顧問的承諾,再加上R項目的房子確實比其它小區便宜,周女士就交了定金,5天以後交完首付,辦理了網籤,因為是首套房,周女士平時的徵信也沒問題,貸款很快就批過了。可是,等貸款還了一個月以後,周女士在網上看到R項目的旁邊有一片「墳地」,經過核實,附近確實有一片「墳地」。
  • 女方要求必須買房,否則不結婚,看完男方的回覆,扎心了
    女方要求必須買房,否則不結婚,看完男方的回覆,扎心了原創丨飄飄姐感情顧問大家好,歡迎光臨飄飄姐感情顧問!終於等到你,差點要錯過你!現在不管是相親的還是談戀愛的,只要是到了結婚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的事情,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 荷蘭人用紙造房子,竟然還可以用100年!
    荷蘭有一些紙板做的房子,別看是用紙做的,其實可用100年。這種屋子叫做Wikkelhouse,在荷語中的意思是「包裹屋 」。常常建在森林、公園和湖邊,跟一個私人小別墅一樣。蓋房子的程序也很簡單:用紙包裹住模塊就可以了,然後可以用卡車,帶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像移動的房車一樣不受限制。無論時想依山傍海,或者直接住進大自然裡,都可以實現。而且,僅僅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建完,進度之快前所未有。
  • 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網友:房子比男人靠譜!
    #女性買房,是因為房子能給她帶來安全感。剛看了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站發布的《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裡面顯示單身女性已經逐漸成為買房的主力軍,幾乎「逼平」男性購房者。於是就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女性的獨立的進一步覺醒,但女性買房僅僅是為了表示自己獨立?這樣想的人未免也太小看女性了。
  • 130平米的房子裝修只花了19萬,宜家風格讓人眼前一亮!-新時代富嘉...
    買房子貴裝修的費用也不低,裝修的方式分為清包、全包和全包,每種裝修的方式不同價位也就不同了。一個三居室的房子全包裝修花了19萬,你想知道是怎麼裝修的嗎?今天小編給你看新時代富嘉花園小區一戶宜家風格的房子是怎麼裝修的,趕緊來學一學吧!
  • 「不想買房可以,彩禮給五十萬我就嫁」「做夢」
    前兩天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他參加完大學同學的婚禮後,竟有些恐婚了。我以為他是擔心結婚後不像以前那麼純粹美好,可他卻說他恐婚是因為結婚太花錢。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結婚就變成了一件要花大價錢,才能實現的事情呢?婚禮明明是象徵著幸福的開端,卻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很多年輕人不敢提及和觸碰的事情。
  • 房產中介買房記:什麼樣的房子算好房子?怎麼挑選性價比高的房子...
    都市快報訊 國慶+中秋雙節,歷來是買房下定的大流量時段。「我和店員們,這個國慶假期一天都沒歇過。10月1日,長假第一天,一早就有三組年輕客戶帶著父母來門店找我們看房!」杭州城北萬達商圈一家房產中介門店的店長告訴我們,「有時微信都來不及回復,客戶心急,我就乾脆發語音或者打電話。」
  • 女人拒絕丈夫買房要求:你不想花父母的錢,那也別惦記我父母的錢
    丈夫吞吞吐吐,表示等梅子問完嶽父母后他再和自己的父母打電話商量一番。想到這裡,梅子忍不住問了問丈夫:你確定是給咱們倆買房用嗎?丈夫理直氣壯:你看你說得什麼話!這種大事我不會騙你,就是咱倆攢的錢不夠,需要父母幫一點。梅子想都沒想,很是乾脆:你最好還是先問一下公婆,他們拿多少錢,我就會找父母要多少錢。要不然,就免談,咱們倆就老老實實的工作、攢錢。
  • 「你娘家拆遷50萬,給我弟弟30萬買房」「對不起,我不想再扶貧」
    承包了婆家的生活費,承包了小叔子四年大學費用,如今還要承擔小叔子買房的費用。這樣的行為,恰恰是曉雯婚後的真實寫照。結婚後,幫著丈夫贍養公婆,這情有可原。畢竟公婆是丈夫的親生父母,不看僧面看佛面。可婚後還要幫著丈夫養小叔子,這樣的行為,就不能用一句責任來解釋了。
  • 花4萬元來鶴崗買房又代人買房,這個叫鄭前的90後廣東小夥真掙到錢了
    一年來,他在當地拍短視頻、幫全國各地的網友代購房子,儼然成了民間認證的「鶴崗代言人」。半月前,鄭前剛在鶴崗過完27歲生日千裡迢迢,花4萬元來鶴崗買房2019年,鶴崗因房子「白菜價」在網上爆紅,當時租住在廣州白雲區的鄭前,正在為一個月兩千多的房租而苦惱。
  • 「逃」到鶴崗的年輕人:不想再負重前行,在這裡,我幸福感爆棚
    劉佳森指了指一棟樓房,告訴老闆:「樓上就是我的家,從廚房窗戶看下去,每天都能看到你。」老闆不明白,接著問他,你是在鶴崗出差?做生意?怎麼不去住旅店。得知劉佳森花2萬元買了6層49平米的一套樓房,老闆搖了搖頭,甩出一句話:「買房,這裡有啥好的?」
  • 「和換豪車不買房的男人在一起,我看不見未來」
    「來深圳是因為沒什麼好的選擇了,我的家在潮汕地區,我不想在家裡發展,周邊最好的城市肯定就只有深圳了,特別是姐姐也在這裡,想的能夠互相照應。」在這件事上,她和男票因為分歧產生了爭執,男票認為買房壓力太大,他沒有那麼多錢,也不想承擔百萬的房貸,換車卻能有更好的享受,而她認為有錢換車,為什麼不能再繼續攢著買房,總比買了車落地折價划算很多,更別說才買一年就換豪車,本身就是不合理,沒必要的消費。
  • 買房,別稀裡糊塗就定了!有3類房子不能買,內行已在悄悄脫手
    一方面很多人擔心被坑,如果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被騙,那幾乎要賠掉自己的畢生積蓄,而且如果房子買的不「稱心如意」,那到時候大家就算想換房子也來不及了。而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擔心房價下跌,如果房子剛買完房子就掉價了,那簡直是「虧大了」。尤其是還要還房貸的人們,相信更是「有苦難言」。
  • 新手小白,第1次買房,第一套房子,應該怎麼選?只看4點就夠了
    買房是大事,特別是新手小白,第1次買房子,人生中第1套房子應該怎麼選呢?只要看4點就夠了。第一點:看地段地段,地段,買房就要看地段,據說李嘉誠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沒錯,買房第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段。寧可買市區的小房子,也不要郊區的大房子。不要過度追求舒適度,把本該奮鬥的青春年華浪費在通勤的路上。當然如果實在是資金有限,那麼就先上車再說,上了車再想辦法換座位,如果不上車你永遠追不上車奔跑的速度。
  • 我想買房誰能借給我70萬
    有20多歲的年輕朋友認為自己現在買房背負著30年的房貸,等還完了房貸都快退休了,而且花的利息和本金差不多了,想想也真是太可怕了,但實際情況怎麼樣呢?我們來算一筆帳。我們稍微留心一下會發現,買了房子的人會比沒有買房子的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 86萬買了房卻不想繼續還4000月供,買房很後悔怎麼辦?
    86萬買了房卻不想繼續還4000月供,買房很後悔怎麼辦?86萬元買房,這個總價平心而論也不是太高的總價。如果放在二線熱點城市,這個總價可能只能買二三十平米的房子。從房子的總價水平和每月還房貸的額度,都可以說,並不是一般人感覺到高不可攀的一種水平。甚至可以說,這種情況買房子,只能算是中等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說買房很後悔,不知該怎麼辦,倒是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 5個單身閨蜜,「抱團買房養老」上熱搜!網友:這是我夢想的退休生活
    「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突然衝上熱搜網友們看完羨慕哭:太美了,這不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節目裡有五位來自四川的姐姐平均年齡50多歲的她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處於單身狀態她們相識近20年退休後有了同一個夢想:抱團買房養老